陛下曾經嫁過我_分節閱讀_244
王家人,尤其是王皇后的祖母王夫人,卻是暗暗又給王皇后記上了一筆。 跨馬游街的當晚,王夫人把王倪叫到面前,告訴他,如今的這位皇帝陛下一直有著“好男色”的傳聞。 王夫人并未告訴王倪要如何應對一個好男色的皇帝,只讓他記住此事,做到“心里有數”。 能在三年的時間里一飛沖天,平步青云,王倪自然不會是個呆笨的,聽到王夫人如此一說,立刻便領悟到了她的未盡之言。 只是明白是一回事,接受卻是另一回事。 即便王倪早就下定決心,要不擇手段地出人頭地,把那些瞧不起他的人通通踩在腳下,一時間也很難接受自己將要雌伏于另一個男人的身下。 王倪很是糾結了一番,只是沒過多久便又郁悶起來。 因為王倪發現,他的糾結根本就是多余的。 跨馬游街之類的慶祝結束之后,他們這些新鮮出爐的進士便被送進了翰林院的國士監,接受為期三個月的任前培訓。 在此期間,他們全都住在國士監里,吃住統一,每日兩點一線,上課,下課,除了授課的先生,照顧他們日常起居的雜役,再見不到旁人,更別說皇帝了。 更讓王倪郁悶的是,在國士監里,無論他還是狀元、榜眼,其待遇都與同科的其他進士并無差別,授課的先生也不曾對他們三個高看一眼,一時間,倒讓他們生出了“考得好名次又有什么意義”的憤慨。 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 至少對寒門子弟來說,光是皇帝陛下賜予他們的賞金就是一筆不菲之資,足夠一個農家改換門楣,從泥腿子變成地主老財。 除錢財外,皇帝陛下還會恩封狀元、榜眼、探花三人的父母,使其獲得減稅、免役、見官不拜之類的特權。 但這樣的獎賞對世家子弟來說卻是毫無意義的,更不可能使其生出半點感激。 若是能把這份榮耀送與自己的生母,王倪這樣的庶子或許還會怦然心動、 可惜,國法不容。 嫡庶有別,上下尊卑。 即便是皇宮里的娘娘,只要不曾登上后位,也別想讓自己的孩子喚自己一聲母親。 王倪要是敢上書請愿,將榮耀轉贈于生母,他的嫡母就能去衙門外面擊鼓鳴冤,告他一個不孝違逆之罪,使他丟官棄職,被王家除名。 轉眼,秋去冬來。 在國士監里培訓了兩個月的新科進士也開始了最后一個月的實習,被分配到六部下屬的各個衙門里當差做事。 說是實習,其實就是打雜,做苦力。 這會兒已是年前的最后一月,正是各個衙門在一年中最為忙碌的時節。大事沒有多少,瑣事卻是一堆接著一堆。把這些新科進士分派下去,雖有一些大材小用之嫌,卻也給了他們接觸上官,熟悉官場的機會,分派給他們的事情也是繁瑣卻不復雜,更不重要,讓他們免去了做不好便要擔責問罪的擔憂。 這個時候,新科進士們的背景人脈也跟著顯現出來。出身好,有后臺的,自是被分去了好處不必多說的實權衙門,而出身貧寒,在朝堂上舉目無親的,就只能到又苦又累的清水衙門做事了。 事實上,在很多新科進士還在想著實習期間應該如何如何的時候,那些知曉內情的人已經開始為接下來的正式委派用起了力氣,而這一次實習時的衙門分配,就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他們今后的官路走向。 實習開始之前,戚云恒特意詢問了歐陽,看他是想讓歐葵留京還是去地方上任職。 歐陽想都沒想就反問了戚云恒一句,“他這個年紀,又是這么個身份,若是去地方上做事,你放心?” 不放心。 戚云恒馬上就想出了答案。 這個不放心并不是擔心歐葵會遭遇什么,而是擔心他會讓地方上的百姓乃至其他官吏遭遇什么。 戚云恒當即大筆一揮,把歐葵和王倪全都劃入到了留京名單之內。 只是幾日后,戚云恒就郁悶地發現,不知道是手下人揣摩上意揣摩過了頭,還是某些負責安排實習的官員別有用心,歐葵和王倪竟是全被送進了乾坤殿,出現在了戚云恒的眼前。 年末,忙碌的不只是六部衙門,宮里也一樣有很多文書案卷需要審核歸檔,更要為即將到來的新年做好各方面的人事準備,甚至還得把年后的一些事情也都規劃清楚。 早兩年,這些事情都是由侍從室的女官和太監們負責的,但朝臣們一直擔心這些人會利用職務之便,做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即便現在沒那個膽量,將來也保不準就一樣不會有,于是便一直想方設法地想要插手干預。 然而皇帝陛下確實需要幫手,六部上官們也不可能放下身段——確切地說,是放下西瓜撿芝麻,去做這些瑣碎繁雜的辛苦活,于是就想出了摻沙子的主意,從六部里選拔出身清白的年輕官員,加入侍從室,與女官和太監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避免一家獨大,在皇帝身邊左右了他的心思。 這一次,不知怎么一個緣由,侍從室竟也被列入了可供實習的衙門名單,而歐葵、王倪以及另外一名新科進士就成了人人得羨的幸運兒,被送到侍從室,做起了天子近臣。 第178章 無妄之災 戚云恒很是郁悶, 甚至還有那么一點說不清道不明的心虛,趕緊把事情稟報給歐陽,以免歐陽從別人口中得知此事, 對他生出不應有的誤會。 歐陽這會兒卻沒心情關注這些無足輕重的瑣事, 聽到戚云恒小心翼翼地提起, 也只是“哦”了一聲就沒再理會。 戚云恒松了口氣,也開始覺得此事不足掛齒, 卻不知歐陽這會兒正在擔心別的事情,根本沒心情吃什么飛醋。 歐陽正在擔心蘇素。 按計劃, 蘇素這會兒都應該回到京城了, 然而她不僅沒有回來,更與朝廷那邊失去了聯絡,只用信鴉送了張自己潦草的紙條回來,說他們一行人遭遇到了意外, 讓他不必擔心。 遭遇了意外,還讓他不必擔心? 歐陽實在不明白蘇素這是怎么一種邏輯,偏偏他又無法出去尋找——不是脫不開身,而是根本不知道該去哪里尋找, 只能一邊等消息,一邊生悶氣。 歐陽的首要懷疑對象當然是趙河。 但歐陽歸京之后, 趙河并未與他斷了聯系, 隔三差五就往他的府邸里送東送西,送這送那,今天一首情詩, 明日一塊美玉,擺明了是把歐陽那句“別讓我知道你喜歡我”當成了耳旁風。 即便歐陽從不回應,趙河也不曾放棄休止,讓歐陽煩不勝煩。 從這個角度推測,趙河會對蘇素下手的可能性極低——沒有必要,而且蘇素身邊還有丑牛和諸多打手保護,除非趙河再次與禪宗聯手,不然的話,即便他想做點什么,也不可能獲得成功。 但若不是趙河,歐陽就更加想不出可供懷疑的對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