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_分節閱讀_12
“我們去隔壁看看jiejie們吧,她們應該還未下學呢?!币驗閹讉€女兒漸漸長大,張氏也是給他們請了女夫子教導,所在的屋子跟這邊的小學堂并不太遠。君十郎跟九位jiejie的關系都還不錯,大概也是女孩們知道這也是她們以后的依靠,多有獻媚的緣故。 齊家腦子不太靈活,向來都是少爺說什么就是什么,跟著讀書一年連自己的名字才剛剛能寫,這會兒就給拎了小書包,一主一仆往那邊走。原本青云跟王嬤嬤都會在外頭等著他下課,但君十郎覺得這樣白白浪費時間,壓根沒有必要,早早的把她們趕回去了。 剛走到那邊房門口,就聽見里頭傳來唧唧咋咋的聲音,卻是一群女孩圍著君玉宣的女紅作品發表意見呢,他家大姐女紅向來精通,自己腰上那個吉祥如意的荷包就是這位大jiejie親手做的。 君怡宣向來對大姐為首是從,看了之后滿口的夸獎道:“jiejie的手藝真是沒的說了,怪不得連師父都夸贊呢,瞧瞧上面的花兒跟真的似的,要是十郎看見的話,肯定又要誑了去做圍兜兜?!?/br> 七歲的君雅宣向來跟二小姐不對付,又被她母親教的有些小心眼,聽了這話冷哼一聲說道:“那是因為大jiejie年紀最大,自然繡得最好,以后等我長大了肯定也能。上次十郎還夸我來著?!?/br> 君怡宣冷笑一聲就要回嘴,那邊君玉宣一把拉住她,看了看滿屋子的meimei,才四歲的小meimei君幼宣都還只能趴在旁邊自己玩兒,當下笑著說道:“八meimei這話也有道理,二妹,你可要好好學學,以后指不定也能追上我來?!?/br> 一旁的三小姐也打岔著說道:“就是這個道理,大jiejie,幫我看看這花兒,不知怎么覺得有些不對?!?/br> 四小姐更是拉著二小姐低聲說道:“別跟她一般見識,就是看不得人家好?!?/br> 在外頭的君十郎一陣頭疼,暗道自己這時候過來也不知道是對是錯,可惜他要走也晚了,那邊沒參與戰局的六小姐君容萱第一個瞧見了他,站起來就柔聲叫道:“十郎,你怎么過來啦?” 這可是一下子引起了連鎖反應,九個姑娘連帶著教導的女夫人都齊齊站起身來,叫十郎的聲音絡繹不絕。君十郎摸了摸鼻子,幸好漸漸長大之后,君玉宣君怡宣已經到了男女有別的時候,其他的jiejie又都不是張氏生的,親近中也帶著一份不同,自然不會擠上前來對他動手動腳什么的。 “各位jiejie好,我下學了,想著時間差不多,就過來瞧瞧,等著你們下學,一齊去老太太那邊蹭飯吃?!彼哪晗聛?,君十郎已經很了解跟女孩們相處的道理,家里頭除了三個嫡女之外,其他的庶女地位可不高,雖然張氏大方,但肯定不會特意照顧,如果在家里頭說不上話,下人難免會怠慢。故而君十郎常常帶著她們一起去找老太太,反正老人最喜歡熱鬧。 果然聽了這話,幾位jiejie都露出幾分喜色來。當初十郎還未出生的時候,老太太看著一群丫頭就覺得頭疼,除了君玉宣是養在她身邊長大有幾分不同之外,其他的都是懶得去看,畢竟一瞧就要想到君家全是女兒每一個兒子。等到十郎出生,老太太又是整顆心都在孫子身上,對這些孫女自然也一直忽略著。 老太太以前也是商戶出生,陪嫁銀子據說能比得上當時君家的全部家當,可見私產頗豐。再加上這么多年的經營,偶爾拿出來的都是精品。其中君十郎自然是想要什么老太太都舍得,但女孩們卻又不同,老太太私心里那是覺得都該留給小孫子的。也就是平時陪著十郎過去,哄得老太太開心了才能得到一二,加上各自姨娘的話,小姐們都知道要怎么樣獻殷勤。 12、親事 君十郎帶著一群jiejie往內院走,齊家因為年紀大了不能一直跟進去,早早的回了那邊,反正一群的姑娘在,總不可能讓少爺做了危險的事情。雖然是小兒子,但畢竟是唯一的男丁,就有君玉宣君怡宣一左一右的牽著他走,君幼宣還小,被君玉宣另一只拉著。 遠遠的看見一群姑娘過來,老太太房里頭的大丫頭明珠朗聲笑道:“今兒個真是巧啦,太太剛過來,少爺小姐們也都來了,老太太可是有得歡喜了?!闭f完親自給打起了簾子,倒是鬧得一群小姐有些不好意思,要知道明珠跟老太太的時間可比他們多許多,除了君十郎,其余人都要給她幾分臉面的。 里頭張氏正跟老太太說完家事,無非是又到時間放一批大丫頭出去嫁人,還得再買一些人回來。這些年君家雖然地位不高,但家里頭吃的用的使喚的,從來都是最好的,不然那些夫人小姐能跟他們家來往頻繁,還不就是想要沾點便宜不是。 聽見外頭的聲音,老太太一連串的說著快點進來。一眨眼間只見外頭一亮,一個穿著大紅袍子,胸前戴著一塊白色暖玉的孩子走了進來,真真是眉將柳而爭綠,面共桃而競紅。小小年紀容貌已經不俗,天仙童子不過如是。跟老太太腦海中的夫君居然有五六分的相似。這不就是君家的小少爺君長寧。 君老太太這般的寵溺孩子,不得不說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么多的孫子孫女里頭,唯有君十郎長得像她早喪的亡夫。從君家老爺獨苗苗的狀態就能得知,君老太太當年跟君老太爺是十分恩愛的。這會兒姑娘們都走進了屋子,那真叫一個琳瑯滿目,珠翠爭輝,都是花骨朵兒的年紀,看得都讓人覺得心喜。 老太太已經一把將要行李的小孫子摟在懷中,一口一個心肝兒的叫著,那邊張氏微微一笑,臉上也帶著幾分滿意。家里頭這般的寵慣,即使是她自己,固然想要孩子讀書,也斷斷舍不得責罰,甚至想過十郎要是志不在此也無關系。幸好十郎從小聰慧懂事,這才長成現在這般懂禮的模樣。 跟著進來的姑娘們也跟著向老太太跟張氏行禮,她們可沒有什么特權。一群小姑娘心里頭不是不嫉妒,但這些年下來也看清了,如果沒有十郎在,她們也是得不到老太太歡心的。張氏捂嘴笑了笑,朝著老太太說道:“母親,瞧您只顧著十郎,連丫頭們都忘記啦,可真是十分偏心?!?/br> 君老太太被打趣了一句倒也不生氣,她雖然早年喪夫,常年守寡,卻是個好脾氣心胸寬的。自從家里頭有了孫子,一顆心就撲到了十郎身上,跟張氏的關系也越發融洽起來,伺候家里頭大小事情從不插手,婆媳倆倒是好得跟親母女似的。聽了這話只是說道:“我可是明白了,十郎啊,你母親這可是吃了你的醋了?!?/br> 君十郎悶聲一笑,也不放開老太太的手,就這樣摟著坐在她旁邊的榻上,這才說道:“這可怎么辦,老太太,不如把那日你送我的紅珊瑚擺件給了太太吧,免得娘親回去要罰我背書啦?!?/br> 君老太太笑得都沒眼了,捏了捏小孩的鼻尖兒說道:“就你個鬼靈精,哪有拿別人送的東西,再送給旁人的,放心,你娘要是罰你背書,盡管躲在我屋里頭來,看誰敢委屈了我的小孫子?!?/br> 張氏偷偷瞪了一眼耍怪的小兒子,暗道自從跟了那路清河老師學習,那些書她都已經不再識得,平常讓他背書也不過是聽一個流利與否,這孩子記性好得很,從來沒有讓她抓到過錯處,這會兒說出來不過是為了逗老太太開心罷了。 也是,老太太早年身體就損傷太過,當初十郎生下來跟著一陣一陣的擔心,這些年身體更是壞得多了,大夫的意思也只有榮養著罷了。那邊君玉宣從小在老太太身邊養大,最是知道她的心思,笑著說道:“老太太,你可別信他,這小子財迷著呢,收回去的東西從來不舍得拿出來,又是個會讀書的,母親哪里捉得住他的錯處?!?/br> 老太太一聽卻是更加高興,雖然她常想著十郎只要平安長大就好,可但凡長輩哪有不希望孩子出息的,十郎會讀書就證明君家更有希望了。倒是君十郎瞧了一眼大jiejie,笑著說道:“老太太,你瞧大jiejie都不疼我,原本我還打算給她準備一箱子的首飾添妝呢?!?/br> 這話一出君玉宣就是再溫柔穩重也紅了雙頰,原來她已經十七歲,去年的時候已經定了親事。原本按著張氏的心思,是要給她找一個詩書傳家的門第,就算是清貴一些,難道君家還吝嗇那份嫁妝不成,夫家要依靠女兒一些,將來日子也好過。 但君玉宣在老太太身邊養大,老太太自然更有發言權,聽了這話不置可否,清貴人家說得好聽,誰知道內里是怎么樣的,如果遇上了個外頭錦繡內力糟粕的,那不得苦死了家里頭的姑娘。她也明白張氏的心思,無非不想讓嫡長女嫁給同樣商戶的人家,平白入了賤籍罷了。要是貧苦卻有了功名的學子,像是路清河這般的,不是已經說定了人家,就是有種種的不好。 其實按照君十郎的想法,找一個貧困學子嫁了才是最不靠譜的,將來人家要是發達了,說不準第一個看不起的就是自家jiejie的出生,以后他要是也進了官場那還好,如果不是的話還不得被人欺負死。那真真是年輕時候跟著吃苦,等到年紀大了就要被當做黃臉婆嫌棄,這可真不是君十郎心理陰暗。 最后君家三巨頭圍在一起,那是把寧邑縣里頭的角角落落都翻了個遍,畢竟是君家的嫡長女,要是嫁的不好的話,多多少少還會影響了后頭的人。后來不知怎么就看準了寧邑縣令林大人的一個遠房侄兒,說是侄兒,其實不過是叫名的,早就出了五服,不過同樣姓林罷了。 這位林子墨也是家道中落,只剩下一個寡母,家中財產被旁親占了去,不得已帶著寡母投奔了名義上的叔叔,也是他父親的好友林大人。林大人見他舉止有度,倒是比自家的幾個兒子都好一些,就收留下來。 林子墨也是個好強的,雖然投奔了林家但并不愿意一直依附,靠著僅剩的銀兩在附近租賃了一個院子,安置了自己的母親,自己平時除了閉門苦讀之外就是給人寫書信賺錢,因林大人在他們走投無路的時候幫了一把,對他十分感恩,去年跟路清河同一屆,也是中了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