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小小的嬰孩似乎是感受到了即將要到來的事情,他將手伸出襁褓,想要抓住什么,卻被游酒輕輕揮開,碰到了一旁的樹干,在底部留下了一個手印。 聽著那邊撕心裂肺地哭聲,游渺的雙手扣緊了樹干,力道大到指甲直接因為粗糙的樹皮而崩裂,有鮮血順著流了下來。 邢伋:“!” 他剛要去把游渺的手拿下來,余光就注意到游酒的動作一頓,似乎是察覺到了什么,往兩人所在的方向看了過來。 邢伋攬住游渺的腰,悄悄地帶人離開了樹林。 第二天,仿若是命運的車輪終將走上正軌,董若蘭從桐樹林里把幼年游渺抱了回來。 然后游渺麻木地看著董若蘭在流言的壓迫下愈發沉默,很多人甚至當面說她不知檢點與人私通,生了個孩子連爹是誰都不知道。 流言并非起于一時—— 老董和妻子一共有三個孩子,老大老二都是男孩,只有老三是個姑娘,聰明伶俐,長相漂亮。董若蘭雖然出身農家,但是有父兄保護,幾乎沒有做過粗活,還在外面學著讀書識字,本就與村里的氛圍格格不入。 及笄以后,她出落的越發明艷動人,村里好多適齡的年輕人做夢都想把她娶回家,說媒的幾乎把董家的門檻踏破,卻沒有聽說有哪個人入了她的眼。 有人說她讀了幾天書,眼睛都長到了頭頂上,所以才看不上同村這些種地的。 開始的時候說的人并不多,可是漸漸地,時間一年年過去,小姑娘長成了大姑娘,眼看著就要變成老姑娘,還是沒有成親,流言蜚語就多了起來。 然后就到了現在,董若蘭出門,回來的時候懷里抱著一個孩子,村里人一下子就炸了鍋。 面對村里人不懷好意地問詢,她也曾如實解釋說孩子是撿來的,可是沒人信。 來歷成謎的孩子就像是一個確鑿的證據,使得原本只是捕風捉影的猜測一下子找到了出口,全數傾注在她身上。 一時間,她坐實了□□的名頭,成了村里人人喊打的存在。 老董也曾為女兒據理力爭過,只不過那些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實如何他們并不關心,所以任他怎么說都沒有用。 沒有辦法,老董就只能勸女兒把孩子送出去,一個撿來的孩子,送給誰養不是養? 但是沒想到董若蘭防著家里人像是在防賊,怕他們把孩子送走,走到哪里都要帶上。 村里本來有個年輕后生一直喜歡著董若蘭,但是孩子這件事情一出,沒過幾天就傳來他好事將近的消息。 喜宴上,新郎官酒后說了不少胡話,字字句句不離董若蘭,一副脫離苦海、大徹大悟地模樣。 他說自己以前是瞎了眼,才會為了一個□□堅持不娶。 這一下,董家徹徹底底成了桐花村里的笑話。 早就忍無可忍的老董為此和女兒大吵了一架,氣到極點時口無遮攔,直接喊讓她滾。 因為一個滾字,董若蘭也曾動搖過,她想把孩子送給別人撫養,卻在下定決心的那一天發現了孩子并非人族的秘密。 游渺身為妖皇之子,身上又有一半神族血統,生長速度比普通孩子快得多。當時董若蘭正為他換衣服,發現舊襁褓里有一層褪下的蛇皮后,她先是害怕震驚,但是猶豫了許久后,還是故作冷靜地把蛇蛻丟到外面。 當時人族與妖族之間的關系還算緩和,但是連話都不會說的妖族幼崽顯然不在村里人的接受范圍之內,董若蘭明白,這件事若是宣揚出去,這個孩子必然活不下去。 考慮了良久,董若蘭收拾了細軟,抱著游渺連夜離開了桐花村。 雖然不肯承認,但是她在這里確實已經呆不下去了,帶著孩子遠走高飛是她唯一的出路。 走出家門的時候,她回過身,看到爹娘的屋子里亮起了燭火。 而在董若蘭離開桐花村之后,游渺和邢伋就脫離了董家人的身份,飄蕩在半空,像游魂一樣繼續關注著一大一小的生活。 直到游酒再次出現。 第29章 幻境如泡沫一般消失,只一眨眼的時間,董若蘭與小游渺的生活場景消失。 游渺認出了他們現實中的所在,赫然就是當年義母被妖獸殺死的那個山坳,“你終于肯出現了?!?/br> 游酒站在董若蘭生前最后出現的地方,對著游渺輕笑了一聲,她的穿著打扮與幻境中所看到的一樣,讓人一時分不清究竟哪個才是現實,“渺兒,娘親知道董若蘭的事情一直是你心里的一根刺,怎么,今天帶你看了你那位義母的一生經歷,難道不算是圓了你的一個心愿?” 她笑彎了一雙眼睛,“如果想要道謝就不必了,你可以把這當成是娘親的彌補?!?/br> 游渺并不把她的話當一回事,“道謝?你擔不起?!?/br> 真正值得他說一聲謝謝的人,早就湮滅于千年前的那場災難之中。 他看著眼前熟悉的地點,多年前的記憶浮現在心頭。 他記得,最初義母為了讓他能夠讀書,拿出了身上僅有的一部分積蓄,但當時他年紀小不懂事,因為不喜歡私塾的夫子,所以就經常逃課。 每到這個時候,義母就會拿著柳條鞭到處找他,把他揪回家后,就守在書桌旁,手里杵著鞭子,只要見他走神就打他,下手絲毫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