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為后不賢_分節閱讀_98
涼絲絲的,卻十分溫柔。 “婠婠,做朕的皇后吧?!彼鴻汛?,雙手盤上她的腰。 陳婠不會明白,皇上為何忽然情動。 一聽見皇后二字,前世痛苦的回憶充斥而來,旖旎情致登時消散無蹤。 “臣妾無德,擔不起陛下的話?!彼划斶@是男人繾綣時的溫言愛語,算不得真。 如今,不論是家世還是子嗣,陳婠絕不符合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后。 封禛捉住她不斷反抗的身子,“那便給朕生一個孩子?!?/br> 現下正在御花園中,外面宮人往來。 被旁人撞見皇上摟著婉惠妃大庭廣眾之下親密,不知道會在后宮中生出多少是非。 首先懿太后便是第一個難纏。 陳婠悶著臉兒不語,封禛還罷休,非要逼她親口承認。 曖昧糾纏中,忽聽假山后面有輕輕的響動。 皇上原本溫潤的臉色,登時沉下來,“何人大膽,還不速速出來?!?/br> 片刻之后,但見兩抹淺米分色的身影慢悠悠從假山后出來,深深低著頭,顯然是極害怕的。 她們穿著的,正是儲秀宮秀女的宮裝,就連發飾也是一模一樣。 陳婠當即便了然。 皇上被偷窺了親密之事,心情不會好。 “哪宮的宮女,如此不守規矩,竟是鬧到朕的臉面上了?!?/br> 見龍顏大怒,兩人更是話都打顫,最后左邊那個秀女開口道,“一時貪玩,并非有意冒犯…求皇上原諒,再不敢有下次了?!?/br> “回陛下,她們是儲秀宮的秀女?!标悐m時提醒道。 封禛冷冷一笑,“如此正好,報上名來,日后不必再入宮了?!?/br> 一聽還沒參加殿選,就被打了回去,可是天大的笑話了。 其中那名膽大的秀女緩緩抬起頭,一雙秀目含著淚,“臣女名叫吳歌,求陛下網開一面,不要現在就趕出宮去,您若當真氣惱,便在殿選的時候再刺花打發也好…” 少女細聲細氣,桃花一樣的秀致容顏,教人眼前一亮。 在看見這女子面貌的那一瞬,陳婠略一恍惚,仿佛看到了從前的安陽公主。 吳歌,正是安陽公主的生母吳妃! 陳婠轉頭,見封禛的目光漸漸凝住,已然褪去了方才的厲色。 他從前有三子一女,最疼愛的,便是小女兒安陽公主。 只可惜,她母親吳妃難產而亡,那時他在西巡,竟連最后一面也沒有見到。 后來,安陽公主自小養在陳皇后膝下,性格乖巧,最得自己寵愛。 雖然對吳妃稱不上情深,可到底是安陽的母妃,若說毫無情誼怎會可能? 但更多的,卻是深重的遺憾,總覺得有負于她。 如今,吳歌還是秀女,偏偏又出現在他的面前。 良久,兩位秀女惴惴不安中,抱著必死的決心,卻聽皇上一句,“念在你們初犯,下不為例吧?!?/br> 吳歌如蒙大赦,連忙謝恩離開,慌亂中竟是沒看清皇上的龍顏。 但方才窺見他和那位妃子親近,回味起來,不禁俏臉發紅,快步走回了儲秀宮。 陳婠不會知道封禛心中所想,只以為他是看中了吳歌的嬌俏美麗。 吳歌正在花名冊的第一位,現下看來,不論是出于太后的壓力,還是皇上本身的意愿,這吳歌定是會入選的。 封禛收回目光,再看陳婠已然恢復了淡然的神色,“夜風起了,陛下請回吧?!?/br> “去毓秀宮,朕想吃你做的桂花粥了?!彼筷悐氖?,卻碰到硬物。 低頭一瞧,陳婠將那選秀名冊塞在他手中,狡黠一笑,“如今沒有桂花,陛下還是回正陽宮看一看名冊才是要緊。臣妾還要去內務府一趟,端陽節的份例各宮都在等著?!?/br> 封禛微微蹙眉,“在你心里,這些倒比朕還重要?!?/br> 陳婠無奈道,“當初是陛下非要臣妾管理后宮諸事,如今您倒反過來怪罪臣妾了?!?/br> 封禛見她伶牙俐齒,心頭教她撓的癢癢,卻又不得發作,只好由她去。 ☆、第61章 誣陷轉圜露鋒芒 展眼便到了端陽節宴會,五月初五,九毒之首,依照古訓這一日需要闔宮祭祀、放生。 各宮門前懸掛菖蒲、艾葉等驅邪祈福。 沈青桑先去慈寧宮和容琳姑姑交接事宜,而后奉婉惠妃之命,親自去了一趟,查看過賬目,備好的五彩線等事物已經提早分配到各宮,并無差錯。 沈青桑又多留個心眼兒,所用的活錦鯉也親眼過目,五彩斑斕放于活水網中,只待宴會完畢后由天子親手執行放生之舉。 端陽節當日,為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是以一大早起,陳婠便已經沐浴完畢。 沈青桑過來回話時,她正坐在院前的露風臺上就著暖風吹干一頭濕漉漉的長發。 微微抬起頭,就見她身形婉約,側頭將及腰的發梳理柔順,青絲萬縷隨風纏纏繞繞,烏眉亮眼,極是好看。 沈青桑不禁暗暗思量,婉惠妃和她所見過的妃嬪都不一樣,或者說是反其道而行之。 從文昌帝開始,后宮里的妃嬪哪個不是在天子面前盡一切可能展現姿妍,好博得注意。 偏偏婉惠妃是獨自在殿中時所展露的風情,倒比在皇上面前時多一些,一見到陛下,便將所有鋒芒收斂,隱藏的毫無蹤跡。 但正因為如此,她才可以時常吊起皇上的胃口,引得一而再再而三,所以,她看似文弱,實則心中聰明的很,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 但沈青桑仍是會錯了意,上一世陳婠還有心爭寵,如今她才不會再有那般愚蠢的心思,她是真的不在意那些所謂的恩寵了。 “太后娘娘鳳駕已經往清涼臺去了?!鄙蚯嗌U驹谝慌院蛑?,陳婠梳妝時一直是親自打理,除了以前讓安平服侍,鮮少讓其他婢子近身。 將五彩團線編成的繩結系在腕上,再罩一身花軟緞的水荷半袖連臂裝,清新淡雅,又不失莊重體面。 發髻上別一支五彩流珠釵,相得益彰。 端陽節以祭祀先人、祈福安康為主,不宜濃妝艷抹,這些規矩陳婠是知道的。 殿門外,梨花樹下,卻是一道修長玉立的身影候在原地。 陳婠緩步過去,“陛下何時來的?怎地也不知會臣妾一聲?” 封禛的確是在此地看了一會兒,而從他的方向,恰好能瞧見陳婠坐在臺階上吹頭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