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日月_分節閱讀_9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不戀愛就末日、[快穿]我只是來做任務的、重生為后不賢、重生之愛渣成病、[綜]美人天注定、前輩你不要臉、[綜]第一夫人、叛佛莽僧[重生]、警官,借個膽愛你+番外、[快穿]誰動了我的尾巴!
“不敢瞞皇阿瑪,前面的意思是顧師傅說的,后面是兒臣自己胡亂琢磨的?!彼室饨忉尩糜行嗬m混亂,但又不失巧妙。 但康熙顯然很滿意,對于一個剛入學不滿兩月的小阿哥來說,能回答問題并做出解釋,已經是驚喜了。 對答之間,陸續有其他皇子阿哥從外面進來,見了康熙都紛紛行禮。 等人都到得差不多,康熙道:“今日你們都去皇太子那里,隨胤礽一起讀書吧,朕要考??夹D銈??!?/br> 眾人紛紛應是,跟在康熙后面魚貫而出。 胤禛與胤禩一起走,便小聲詢問:“皇阿瑪考你了?” 胤禩點點頭。 “沒挨訓斥吧?”臉上露出擔心,畢竟胤禩比他小了三歲有余,又剛入學不久。 “沒有?!必范T也跟著小聲回答,心里有點感動。 太子胤礽與他們不在一處念書,康熙特別指派了張英和李光地單獨教導,可見對這個兒子的期望之重。 一進書房,便見一人正在背書,聲音清朗悅耳,抑揚頓挫,正是胤礽。 胤礽現在年方十四,還未大婚,正是少年最美好的時光,他遺傳了其母赫舍里皇后的清秀眉目,又帶了康熙的剛硬輪廓,看起來玉樹翩翩,又貴氣盈然,跟其他那些青澀的皇子阿哥,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也莫怪康熙會如此寵愛他。 見到康熙和眾人進來,胤礽起身行禮,眾阿哥又向胤礽行禮,張英和李光地也在一旁躬身見駕。 彼此見禮之后,康熙開始向張英他們詢問太子的功課。 胤禩知道太子在年青時的表現十分優秀,果然張英他們開口便是稱頌,康熙隨口考校幾句,太子都不慌不忙,對答如流,于是作為父親的康熙更加滿意了。 “朕宮中從無不讀書之子,向來皇子讀書情形,外人不知,今特召諸皇子前來講誦,顧八代,你來命題?!?/br> 顧八代應聲出列,拿起一本《論語》。 “三阿哥,那就由您開始了?!鳖櫚舜?,“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何故如此?” 胤祉想了想,道:“君子坦蕩蕩,小人反是,故如此?!?/br> 他用了《論語》中的另外一句話來回答,倉促之間能想到這個答案,也算不錯了,顧八代點點頭,望向康熙,等他點評。 康熙不置可否,語氣淡淡:“尚可?!?/br> 胤祉有些失望。 顧八代又對胤禛道:“四阿哥,請聽題,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他引用的是《論語》中子貢問孔子的話,胤禛只需要按照原文背誦出來就可以了。 所以胤禛想也不想,肅容答道:“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r> 顧八代頷首,康熙也輕輕點頭。 三阿哥胤祉是諸阿哥中除了太子的最年長者,入學也比其他阿哥要早,他跟胤禛的問題難度不相同,是理所當然的。 五阿哥胤祺自幼在太后身邊長大,對漢文不熟稔,所以顧八代先跳過他,直接考胤佑和胤禩,讓他驚奇的是,胤禩年紀最小,卻回答得很流利,再看康熙,也是一臉滿意。 “胤祉年長,要做好其他阿哥的表率,胤禛,胤禩都答得不錯?!笨滴跄樕下冻鲆唤z笑容,轉頭看向他最寵愛的兒子?!疤觼碇v講《禮記》的禮運篇吧?!?/br> 胤礽拱手稱是,開始一字一句的講解。 他吐字清晰,毫無遲滯,但洋洋灑灑一篇說下來也得將近半個時辰,胤禩覺得自己真不知倒霉還是幸運,皇子枯燥乏味的讀書生涯,旁人只須經歷一次,他卻要經歷兩次,尤其當師傅講的內容對他來說就像喝水那么簡單的時候,這種過程就更像是一種煎熬。 等到胤礽終于把那個禮運篇講解完,胤禩已經快站著睡著了,康熙掃了眾阿哥一眼,待目光落到胤禩身上時,卻并沒有生氣,反而帶了絲寵溺的微笑。 “胤礽的學識超過你們許多,汝等要好好向太子學習?!笨滴跤靡痪湓捵髁俗⒛_,胤禩這才明白,讓他們站在這里老半天不是沒有理由的,明面上是給太子侍讀,實際上是要樹立太子的權威。 康熙對這個兒子,可謂用心良苦。 只可惜……胤禩暗嘆一聲,掃過其他兄弟欣羨的目光,看著太子微笑的俊臉,心底帶了絲憐憫。 下了學,他想起今日去請安的時候額娘身體似乎不太舒坦,便婉拒了胤禛要他同去佟貴妃那里的邀請,徑自回到鐘粹宮。 一進良貴人的院落,就看到門口守著康熙的梁九功。 胤禩愣了一下,想要再退回去已經不及,只聽見康熙的聲音自里面傳來。 “是胤禩嗎,進來吧?!?/br> 胤禩無法,只得走進去。 “給皇阿瑪請安,給額娘請安?!?/br> “起來吧。衛氏,你這兒子教導得不錯啊?!笨滴醯暮蟀刖?,卻是對著良貴人說的。 良貴人忙起身行禮?!笆腔噬辖痰煤?,奴婢不敢居功?!?/br> “行了,都是自家人,不用這么多禮。胤禩,朕聽你前日在上書房說,想像太祖那樣馳騁沙場,為國盡力?” 胤禩道:“兒臣確有此念,只是諳達說兒臣騎射不精,還要多加練習,兒臣以后定當努力?!?/br> 康熙看著他似乎因羞赧而微垂的小臉,呵呵一笑:“馳騁沙場,建功立業,是我八旗子弟的風范,那你長大了,是想當個將軍嗎?” 話問得很隨意,康熙也只是隨口一說,并沒有期望一個七歲孩子能說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志向來,但胤禩卻心中一凜。 因為他想起了自己伯父福全的事情。 裕親王福全年幼時,當時順治皇帝問其志向,他答道:愿為賢王。在康熙登基之后,他也確實一心盡忠,絕無二意,因此博得了康熙的信任和尊敬。 胤禩明白此刻便是一個好機會,回答好了,說不定可以讓他擺脫前世的舊路。 于是他假意思索片刻,鄭重道:“愿做賢王,輔佐明君,為天下百姓謀福?!?/br> 果然,康熙因他的回答而愣了一下,隨即瞇起眼睛,目光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