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受難為[主攻]_分節閱讀_128
“有什么好氣的?在宮里呆了這么久,你難道不知道皇帝是個什么德行?”在說起楚帝時,藤皇貴妃毫不掩飾自己的厭惡:“這宮里頭,也就只有衛妃是好的,其他人……本宮是早早就看透了!” 她先前若是愿意為了自己的國家,在楚帝面前卑躬屈膝、隱忍討好的話,在經歷了上次那件事后,她就徹底對楚帝冷了心?,F在,她別說與楚帝行周公之禮了,就連被楚帝拉一拉手,都覺得惡心。 別說她來了小日子不能侍寢了,就算能侍寢,她也會想方設法推諉過去。 見自家主子開始不高興了,婢女趕忙轉移話題:“不管怎么說,能夠看著咱們藤國安然無事就好。這是藤國進貢給楚國的貢品,楚帝特意吩咐了送來您宮中的,您快嘗嘗看,合不合胃口?!?/br> 這句話的重點自然不在“楚帝賞賜”,而在于“藤國”。自家公主對故國有多思念,婢女自是一清二楚。 看著托盤中盛放的晶瑩剔透的果子,藤皇貴妃暗自出神。 雖說這種果子不是藤國最珍貴的果子,卻是她最愛吃的。 恐怕,也就只有那個人會注意到這一點了吧? 可惜,她與他,終究有緣無分。從前他們錯過了,現在,更是毫無可能。 這一段日子以來,楚帝過得雞飛狗跳,婉貴妃因為莫名原因,再次有了失寵的跡象。宮中人都懂得趨利避害,自是忙不迭地轉換了風向,開始奉承起頗受楚帝看重的藤皇貴妃以及乘寵次數最多的桃夭公子了。 至于希瑞爾,過得很低調,卻也很痛快。 有什么能夠比看著自己的敵人倒大霉,還不知道是怎么倒霉的,更高興呢? 他這陣子養養花兒,溜溜鳥兒,時不時地再坑婉貴妃一把,別提有多爽。唯有一件事比較遺憾,就是這一世,他的戀人始終沒有出現。 希瑞爾曾一度懷疑他的戀人是某個皇子,可惜楚帝實在不給力,別說皇子了,連個公主都沒生下來,因此,希瑞爾也只好把目光放在別的男人身上。宮中的男人,除了楚帝,就是希瑞爾這種楚帝的男妃男寵,當然,楚帝不可能是他的戀人,桃夭公子也不可能是,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太監或是宮外的男子。 比起太監,希瑞爾自然更傾向于是后一個答案,因為他已經觀察過了,他周圍的太假都是真太監,沒有一個是假扮的。雖然換了個殼子,但希瑞爾相信,他家戀人才不會混得這么慘呢! 在尋找戀人中,時間過得飛快。 在這期間,桃夭公子給希瑞爾使了幾個絆子,有些無傷大雅,有些卻弄得希瑞爾灰頭土臉。希瑞爾自然不會善罷甘休,當即反擊了回去,讓桃夭公子狠狠地吃了幾回掛落。有藤皇貴妃站在希瑞爾這一邊,自然是桃夭公子吃虧,可桃夭公子也不甘示弱,很快就投靠了婉貴妃,明面上終于可以與希瑞爾一較高下。 婉貴妃眼下雖圣寵不復如初,可畢竟當了那么多年的寵妃,在宮里經營的勢力不可小覷。得了這股勢力相助,桃夭公子在宮中更是如魚得水。當然,他也投桃報李,不著痕跡的幾次引著楚帝去了婉貴妃宮中,一時之間,桃夭公子與婉貴妃的合作頗為愉快。 這二人聯起手來,與藤皇貴妃及希瑞爾所代表的勢力斗得不亦樂乎。 不過很快,他們的注意力就被別的事情引走了。臨近年關,大楚的兩個諸侯國國王,韓王與昭王即將抵京朝賀。 據說,楚帝為此開心了好些天。 如今,大楚國力是一年不如一年,兩個諸侯國卻是兵強馬壯,楚帝做夢都怕諸侯國什么時候推翻楚國自立。如今,見韓王與昭王還愿意乖乖來朝賀,楚帝頓時放下了一半的心,看來,這兩名先祖冊封的諸侯王,還是很聽話的嘛。 楚帝這么想,朝中別的大臣卻不像他這么樂觀。 作者有話要說: 萌萌們都好沉默,更新菌也想跟著泥萌一起沉默了惹~~~哼(ˉ(∞)ˉ)唧 ☆、第143章 宮闈風云 大楚雖看著還強盛,卻是內強中干。接連損失幾名大將后,軍中更是面臨著無人可用的局面。 從前有衛家父子在,公孫老將軍也尚在世,韓王與昭王還忌憚大楚幾分。 如今,衛氏三父子俱戰死沙場,公孫老將軍又因病過世,若是韓王與昭王有不臣之心,此刻,又有誰攔得住他們呢? 韓王已是知天命之年,平日里對外表露出一副貪財好色的模樣,但誰也不敢小覷了他。若真只是個酒囊飯袋,韓王也不可能一年又一年抵御住了外族扣關,并將屬國那么塊荒涼的地方發展壯大。 至于昭王,說來就更復雜了。如今的昭王十分年輕,才剛及冠,就展露出英才之相。若昭王忠于大楚,大楚的臣子們心中必然無憂。無他,實在是這昭王太能打了。 前任昭王的國喪中,游牧民族來犯,彼時還頗年少的昭王帶著少量精銳部隊直接打退了游牧民族的大軍,非但如此,他還追著游牧民族跑了數十里,直把游牧民族逼得將放牧的范圍后撤了許多。 昭王一戰成名,并憑著這場大勝,迅速的坐穩了一國之王的位置。就連在楚王的直屬地區,都有許多他的崇拜者。 昭王的先祖原是跟隨大楚太祖打下江山的功臣,與衛家相同,昭王一脈也可以稱得上是世代忠烈。昭王的先祖在族規中規定,子孫必要以大楚為先,有了大楚,才有了今日的他們。昭王的父親忠實地遵循了這一族規,如無意外,昭王日后也會接過父親手中穿過來的火把,成為下一個大楚的擁躉。若真是這么發展,楚國的臣子們也不用擔心了。 可惜的是,昭王的父親,先昭王被楚帝給害死了。 楚帝不知從哪兒聽來了謠言,一心認定先昭王要對其不利,遂先下手為強,趁著先昭王進京之際一杯酒毒死了先昭王,彼時還是世子的現任昭王亦滯留在楚國國都,名為做客,實為軟禁。彼時,楚國還沒有敗落,楚帝的地位與如今和不能夠同日而語,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昭王一系得罪了楚帝,怕是要沒落了。原本熱鬧的昭王府一下子變得門可羅雀,昭王世子的日子過得極為艱難。 那時候,有人甚至不懷好意地揣測,楚帝會在什么時候弄死這個年少的世子。先昭王只此一子,若是昭王世子也死了,楚帝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收回這塊土地了。 沒有人知道年少的昭王是如何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并勸說楚帝將他放回了昭國,承認他為新王。但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來,昭王有能耐又能隱忍,絕非池中之物。 這樣一個人,若是作為友人,自然是極為可靠的,可若是作為敵人,就相當可怕了。 忠于楚國的老臣們不由擔心,若是昭王還記得他父親身亡之事,對楚帝心存抱負之心可怎么辦。畢竟是殺父之仇,哪怕昭王自己表現出毫不在意的樣子,他們也絕不相信昭王是真的不在意了。 當然,更多的人在考慮的,則是昭王與韓王的到來會對自己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楚帝即位之初,忠于大楚的人倒是不少,可一年年下來,這些人不是因為說話太耿直難聽,被楚帝給擼掉了官職,就是被楚帝的種種荒唐做法徹底冷了心腸。尤其,在經過了婉貴妃之兄一事后,很多人都開始懷疑,楚帝究竟是不是他們想要的那個仁君?歸根結底,忠臣只占臣子的一少部分,而只忠于楚帝的又僅僅只占了忠臣的一少部分。 對于大部分臣子而言,他們所效忠的,是自己的利益,對國家,他們不是不忠誠,而是有保留的忠誠,不背叛,只是因為利益不夠。對于大部分忠臣而言,他們所效忠的,是楚國,而不是楚帝。若楚帝真是扶不起來,他們不介意另立一個新君,好讓楚國強盛起來。 楚帝的性子讓人實在一目了然,耳根子軟,這既是缺點,也是優點。好處在于他會聽取底下臣子的建議,不會有太多乾綱獨斷的時候??赡壳翱磥?,這種性格的缺點表現得更明顯一些。比如他聽信讒言殺死先昭王的那一次,又比如他在跟婉貴妃兄妹有關的事件上頻頻表現出的愚蠢。 似乎一遇上周家人,楚帝的腦子就開始拎不清。一個婉貴妃一個周朲,不知道通過楚帝得了多少好處,又做了多少有損陰德的事,說是毫無下限也不為過。偏偏對于這個母族,楚帝還就喜歡護著。 如果說楚帝在周朲事件中表現出的對百姓生死的漠然讓臣子們心驚,那么,他對周家毫無緣由的偏信,就讓臣子們感到不滿。沒有大局觀,沒有道德是非觀,楚帝看到的,就只有眼前的那一點點利益,這已經不是用一句“耳根子軟”就能夠搪塞過去的了。 楚帝就像是一只年邁的老虎,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衰弱。與他恰恰相反,昭王越來越強大,一個小小的昭國,已漸漸蓋不住他的風采。楚帝若是與這樣的昭王對上,真的有勝算嗎? 就算沒有昭王,韓王也不是省油的燈,楚帝真的能斗得過他嗎? 在眾人各異的心思中,昭王與韓王到來的日子一天天的臨近。 楚帝對于兩名異姓王的到來十分高興,將宮人指揮得團團轉,誓要給兩王一個盛大的歡迎宴會,好讓兩王深刻地體會到皇恩。 楚帝的心思,后宮之人自然不會體會不到。對此,位份最好的藤皇貴妃明確的表示,她對這件事沒有興趣。笑話,兩個諸侯王還不知道打得什么主意呢,她可不想被牽涉其中。婉貴妃思考了一下,也拒絕了這件事。 插手這件事,好處不是沒有,但終歸是風險更大。且她的娘家才出了那樣大的事,如今多少雙眼睛正盯著她,這種時候,倒不如暫避風頭,且等著誕下孩子再說。要知道,楚帝現在膝下只有一個病秧子公主,先前宮中倒是有過幾個小皇子,可惜還沒來得及序齒,便盡數夭折了。她這一胎要是能一舉得男,可就是楚帝的長子,到時候,她的分量自然會與以往不一樣。 婉貴妃下頭,就輪到希瑞爾了??蓛膳硕疾辉敢飧傻氖?,希瑞爾如何會有興趣?當即便以為父兄祈福為由推了。 見位份高的都不愿意管,位份低的自然蠢蠢欲動。對于高位妃嬪而言,推掉這樣一個活動并不算什么,可對于低位妃嬪及沒有正經名分的公子們而言,這是一個極為難得的機會。往常頭頂上有幾座大山壓著,他們沒什么機會建立自己的勢力,若是得了這么個機會自是再好不過。況且,舉辦這樣的盛事,也可向其他的人顯示自己的圣眷有多濃。 因此,桃夭公子自動向楚帝請纓了。作為目下最受楚帝寵愛的人,楚帝允了桃夭公子所求。一時之間,宮內外頗為震動,眾人看桃夭公子的眼神,立馬與往常不一樣了。不是往日看不上桃夭公子的都開始巴結他,希望能能夠從他手中得到些好處。 桃夭公子近些日子在宮中可謂是春風得意,可惜的是,衛妃一直窩在宮中禮佛,倒是看不到他如今風光的模樣了。 一想到自己能夠得到這個機會,是因為衛妃推了這件事,桃夭公子的心情又變得不怎么美妙了。 世事就是這樣的不公,明明他不比衛妃差什么,可就因為衛妃有一個好出身,就能夠毫不費力的得到他夢寐以求的一切。 不過不要緊,他最終一定會把高高在上的衛妃踩在腳下的,來日方長! 雖然名義上桃夭公子是此次宴會的主事人,但他并沒有繞過婉貴妃。在大大小小的事都安排妥當后,他將流程拿給婉貴妃看。對此,婉貴妃相當滿意:“你這么安排,十分妥當,不過你到底沒有cao辦過這樣盛大的宴會,若有什么不懂的,只管來問本宮,本宮必好好替你把關就是?!?/br> 桃夭公子先前投靠了婉貴妃,如今是來表忠心的。雙方對于這一點,都心知肚明。桃夭公子此舉,象征意義大過實際意義。 經過了這件事,婉貴妃也算是能夠把桃夭公子當初真正的盟友了。 她相信,在她養胎期間,桃夭公子會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楚帝設宴款待昭王和韓王的那一日很快到來。昭王尚未娶親,韓王卻是帶著王妃一并過來的,因此,作為高位妃嬪的藤皇貴妃、婉貴妃與希瑞爾也參加了此次的宴會。 宴席上,藤皇貴妃、婉貴妃與韓王妃共坐一桌,希瑞爾雖名義上是后妃,卻是個男子,遂楚帝、韓王、昭王等坐到了同一桌邊。韓王在看到希瑞爾后,渾濁的雙眼放射出光芒來:“一年不見,想不到衛小公子出落得越發俊朗了,皇上當真是有福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