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戟_分節閱讀_17
第十九章 聯盟 慕枕流道:“軍器局掌局雖然不是澤被一方的父母官,但軍械制造,強國富兵,也是要緊事務?!?/br> 俞東海被慕枕流的官腔酸得牙疼:“慕老弟還是將我當做外人啊?!?/br> 慕枕流道:“我尚未娶親?!?/br> 俞東海不知他為何突然轉移話題,怔了怔道:“哦?定親了沒?可要你嫂子幫你打聽打聽?” 慕枕流慢吞吞地說:“未娶親,所以,還沒有內子?!?/br> …… 沒有內子,其他的當然都是外人。自己說不想當外人,就變成想當他內子的意思了。 俞東海無語地盯著慕枕流泰然的模樣,還不能相信自己竟被他一本正經地調侃了。 想翻臉吧,為了這么點小事,實在不好意思翻。 但咽下這口氣吧,又覺得梗著脖子,胸口悶得難受。 他盯著慕枕流,半晌才黑著臉道:“慕老弟真是愛說笑啊?!?/br> 慕枕流還真的給他笑了一個。 “……”俞東海道,“言歸正傳。哥哥我今日既然站在這里,就不和老弟你玩虛的。實話說了吧,那日你前腳一走,局丞就托人捎了個口信,將你們的對話和盤托出。他知道自己惡狼落陷阱,撲騰不出花樣了,求我將他的家人送回老家。我雖恨他自甘墮落,卻也可憐他落得如斯下場。再說他有錯,錯不及家人,就應允了?!?/br> 這個結果慕枕流早有所料,面無表情地聽著。 俞東海道:“慕老弟,別看方橫斜閉門不出,天機府經營多年,權傾朝野,明里暗里的勢力不計其數,他若是想動,足不出戶就能讓天下震蕩!你以為霍決為何迎戰阿裘,殺上京城?你以為席停云為何以大內總管之身留在南疆王府?方橫斜只手遮天,不是一朝一夕。軍器局只是冰山一角。不怕你笑話,若非你到了平波城,進了軍器局,哥哥我還像往常一樣,眼睜睜地看著局丞這幫子人胡作非為。哪里有這么大的魄力,將他們繩之于法?” 慕枕流沉吟不語。 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問題是,瞿康云與方橫斜,究竟誰是大敵。 俞東海見他陷入沉思,加了把油:“我知道瞿副相與沈相曾經有些許不快,但是,這是凌霄閣的內事。自家人關起門來打打鬧鬧,最正常不過,時隔多年,沈相與瞿副相早已化干戈為玉帛,老弟何必還耿耿于懷?” 慕枕流發現俞東海的臉皮不是一般的厚。 “老弟若還是猶豫不決,我還有幾句話。若是這幾句話你聽完仍無動于衷,就算我俞東海有眼無珠,看錯人了?!庇釚|海加重了語氣,仿佛耐心已被磨盡。 但慕枕流是什么人?沈正和身邊第一幕僚之子,這樣軟硬兼施的手段,從小到大不知見過凡幾,依舊泰然處之:“請俞大人暢言?!?/br> 看到他油鹽不進的樣子,俞東海也有些灰心,開口的興致也不似剛才那般高傲,帶著幾分疏離:“你可知道方橫斜因何龜縮在天機府不敢出來?” 慕枕流道:“方府主行事素來出人意表,恕我駑鈍,猜不出來?!?/br> 俞東海道:“方橫斜能有今日,全賴皇上一手提拔。離了皇上,他什么都不是。正因為他知道這一點,所以才避居天機府,這是示弱,也是自罰??上?,事到如今他姿態擺得再低也無用,皇上已對他恨之入骨!若非他黨羽眾多,連皇上也投鼠忌器,只怕早就下獄了!” 夙沙不錯這么說,俞東海也這么說,看來皇上的確厭棄了方橫斜。那個傳聞十有八九是真的。 果然,俞東海道:“怪只怪方橫斜,人心不足蛇吞象,竟生出了不臣之心!” 慕枕流佯作吃驚:“方橫斜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皇上對他言聽計從,還有何不滿足?何況,他的權勢皆由皇上賜予,沒有皇上,他名不正言不順,寸步難行!” 俞東海道:“所以,他才慫恿信王逼宮,想要拿他當傀儡,真正地挾天子以令天下!” 這則流言在京師流傳時,正是恩師入京時。那時候,皇帝率百官相迎,恩師風頭無兩,反觀方橫斜,卻藏在天機府中,足不出戶。兩廂對比,更令傳言越傳越廣,越說越真。 慕枕流和沈正和都不相信。畢竟,以方橫斜的心機城府,怎么可能會支持母族、妻族不顯,本身資質有限,在朝中也沒什么勢力的信王? 如今從方橫斜的立場想想,他極可能因為沈正和入京而心生不滿,怕動搖了自己第一寵臣的地位,才鋌而走險。 看來權勢真是禍水,連方橫斜這樣的人也不能避免。 俞東海見慕枕流面上隱有惋惜之意,笑了起來:“若不是對老弟的底細一清二楚,知道你和沈相情同父子,看你此時的表情,我倒要以為你是方橫斜的人了?!?/br> 慕枕流道:“方橫斜橫空出世時,驚才絕艷,的確令天下側目?!?/br> 俞東海見他毫不掩飾對政敵的欣賞,不禁有些訝異:“哦,難道你也不能免俗?” 慕枕流道:“其實,當初我有幸見過方府主一面?!?/br> 他這么說,倒引起俞東海的好奇。他當官以來,一直外放,自然沒有機會見到方橫斜?!芭??真如傳言那般……不同凡響?” 慕枕流道:“觀其外表,的確稱得上神仙人物?!?/br> 俞東海笑道:“我不信。在我眼里,慕老弟才是神仙人物?!?/br> 慕枕流搖頭道:“我與方府主,猶如青瓦與碧玉,萬萬不敢相比?!?/br> 俞東海見他如此推崇方橫斜,心里生出幾分別扭:“方橫斜看似光風霽月,實則居心叵測。你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蒙騙!” 慕枕流道:“俞大人所言甚是?!?/br> 俞東海沒想到他承認得這么痛快,一時間吃不準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慕枕流道:“實不相瞞,恩師對天機府下轄各大軍器局之事,也有些擔憂?!?/br> 俞東海暗喜:終于來了。 慕枕流道:“只是另幾處插不進手去,才遣我來這里。我本是摩拳擦掌,準備大展拳腳的。剛好局丞他們對我也是言聽計從,真是沒想到后來竟會發生這樣的變化?!?/br> 俞東海有點臉疼。慕枕流的這番話分明是怪他多管閑事,壞了他的布局?!澳詾榫重┈F在唯唯諾諾便是言聽計從。當初他們對廖大人也是如此,俯首帖耳,唯命是從,等廖大人放心信任他們之后,便開始陽奉陰違了??窜娖骶秩缃駷鯚熣螝?,就知道這些人的齷齪手段!” 局丞等人無法跳出來反駁他,慕枕流自然更不會。 “其實,我找局丞也是為了盡快立功……”慕枕流頓了頓,有些羞澀地說,“平波城雖好,到底離京師太遠了?!?/br> 俞東海何嘗不明白他的意思,這些話本是他的心聲。 平波城地處西南,遠離京師,既沒有江南的富庶,又不像南疆這樣被皇帝時時刻刻地惦記著,與冷宮無異,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得到提攜。雖然他一口一個瞿副相,心里卻知道瞿康云未必記得他。倒是慕枕流與沈正和關系非同尋常,就算打發得再遠,也有回去的日子。正因如此,他才想要與慕枕流搭上關系,就算干不出成績,憑著這層關系,瞿康云也會對他另眼相看。 慕枕流道:“當初廖大人說軍器局有不同尋常之處,便以為可以討好恩師。唉,是我心太急,貪功冒進了?!?/br> 俞東海道:“也許是歪打正著?!?/br> 慕枕流眼睛一亮:“難道,局丞當真說了什么?” 俞東海點頭道:“他說他原本不知道你說的是什么,不過,廖大人生前有個怪癖,每兩個月都會去一趟古塘鎮?!?/br> 慕枕流道:“古塘鎮在平波城的北方,臨近臻西城,盛產桂花酒。廖大人好酒?” 俞東海笑了笑道:“廖大人好色,遠近馳名?!?/br> 調侃過世之人到底有些不敬,俞東海之說了一句,就收口不言。 慕枕流想了想道:“我想看一看廖大人的故居?!?/br> 俞東海笑容一頓:“可是有什么不妥?” “只是想看一看?!蹦秸砹鞯?。 俞東海道:“廖夫人為了震懾后宅,將廖大人的東西都收拾到了書房里。你若是想看,我就去知會一聲。你與廖大人到底也是同袍一場,睹物思人,想來廖夫人也不會不允?!?/br> 慕枕流道:“那就有勞俞大人?!?/br> 俞東海笑道:“慕老弟要是看到了什么好東西,可不要忘了哥哥我?!?/br> 他口中的好東西當然不是財帛,而是與軍器局有關的。 慕枕流道:“這是當然?!?/br> 俞東海從軍器局出來,將兩人的對話前前后后的想了一遍,突然發現自己“推心置腹”了半天,就被慕枕流三言兩語打發了,不但如此,自己竟然還挑不出錯來。 不管怎樣,至少初步達成了聯盟共識。 這邊很好了。 他一邊走一邊安慰自己。 另一邊,慕枕流知道今日自己與俞東海一道進門,會引起軍器局其他人的不滿,立刻拿出了銀兩,讓他購置五份禮物送去五室令家。 示好之舉總算挽回了些許口碑。 次日,俞東海派了轎子接他去廖府。 慕枕流想起夙沙不錯,不知他幾時回來,臨行前特意留了一封書信給他。 自廖大人出事之后,廖府便敗落了,門前冷清寥落,慕枕流的轎子停下時,還顯得有些突兀。 慕枕流依禮投了拜帖,給廖大人的靈位上了一炷香——這是廖大人過世之后,他第一次來。廖大人去得極不體面,廖府喪失辦得靜悄悄的,未請賓客上門。 廖夫人沒有出來接待,由管家出面安排。 慕枕流進了書房,就被豐富的藏架上密密麻麻也就罷了,十幾口箱子里竟全裝了書,聽管家的意思,這只是一部分。 管家道:“慕大人想要什么,只管自己尋?!?/br> 慕枕流道:“不知是否能看一看廖大人的墨寶?” 管家指著一個書架道:“最上面一排便是老爺平日里寫的東西?!?/br> 慕枕流道謝后,迫不及待地將書拿了下來。 老掌局的字十分俊秀,透著一股剛毅。 慕枕流將每本都翻了翻,翻完之后,神色有些失望。他在屋里轉了一圈,突然從墻角里抽出一卷畫軸。畫中人明媚妖嬈,想來是老掌局的某位紅顏。真正令慕枕流在意的是落款,明明是同幾個字,筆法卻與書架上的完全不同。 慕枕流強按住心中的激動,閉了閉眼。 告密之人,果然是老掌局。 第二十章 走水 俞東海猜得不錯,慕枕流來平波城的確另有所謀。 自方橫斜以弱冠之齡入主天機府之后,莊朝的官場就打破了資歷限制,許多青年官員得以破格提拔。慕枕流雖然年輕,資歷尚淺,但頭頂凌霄閣主得意門生的大旗,無論是留京還是外放,官途都是一片通暢。 夙沙不錯說的不錯,沈正和本打算力保慕枕流出任巡撫。一是莊朝巡撫品級不算很高,但權力不小,極適合慕枕流這般缺乏資歷的年輕能吏,一是巡撫是升官捷徑,稍有成績,便能上達天聽,前途無量。 但是沈正和付諸行動之前,收到了一封信,改變了決定。 信里講了一個小故事。一個出嫁的婦人每日做飯時,用雜糧、野菜充數,將大米省下來貼補娘家。若是如此,沈正和只會一笑置之,但信的落款耐人尋味——平城器造。 大莊朝共有六座城的名字中有平:永平、平兆、平陽、康平、平波、平州,其中用得上器造兩個字的,只有平波城,軍器局。 而軍器局的大米,沈正和和慕枕流第一個想到的都是鐵。 兵器一向是朝廷管制的重中之重,越是江山動蕩,朝廷對兵器的管制越是嚴厲。沈正和當初下馬的其中一項罪名,就是縱容下屬私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