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沒有客人的苦惱
孫大娘是個識趣的人,客人不想說,她也不多問,笑著點頭道:“好,小郎官兒,你先等著,大娘這就給你打去?!?/br> 她拿了一個木盆和木瓢,往里屋走去。 里屋是她店里的倉庫,里面什么都有,大米,小米,黑米,包括灰面等等。 一個一個白色的袋子被裝得脹鼓鼓的,緊緊挨在一起。 她晃眼巡視了一圈,鎖定了一個袋子,打開袋子上的疙瘩,拿起木瓢,在里面拾了好幾瓢出來,將木盆幾乎裝得滿滿當當。 覺得差不多了,端著木盆的手,搖晃了幾下,里面的灰面鋪的平平的,才走出去。 木盆上稱,孫大亮提起稱桿子,用了些力氣才穩住底下裝著灰面的盆,不再搖晃,手撥了幾下秤砣。 她將秤桿上面的刻度亮給叫花子看,“小郎官兒,瞧好了,正好二十斤,三十文錢?!?/br> 叫花子以前隨著師傅學過怎么認稱,瞟一眼就知道有沒有缺斤少兩,“謝謝孫大娘了?!?/br> 他拿出那個錢袋子,打開一看,呆住了,里面竟然都是金子。 是金子! 里面黃燦燦的,一顆一顆的金子在密閉的空間,格外打眼。 他看著那些金子出了神,想到權掌柜雖然看起來兇神惡煞,但是對他卻非常信任,讓他覺得感動。 他想的入神,眼前出現了一只寬厚結識的手,在他面前晃了晃,“小郎官兒,你咋啦?” 孫大娘看他往錢袋子看著,卻沒動作,猜測是不是銀兩沒帶夠,她再看那錢袋子,鼓鼓的,不存在沒帶夠的可能。 叫花子回過神,從錢袋子里挑了一顆最小的,遞給她。 孫大娘一看,竟然是金子,不由暗中打量了面前這個年齡并不大的少年,衣衫襤褸,一點兒不像有錢人家的子弟。 這要是來路不干凈,她可是不敢收的。 這種事,古往今來做生意的最忌諱的就是這個,要是沾染了什么案子,那可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她雖然愛財,但還是將那金子遞給他,問道:“小郎官兒,你這金子是打哪里來的,大娘不是懷疑你,只是這金子咱們這里實在是不敢收,你也知道,小本生意不容易?!?/br> 孫二娘已經四十多歲,做生意時間也不短了,在叫花子這個少年面前,因為這個事,還肯好言相告,叫花子沒有非要讓她收的理由。 他拿過金子,看看外天的天色,街上的人又多了些,心里著急,咬咬牙,便將自己隨身攜帶的三十多錢,拿了幾個出來,剩下的全部放到柜臺上。 “你數數?!?/br> 他師傅生前和他一起生活的時候,生活也過得不好,沒有什么錢,他師傅死后唯一的一兩銀子也用來辦了喪禮。 這些銅板是他這幾個月,幫人家修繕房屋,收割糧食,一個一個存的,每個都來之不易,有多少個,他最清楚不過。 孫大娘一個一個數著,他眼睛緊緊盯著那些銅板。 孫大娘到底是生意做多了,眼尖得很,感受到他的目光,笑著道:“小郎官兒,你放心,孫大娘做生意從來都是光明正大的,你要是不放心,等會我數完了,你再數數?” 叫花子連連擺手,他不是覺得他數多了,而是心疼那三十個銅板,一下就這么沒了。 它們在他的口袋里,被捂得熱乎乎的,他對它們都生出感情了,現在轉眼就變成別人的了。 他提著那二十斤灰面,往面食記趕,街上的飲食店都有客人了,等他和好面,打好作料都不知道什么時候了。 走著走著,他又想到一個大問題,他剛才在廚房并沒有看到大蒜,蔥姜這些面食必備的材料,更別說他需要的那幾味材料了。 這下完蛋了! 他提著灰面,火急火燎的往菜場趕。 二十斤的灰面,說重也不重,但是在這種時候,就尤為礙事兒了。 他一路感到菜場的時候,太陽都掛在天空了。 現在已經有人在買菜了,叫花子提著灰面,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在里面買齊了自己需要的所有材料。 到面食記的時候,沒有看見權長生,他也顧不了這么多了。 他將手里的蔥蒜等配料,清理出來,準備好,然后拿了二十個碗出來,將配料放進碗里,又看了看灶上的鍋,還算比較干凈。 重點是鍋是新的,這對他來說是一種鼓舞,從此以后,這口鍋就由他來掌控了,他看著那口鍋,覺得剛好就算累到趴下,也是值得的。 生了火,鍋里的水開始沸騰,直往上翻騰。 他拿了木制的刷把,簡單清晰了過,重新加進水,這次的水加到了整口鍋的三分之二。 水再次沸騰后,他將各種材料放進去,再放了幾根大骨棒。 然后面粉到了一半砧板上。 砧板是他剛才清晰好的,廚房里的東西,大多都是新買的,還沒用過。 他熟練的將灰面和勻,一個大面團和好了。 接下來就是將面團拉成條了,師傅臨去前,拉面條是他每天都要練習的。 學堂里的學生,每天都有功課,那他每天的功課就是練習拉面條,還要想著怎么拉好。 雖然幾個月沒拉過了,但是這幾年印在骨子里的東西,不會因為幾個月不拉,就會下降多少。 在經過短暫的適應之后,他很快地將面條拉好。 然后又在砧板上撒了一層灰面,將面條放上去,滾了幾圈。 細細的面條,一根一根地呆在自己的位置,從不越矩。 剛才放了各種材料的高湯,現在也熬好了。 另一口鍋也被他清理出來了,只需要參上水,等水開了,客人一來,隨時都能下面。 忙活了大半天,一切準備就緒,可外面的坐位上卻一個人都沒有,只有偶爾路過的人停下來看兩眼,但最后都走了。 鍋壁上,漸漸附著了密密麻麻的小氣泡,他卻盯著鍋口上方的白氣流發呆。 一個上午過去了,對面醉鄉樓都有人吃晌午飯了,他們這里卻連一個客人都沒有,座位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