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躍龍門[重生]_分節閱讀_87
書迷正在閱讀:非人類孵蛋指南、禁止曖昧PUBG、突然和死對頭結婚了、約炮對象是我的初戀怎么辦!、龍套的自我修養、不情深[娛樂圈]、再戰巔峰[娛樂圈]、攝政王夫君裝作白蓮花騙我、代嫁、十項全能的我只想平靜生活
李鴻過上的自辯折子按照小皇帝的意思,上了最新一期的官員邸報,讓全國的官員們都看一看李鴻過的決心。 與小皇帝預想之中的相同,大家看了李鴻過的自辯折子之后都沉默了,雖然不至于站出來幫著李鴻過說話,但是心中都嘆服于李鴻過的高潔品質,也不再上折子為難他了,只覺得探花郎不愧是探花郎,就連自辯的折子也是寫得鞭辟入里,讓人耳目一新。 只是小皇帝還沒有來得及高興,趙慶澤就已經急匆匆地將方寶英的詩集刊印天下,滿大秦的鋪貨了。 方寶英的詩集被刊印天下之后,引起了非常巨大的反響,遠遠超過了李鴻過的自辯折子。 不僅是閨閣女子很喜歡她的詩集,很羨慕她能有這樣一個愛重她的丈夫,就連很多士大夫階層的人也很欣賞她的詩,就好像趙慶澤第一次見到這本詩集時候那么驚艷的感覺一樣。 士大夫階層之中也有人像趙慶澤一般提出來了——絕對不能說方寶英配不上李鴻過,明明是李鴻過這個探花郎配不上方寶英! 雖然李鴻過能在科考之中揚名,可是除此之外他哪里還有什么才華?即便是得中探花也是時運相濟,占了年齡小的優勢而已,完全沒有什么靈性。 反觀方寶英的詩集就不同了,那些詩篇不僅優美,而且靈氣逼人,實在是千百年難得一遇的好詩篇,也必將能流傳千古。隨著時間的流逝,李鴻過以及其他所有庸碌的官員、宰相等等都只能成為一捧黃土,被世人所淡忘,而方寶英的才明卻能閃耀千古,為后世萬人所傳誦。 所有,他們都和趙慶澤當初的想法是一樣的,能夠娶到這樣一個才華橫溢又重情重義的妻子,李鴻過這輩子已經是撞大運了,如果還敢納妾,惹得方大家不痛快的話,簡直可以去以死謝罪了。 而閨閣女子們也非常喜歡方寶英的詩集,但是與那些士大夫不同的是,她們非常羨慕方寶英,也非常喜歡李鴻過,簡直把他當成了自己夢中情人的典范,真是恨不得自己也能嫁給一個如李鴻過這樣的男人,為自己遮風擋雨,與自己吟詩作對、賞花對月,還堅決不納妾,不碰任何其他的女人,如果自己也如方寶英那樣能找到一個李鴻過這樣一心一意對自己的丈夫,這樣的人生簡直是太完美了有沒有? 當然,女人們總是小氣的,方寶英未出閣之前也參與過京城的交際圈的,其中有些人自然是看她不順眼,老拿她的容貌說事兒,甚至以前和她有矛盾的張婷都還酸溜溜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說道:“哼,方寶英啊,也就是命好而已,從小就定下了李鴻過,攀上了探花郎,我也見過她幾次,人長得難看不說,才華也不顯,我看啊,說不準那本詩集都不是出自她的手筆呢?說不得是探花郎為了抬高她的身價幫她代筆的。男人又不是寫不出閨閣女子情懷的詩篇,世上著名的幾篇怨婦試不都是男人的手筆嘛!” 不知道是出于嫉妒還是原理,抑或是有些女子天生就是看不得別人好,凡事好消息都覺得是假的,凡是壞消息都覺得是真的,傳得起勁兒?總之,像張婷這般臆造的言論居然也還是有些市場,在閨閣女子之間小范圍流傳。 不過她們都不敢在明面上說方寶英的什么不是,只敢在背后悄悄說兩句。因為她們的父親、哥哥或者是丈夫都讀過詩集,也認識李鴻過此人,知道李鴻過是絕對代筆不出來這樣的詩篇的,能寫出這樣詩篇的人絕不會籍籍無名,也絕不會甘愿將這樣的才明讓出去!李鴻過這樣一個學子更是不可能將留名千古的好事兒讓給自己的妻子。 如果是李鴻過想出一本詩集,逼迫方寶英幫他代筆倒是還有可能。這種流言只要是有腦子的人都不會信嘛! 這些對方寶英的贊嘆之語自然也傳入了小皇帝的耳朵里面,他拿著趙慶澤送來的一本方寶英的詩集左看右看也懵懂不解,皺眉問趙慶澤到:“趙愛卿,我看這本詩集也很普通嘛,怎么就和李杜等大家的詩篇相提并論了么?我看著完全沒有感覺啊,你覺得真有他們說得那么好么?還是大家夸她只是因為女子中難有人能寫出這樣的詩篇來?” 趙慶澤一愣,這種話是真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啊,難道對皇上說“我也覺得很好,我們大家都覺得很好,只是皇上您欣賞水平太差看不出它的好來”,這不是找死么?可是要說順著皇上的意思說這本詩集很一般,趙慶澤實在是說不出口。 于是,他只能斟酌著用詞,說道:“皇上,各花入各眼,或許在某些人看來這本詩集就是讓人覺得驚才絕艷吧,也或許有些人自己也不知道她好在哪里,只是聽很多人說這本詩集好,便也跟著說好,隨大流罷了?!?/br> 小皇帝了然地點了點頭,說道:“好了,不糾結這個了,雖然事情沒有按照我預想之中的方式解決,不過不管是奏折還是詩集起了作用,李鴻過這一關都過了,明天就讓他過來上朝吧,他已經耽誤了太久的時間了?!?/br> 說道這里的時候,小皇帝臉上的肅然之色頓顯,他說到:“明年是科考大比之年,我準備讓沈相的人鐘大學士當科舉的主考官,然后一舉將沈相等人收拾干凈,你們也準備一下吧,好好地迎接接下來的吏部考核,這也會是沈相主導的最后一屆吏部考核了。日后,我一定會在吏部放上一個自己人?!?/br> 趙慶澤恭敬地應了一聲,然后離開了御書房。剛才聽到的那些話,他是絕對不會泄露半句的,即便是對著自己信任無比的李鴻過也不會透露出半點兒口風。 如果皇帝足夠信任李鴻過,那么李鴻過會親自從皇上那里聽到這個計劃的。無論如何,這個計劃不論是否被外人知曉,都絕對不能從自己口中透露出去。 沈相手中也已經拿到了方寶英的詩集和李鴻過的奏折,他和小皇帝一樣,對方寶英的詩集沒有什么興趣,更看好的是李鴻過的奏折。 他一個人在書房之中靜靜研讀著李鴻過的奏折,真是覺得李鴻過的人品沒得說,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度,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而且他的文章字字珠璣、邏輯清楚、極富感染力,很能說服人,也是難得的做官的好苗子。這樣的人,現在又圣眷正隆,幾十年之后便又是一個執掌中饋的自己了! 李鴻過對這件事情的應對完全讓沈相震撼了,當李鴻過選擇那一條比較難走的路,站出來和天下人作對,和整個渾濁的世間作對的時候,沈相就知道,已經不用再選了,不用再考察了,他的傳人非李鴻過莫屬。 李鴻過比自己有勇氣,或許自己未能完成的事業,能寄托在李鴻過的身上,或許李鴻過能完成歷代師傅們心中的宏偉愿望。 沈相忍不住長嘆一口氣,他已經老了,精力不濟,做事情也越來越力不從心了,近來,他已經感覺到了自己集團勢力的消退,感覺到了小皇帝勢力的漸漸崛起,感覺自己被小皇帝逼下臺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情了,是時候要把一些早就預設的事情加快步伐了,不然,他恐怕自己已經不會再有機會去實現它們了。 他很欣賞李鴻過的才華,也選定了李鴻過成為了自己下一屆的繼承人,只是可惜的是他卻不能與李鴻過有任何的交流,甚至還要囑咐自己人拼命給李鴻過使絆子,盼著李鴻過能恨死自己,將自己視為平生之大敵才好呢。 等到自己失勢的時候,自己會將自己的一生所學傳授給李鴻過,但是卻完全不知道李鴻過對自己會是一個什么想法,會不會繼承自己的衣缽,會不會愿意將這些自己從師傅處繼承過來的種種傳遞下去,耐心尋找下一個繼任者。 不過,沈相覺得自己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能夠說動李鴻過,一是因為李鴻過對太\祖十分尊敬,從字里行間就能看出來他贊同太\祖的很多想法,甚至竟然還有過編纂一本專門描寫太\祖的書出來的想法。這個提議當然會被當今皇上拒絕,因為他們皇室都是可恥的背叛者,就是他們首先背叛了太\祖,完全背離了太\祖最初的目標。幾百年來,誰又能想得到這一點呢?所以他們皇室都不愿意提太\祖當年的事情,將那一段歷史塵封住,想要掩蓋自己的罪行。 第二個就是他不懼艱險,只要是認定了的事情就會愿意去做,而不會管阻礙的力量有多大,他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不是隨便一個人都會具備的,起碼自己就不曾具備,也曾經在權力的巔峰之中迷失過。像李鴻過這么品格高潔的人,在站在權力之巔的時候,應該不會有自己這樣的迷失吧?或許他能比自己厲害,找出一條更好的解決之道,實現歷代師傅和師祖們堅持的太\祖的治國理想。 第三個就是現在他和自己勢不兩立,且和小皇帝走得很近,簡在帝心,自己失勢之后,他一定會被小皇帝視為一股新興的取代自己的力量培養起來,最后問鼎宰相這個職位,成為輔國重臣。 而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自己的繼承人必須要從敵對勢力里面來選取,否則空有自己的思想傳承而絕對不會有實現的機會,絕對會被排除在下一屆的核心權力之外??墒菑臄硨萘Φ娜死锩孢x,選的還是那種對自己恨之入骨的人,又真的能把這些思想傳承很好地傳承下去么? 想到此處,沈相心中還是有些起伏不定,神情地再次將自己面前的那個破舊的小本子撫摸了一番。任何事情都是有風險的,如果最后自己沒有機會把這個東西交給李鴻過呢?要是李鴻過因為他恨自己而不相信自己說的話呢?要是李鴻過不找另一個傳人將這些傳承下去,而是直接交給皇帝表忠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