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秋桂子_分節閱讀_2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韋莊:《菩薩蠻》。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琵琶行》。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t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第2章 游醫(2) 村落名曰平林,蜀中眉州西南角。背山面水,遠山自西來,東西亦有兩座小山。水為小溪,自村頭向村尾盤桓,曲折東流。溪旁引出一三丈寬長池塘,放著鯉魚苗。塘邊雪梨正新葉嬌嫩,亦有木蘭數株,適見木筆,絨毛滿身,甚是飽滿。 “蜀中辛夷果然不錯?!睍壑⑽达@現的嘴須,搖頭晃腦道。 前番尚在荊州大肆贊譽了一番荊湖木蘭。不管何時為人覺察不軌便只有這一套。小蛇抬頭,瞟一眼書生。 溪后宅前便是曬谷場,青石板砌成,時有修繕貌,甚是平整。曬谷場后乃是兩座宅院。村頭一座,村尾一座。村尾似為老宅,便只一進,瓦破磚殘,墻灰已然剝脫,土墻風中尚有數株青草招搖。村頭大宅乃是新砌,紅瓦白墻,飛檐上踞著兩只石鷹,外墻上數扇菱花鏤窗。大宅似有兩進,正門大敞,前庭開闊,正廳甚深,廂房東西各二列,回廊連綴。 雖說布構仍簡,然而山野之中,深藏此等莊院已是奇事一樁。 “自當朝百余年前攻打蜀地,先人避難于此山以來,已傳五代?!?/br> “敢問老丈人貴姓?” “免貴為柴。太丞請看,便是此地了?!遍苑蛞峭瘉淼酱孱^大宅門口,“員外郎三代單傳,地少人多,小人便作長工幫忙。近日員外郎捎信道將攜眷返鄉,故老夫人命小人多積些薪火?!?/br> “適才道小衙內便是員外大人的子息?” “實不相瞞,員外郎膝下并無一子,故三年前將小兒過繼作公子。小衙內素體健活潑,并無大恙,只是去年臘月初過后便患了怪病?!?/br> 正交談間,入了大門。并無仆役在門外應門,一眼望去,廳堂空無一人。樵夫道:“自去年臘月至今,已請尋遍鎮上良醫,藥石重投,罔發如故?!?/br> “老丈人可算尋對了人,我家師父便是人稱‘東南六路神醫吳’的吳神醫是也?!毙∩咄谎蹠?,忽道。 “豈敢豈敢。小蛇,莫打誑語?!毕莺ξ?。書生面露慚色。 生漆門大敞,饕餮頭金環埕亮。饕餮?小蛇略略嘀咕。前庭一地白光晃眼,兩側養了數株山茶。當中不乏名品。正廳在五級臺階之上,梁柱粗大,案椅嚴整。案椅均為紫檀木,椅背稍曲,上設蒲團,以蜀中黃密絹包裹,上繡牡丹芍藥,繡工細致。廳堂正中亦是一張楊木屏風,黑漆陰刻金繪,花鳥魚鹿,栩栩如生。一旁亦有數只紫檀木八足圓凳,曲足兩頭卷云,可愛之極。 樵夫令二人在椅上稍歇,道:“正廳無人,大門開啟,定是小衙內又發病了。我去喚老夫人來見大人?!?/br> 樵夫自廳堂側廊離去,神醫吳用臀部蹭了蹭絹繡,再用雙掌數度摩挲檀木椅背,此后右掌悄然伸至臀下```` “師父,你要摸牡丹盡可挪開尊臀。不然,徒兒目中覷來,師父恰在摸不該摸的某處?!?/br> “咳?!鄙襻t吳縮回手,摸鼻。 “我看也尋常,這屋子怎就令你神魂顛倒?”小蛇嘀咕。 “徒兒啊徒兒,終歸眼力不夠。且不提別的,單是這蜀繡,便是貢品一類繡工。牡丹芍藥之類刺繡,本是尋常之極,然而此繡前畫便不凡,非名家之手不能出之,加之絹面亦是貢品密絹,繡絲彩絲,鋪針細于毫芒,設色精妙光彩射目,一花之中,針法十變,鮮妍卓約``````況最為異常之事乃是```````” 腳步紛雜而來,神醫住了嘴。樵夫及一名婢子自側廊入來,樵夫人未至聲先至:“吳太丞,小衙內發病不輕,煩來相看?!?/br> 神醫吳緩緩將臀挪離椅墊,跟在樵夫身后,穿過側廊,繞過一個小院回廊,到得東廂首屋。 一群仆役婢子圍在廂房門前,房中亦有數人,嘈雜不休。便聽得孩童尖聲叫嚷:“砸得,砸得,統都將與我砸得!” 此后便是一陣翻鬧,樵夫與神醫開了條道,神醫吳才入得門檻,一個茶盞便迎面飛來,神醫吳伸右手一擋,本見得就要落在地下,卻聽他小聲道了一句:兔毫。那茶盞不知怎地又掉到他的左手上。 東廂首屋頗大,外室起居,卻不似廳堂擺了高椅,仍是案桌席地。屏風后乃是臥室。此時小衙內正跳上案幾,仍叫道:“莫藏著,統將與我砸得!”手心中握一只銀茶匙,四下散得一地碎瓷片。有青有白。 神醫吳面上一抽。越窯青瓷。邢窯白瓷。 幾人站得遠遠地,欲近而不敢。中有一老婦人,五六十年紀,蔥白衫,搭件五色梅邊翡翠背子。長臉吊眼,眉頭深鎖。 “老夫人,這位便是吳太丞?!遍苑虿桓疑锨?,在門外稟道。 “吳太丞,老身寡理了?!崩戏蛉烁A艘桓?,“實是小孫躁動難安,不能過離片刻。還望太丞高明,且救小孫一命則個?!?/br> 越甌秋水澄,邢甌類雪類銀`````` 小蛇覷著“為師的”,一霎明了其傷痛來自何方。 “老夫人莫要多禮?!鄙襻t吳沉痛問道:“敢問小衙內平素未發病可有異常?” “平素玩耍好動,正是此時年紀所為,并無半點異常。一發病便燥狂不已,打人毀物。況一旦清醒,便全不能憶得發病時況?!?/br> 小衙內將銀匙摔在地下,高叫數聲,在案上復跳了數次。 老楠木,有奇紋。 “老夫人,可否命幾個體壯之人壓制小衙內?在下即刻施針?!鄙襻t吳越發沉痛道。 “小乙,三福,超秦,制下小青?!?/br> 三個仆役圍上前,小衙內又打又抓,氣力的確不小。費了一番功夫,三個壯漢將小衙內壓在案上,尤兀自掙扎不休,尖聲高叫。 神醫上前,以掌壓住衙內頭,衙內張嘴便咬,神醫不知從何處取來一塊帕子,塞入衙內嘴內。 此時小蛇已然打開書箱,取出燭火銀針。把與神醫一個瓷瓶。瓶蓋掀開,濃郁酒味。 神醫吳將出瓶中水灑于小衙內人中。銀針過火,取人中溝上一寸水溝xue,雀啄捻轉。不移時,衙內四肢松軟,雙目盈淚。 復取神門、水溝及后溪。片刻,小衙內閉目而眠。 “敢問吳太丞,小孫何以閉目?”老夫人忐忑道。 “施針于神門,寧神安心,便速入眠。入眠便于留針。夫人且勿掛心,取針自醒?!?/br> 一炷香功夫,銀針取下,小蛇接回,包入絹內,置返書箱。 撤針之后,小衙內稍稍轉醒,見得案邊老夫人,喚了聲“太母”。 老夫人抱起小衙內,令他跪下,道:“快磕頭謝過吳太丞?!毖脙日念^,為神醫扶起,道:“切莫折損在下?!?/br> “小孫此次發病甚久,倘吳太丞未至、不得神技相救,怕已失心難返。請受老身一拜?!崩戏蛉藞桃庀鹿?,神醫攔住,道:"老夫人切莫多禮。神技實不敢當。況衙內之病僅是一時為針壓制,倘不根治,發作恐將愈發頻繁。" “還相煩吳太丞?!?/br> “衙內的病癥,藥石恐難至,容在下詳看?!?/br> “煩請吳太丞移步廳堂,再作審議?!?/br> 作者有話要說: 越窯:唐、五代時最著名的青瓷窯場和青瓷系統。也稱“秘色窯”。在越州境內(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濱湖地區),故名。所燒青瓷代表了當時青瓷的最高水平。唐代越窯青瓷已很精美,博得當時詩人的贊美,如,顏況“越泥似玉之甌”,許渾“越甌秋水澄”,皮日休“邢人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云魄起”,陸龜蒙“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等。五代吳越時越窯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為吳越王錢氏御用及貢品。進貢瓷器動輛萬件;入宋以后,貢瓷數量有增無已,一次進貢有多達十四萬件者。(摘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