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闋離歌長亭暮_分節閱讀_67
半年后,游蕩十數年的浪子韓詡之進了臨安城,向人打聽了秦侍郎的住處,當天晚上又做了一回梁上君子。 秦小樓已熄了燈,正站在床邊更衣欲睡,只聽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響,他心頭一凜,還未來得及叫人,房里的火燭復又亮了起來,一張闊別已久的笑臉出現在他面前。 秦小樓不急不緩地將驚嚇化作一口氣吐出來:“韓詡之?!?/br> 韓詡之身形一晃就到了他跟前,摟著他的腰轉了一圈,還是當年不羈浪子的輕?。骸靶?,小樓,好久不見?!?/br> 秦小樓從他懷里掙出來,也不避嫌,自顧自地脫去中衣,只留下一件睡時穿的里衫。他在床上坐下,借著昏暗的燭光打量故人,與此同時,故人也在打量著他。 韓詡之如今見到的秦小樓已不是當年十六歲時嫩的可以擠出水的少年了。彼時秦小樓靈氣逼人,只消坐在那里,一顰一笑都引人入勝。而如今他身上的靈氣已消失殆盡,雖還是美貌,卻已美得俗氣了。韓詡之只道他這些年官場里摸爬滾打,被世俗之氣所濯也在常理,卻不知若是他早來半年,秦小樓絕不是現在的秦小樓。 韓詡之調笑道:“好久不見,你可想我不曾?” 秦小樓心中暗笑一聲,道:“我若想著你,又怎會有今天的位置?”此時秦小樓已兼任戶部和禮部要職,是朝中最年輕的高官。 韓詡之故作傷心地嘆了口氣,實則半分傷感也沒有。 秦小樓坐進床里,側身給他讓了個位置:“下人們都睡了,如今叫人收拾客房已遲了。我明日還要上朝,你來找我有什么事,先睡一覺再說吧?!?/br> 韓詡之道:“也沒什么。我路過臨安,想起來便來看看你。住幾日我便走了?!?/br> 秦小樓頜首表示理解:“你若無處去就在我這里住吧。你哪日要走,我命人為你備馬?!?/br> 秦小樓不生疏,韓詡之也不客套,解了衣服就跟他并肩躺下了。 秦小樓已做好了獻身的準備,孰料韓詡之并不碰他,老老實實地睡在一側。這一來,秦小樓反倒新鮮了,故意湊上去摟著他的腰,道:“韓詡之,你這是轉了性了?” 韓詡之竟是失語。 過后秦小樓才知道,韓詡之竟也有了心上人。 如韓詡之這樣的人……竟也會有動心的時候……他也能愛人,他也配愛人!并且一愛就是近十年! 秦小樓在黑暗中看著韓詡之的臉,不知看了多久,直到韓詡之睡著了,他才輕聲喃喃道:“當初你若帶我走了……該多好……” 翌日,秦小樓去戶部辦公,留下韓詡之一個人在秦府里瞎轉悠。秦小樓對他不設防,也著實沒什么需要瞞著他的,所以他對府里下人下的命令是對韓詡之“視若無睹”,因此府里的任何地方他都可以去。當然,即使不讓他去,他也有辦法去。 韓詡之去的第一個地方是書房。 韓詡之習慣性地在書架上找找,沒看到他想要的武林秘籍,無聊地撇撇嘴,純屬手賤地又翻了幾下,這一回讓他在幾本書的后面翻出一個帶鎖的檀木匣子來。鎖對韓詡之來說壓根不算什么,少林寺后院八把大鎖都難不住他,這個小鎖他掏出一根銀針只捅了兩下就完好無損地打開了。 匣子里放的全部都是信。 韓詡之好奇地把信倒出來,共有六封,他發現每一封都是一個叫趙貞卿的人寫的。過了十年,他已經忘了這個趙貞卿是什么人了。奇怪的是,這些信都沒有拆封過的痕跡,顯然主人看都沒看就把它們收起來了。 然而韓詡之的好奇也是有限的,既然盒子里藏得是主人私密的信,信里裝的很顯然不會是什么武林絕學,于是韓詡之把信重新裝好,鎖扣回去,匣子放回原地,誰都看不出這匣子有曾被人動過的痕跡。 韓詡之不知道的是,如果他再多事一點,把那些信拆了,或許秦小樓的未來就會有什么不同。然而這世上從來都沒有如果。 韓詡之跑到書桌前坐下,裝模作樣地提筆端坐,想感受一下秦小樓平日的生活,然后他發現桌子上發著一封已經拆了卻又被疊好的信。韓詡之想了想,還是把那封信展開看了。 信是一個地方官寄過來的,韓詡之不是很懂當官的那些職務,看到一個什么什么督,就知道人家應該是當官的。 這封信的內容大抵是說韃子王完顏昭回去以后韃子國開始內戰,死了多少多少韃子兵。又說瑞王撕毀什么什么條約,出兵偷襲韃子,三月內搶回三座城池,韃子王不敢有異議,又派人送來多少多少禮。再有的就是說平城的學堂已經開辦,瑞王親自為藏兵典的閣樓題字,起名為明棟閣。 如果韓詡之知道瑞王就是趙平楨的話,他大約會覺得可笑,甚至回頭拆了那些信看看??上裁床恢?。秦小樓從來都不是他生命軌跡中值得他cao心的人物。 過了兩日的一晚,秦小樓陪韓詡之用完晚膳后急匆匆出了門,韓詡之見他一身便裝,一個護衛也不帶,怕他路上出什么事,便悄悄跟了上去。他尾隨著秦小樓一路到了瑞王府,然而秦小樓繞開了瑞王府的正門,繞到僻巷里的偏門,偷偷摸摸地敲門。 過了一會兒,一個穿著寬袍用黑紗蒙著面的女眷打開門迎了出來,兩人左右張望,確定無人在旁監視,連忙閃身進入府里。 韓詡之的胃口登時被調了起來,偷偷摸摸翻墻而過,尾隨他二人一路進了偏院。 那女眷把秦小樓迎進一間臥房,關門前還警惕地左右張望,沒看見躲在樹上的韓詡之,這才把門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