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世盛世江山[嫡子身份]_分節閱讀_173
不過,是皇帝定的殿試題目,要是皇帝事先將題目給了季衡,季府又有那么多的清客,大家想出個狀元卷來想來也并不太難,不過,這樣去猜測,不免也太沒有度量,再說,季衡能夠鄉試中解元,會試卷也是答得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都十分有水準,可見此人的確是胸有點墨的。 最讓人佩服的是,他能夠將每個字都寫成最規范的館閣體,將兩個同樣的字找出來,幾乎就是一模一樣的,毫厘不差,可見季衡的嚴謹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這也實在讓人無話可說了。 二十二號午時,皇帝拿到了榜單,他只看了前十的名字,見季衡處在榜首,他只是面無表情地看著,歐陽大人站在前面偷偷瞄了他兩眼,沒看出皇帝到底是什么心情,他到底是高興呢,還是不高興,或者他到底有給季衡漏題嗎,還是沒有呢。 皇帝雖然面上深沉難測,心里其實都要樂開了花,簡直有個小人在他的心尖上手舞足蹈,讓他麻癢難耐,這種時候,他就最想的是季衡就在他的跟前,他一把將他拉到懷里來,狠狠地揉搓一頓,想親就親,想啃就啃,把他勒進懷里不放開才好。 歐陽大人見皇帝毫無動靜,看著榜單似乎是在深思,就又有點忐忑了,心想皇帝難道是在質疑這份榜單,就盡量讓自己平靜地說了一句,“皇上,若是可以,就請蓋上玉璽,這份榜單明日一早就謄抄張貼出去?!?/br> 皇帝其實根本就不是在深思,而是在抓心撓肺地對著季衡的名字意/yin了一番,被歐陽大人打斷,他略有點不滿,但是總歸是開心能夠壓下一切,他拿了那個大玉璽,自己親自起身沾了印泥,在上面印上了玉璽印。 歐陽大人在心里松了口氣,皇帝讓他將榜單拿走去謄抄后,再把榜單送回來,順便送來一甲的殿試原卷。 歐陽大人應下后,恭恭敬敬接過榜單,然后后退到了門邊,才轉身離去了。 季大人作為閣臣,得到這次進士榜的消息是很快的,他還在文淵閣里當值沒回去,就有一位要討好他的下官跑了進來,喜笑顏開地說,“恭喜季大人,令公子此次中了一甲頭名,奪了魁首狀元?!?/br> 季大人知道自己兒子不凡,但是卻也沒想過他能夠拿了狀元,頓時就怔住了,這時候房間里的其他大臣,還有別的房里的大臣們也得到了消息,就過來對他是不斷地恭維和恭喜了。 季大人感謝了大家后,還是等到了自己的值班時間完了才回家,雖然他是盡量要做出沉穩和淡然之態來,但是出門時差點在門檻上絆倒了,上馬車時又差點滑了一跤,足以說明他心里沒有面上表現出的那么沉穩淡然,對于兒子中了狀元,他并不覺得是祖墳在冒青煙,而是覺得,季氏一族,在當朝就出了兩位狀元郎,可說是季家百年的榮耀了,而他現在又位居次輔,可說是榮耀至極,現在要的已經不是銳意進取,而更是需要穩了,求穩方可安一世。 季家的風頭,恐怕已經蓋過了京中所有權貴,這已經是個頂峰了。而季大人要求自家不會在上升到頂峰后瞬間就栽入谷底。 季衡這時候正又到了許家,想要再探一探許七郎怎么樣了。 如果許七郎是真的發了水痘,他也很怕他出事,甚至也擔心他抓破了痘子到時候留下疤痕,更何況是出更嚴重的事;要是許七郎并不是真的出水痘,而是被他父母控制住了,不許參加殿試,那么,他也想知道,到底是出了什么事,而許七郎人是好的還是壞的。 不過這次還是被攔在了外面的院子里,里面的園子都沒讓季衡進。 秦氏讓季衡在客廳里坐了,說,“還燒得迷迷糊糊的,不過總算比前幾天要退了些燒,好多了。這幾天不得不讓有力氣的婆子看住他才行,不然他就要伸手去抓癢,那可不是能抓的,一抓就要留下疤痕來。等過幾天他好了,就讓人去請你過來,也免了你這些天一直這么往這里跑?!?/br> 秦氏這話說得滴水不漏,季衡無法,只得又走了。 覺得過幾日再看情況也好。 季衡剛回到家,已經被歡喜奔出來的許氏給一把拉住了,所有人都是喜笑顏開的,季衡愣了一下,心里大約知道是什么事,說,“難道已經下了榜了?” 許氏拉著他往內院里走,邊走邊說,“榜還沒張貼出來呢,說明天一大早張貼,不過已經傳出了消息,說你是中了魁首狀元呀?!?/br> 許氏是眉飛色舞,恨不得將兒子摟到懷里死命地親一陣才好。 季衡聽后則是一愣,道,“啊,魁首。我倒沒想過?!?/br> 他平常給皇帝寫東西,都有些語癖在里面的,怕皇帝認出自己的卷子來,他是用了最規整的答題方式,絕對不帶任何語癖的,沒想到還被點了狀元,他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就問許氏,“這是誰傳回來的消息,不會不實吧?!?/br> 許氏道,“怎么會不實,是這次你座師,主考官歐陽大人派的一個人來說的?!?/br> 季衡沒想到歐陽大人那么正直的人居然會來做這么分明是討好他家的事情,不過他也沒有多想,只是笑了笑,道,“父親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家里晚上大家在一起吃飯吧?!?/br> 許氏道,“這是自然,要好好慶賀慶賀,明天下榜之后,肯定有很多恭賀的人,到時候就請到酒樓里去好啦,家里是沒法招待的?!?/br> 季衡又收起了笑容,輕嘆了一聲,道,“以七郎的文采,我覺得進二甲也是穩穩當當的,卻挑著這個時候發水痘?!?/br> 許氏也神色黯了一下,道,“這也是命呀?!?/br> 要是許七郎能夠榜上有名,許氏肯定只會更高興,畢竟許七郎也是她帶大的,一下子帶大了兩個進士,其中一個還是狀元,這得是多大的本事。 季衡對于中了狀元,并沒有絲毫狂喜,季大人回家之后,也只是和他故作平淡地說了這事,季衡則是真平淡地道,“兒子只有為官一途可走,自己中了進士進入官場,總是要名正言順些?!?/br> 季大人聽出了季衡這話里的淡淡的譏嘲味道,讓季衡有名不正言不順之嫌的,只是因為當年季大人送了兒子入宮去做伴讀而已。 當晚季家自己家里就歡喜地做了慶祝,季衡的優秀讓六姨娘壓力很大,看了瓔哥兒,瓔哥兒的確已經是普通人無法比的聰慧了,才七歲,就已經熟讀了論語和孟子,而且已然可以作詩,但和季衡比起來,六姨娘依然覺得不如。 故而她這一天并不是多么高興。 五姐兒已經說了親了,春節時候說成的,是和一位清貴的翰林家的第三子,這第三子是嫡出,又是小兒子,倒是受寵,而且文采風流,已有舉人功名在身,也參考了這年春闈,不過沒有中,不過他才二十歲,年紀尚輕,以后還有很多機會,所以也沒有太傷心。 五姐兒看到季衡這般得意,而自己的未婚夫卻落榜了,她倒沒有嫉妒之意,只是覺得從沒見季衡過過一天輕松日子,不由想,他夫君可能也是,以后嫁過去,倒也并不是非要他為官不可,能夠過些小日子就好了。 看慣了家中父兄的辛苦,jiejie在宮里的步步小心和處心積慮,她倒是對權勢沒有什么追求了。 160、第二十九章 第二天放榜后,季衡位居榜首,作為本朝最年輕的狀元郎,再加上他和皇帝之間的那點曖昧的傳言,自然是讓他備受矚目。 放榜后,皇帝就安排了瓊林宴,作為獎賞和慶賀。 這次瓊林宴并沒有安排在鳳翔殿,而是安排在城東湖邊高地上的御苑行宮里。 從城門出去到這行宮,騎快馬也要大半個時辰,坐馬車得花費一個多時辰了。 這里是皇家的一個小花園,里面假山池水,亭臺樓閣,綠柳成蔭,花木成行,因為趙太后十分喜歡牡丹,這里邊還培育了很多牡丹,只是沒有宮里的伺候得好,開得不如宮里的絢爛,卻也因地勢寬廣比宮里的規模更大,而更有一種花開如云的美感。 這個時節又正是牡丹開放的時節,所以將瓊林宴安排在這里,就更是一種美事。 而且這里還有著距離京城最近的一個小溫泉,泉水很適宜養身,但是又不至于要到皇家湯泉山行宮那么遠的地方去,所以受皇帝的歡迎是一定的。 在皇帝沒有自己掌權前,他心里估計也有覬覦這里,但是當時這里是作為太后的專用,他是沒有來的,現在太后被軟禁起來了,他就將這里改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將瓊林宴安排在了這里。 將瓊林宴安排在這里,自然并不只是他對這次進士們的重視和寵愛,更多是對季衡的祝賀。 作為一甲榜首,季衡免不得要打馬游街讓人觀瞻,不過他只走了很少一段路,因為季衡名聲太大,京城里幾乎是傾城而出去追逐和觀看,完全造成了交通擁堵,即使派了軍隊維持秩序和保護這三人的安全,也有些要控制不住場面的樣子。 季衡一身紅衣,眉目如畫,又被太陽照得滿臉泛紅,的確是好看的,不過因為人們太熱情,他簡直有要重復“看殺衛玠”之虞。 季衡深受其苦,面上還要保持笑意,街邊的人們完全無視了榜眼和探花,只是叫著季衡的名字,而且紛紛小聲議論著季衡的長相,不過季衡并不認為這里面有多少尊敬,大家還是更多喜好八卦,即使他不是狀元,只要什么時候游個街,估計也能有這么多人來圍觀,原因不過是他和皇帝之間的那些曖昧傳言。 皇帝正在去行宮的路上,禁衛軍護著皇帝一路前往,有侍衛騎馬飛快地到了皇帝的御輦后面,對著大太監柳升請示之后,就被放行上了前,御輦停了下來,侍衛下馬跪下行禮后就說了京城季衡他們的境況,又道,“只怕再如此游街下去,要出大亂子。林大人的意思是,可否停下來?!?/br> 皇帝不可能不知道看殺衛玠的典故,所以一聽來報信的侍衛這么一說,就又驚訝又擔心地說,“那讓趕緊停下來,就不要再繼續下去了?!?/br> 他知道季衡身體不好,要是這么騎馬曬一路就病倒了,那可就太不值得了。 皇帝擔心著季衡的狀況,就讓侍衛趕緊去回信說不用再繼續游街了,而且還讓柳升去辦,讓太醫院里的翁太醫趕緊去接住季衡,給他看看病,別出什么事。 皇帝一直到了行宮都還在擔心季衡的身體,而且有點自責自己怎么就沒有先想到這種可能性而讓季衡以病告假免了這樣的游街。 皇帝在行宮里安頓下來,已經又有侍衛飛快來報,說游行已經結束了,新科一甲三人都沒什么事。 然后柳升也進了房里來對皇帝道,“翁太醫那邊回了話,說季狀元無事?!?/br> 皇帝這才放下了心,想要趕緊傳季衡過來,又怕他一路勞頓累到了,便也就沒有傳他。 瓊林宴是在下午開始,陸陸續續地這一科進士們也都被接到了行宮,季衡到得算是稍晚,他上午打馬游街出了一身汗,所以回家去洗了個澡換了里衣才又過來的。 在行宮的天香園,里面正是一片牡丹競相盛開的盛況,因皇帝賞賜,此次瓊林宴,一共有三十多個人參加,包括一甲三人,和二甲的前三十名,所以此時天香園里有不少穿著紅袍的新科進士在賞花談天。 季衡剛進去,就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畢竟他是這一科的進士,出于比較的心思,大家也都去閱讀了他那隨著榜單一起被流傳的魁首卷,作為進士,大多數都還是心高氣傲的,不過對于季衡那份魁首卷,即使在文無第一這種思想下,大多數人還是愿意承認季衡的魁首卷的確是不錯的,所以對這位以貌美而聞名的少年,大家就更多了好奇。 季衡一時和一眾人等應酬著,這次位列二甲第九的彭桑站在人的外圍看著季衡,他是個清清靜靜的性子,自從李閣老下臺之后,他家因曾經和李閣老家里有聯姻,也受到過一些影響,好在他這次中了進士,大約對家族的起復還是會有好的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