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舉_分節閱讀_185
【中呂·朱履曲】歌頌(王九思):喜遇著太平時世,保護著一統華夷,乾坤嘉靖古來稀。卿相有夔龍氣,將帥有虎狼威,圣明君堯舜比。 南【中呂·永團圓】(任中敏)我愛她容嬌,她愛我才學,但相逢一耍一個天大曉。詩酒酕醄,歌舞逍遙,既稱了少年心,永團圓直到老。 第152章 皇上看了一出戲, 就叫內侍傳奉, 升了個千戶當鎮撫司的試鎮撫使? 懷恩傳旨時,謝瑛都有點懵, 跪在地上一時都忘了起身了。還是懷恩親手攙起他, 慈和地笑著說:“皇爺前日看了高百戶進呈的新劇, 心中有所觸動,問了朱同知真情, 又叫人取了謝大人移文三司法的案卷, 見你斷案清楚,實能效命, 甚為欣慰, 故有提拔。望大人執理刑獄后依舊勤謹公務, 多行善政,不負圣上厚恩?!?/br> 謝瑛連忙應喏,又謝過指揮同知朱大人。 朱驥笑道:“此事老夫不過是如實秉報,也是你有實績, 不然怎能叫皇爺看在眼睛里?” 懷恩點了點頭, 又對朱驥說:“皇爺喜歡你們勤謹巡視, 往后謝瑛雖做了試鎮撫,不好再出門,你可也安排著別人頂上他的差事。叫京里總這么清清凈凈的,皇爺高興,大家伙兒面上都好看?!?/br> 朱驥拱手應道:“老公只管放心,咱們這孩兒們心里都時時記掛著圣恩, 深肯出力為皇上分憂哩?!?/br> 懷恩一向清廉正氣,也不要他們的銀子,也不吃什么酒食,叮囑他們盡心差使,就回宮繳旨去了。 他才離開,十三所的千戶們就一擁而上,要把謝瑛埋起來了。 試鎮撫使??! 錦衣衛北鎮撫使的權力是什么樣的,普通衛所千戶是什么樣的?哪天鎮撫使朱遠高升了,他就能順理成章地當上鎮撫使了!如今他掌理刑獄,圣上欽命的案子都得他過眼兒,弄出幾樁大案,豈不就順順當當地升僉事、升同知、升指揮使了? 原先的平級千戶們紛紛恭喜他高升一步,朱驥也囑咐了他幾句,叫他不可驕矜,往后依舊要用心辦差。 北司鎮撫使朱遠倒有些感慨——畢竟這個試鎮撫使提上來,也就意味著他的鎮撫使快要干到頭了。北鎮撫司的權勢在錦衣衛里也是最大的,他干了多年鎮撫使,也頗有些舍不得。 不過想想當初東西廠在時,錦衣衛就是個打手,兩廠倒臺后他們又跟著一塊兒叫文人一摞一摞上折子罵,他又覺著其實也沒多少可留戀的。再往前捯捯,他們錦衣衛的日子也只在代廟時好些,英廟、當今都好用太監,太子又眼看著跟文臣們親,看不上他們廠衛們…… 風光是太監風光,倒霉就廠衛一并倒霉,他們這撥兒錦衣衛沒趕上好時候??! 不干這個鎮撫使也罷,反正哪日皇爺要叫謝瑛轉正,也得先提他個指揮僉事。且如今他擔著正使差事,刑獄上出了什么功績他也能沾沾光——就譬如包公案里,提拔包待制的相公也能叫看客贊幾句哩。 朱鎮撫感慨了一陣子,也過去恭喜了謝瑛一聲,勸勉他以后與自己通力合作,辦好圣上交待的案子。 說完場面話,大伙兒就開始說正經的:“你那院本究竟找誰寫的?回頭我們也得寫一本,萬一入了皇爺的眼呢!” 謝瑛叫他們圍擁在當中,人倒依然鎮定,從容地分析:“那院本其實也平常,只難得是個咱們錦衣衛破案的戲,給皇爺掙了臉面?;薁斂粗鴳蛐迈r,又喜歡下頭人能辦事,才下了這般恩旨。依我看,往后諸位在京里巡察,自也能破奇案,叫百姓稱頌,到時候有樂工文人主動給你們寫話本雜劇……” 他壓了壓聲音,含笑說:“如今高百戶正幫著教坊和鐘鼓司排戲,再平常的本子叫他布置布置不就不平常了嗎?皇爺又喜歡他,他獻的院本,排的好戲,皇爺和娘娘們沒有不看的。到時候各位要在御前露臉還有什么難的?” 是啊……高百戶自己受寵不說,他義父高太監也正得寵,幾乎堪與梁芳梁總管分廷抗禮了,只要他肯排出戲獻上,有什么功績遞不到御前的。 眾人摩拳擦掌,預備著去找高百戶。唯有今天就輪到巡邏的中所千戶安賢拉著謝瑛不放,先問他那個吃茶飯的棚子主人是誰,他花了多少錢包的飲食。 是??! 從今往后就不再是前所的人巡視,他們十二所——除了馴象所——都得早早晚晚地出去干活,得先找定了歇腳的地方! 謝瑛能在那棚子里包定了許多茶食,想來那里的東西不貴,吃得應當也不差。眾千戶轉而圍上他,問他那家主人在哪,供應茶飯是怎么個帳目。 謝瑛道:“我包他攤子的錢還剩些個,你們只管去吃,不必問錢。不過從前我巡視時因是自己請的旨,又是一所的事,就不曾向戶部要銀子,如今皇爺命十二所輪巡,咱們也該請旨要些……” 不要!不請旨!不能叫戶部掏錢! 誰知道謝瑛得圣上喜歡,是不是也喜歡他只干活不要錢呢?統共只是些茶水點心,他出得起,別的所也出的起——反正也有公帳可走,不消他們自掏腰包。 他們如今都是廉潔正法的青天,還指著兩三年后當個叫人傳誦的某公哩,自不肯伸手向朝廷要錢,只要謝瑛把那攤子老板領來訂契約就行。 ==================== 北鎮撫司熱熱鬧鬧地慶賀喜事,外頭百姓間也早風行起了那出《王窈娘琵琶記》。 謝瑛包場到八月十三,之后福壽班就要回戲園子接著唱。 那邊還包著場,戲園這邊就已擺上了男女主的大幅立像。王窈娘的畫像是色誘黑衣盜時的艷妝,封云那張則是吹著橫笛,白衣飄飄地站在山石上,和《仙鶴神針》里梅艷芳的造型完全一致。 因主唱們還要歇嗓子,就叫兩個出師的小戲子穿著高底鞋,扮上男女主角的妝容,在路邊搭個小臺子唱艷曲兒。 崔燮雖不曾親自去聽過,但聽計掌柜參觀回來,紅光滿面、滔滔不絕地給他講福壽班的宣傳戲碼,也能想出七八分:兩個打扮得像百合花似的美少年,在臺上纏纏綿地唱著“衣褪半含羞,似芙蓉怯素秋,重重濕作胭脂透……風流一段誰消受……” 無論是當男的看還是女的看,都是大明最流行、最受男性觀眾喜愛的形象。計掌柜回味地說:“詞略香艷,不如公子請人寫的本子好,唱的也只能算中平。咱們家印的畫像才是最叫人喜歡的,還有強人要偷哩!若不是恰有錦衣衛去找薛老板說話,險些兒就叫人把那幅窈娘的像搶走了!” 幸好如今錦衣衛都像戲里的謝千戶跟他手下一樣,不然豈止不會抓賊,反倒會跟著強要那畫兒才是真的。 崔燮聽他夸謝瑛心里就舒坦,問他:“有別人看見這事沒,都說的什么?” 計掌柜笑道:“還能說什么,不就都說錦衣衛如今叫謝千戶這仁義將軍領著,都改了脾氣,不欺凌咱們好百姓,專抓盜匪了?我聽那群人說,都把他比作前宋的岳小將軍,只可惜他穿綠的,不如白袍小將俊俏?!?/br> 群眾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 崔燮心里暗暗冒喜氣兒,抿了抿嘴,淡然地說:“謝千戶本就是那樣的人,俠義英武,從來都不傷好百姓,咱們家從前也多虧他扶持了。那衣裳什么的話就不必聽了?;仡^福壽班唱完這一輪,你去看看有沒有別的戲班子想學習這戲,也給他們院本子,替他們做家什?!?/br> 計掌柜頓將眉頭一挑,眼前放光:“公子不是單寫了戲要捧福壽班?那就好辦了,我去那條胡同時險些叫人攔著回不來了,都是求著咱們給他們院本,學唱這出《王窈娘琵琶記》的!” 不是要捧福壽班,只是要捧謝千戶。 崔燮微微一笑:“你店里抓緊把彩印的院本印出來,叫他們凡想要的,買個院本回去學就是。要做東西的你也告訴他們那幾個匠人的地址,叫他們也跟著賺些銀子,咱們官宦人家,還不至于要掙這些娼優樂工家一點賣命的銀子?!?/br> 計掌柜如今賣收賣得日進斗金,眼看著院本又能賺一筆,也不把些小錢放在地說:“那院本印早出二三百本了,就只看公子要不要賣?!?/br> 他估量著出貨量和效果,決定再抻一抻:“等福壽班唱完這一輪就賣院本,等到別家也排出戲,唱過一輪,我還要印一套詩文集?!?/br> 出院本時先生們都要披馬甲,詩文集倒無所謂了。只要時間往后推推,等到全城都風行起這出《王窈娘琵琶記》,文人們自然會寫詩詞評論。 那時候大佬們出一本觀后感集,不熟他們的人也猜不出他們是作者,更會因為名人效應激起第二輪、第三輪的觀劇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