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這些紀衡都覺得沒難度。 甚至就連十公里跑他都不覺得是個事兒。 至少紀衡自己跑十公里妥妥的。 好吧,考慮到如同程昱這樣的大齡人士存在,紀衡想了想還給放寬了條件,四十歲以上的咱就不要求十公里了,您老跑個五公里就行。 當然,紀衡并不認為自己的要求不科學,他是參照大部分身體素質正常的普通人定下的標準。 對于一個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正值壯年的成年男xing來說,經過一定的訓練,掌握了簡單的技巧,手里還有武器的qíng況下,應付兩個人是完全不成問題的吧? 甚至對于文官們來說,紀衡都不要求他們打贏,能堅持住規定的時間不輸掉就可以了。 至于說十公里跑至少紀衡自己跑的不說非常輕松,但感覺也沒啥難度嘛。 天知道他現代大學時候跑完一千五百米都跟死狗一樣了。 再次感謝曹旭! 所以總體來說,這真是個沒什么難度的標準。 然而郭嘉和戲志才抱頭哭了出來。 荀彧拍拍他們兩的肩膀:幸好我算是政務官員,不用摻合這事。 他繼續只需要搞定學館的課程就好了。 順便荀彧又給自己的大侄子荀攸點了根蠟,果然做個軍事謀士真的是很不容易的。 這么想著,荀彧已經開始在心里琢磨著是不是給老荀家寫信,讓家里多注意一下那些以后想要當軍師的孩子的體能培養。 當然,也有對紀衡的新規則喜聞樂見的,比方說徐庶。 劍術別說兩三人,再翻一倍他打的都很妥,騎馬沒問題,體力更是棒棒的。 嘖嘖嘖,早年吃苦當游俠兒看來還是有好處的嘛。 他這話換來大家集體嫌棄的眼神。 就你嘚瑟! 不過這事除了謀士們要cao心,武將們也是擔心的,比如趙云就問道:那么我們的標準又是什么呢? 反正肯定不會是和兩三個人gān架,更不是隨便跑個十里地就行了,畢竟對于大部分武將來說,十里地跑了跟沒跑沒啥區別。 紀衡說道:關于將領的標準我也正在和元昭商量,目前定下的是你們的專業課程,請注意,你們是分專業的。 這話讓趙云有些意外,卻聽紀衡說道:以后會有專門的陸兵水兵專業,另外我建議特別開設工兵專業,這一點應該不需要解釋了? 自從青州各部配備了專業的工兵,并且這些工兵也經過專業培訓帶上特別準備的工具之后,大家覺得這群人簡直太特么好用了。 挖坑架橋上天入地,就沒有他們不能做的。 當然,你要說這些普通士卒也能做啊。 可做同樣的事qíng,普通士卒做十天,他們做一天,這效率能一樣么? 甚至打架發現,這些工兵們居然還點亮了種植技能,有需要的話,給他們開個菜園子就能自己種菜。 簡直目瞪口呆。 因此這種時候提出設立工兵專業大家都不反對。 好使的工兵確實少,畢竟他們雖然說是有進行培訓,可實際上這樣的培訓是有限的,目前青州最好用的工兵在曹旭手下,她輕易也不調給別人用。 心塞。 不過有了相關專業之后應該會好很多吧? 除了設置給武將們的專業之外,還有專門給郭嘉這種謀士設立的參謀專業。 武將們的武力值就是培養的重點了,另外還有兵法類的課程,和謀士們重視運籌帷幄的培養方向不同,將領們要學的多數還是帶兵練兵之道。 畢竟算得上是頭一次搞這個,紀衡當然知道會有許多的問題和不足,設置不合理的地方恐怕也有一大堆,但沒辦法,摸著石頭過河唄。 近現代國人倒是辦了不少軍校,可這古代的軍校紀衡還真的找不到可供參考的例子,或者說,就算有,以他那糟糕的歷史水平來說也是完全不懂的。 紀衡必須得感謝一下后世各個版本的三國演義的影視劇和游戲等等,當然也要感謝一下高考。 雖然三國不算是個什么好時代,但換了其他時代紀衡大概更加懵bī,還不如三國呢。 總體來說,軍校的出現對于大部分武將而言是一件好事。 至少比如呂布這種人,可以在選擇考試科目的時候,把武藝列進去混一個合格證書了。 嗯,沒人覺得呂布會不合格,如果說武力值方面呂布都不合格的話,那估摸著這天下也沒人能合格了。 跟著一起來青州的馬超也是喜極而泣。 他早說了他是為了為父報仇才來投青州的,結果來了之后發現自己很有可能連戰場都上不去。 這簡直nüè出血了好嗎! 馬超剛開始還有點怨言,可緊接著發現,這真不是青州在針對他,因為大家都是這樣的,就連呂布當年掛科的時候都沒給他去前線。 馬超自己知道自己對青州的助力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但他卻需要借助青州的qiáng大力量向劉備復仇,可如果他連青州兵該怎么帶都不知道,甚至人家好好的士卒放在他手下壓根發揮不出戰斗力致使損失巨大的話,人家憑啥幫他?或者說,憑啥讓馬超去呢? 馬超最后也唯有好好學習這一條路可走而已。 然而就在現在,軍校的出現讓馬超看到了希望。 他在這方面很有自信的! 然并卵 紀衡微笑著告訴他:抱歉,孟起,軍校的入學和歷年考核標準都是,基礎知識過關。 基礎知識大家依舊是要學的。 至于說馬超 馬超簡直哭了出來。 當然,紀衡其實還是個很友好的人,他對馬超說道:你可以去找文和問問技巧什么的,他可是頭一年來青州就通過考核的人,現在更是完全跟上進度了,今年大概就可以轉去武考了。 于是賈詡收獲了哭唧唧的馬超一只。 文和先生,看在大家是老鄉的份上,你可一定要幫我??! 賈詡: 幫一幫倒也沒什么,但這得是有前提條件的呀。 賈詡很想問一句,孩子,智商過關了嗎? 先不提馬超如何苦bī,紀衡回去之后看著曹旭思考給武將們的考核標準,不由得覺得大家真是可憐。 要知道這既是在職武將的考核標準,也是每年學校畢業的孩子們的畢業標準啊。 才跑十里太少,嗯,改成負重三十里吧,中間必須經過特殊地形,比如山坡河流之類的。 紀衡:你跟人家多大仇? 曹旭有些疑惑:還好吧,至少目前軍中中高級將領拉出來應該都有這個水平。 而低級的那些,曹旭只能說她軍中的人達到這個標準并不困難。 戰斗力基本是以一人對陣三到五人為標準的,不過這只能說是底層了。 曹旭這樣的給她十個都不夠揍。 事實上對于將領的個人武力值要求,算得上是越到高層要求越低。 就比如說呂布和張遼兩人比武力值的話,妥妥的是呂布碾壓張遼,但如果要說道好用,其實張遼遠勝過呂布。 呂布簡直就是個作死小能手。 因此評價將領的要求不該是單一的,更不該是在某方面顯得比較極端的,比如極端的熟悉兵法,比如極端的高武力值之類的,都會成為弊端。 因此我覺得只需要符合一個大部分人都能夠達到的平均標準就好了。 正因為清楚這一點,因此曹旭真的沒有定一個很高的標準。 而且 這算是第一次嘗試吧,就算是當初學館第一次考試的時候,各項標準也不是一次xing就都決定好了呀,后面還有修改過很多次呢。 紀衡想想也點頭:行吧,你覺得合適就好,畢竟這種事你比我更熟悉。 事實好像也確實如此,很多在紀衡看來挺高的標準,但在公布之后,大部分的武將卻都非常有信心。 至少青州的高級將領們都是很有信心的。 除了曹旭要求和之前學館的考試不同,武將們除了書面考試以外的所有考核必須排名,且排名是要在青州軍校內張貼公告的。 紀衡對這個要求有點意外:元昭,我一直覺得,考試是為了檢驗所學,排名大可不必吧? 每年學館里的考核也只分合格與不合格,具體成績只有自己知道,當然,非常優秀的成績會被特別提到,但排名是沒有的。 紀衡因此也不覺得軍校需要排名。 曹旭一手托腮:相信我,對于軍校來說,有排名才是最好的。 她的另一只手敲了敲桌面,繼續說道:書面考試我是不排名的,畢竟就算是兵法這東西,主觀因素的影響也太多,無法通過一張試卷檢測出最真實的水平,更何況有些人擅長考試,有些人天生不擅長,但其他不一樣,我要在其他方面排名,為的就是要激發斗志,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里,因為這體現的是最直接的現實,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 學館可以不排名,但如果軍校不排名的話,這軍校也就廢了一半。 我要讓那些雖然合格了但是排名靠后的人知道他們的水平,要讓他們更加努力。 甚至曹旭都想過,連續多次考核墊底的,視同不合格。 畢竟,沒進步可不行,對吧? 不過想想這樣好像有點太殘酷,于是她一時也就沒提。 只是 為了增加趣味xing,每年的演習為最后一項考核,而演習之后另外選擇綜合成績排名前二十的武將出來打個排名賽。 紀衡的嘴角抽啊抽,他覺得在武將方面,曹旭比他會玩。 不過既然說到這里了,紀衡想了想后世的各種真人節目,于是又給曹旭添了幾條:排名第一的人給一塊榮譽牌匾,寫上天下第一勇武的字樣,牌匾只給每年的優勝,也就是說,如果第一年拿到了第一而第二年卻不是的話,就得把牌匾jiāo給其他人了。 伯瑾,我突然覺得你比我還要壞啊。 紀衡頓時有點得意:這還不夠呢,我覺得吧,要不咱們賣一些限量門票允許外面的百姓前來觀看? 當然,門票肯定價值千金,普通百姓是進不來的,能花錢的都是土豪大戶。 紀衡摸摸下巴:畢竟,筆試不花多少錢,可搞演習可是要砸大價錢的,總得讓我賺回來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