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這點仗勢欺人,蕭皓軒愿意縱容他。 只是…… 蕭皓軒冷聲開口,“你這般為夏皇和殷家籌謀??赡阍撁靼?,夏皇不是明君之選,殷家也不是忠臣之資,他們到底壓不住夏國的朝局?!?/br> 夏晨歡不退不縮的直視男人,語氣鎮定堅定,碧眸閃亮中有鋒芒涌動。 他本就要與蕭皓軒說下面這番話。 “我不是在為父皇和殷家籌謀,我只是為夏國百姓擔憂。我從來就不愿父皇是夏國的皇帝,他不配?!?/br> 夏晨歡頓了頓,決絕中帶著狠勁,“他也是時候該從那個位子下來了?!?/br> 蕭皓軒一怔,隨即笑出聲來,暗眸流光溢彩,凝視著夏晨歡移不開眼。 他怎么都沒想到會從夏晨歡嘴里聽到大逆不道,意圖謀反之語。 這個人,真是每每出乎蕭皓軒的意料。 第31章 春獵(9) 夏晨歡并不是一出生就隱忍懦弱的,孩子的性格是由環境和父母決定的。 他看到的壞境是什么樣子,他以后就會照那個壞境去構建自己的世界。 父母怎么對他,他就會怎么對別人。 夏晨歡從小被冷落忽視,欺辱打罵,導致他曾以為世界就是這樣暴力殘忍的。 自己不高興的時候可以讓別人痛苦,把氣撒到別人身上??凑l不順眼可以用生命威脅對方,想讓誰死便讓誰死。 夏晨歡還太小,不過三四歲,小到他沒辦法改變和抗爭。 他只能把所有的痛苦隱忍下來,把所有憤怒和委屈壓在心里。他慢慢變的黑暗,變的像周圍的人一樣。 夏晨歡甚至想讓傷害夏晨瑜,讓那個粉雕玉琢的娃娃消失。憑什么他可以被眾人寵愛,而自己得不到一點點關愛和陪伴。 可也好在夏晨歡還小,小到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沒有被定性。 到了四歲,皇子們每日要上國子監讀書學習。 夏晨歡雖不受寵,但作為夏晨瑜的侍從和書童,他聽的學的絲毫不比任何一個皇子少。 他甚至越懂越多,比任何一個皇子都更聰慧,渴求書本和知識。 書中的為人處事之道,修身治國之理,正直與豪氣,讓夏晨歡知道原來不是所有人都自私可惡。 人也可以活出另外的模樣,美好的,閃爍著人性的光芒。 在黑暗的深淵里,夏晨歡緊緊抓住了這一抹光亮。 小孩那時才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很偏激,他不要成為一個像皇帝,皇后,夏晨瑜那樣的人。 是書籍、書中之意給了夏晨歡解脫。他不再拘泥于自身痛苦,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對得起自己,對得起來世間走一遭。 在書籍和現實的夾縫中長大,夏晨歡同樣有了修身治國齊天下的志向。 他知道自己像古往今來所有的讀書人一樣,中了帝王集權的圈套。 可夏晨歡沒有別的出口了,他在懦弱和陰暗之間選擇了懦弱。 但他骨子里的志氣和傲氣從沒消失過。 甚至因為從小看多了宮帷陰險,加之不拘于儒術正統。夏晨歡對君臣倫常有著自己的看法。 天下與萬民的利益才是根本。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并非一己之私,更不是高官貴戚聚斂財富的手段。 文人入仕做官,是為了天下蒼生,而不是為了君主;是為了黎民百姓,而不是為了一姓帝王。 權力運作也必須以“愛民之心”作為初衷,否則將會變成單純的權利斗爭。 人的性格都是矛盾多面的。在夏國,情勢所迫,夏晨歡選擇隱忍求全??傻酱笱嗪?,沒了束縛,他有機會做一些利國利民之事。 一開始夏晨歡只是不想燕夏開戰才替嫁,可后來事情漸漸發展超出了他的控制。 阮氏崔氏結盟刺殺,李鵬脅迫于他,不知怎么的夏晨歡已經卷進夏國朝局之中。 不論是燕皇,顧遙,四個皇子公主,還是蕭皓軒都對他太好。讓夏晨歡自欺欺人的享受著不屬于自己的溫暖,不愿去想以后真相暴露時的可怕結果。 他原本還有一絲期望,如果能活下來,定要遠離宮廷,浪跡天涯,行醫救人。 但無意中發現蕭皓軒把他當成顧遙的替身,讓夏晨歡的美夢瞬間破碎。像被一桶冰水從頭澆到腳,逼得他直視現實。 今日又從白忱口中得知蕭皓軒相幫之事,夏晨歡越發清明。 如果說之前他只是夏晨瑜逃跑后的受害者,迫于情勢才欺騙宣王。他可能還有一線生機。 可現在他用宣王妃的身份打壓門閥,干涉兩國邦交朝局,借刀殺人。真相揭開的那天,宣王定不會放過利用自己攪動風云之人。 何況,蕭皓軒對他無情。 他必死無疑。 夏晨歡想通這點的時候反而輕松了,是在死亡面前才有的放下一切的決然,是在絕境中才有的放手一搏的勇氣。 既然他要死了,那么夏晨歡想死的有價值一些,死得其所。他想完成自己從小讀書的夢想,給夏國百姓們像大燕一樣安穩祥和的生活。 到時替嫁真相曝光,也有一個人能穩住夏國朝局,和大燕周旋。而他那個父皇是做不到這些的。 夏晨歡絲毫動搖的神色都沒有,讓人不敢相信他上一刻剛說出要把自己的父親拉下皇位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