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孤家寡人_分節閱讀_76
書迷正在閱讀:[末世]這只豬歸我了、農家子寵夫記、我媳婦兒說他不是人、我穿過的歷史都崩了[快穿]、我成了人妖騙子之后、撿了個霍去病[穿越]、天才棋士、不出國不許成精、末世寵物醫院、我真的很想原諒她[快穿]
賈政那邊自顧不暇,榮禧堂那邊查出了不少要命的東西,賈王氏的膽子真的是挺大的,之前那次雖說被抄了家,但是當時因為風聲鶴唳的緣故,賈家又是小蝦米,看別家被抄家,擔心出什么問題,將很多要命的東西都毀了,何況那時候大家只注意看賈家有沒有參與謀反了,別的也不會細看。這次就不一樣了,賈家抄家之后,家計頗為艱難,之前王熙鳳不慎流掉了一個男胎,如今也不敢勞心勞力,賈王氏只得自己動手,因此,拿著榮國府的帖子,頗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情。 這次猝不及防被查了出來,賈政跟賈王氏當即被抓了起來,賈寶玉賈環年紀也不小了,也跟著進了大牢,李紈是守節的寡婦,賈蘭年紀還小,總算沒有受累,而整個榮禧堂就直接被查抄封鎖了起來。 賈赦看得直哆嗦,要不是自己反應及時,這些罪名就扣自己頭上了??!當即跳著腳破口大罵,喊著要將賈政他們一家子直接除族,結果被賈赦這邊弄得心驚膽戰的賈珍一方面立馬寫了請罪折子上去,一方面也按照賈赦這邊的規制將家里折騰了一遍。反正這下都是三等將軍府了,規制什么的自然是差不多的。 作為一個沒什么發言權的族長,賈珍怨念已久,寧國府并不比榮國府差,甚至,老寧國公還是長兄,要不然族長的位置也不會是傳到賈珍身上。只是從賈代化開始,寧國府就開始不如榮國府了,賈代化沒有賈代善圣眷深厚,好不容易出了個賈敬,賈敬卻是個干不了大事的,沒什么隱忍的品質,結果半路撂了挑子,沉醉在得道成仙的世界里,賈珍輩分差了一輩,又沒什么大能耐,不過是個敗家的紈绔罷了,還被史太君捏了幾個把柄在手,不得不跟著榮國府混日子。他一向也是個混不吝的,也不管什么了,反正賈政如今看起來是翻不了身了,之前被賈政拿捏著架子教訓了幾次,賈珍早就懷恨在心。 何況,他還隱約聽說,賈寶玉跟自個兒媳婦有一腿,雖說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好的,跟兒媳婦也有些不清不白,但是他那兒媳婦如今跟他的禁裔無異,他寧可給兒子塞一堆美人,也不肯讓兒子占自己老婆的便宜,何況還是個隔房的堂兄弟。尤其賈寶玉生得堪稱花容月貌,俊秀異常,尤其還年輕,月里嫦娥愛少年,他可不敢肯定,自個那個風流的兒媳婦是不是跟那個賈寶玉毫無干系,這是這并不影響他公報私仇。 當即,賈珍就開了祠堂,將賈政這一房直接除了族,不但不能分到任何家產,還得將多年侵吞的公產給還回來。 反正老太太現在中風了,整個人也糊涂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她年紀可比承慶帝大多了,承慶帝當年中風,集合了整個太醫院之力,還折騰了足有小半年才算是慢慢恢復過來呢!賈赦雖說給老太太請了個太醫,但是,以賈赦的能耐,加上他對老太太怨念十足,能請到什么好太醫,因此,老太太半點好轉的跡象也沒有,加上她身上連誥命都沒了,又沒有娘家撐腰,賈珍還真沒必要忌憚她。因此,賈政一家子還被關在順天府大牢里面呢,就直接被賈珍干脆利落踢出了宗族,就等著榮禧堂那邊解封的時候過去搬東西,先把公產補足了,再讓他們徹底滾蛋。 承慶帝當日受了氣,因此,徒景年有意哄他高興,便將這幾家的這些事情當做笑話告訴承慶帝,承慶帝見這幾家如今簡直跟狗咬狗一般,弄得一團糟,自然感到頗為解氣,不過笑過之后,還是告誡徒景年道:“這些勛貴人家雖然混賬,但是好歹還是忠于大晉的,倒是不要過于趕盡殺絕了,好歹給他們留點臉面!” 徒景年親自動手扒了一只蜜桔,將上面的脈絡撕干凈,遞了一半給承慶帝,嘴上笑道:“父皇放心便是,這些人家沒有兵權,跟沒牙的老虎有什么區別,只要他們安安分分的,兒子還拿不出那點俸祿不成,不過,他們要是為非作歹,兒子也不能當做沒看見不是!這些人家仗著當年祖宗于國有功,殊不知朝廷也以高官顯爵酬之,朝廷其實不欠他們什么,若是他們看不清這一點,不知道再立功勞,兒子想照顧他們一二也沒辦法??!” 見承慶帝有些郁悶,徒景年趕緊說道:“當然了,還是有人家比較識相的,就說那史家,史鼐當年沒爭取到爵位,如今已經帶著兒子去了甘肅鎮那邊,那里胡人韃子一直沒消停過,既然他們想要上進,朕自然會給他們機會就是了!” 承慶帝的神情舒緩了一些,他拍了拍徒景年的手:“你心里有數,我就放心啦!唉,我如今老啦,卻還當你是個孩子呢!” 徒景年也是動情道:“在父皇這里,兒子就算是七老八十了,不還是父皇的孩子嗎?父皇可一定要長命百歲,兒子年輕識淺,做事不夠沉穩,還需要父皇掌舵坐鎮呢,父皇你就是兒子的定海神針??!” 父子兩個在這邊rou麻的時候,那邊賈赦得意洋洋將賈政一家子包括賈寶玉在內被除族的事情告訴了還躺在床上的賈史氏,賈史氏當時就瞪大了眼睛,喉嚨口發出“咕噥咕噥”的聲音,艱難地抬起手,指著賈赦,不知又想要罵什么,賈赦當即黑了臉,轉身就走,邊走邊抱怨,結果,當晚,賈史氏就沒了。 ☆、第120章 賈家的事情不過是個開始,既然賈家有這樣僭越違制的事情而不自覺,那么,其他的勛貴也清白不到哪里去,所謂的四王八公當年是勛貴里面頂尖的人物,但是除了少部分的的確確有著實打實的軍功打底的,其他的早就名不副實了,不過是打著祖上的招牌,死抱著祖宗的榮光而已。 賈家因此獲罪削爵,他們家倒是有個替罪羊,壞事全是老二做的,老大被打壓得這么多年都不露面,幾乎是什么都不知道,糊涂人一個,因此,不過是削了點爵位,還在圣人那里掛了號,在所有人哪里都留下了一個可憐的糊涂人的印象,以后只要像之前那樣老老實實,做個敗家子,算是沒什么后顧之憂了。何況,賈赦還有個雖說不是科班出身,但是還算有點用處的兒子,如今賈璉可是在戶部嶄露頭角,這家伙,算術上真是有著常人難及的天分,靠著心算,就能夠將一眾老吏甩到幾里外了,何況,戶部如今引進了西洋算法,還搞出了全新的記賬法子,賈璉不過是參加了幾次培訓課,很快就學會了。他如今頗是得以,身上也不掛什么玉佩香包了,賈赦竟是直接叫人用金銀美玉給他打了個小算盤,掛在腰上,看著頗是好笑。賈璉對此卻是不以為忤,整日里算盤打得極是精細,連徒景年都聽說了他的名聲,在朝堂上也夸獎了他一番,甚至私底下也說了,這樣在其他學問上有著旁人難及天分的,也不能因為過不了科舉給埋沒了,以后,還是要給這些雜學一些生存空間的。 其實唐宋的時候,科舉除了考文章詩詞策論之外,明法明算明經之類的都是可以考的,考這些的雖說在仕途上差了一些,但是終究還有上進之階,那時候又頗有些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如今,全靠八股取士,終究狹隘了一些,許多在八股上沒什么天分的只得一輩子蹉跎了。 徒景年在朝堂上跟一眾朝臣爭吵了好幾天,為著什么祖制之類的東西,糾纏不清,徒景年對祖制其實是挺厭煩的,這年頭,各個朝代都是以孝治國,哪怕本朝是趕走了蒙元,得國很正,也不例外。沒辦法,在這個年代,禮制可以實現以最小的統治成本治國,而禮制的根本,無非就是忠孝二字,有了這兩點,一切都好說。 賈赦緣何雖說也做了一些糊涂事,在外面名聲也比較糟糕,還能得到滿朝大臣的同情,因為他孝順到了愚孝的地步。而對于大臣而言,什么事情往祖制,禮制上靠,那肯定是沒錯的。你總不能說,祖宗做錯了吧,那是大不孝! 徒景年對此卻是毫不客氣,祖制上雖說說了以科舉取士,但是那時候,也沒限定了士子的進身之階,反而,太祖他老人家唯才是舉,便是落魄的秀才,也能當心腹重臣,那時候哪有什么八股,可見,太祖他老人家是胸懷寬廣滴,你們在那里曲解太祖的原意,那才是大不敬! 徒景年不是那種沒實權的皇帝,何況,增加一項雜學,對于很多人來說,并沒有什么壞處,并不會因此,減少了進士的錄取名額,反而給那些考不上進士的人一條全新的出路,因此,受益者也很多。像賈璉這樣的,你要是讓他去考什么秀才舉人,那絕對是抓瞎,他這么大年紀了,連三字經都沒辦法從頭到尾背下來呢!論起算學,便是在這事情上浸yin多年的老手,也不敢說能比得過他。若不是他出身榮國府,早早就捐了個官,又趕上圣人想要考核下面的官員,之前王子騰炙手可熱的時候,還幫他鋪了路,要不然,他這輩子只能頂個捐來的虛職,哪有展現他天分的機會。 徒景年也不會將這些雜學上的人才一股腦兒送去當官,除了一些跟實務有關系的,徒景年更希望弄出一個大晉的皇家科學院來。當然了,在大晉,還沒科學這個詞,那就是格物致知,西方早就開始了文藝復興運動,帶來了自然科學的興起,徒景年又不是全才,他自個也就是東一榔頭西一棒的,好多東西,還得引導這些知識分子自己來。 爭執了幾天之后,徒景年大獲全勝,從此,會試多出了雜學一科,雜學里面分類很多,什么農學、醫學、算學、法學、兵法、星象等等,應有盡有。當然,有幾個方面的考試,除了筆試之外,還得考實踐,要不然,你嘴上說得頭頭是道,真的動起手來,卻干瞪眼,這不是浪費感情嘛! 這些其實是后事了,這會兒朝堂上面臨的是天天有勛貴上朝請罪,徒景年對此還是很大度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嘛!僭越違制的事情就算了,不過呢,要是家里有什么不法的事情,還是要好好處置的,要是你們自己不處置了,卻是讓別人告發了出來,那倒霉的還是你們自己個??! 當然了,打一棒子還得給一甜棗呢!徒景年并不介意給這些勛貴一條出路,因此,直接在朝堂上說,如今已經是火器時代了,新兵的全面換裝還有日常訓練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以前的那些基層軍官呢,已經不能適應如今打仗的要求了,需要重新訓練,因此,決定組建皇家軍事學院,學習全新的軍事知識,如果能夠通過考核,順利畢業,那么,出來就可以直接做基層軍官了。 至于皇家軍事學院的人員組成,也非常明了,既然打上了皇家的名號,以后院長就是當朝的皇帝,當然了,皇帝沒那么多時間管學校的事情,因此,還是得設立幾個副院長的,這些就要好好挑選一下了,另外,還得招收一些教官,這也簡單,除了從神機營里面挑出的一些教官之外,還有一些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戰功卓著的武官。這個日后也將成為一個常例,退役的高級軍官進入皇家軍事學院擔當教官,為下面的學生傳授戰爭經驗。 文官對此頗有些微詞,在他們看來,這是武將抬頭的一個標志,雖說本朝并不重文輕武,但是,這么多年沒什么大的戰事,朝中的事情,又多半是文官做主,他們已經習慣了文官的強勢,結果,徒景年一上臺就改革軍制,顯然是要抬高武將的地位了,這讓他們很沒安全感。但是,徒景年顯然不是一個會受制于文官口舌的人,何況,這些明面上看,根本跟那些文官沒有太大關系,軍事學院選的地方是鐵網山,那邊原本就是皇家的園林,不會勞民傷財,而且,徒景年也說了,不過是現有的軍隊跟不上火器的發展了,他們總不能說什么,那干脆還使用原本的兵器吧,這純粹是不把當兵的性命放在心上??!因此,在徒景年的強勢下,他們只得退卻了。 徒景年給了各個勛貴一部分名額,剩下的學生,自然是從良家子還有表現優異的邊軍里面挑選。而且,這里的學習,是義務教育,不需要任何學費的,一應費用,都由內庫出。徒景年早就想著將軍隊控制在皇室手里,想要做到這一點,在軍中自然得有人,徒景年已經結合后世的軍校,弄好了章程,只等著過上幾年,將一批經過新式教育還有洗腦教育的基層軍官塞到各地的軍隊里頭去,等到再打上幾場仗,這些人自然也能升遷了,等到過上幾十年,估計大晉大部分軍官,都得是皇家軍事學院畢業的了。 徒景年的這個決定自然得到了勛貴們的擁護,火器出現之后,他們就發現,以往家里教的那些兵法已經行不通了,有意繼續走武官一途的,自然想要在新式軍隊里面插一手,但是,很快就發現,徒景年如今直接抽調了一部分軍隊,單獨在京畿訓練新軍,作為皇家護衛隊了,其他的地方還不知道要怎么弄呢,結果,皇家軍事學院一出來,大家恍然大悟,看樣子,圣人是想要進行由上而下的改革??!先訓練出一批懂得新式軍隊訓練的武官出來,這些人進入軍隊之后,就可以大手筆地進行全面改革了。 何況,之前徒景年搞軍演的時候,大家都見識過火器的厲害,雖說西洋也有火器,但是據西洋那邊的人說,自家的火器比西洋的強出幾座山去,這么一來,以后打仗,那不是純粹是欺負人的屠殺嘛,也就沒有太多的危險性了,只要有仗打,那就是現成的軍功啊,到時候升官發財妥妥的,因此,那些勛貴只恨自己得到的名額少,恨不得將家里適齡的孩子全塞進去才好。 賈赦自然也得了名額,欣喜之后,琢磨了一番就在家里氣得咬牙切齒,他家人少??!除了賈璉,就一個才十歲出頭的賈琮,別說賈政一家子都被除族了,就算還在,賈赦也是不肯將寶貴的名額留給二房的,賈璉如今在戶部有了出息,賈赦這個三等將軍卻有五個名額,一個名額是要留給賈琮的,還有四個名額該給誰才好?賈赦這回想起來,他這么多年耕耘不輟,偏生就生了三子一女,長子還夭折了,再一想,以前似乎好些侍妾明明懷上了,還流產了,也不知道是誰搗的鬼,賈赦將這個全部算在了二房頭上,又是關著門破口大罵了一番。倒是賈家的族人,聽到了風聲,一個個找上門來,求著賈赦勻一個名額給自家的孩子,他們有事相求,一個個將賈赦吹捧得快要飛上云端了,賈赦也是個刁鉆的,他享受著這些以前從來不正眼看他的族人的吹捧,嘴上卻根本不松口,心里還琢磨著,自己要好生保養身體,不管是再生個兒子,還是將名額留給孫子用,不給這些眼睛長在天上,就知道捧高踩低的族人。 ☆、第121章 賈赦享受著這種非常舒爽的小煩惱,其他的勛貴卻是沒有類似的煩惱,只恨名額不夠多,自家人還不夠分呢!王子騰運氣比較背,他家爵位早就沒了,這次自然沒有名額落到他手上,不得已,只得厚著臉皮找到了賈璉,賈璉對這個叔丈還算是挺敬重的,雖說這個叔丈給二房撐腰,導致大房吃了不少虧,但是,賈璉也從王子騰這邊得了不少好處,因此,只得回去找賈赦,賈赦吹胡子瞪眼了半天,總算答應給王子騰一個面子,將一個名額給了王仁,王子騰也是感慨不已。他對兩個妹子簡直是掏心掏肺,整日里為她們綢繆,見過,到頭來,兩個妹子簡直是生來討債的,不光不能給他半點姻親的便利,反而只有要他擦屁股的時候才能想到他。到頭來,不過是給一直被欺負的侄女婿幫了個忙,還就是他才愿意承他這個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