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厚黑日常[清]_分節閱讀_573
因為,胤禛用的竟然也是張廷瓚曾經用過很多次的“圍殺”棋路。 所謂的“圍殺”,變化多端,乃是一種行棋風格,圍棋圍棋,要緊便是在一個“圍”字上,可“圍”的方法有很多,而“圍殺圍殺”,要緊卻在一個“殺”字上。 張廷玉與張廷瓚對弈過無數次,他曾經對顧懷袖說,他從來不曾贏過張廷瓚。 若胤禛用的乃是張廷瓚這棋路,那么現在的張廷玉似乎必輸無疑。 而在這樣的圍殺之中,張廷玉的棋子就像是一群敗軍,不敢言勇。 越下,這一盤棋,越是要到死局。 垂下眼,張廷玉眼底的戾氣,終于緩緩地浮了上來。 他手指上,有一顆白子,玉質極佳,觸手溫涼,在冬日里竟然也不冰冷。 過了有一會兒,張廷玉才狀似無意地落下一子。 他同時道:“家兄的棋乃是一絕,不曾想皇上竟然也是同樣的棋路,倒是一下讓微臣想起了當年……” 放下茶盞,胤禛也想起了張廷瓚,不過也只是有那么一點的慨嘆,他更多的注意力還是在棋盤上,如今已經廝殺到了中盤,這個時候他胤禛才漸漸皺了眉。 張廷玉此人,看著是個溫文爾雅翩翩君子,可行棋之險,簡直出乎人的意料。 即便是胤禛,現在看著這棋盤,也覺得心中一凜。 他拇指上的扳指扣了扣茶杯邊沿,便停了下來,摸了一枚棋子,放到了預定的地方。 “卣臣是可惜了……” 張廷瓚與胤禛,乃是亦師亦友的關系,當年張英乃是皇子的老師,張廷瓚、太子胤礽、四皇子胤禛,自然就渾到了一起??蓻]想到,最后只剩下胤禛一個,孤家寡人。 “大哥在世之時,微臣曾無數次與微臣下這樣的棋,他用的棋路也跟萬歲爺您一樣?!?/br> 張廷玉微微一笑,卻始終美譽哦抬頭。 因為他眼底已經冰封的一片,而這個時候,卻還不該他暴露。 “在他出事之前一日,我與大哥曾在翰林院值班房內下棋,下到收官之時,依舊是微臣投子認輸……那個時候,微臣不過無名小輩,只想知道大哥到底站在誰那邊,結果您猜大哥怎么說?” “大哥說,押錯寶?!?/br> 胤禛豁然抬頭,瞇眼看向張廷玉,手中的棋子卻帶著殺氣落下:“他選擇了太子,自然不是明智之舉,卻是令人嘆惋了?!?/br> 事到如今,張廷玉差點笑出聲來。 他也落下一子,像是根本沒有思考過一樣,只是下。 可若仔細一看,這一子落下的位置,剛好靠住了胤禛方才下去的那一枚黑子,像是要緊緊將之制住一樣。 張廷玉的棋路,一下變得咄咄逼人起來。 這樣的變化,胤禛如何看不明白? 張廷玉道:“微臣曾聽說過一句話,叫士為知己者死??扇缃?,微臣見了萬歲爺的棋,卻禁不住要問一句:知己者可知士之為知己者死?” “……” 胤禛不曾說話,抬眼看著張廷玉,沉然的怒氣已然在他眼底逐漸匯聚,像是緊繃的弓弦,一觸即發! 然而張廷玉此刻已然無所畏懼! “千不該,萬不該,萬歲爺萬不該派了臣——去賜死年羹堯!” 他聲音,陡然這么一高,笑容出來的時候卻是針鋒相對,肅殺無匹! 目光在棋盤上空交匯,仿佛電光火石,剎那之間殺機畢露! 胤禛素性陰狠,聞言竟然笑了一聲,冷笑,蔑笑,天下蒼生盡在他掌握之中,何人還敢越過了他去? “朕,乃九五之尊!帝王之道,人皆草莽而已。年羹堯賊心不死,當掘墳戮尸!” “年羹堯此人死不足惜,可他為皇上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后來囂張跋扈,焉知沒有陛下的捧殺?” 早年年羹堯還是個很知道進退的人,連顧懷袖對他的印象都很不錯,可后來就漸漸變化了,人很容易被一些東西給迷了眼,年羹堯便是被榮華富貴和赫赫功勛迷了眼,真以為皇帝會跟他兄弟相稱,情同手足! 到頭來,不過腦袋掉了碗大個疤,千萬榮華富貴功臣夢,都化為了青山下一抔泥土。 張廷玉終于抬了眼,直視著胤禛,不曾含有半分的忌憚,那眼神也完全不是一個臣子的眼神。 “萬歲爺敢做,緣何不敢認?年大人將死之人,給微臣講了個故事,微臣講給您聽如何?” 那是一個很短的故事,也是張廷玉知道一半,而胤禛完全知道的一個故事。 康熙四十二年,對整個張家來說,都太暗,太暗了。 胤禛聽著張廷玉說話,竟然沒有什么反應。 “……微臣一直在想,我大哥聰明絕世,卻偏偏一時糊涂。他看準了您,也看錯了您。盜走索額圖密信之時,您之前安插去太子身邊的林佳氏,為了保全自己,不使太子倒臺,終于揭發了我大哥取信之事。只是她也為了保全自己,不使自己被您猜忌或是滅口,沒有告訴太子我大哥是您的人?!?/br> “您是何等的心機謀劃?” “原本一個好好的計劃,天衣無縫,因為林佳氏對您的不信任,轉眼之間功虧一簣。而您,在得到了消息之后,幾乎立刻判斷出林佳氏不敢供出您來,頂多是知道了我大哥有鬼。而我大哥出了宮門之后,還不曾知道,太子的人已經追了出來?!?/br> “他星夜奔馳出長安街,眼見著到您的府邸了,后面還有追兵,一支毒箭便在這時候取了他的性命,并且拿走了他盜走的密信……” “這群人不管是服飾還是腰上的腰牌,都是索額圖與太子的人……只是這時候,他已經到了您府邸外頭,就隔著一道墻,一道門!我大哥指不定滿心以為門會開,至少會有個人來救他,可后面追上來的一匹快馬,只是奪走了他身上一封沾血的信!” “萬歲爺乃是天子,算無遺策,不如猜猜,這射出毒箭的是誰,拿走信的又是誰?” 說到這里,張廷玉竟然低笑出聲,滿含著嘲諷地看胤禛。 胤禛“啪”地一聲落下一子:“你膽子很大?!?/br> “大不過當年萬歲爺!” 張廷玉想起當初年羹堯嘲諷的眼神,想起那一個晚上,他大哥瀕死時的眼神…… 豈不是押錯寶? 當時的太子與胤禛乃是一黨,四皇子輔佐太子,從來都是忠心耿耿形影不離。 他派出人去射殺張廷瓚,在太子看來就是他的人射殺了張廷瓚,這當中并沒有什么區別,所以那個時候太子根本不懷疑胤禛,也許還因為胤禛對張廷瓚下手而更加信任他!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太子在張廷瓚靈前是知情的表現。 ——殊不知,愚蠢的太子,早已經被胤禛推出去當了替罪羊。 不僅張家仇恨上了太子,甚至最后的書信也落到了胤禛的手上,而后成為扳倒索額圖的最后一根稻草。 何其高明又何其冒險的手段? 不愧是帝王之才,不愧如今能坐上龍椅,不愧能成為大清萬里山河的主人! 這樣毒辣的心機,他張廷玉,自愧弗如而已! “只是不知,萬歲爺午夜夢回之時,可曾有想到過手下人的赤膽忠心為您拋下的頭顱、灑出的熱血?家兄視萬歲爺為明主,萬歲爺口蜜腹劍,不念半分情義,微臣可憐大哥?!?/br> 眼含著譏誚,張廷玉手里捏著的已經是最后一枚棋子了。 他向來有經世之才,更知道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所以一直以來,但凡遇到人使出圍殺之局這樣不死不休的招數,張廷玉從來都是下到最后一子,便投子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