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厚黑日常[清]_分節閱讀_557
早先眾人都以為張廷瓚乃是太子一黨,實則乃是四爺心腹,那個時候他問大哥,試探他與太子一黨的事情,那個時候太子已經漸漸有了放浪形骸的模樣。 張廷瓚說:押錯寶。 那一句話,乃是針對著太子說的,意即“太子并非良主之選”,張廷玉那個時候約莫是懂的。 可在他生命里最后的那短暫時間里,他竭盡全力,也不過是用自己嘶啞的喉嚨道了一個“押”字。 張英不會知道這個字,聽見的也唯有張廷玉一個。 旁人即便是知道了,也不明白這一個字的含義。 可聽見,不代表知道。 一切的一切,直到今日,才慢慢見了分曉。 月光落滿庭院,階前霜白。 張廷玉一掀袍,便這樣跪了下去,這一刻他覺得自己整個心口都疼了起來,也不知道是什么在血液里燒焚,可他腦海之中還是清醒的一片,清醒極了。 在磕頭下去的一剎那,張廷玉已經想好了自己百年之后的墓志與墓銘。 若有一日,他還未被挫骨揚灰,有幸留得青冢一座,便將之刻上。 遠遠地,顧懷袖提著燈籠,朝著東院這邊走過來,經過如今還沒來得及發芽出花苞的花架,平白生出一種奇異的寧靜感。 她知道今天發生的事情。 她自個兒送走了年沉魚,張廷玉送走了年羹堯,也不知今天是怎么了,卻跑去東院。 一路行來的時候,張廷玉已經出來,站在了院門口,見前面一盞暖黃光亮,方才還冷凝著的眼眸,終于漸漸柔和起來。 “叫丫鬟小廝們來就是了,更深露重,你氣血有些虧,當心受了寒……” 況她腿疾終究有顧慮處,這時候出來,真不怕損了根基。 張廷玉說著,已經走了上去,一下又站到了亮堂的地方。 纖細手指提著燈籠,顧懷袖離他很近,只聞見他身上有淺淡水沉香的味兒,知道這是養心殿里帶出來的,還有一種便是那去不掉的隱約血腥,被藏在水沉香的下頭,蟄伏。 明眸望他,卻不問他,顧懷袖道:“只走幾步,也沒什么大不了?;厝??” “回去?!?/br> 他執了她的手,又接過她手里的燈籠,牽著她朝前面走,穿過回廊。 顧懷袖就這么任他牽著,影子明滅晃動之間,才恍然覺出這里面難以觸覺的溫情來。 連言語都不需要,只彼此一個眼神,已然足夠了解。 到底這一日,是出了什么事情,張廷玉也沒說。 他始終會告訴顧懷袖,可現在只想一個人慢慢地想。 為帝王者,素來該如此。 路也是張廷瓚自己選的,有此下場似乎也無可厚非。 即便是兩面三刀忘恩負義之事,也是他張廷玉與顧懷袖時常玩弄的手段,說不得誰對誰錯。 在這樣難分的對錯之辨中,張廷玉卻不想管那么多了。 他做事,向來沒有對錯二字,只算是否得利。 轉眼之間,原本權勢滔天的年氏一族大受打擊,支族卻沒怎么受牽連,可年羹堯這里卻是去盡數滅去,連著子孫后輩都流放充軍。 與之相對的,卻是三月里雍正對張廷玉的加封。 原文淵閣大學士高其位已近乞休,原署大學士張廷玉,被雍正加文淵閣大學士,始拜相位,仍兼任戶部尚書,掌管翰林院。 一時之間,張府賓客盈門,種種孝敬不斷,可年羹堯的事情并沒有結束。 年羹堯在朝野之中結黨營私,多有朋黨,年羹堯一倒,未免拔蘿卜帶出泥來。 大樹倒了,猢猻們也該散了,周圍被牽連的樹木更是不少。 年羹堯的心腹和奴才們,革職的革職,查辦的查辦,雍正一點也沒有念舊情。 這被牽連的人里面,就有當年的探花錢名世。 前幾年錢府搬了位置,沒在張府隔壁了,所以錢名世被捕一日,張廷玉并不知情,直到他去了圓明園才知道這事情。 胤禛也愛在圓明園這邊處理事情,今年要帶幾個要緊的大臣去,允許他們帶家屬,顧懷袖原本不大想去,可又皇后那拉氏給她遞了帖子,說要叫她一塊兒來游湖,到底這面子還是拂不下。 也不是第一次去圓明園,只是再看見的時候,已經不是當年那樣簡陋,而是已經有了皇家園林的氣派。 湖泊亭臺,秀麗山水,渾然不似在北方。 只有一抬眼,見著天高云淡,才知并非作假。 顧懷袖也是一時為這樣的風景所吸引,貪看了幾眼,便落在了幾個外命婦后面。 宮妃們在水榭里,外命婦們隔著簾子行了禮問過好,便在宮女們引路之下順勢坐在了外頭。 想想年沉魚才去了沒多久,宮里的女人們還是這樣嬌艷明媚。 雍正的后宮,人并不是很多,里面說話也是輕聲細語,想必年沉魚才去不久,也沒幾個會去觸雍正的霉頭。管胤禛是不是真的喜歡年沉魚,至少他表現出了年沉魚是自己寵妃的模樣,那所有人都該配合著他演戲。 應付著這些人也是疲累,顧懷袖沒坐一會兒,便找了個借口出去吹吹風。 沿著蓮池一路走出來,她才覺得心里不是那么悶。 進了圓明園之后,張廷玉就去辦事處理折子,現在想見也見不著。 才走了沒兩步,顧懷袖正想叫青黛回去跟人說她頭疼,也好回去歇一會兒,沒料想前面就看見位妃嬪過來。 這來人跟顧懷袖見過的次數不多,當年在胤禛潛邸,她也不過是一名格格,等到雍正爺登基了才直接被封了熹妃。這是內務府典儀凌柱的女兒,鈕祜祿氏。以前在宮宴上也沒怎么見到過,只有胤禛登基之后曾遠遠看過,不過也著實不怎么記得樣貌,有些普通平凡了。 不過顧懷袖自然還是記得她,此刻便淡淡行禮:“臣婦請熹妃娘娘安?!?/br> 熹妃鈕祜祿氏,在宮中也不是太得寵,好在四阿哥弘歷還很爭氣,她心里也高興。 不過對著顧懷袖,她是怎么也高興不起來的,見著顧懷袖,鈕祜祿氏甚至還有些怕,不過她面上沒顯露,而是有些熱絡地上來,握了顧懷袖的手,把她扶起。隨后她又覺出自己這樣太過顯眼,恐叫人看見了亂傳什么話,又收回手來:“您也是萬歲爺身邊得力的人,萬不必這樣多禮的?!?/br> 換了旁人,興許還不覺得顧懷袖怎樣,宮里除了知道胤禛事情比較多的那拉氏,便是從來得寵最多的年皇貴妃知道有這么一個人。 至于鈕祜祿氏,先頭也不過只是一名格格。若非那一日撞見四爺興致起來,午后召幸她,恰逢顧懷袖那時入園子奏事議事,壞了這一遭,更嚇了弘歷,鈕祜祿氏這樣微末的身份,怕即便是到死也不知道萬歲爺還有這么個奴才。 顧懷袖自己是不知道那些個陳年舊事的,她知道這一位是未來乾隆的生母,看她穿得格外素凈,甚至低調得不像是個妃位,到底還是想起她出身不好來。想必是當年在潛邸就做了十幾年的格格,即便是如今上了妃位,也沒有年沉魚那樣的隨性和大氣。 女人跟女人,原本不是一樣的,人人有自己的風格。 可顧懷袖覺得,她跟鈕祜祿氏,并非一路人。 由是,顧懷袖只一笑:“熹妃娘娘真是個平易近人的,先頭臣婦出來透風的時候,聽見皇后娘娘跟齊妃娘娘都在論您的,說您怎的還不來?!?/br> “不過是先頭接了弘歷從萬歲爺那邊回來,還多仰仗著張大人對他悉心教導,如今勉強算是聰慧,沒在萬歲爺面前丟臉?!?/br> 張廷玉是皇子先生,教皇子是應該的,至于師傅領進門,修行到哪個地步,便看他們自己了。 顧懷袖聽出話里的拉攏來,卻是不動聲色:“那是四皇子聰明,二爺不過一樣的教,能成還是您教養得好。臣婦不敢與您這里多言,回頭皇后娘娘那邊耽擱了,怕還不好交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