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馮蕪深深看了她一眼,“別人或許可以,他不會的?!?/br> 秦桑腦中閃過一個人影,驚呼道:“莫非是……” 朱懷瑾! 他真的要和馮家聯姻?秦桑不確定起來。 但有一點她可以肯定:馮家決定支持朱懷瑾奪嫡。 聯想到朱懷瑾有可能知道朱閔青的身份,秦桑暗嘆一聲,還好這人是個風光霽月的,沒有和皇上說似是而非的話。 就憑皇上的猜忌心,爹爹和哥哥都落不著好。 只盼壽王案盡快重審清楚,好牽出閔皇后的冤屈。 秦桑如是想著,待抬眼看時,早沒了馮蕪的身影。 這場雨持續到夜間才慢慢停住,朱閔青也帶著一身雨氣回來了。 他的眼睛晶瑩閃光,嘴角微微上翹,顯見心情非常好。 朱閔青一進門就興奮地喊道:“阿桑,成啦!” 秦桑忙放下手中的書,一邊用帕子擦去他臉上身上的雨水,一邊盈盈笑道:“壽王真的沒有謀反?” 朱閔青一把握住她的纖腰,高舉過頂原地轉了幾圈,笑得很大聲,“真的沒有!都是張昌設下的毒計,連構陷我母后的事也交代了。還有原先查案的官吏,供詞也都對上了!” 秦桑又驚又喜,一顆心立刻就像敲鼓一般“咚咚”地跳起來,雙手扶住他的肩膀,嬌嗔道:“快把我放下來,多大個人了還跟個小孩子一樣!看你樂得忘乎所以是不是?小點聲說話?!?/br> 朱閔青小心將她放在炕沿上,還是攬著她不放,“三司、內閣、司禮監,幾方人共同審理,這份供詞,皇上就是想懷疑都沒理由?!?/br> “反正都是張昌作惡,有他在前面頂著,皇上只說受人蒙蔽就能對付過去。我卻擔心另一樁事?!?/br> 秦桑把馮蕪的話備細說了一遍,略帶憂慮道:“你的身份明了之后,江安郡王也許會繼續爭奪儲君的位子,他是藩王之子,名不正言不順,所以才要籠絡朝臣,和內閣聯手?可我又覺得這不像他的作風?!?/br> 朱閔青愣了下,“我現在身份未明,大多數人都認為皇上會傳位于朱懷瑾,沒準兒馮家是提前表明立場。內相和外相從來都不和,馮蕪是有感而發罷了?!?/br> 秦桑想了想,遂笑道:“也對,那就等皇上認回你,再看看朝臣們的態度?!?/br> 朱閔青冷哼一聲,很有幾分不情愿地說:“叫他父皇,我還真叫不出口呢!” 然而他二人都將事情想得簡單了,包括朱緹,包括諸多臣工,均沒有想到,永隆帝對壽王的忌憚深入骨髓。 翌日,案宗呈遞御前,永隆帝看完,手指尖捏得發白,直接把案宗摔在馮次輔的腳下。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529 02:02:30~20200530 01:42:5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su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6章 皇上突然惱火, 一干臣工均是不明所以, 卻也不敢問,一個個屏聲靜氣垂手肅立,好似木雕泥塑。 一時間大殿內靜得像座無人的荒廟,只聞窗外風過樹葉的沙沙聲。 馮次輔多少有點神情恍惚地盯著地上的案宗,想撿又不敢撿,更沒勇氣為自己分辯一二?!竟?眾/號:xnttaa】 永隆帝曾私下交代過他, 重審壽王案, 只給無辜受牽連的臣子平反即可,旁的不用多管。 但同時, 江安郡王也找了他, 請他據實復查, 不可再混淆黑白。 他終究違背了圣意。 這個抉擇是對是錯,如今馮次輔也說不清楚, 他在賭,賭江安郡王的魄力有多大。 唯有朱緹面色尚可,緊張思索片刻后, 躡手躡腳上前撿起案宗, 象征性地拂了拂上面并不存在的塵土, 輕輕放在書案一角。 朱緹道:“難怪皇上氣惱, 壽王也當真是沒腦子。一聽說有人逼宮,他既不找內閣商議,也不尋五軍都督府,就憑小內侍的一面之詞, 竟帶兵闖入禁宮,任憑誰看都以為他是謀反?!?/br> 永隆帝仍是陰沉著臉不說話。 朱緹略一停頓,小心試探道:“依老奴拙見,此案尚存疑點,不若發回重審?” 永隆帝顏色稍霽,微微頷首,卻是瞧著下面一眾臣工,像是等著他們的表態。 大臣們是面面相覷,暗道好個諂媚小人,一看風頭不對你立馬改口??!當初結案的時候,怎么不見你說尚存疑點? 有心思剔透的臣子已然猜到,皇上不喜壽王,根本不想給他翻案! 便有幾人的頭垂得更低了。 然也有耿直的大臣諫言:“此案耗費大半朝廷之力,各部協同審理了一個多月,張昌業已承認假傳圣旨令壽王帶兵救駕,如今人證物證俱在,并無任何疑點,壽王謀反案確是一樁冤案,皇上理應為其昭雪?!?/br> 永隆帝一聽,本來好轉的臉色瞬間黑如鍋底。 隨即微睨朱緹一眼,示意他彈壓幾句。 可是一向機警的朱緹不知在想什么,目光呆然飄忽,竟沒看到永隆帝的眼神。 殿內的氣氛顯得枯燥和尷尬起來。 有個小內侍順著墻角,戰戰兢兢進來,小聲和朱緹稟報了,便垂手側立一旁聽吩咐。 朱緹先是不可置信地睜大眼睛,后幾不可察一笑,回身湊到永隆帝跟前,聲音不大,卻足以讓在場眾人聽見。 “江安郡王、宗人府宗令、禮部尚書,還有幾位留京的老王爺,遞牌子進宮請見皇上,人已經在宮門口候著了?!?/br> 早不來,晚不來,偏巧這個時候來,說不是給壽王鳴冤都沒人信! 永隆帝眼前金星亂竄,只覺頭疼欲裂,太陽xue鼓脹得幾欲爆開,不由用力摁住,恨恨道:“朕身子乏了,今兒誰也不見,到此為止,你們都下去罷?!?/br> 說完,不等朝臣們跪安,他已拂袖而去,徒留眾位臣工僵立原地。 朱緹也趕忙跟著走了,但離開時,“不經意”蹭了下都察院左大人的袖子。 左大人安然自若地走出大殿,撲通,直挺挺地跪在殿門前。 他這一跪,方才諫言的兩個大臣馬上隨之跪下,然后,馮次輔也跪了。 本來要走的幾人也不好意思一走了之,咬咬牙,跪吧。 很快這邊的情形就傳到了永隆帝的耳朵里。 永隆帝額上青筋霍霍地跳,仍是強撐著不理會,吩咐朱緹:“調錦衣衛過來震懾,若還不走,就給朕拖到午門廷杖!” 朱緹領旨下去,半個時辰后回來,無奈道:“皇上,江安郡王等人也在宮門外跪下了,也要打他們嗎?” 永隆帝臉色漲紅,隨即鐵青,漸漸又白了嘴唇,頹然向后一靠,“一個個都來逼朕,到底朕是皇帝,還是他們是皇帝……” 他喃喃道:“除太子,所有皇子必須就藩,這是祖制!先皇卻為壽王改了……他有威望,有兵權,幾次犯上不敬,朕無法,只能一笑了之?,F在叫朕給他平反,叫朕說自己錯了,荒謬,朕就不信他沒有謀反的念頭!” 對永隆帝的心結,朱緹也有幾分了然,于是等他心情稍稍平靜了,才慢慢道: “文官只知道文死諫,遇到些微瑕疵就恨不能撞死、跪死,好成全他自身的名節。那些宗親們呢,應是兔死狐悲,害怕有一天會莫名其妙扣上謀反的罪名,所以他們才聯起手來這一出?!?/br> 朱緹打了個頓兒,看永隆帝面有所思,因笑道:“張昌構陷在先,壽王言行也有失慎重,皇上何錯之有?” “倒不必恢復壽王身后殊榮,朝臣一方要清譽,宗親一方要定心丸,都是虛幻的東西,皇上給他們就是??偙染即髣痈筛甑暮?,省得別人以為皇上心虛?!?/br> 永隆帝思量再三,長長嘆出一口濁氣,揉著額角道:“讓他們都進來吧?!?/br> 朱緹躬身退了幾步,卻抬頭又問:“皇上,廢后閔氏與壽王并無私情,謀反更是子虛烏有的事,是否也一并宣告天下,將牌位請入太廟?” 永隆帝腮邊的肌rou抽搐兩下,霎時口鼻都有些歪,目中閃著極其復雜的光芒,半天才道:“容后再議?!?/br> 今日三番兩次拂逆圣意,雖心有不甘,朱緹卻知不能再多說了,遂遵命退出。 日影西斜,滿地金色燦爛,朱漆銅釘宮門上的銜環鋪首耀然生光,映得朱閔青身上的大紅曳撒出奇的好看。 他居高臨下盯著朱懷瑾,目光無悲無喜,不帶一絲情感,“你會失去圣心?!?/br> 朱懷瑾跪在宮門前,臉上是一如既往的平和微笑,“錯就是錯了,尋常人都要知錯就改,天子更不能憑個人喜怒行事?!?/br> 朱閔青扯扯嘴角,“有朝臣和宗室的支持,看來你信心十足,篤定萬無一失了?!?/br> 朱懷瑾一笑,卻道:“我不只想給壽王和無辜的臣子翻案,還有閔皇后,我也會盡力說服皇上,還她一個清白?!?/br> 這下朱閔青的臉色終于有了變化,驚訝地后退一步,上下打量著問道:“為什么?” 朱懷瑾坦然迎著他質疑的目光,嘴角輕勾,笑道:“反正不是為了你?!?/br> 朱閔青立即猜到此話含義,嘴角微微下吊,只冷笑著不說話。 宮門出來一個小內侍,傳皇上口諭,請朱懷瑾等人進宮面圣。 朱懷瑾撩袍站起,從朱閔青身旁經過時,以只有二人才能聽到的聲音道:“公平爭一爭,看誰更適合那個位子?!?/br> 太陽遙遙西沉,粉紅花瓣似的晚霞一朵朵延伸開來,染紅了半邊天空,將禁宮籠罩在無與倫比的華彩之下。 朱閔青微瞇雙目,望著朱懷瑾遠去的背影,神色莫辨。 但是永隆帝有自己的倔強在,任憑朝臣宗親輪番上陣,還有朱緹在旁敲邊鼓,可半個月下來,他答應給含冤臣子平冤,恢復壽王王爵,僅此而已。 沒有給冤死的臣子及其家眷任何補償,沒有重新給壽王修陵,也沒有把其他宗室子弟過繼給壽王承嗣。 至于閔皇后,他一字不提。 哪怕有諸多人為其說情,哪怕誰都知道閔皇后是冤枉的,永隆帝還是三緘其口,就裝聽不懂。 眼見到了暮春初夏的時節,事情還是沒有任何進展,朱閔青不免日漸焦躁。 熏風拂過,地上樹影搖曳不定,他獨自坐在玉蘭樹下,手里拎著壺酒,一腿微蜷,一腿伸展,怔怔望著澄凈的碧空。 表情中帶著迷惘,和幾許深深的哀傷。 秦桑的心好像被什么狠狠地揪了下,生疼生疼的,幾欲墜下淚來。 她揉揉眼睛,將淚意按下去,走過來挨著他坐下,沒出聲安慰,就是默默地陪著他。 他似是自言自語,又似尋求解釋,“我想不通,皇上就那么厭惡母后?明知道她是冤枉的,卻還讓她背著污名,為什么呢?明明是結發夫妻……” 秦桑將頭輕輕靠在他的肩膀上,她不懂帝后的感情,也給不出答案。 “督主夫婦,崔應節的父母,盛御史兩口子,夫妻感情都挺好。甚至宗閔氏都有宗長令疼愛,可我的母后,怎么就沒人疼,沒人愛呢?那些大臣們可都說她是賢后!” 朱閔青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仰頭灌下半壺酒,唇邊泛起苦澀的笑意,“阿桑,我的母后,還有我,是不是永遠只能處于陰暗的地下,一輩子都見不得光?” “不會的,只要弄清皇上的真實想法,總能想出法子?!鼻厣5?,“爹爹前兒個捎信,讓你稍安勿躁,你且聽他的就是了?!?/br> “皇上頭疾愈發嚴重,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假如哪天突然死了,那我就再也沒機會替母后伸冤?!?/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