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沒毛病。 羅昱本想也去碰瓷,比如派船去倭國,以船員失蹤為借口。倒是羅長齡說:“倭國浪人既然跑咱們這兒作惡,為害咱們的百姓,咱們打上門去不是理所應當嗎?” 倭國正在戰亂,便有很多浪人出海討生活,他們并不愿意腳踏實地的干活,便在沿海一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可以說大殷的地方官和漁民忍他們很久了。 羅昱一拍大腿,得,連碰瓷都省了。 羅展道:“咱們的水師訓練了這么久,也到讓他們大展神威的時候了?!?/br> 自從羅昱跟弘佑帝說要解除海禁,開展海上貿易后,弘佑帝就開始讓福建那邊加緊訓練水師,好以后能保護商隊出海。 “對?!绷_昱附和,“在每條船上都裝上火炮,每個士兵均配一把火.槍,直接殺上去便是?!?/br> 最后達成一致,由羅展帶隊去倭國挖金子。 羅展一行進行得很順利。倭國本就戰亂不斷,兩方人馬每日里不停廝殺本就疲憊不堪,最后在火.槍火炮的不停轟炸下,他們早就被嚇破了膽,迅速遞上降書求和。 羅展道:“若要求和也可,不過這場戰爭伊始本就是因為你們的人跑到我大殷,燒殺我們的百姓,搶奪我們的財物,所以你們須得割地賠款?!?/br> 倭國君主都快哭了,“我們哪有錢吶?!?/br> 羅展看這些人穿得破破爛爛,一臉菜色,便折衷道:“那不用賠款了,只割地吧?!?/br> 之后拿出一張地圖,將羅昱所說的那幾處金礦銀礦所在地和幾處港口都點出來,“若要議和,以后這里都屬于我大殷所有?!?/br> 倭國君主只求盡快結束這場戰爭,不然看大殷這意思,怕是要將他們通通滅了。他仔細瞅了瞅,覺得羅展所指的那幾個地方并沒有什么稀奇之處,與其他人商議過后便點了頭。之后簽署協議,將這幾塊版圖盡皆送給了大殷。 羅展表面淡定內心狂喜,迅速帶兵將這幾處礦產包圍起來,日夜不停的開始挖礦。 倭國君主繼續跟另一方人馬死磕著爭地盤,然后他們就發現,這大殷的士兵也不知道運了什么,反正就一船一船的運回國,那船還吃水頗重。 倭國君主挖空心思的想派人混進去看看,卻一直沒有得逞。最后他干脆直接向羅展打聽。 羅展道:“反正這幾處地方已經歸我大殷所有,你管我們運什么呢。左不過我們挖的是自己的東西,與你們無干?!?/br> 倭國君主:“……” 當然,這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最后還是被他們知道了??墒且呀浲砹?,礦產都快被挖空了。就算他們想耍賴,可他們也打不過大殷啊,最后還不是得被滅,所以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殷挖空了他們的金子銀子。 倭國君主悔得腸子都青了,怎么他們就沒想到那里都是金子呢。在心疼了半個月之后,他們也不打仗了,開始派人到處勘測,看看能不能也找幾處金礦出來。如此倭國內部倒是和平了幾年。 彼時,一船一船的金銀礦石被送回大殷,弘佑帝立刻派人成立一個工廠,專門提煉黃金、白銀。 他看著每天運回來的金銀已經合不攏嘴兒了。他可真是生了個好兒子,要不然,誰能想到倭國一個彈丸之地,居然有這么多錢啊。 ****** 解決了銀子的大問題,羅昱也沒閑著,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首先就是農業。民以食為天,說再多都不如讓老百姓吃飽飯重要。 此時,弘佑帝早已將羅昱所說的那幾種作物從海外搜集回來了,剩下的便是大力推廣。 羅昱對農業可說沒有任何經驗,但是他有千度啊,不懂咱可以上網查,可以看農業書籍學習。 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種出更多的莊稼,羅昱找到了一個方法,就是套種和間種。套種是在一種作物生長的后期,種上另一種作物,比如小麥、玉米和紅薯套種;間種就是同時期按一定行數的比例間隔種植兩種以上的作物,比如黃豆間種玉米或者甘蔗。 當然,提高畝產還可以培育雜交水稻,這個也被羅昱列入了日程。 莊稼種得多了,土地會慢慢變得貧瘠。為此,羅昱還在網上找到了一種燒制土糞的方法,以改善土質。 羅昱將這些都印成小冊子,專門讓各地方衙門的農業負責人下鄉宣傳。同時,他還建立了一個實驗村,專門研究如何科學種田,這樣搞出的成果就會更加顯而易見。 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土地改革,比如攤丁入畝。大殷一直是以家庭人口數征收人頭稅,對于地少或無地的農民來說非常不公平。如今弘佑帝下旨,改為以家庭田產數目來征稅,如此也可大大減輕農民的稅收負擔。 這種做法自然遭到一些地主階級的反對,但是他們再怎么鬧也阻止不了國家機器的滾滾向前,羅昱沒怎么費事就把他們收拾了。 ****** 國有部的那些工廠發展勢頭良好,何未晞已經開始在全國籌劃著建分廠了。羅昱則計劃著建釀酒廠、橡膠廠、罐頭廠、自行車廠……有了橡膠還可以辦膠底鞋廠。 總之,他要開展工業革命了。 說到工業革命,蒸汽機都快研發出來了,火車還會遠嗎?以后還會造出內燃機,還有機床、挖掘機……對了,還有電力,這個很重要,標志著二次工業革命。有了電,就可以造出來小家電,生活可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