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節
書迷正在閱讀:偏執男主白月光我不當了、不如縱情、七零炮灰女配的錦鯉日常[穿書]、渣遍全仙界后我從良了、小妙人、總有辣雞想嚇我[無限]、神權(主奴,高h)、別跟將軍作對了、這年頭奪位不如賺錢、被吃播系統綁定后我成了萬人迷
皇帝瞇眼:“李存睿,你敢要挾朕?”他站起來:“居然連你都要跟朕唱對臺戲?!” “臣萬死不敢?!崩畲骖I钜咎ь^,“臣對皇上的心思心知肚明,只是皇上,此事到如今,臣以為,臣辭官是再好不過的辦法?!?/br> 皇帝咬牙怒視他,隨后在殿內負手踱步。也不知多了幾圈,他在簾櫳下停下來:“你當真?” 李存睿點頭:“再真不過?!?/br> 皇帝看向前方,半晌后才又攥攥拳頭,瞅回他道:“想好了那就辭吧!即刻回衙門去交接?!?/br> …… 李南風與晏衡在承天門外這邊找了間暖和的茶樓,而后盯著宮門,不多時倒也被晏衡盯到了兩個出宮辦事的太監,不知道他說了啥,光看比劃了幾個,太監們當中一個就折了回宮,再過了會兒又往茶樓來了。 太監道:“胡繼太妃被下旨賜了毒,剛剛服用完。兩位王爺隨蘭郡王回去候旨了,太皇太后犯了病,正著太醫治著。 “郡主這邊……似乎不太好,皇上傳郡主去了乾清宮,這會兒已經往宮外來了,姑娘回府只怕能碰得上。對了,郡主出來后太師也進宮去了?!?/br> 李南風心提到了嗓子眼:“怎么個不好?” “具體不知道,不過皇上方才傳禮部覲見,小的見著禮部梁大人急匆匆地進宮了?!?/br> 禮部管的事情可不是什么小事,這會兒召見,是要做什么? 李南風竟呆不住了,匆匆下了樓,立刻上馬車回府。 晏衡追下樓,馬車則已經上了大街…… 李夫人不知道李存睿趕在那當口去做什么? 她心里有不好的預感,如果李存睿要為她頂罪什么的……以他的人品,他不是做不出來,可她怎么能讓他頂罪呢? 他是朝中的能臣賢臣,也是功臣,他一世英名不能因為她而染上污點!他往常那么聰明,就沒有什么事情是他處理不好的,怎么這回他竟這么傻? 她心神不定上了輦,想在宮門下等他出來,又太過顯眼,便仍是回了府。 李南風到家直奔正院,正碰上李夫人除斗篷。 “怎么樣了?”她走上去:“皇上說什么了?” 李夫人想起李存睿說過她與李摯都已經知道這件事,便不再回避,說道:“皇上要懲治我,要奪我的爵,送我去尼庵。 “結果你父親過去了,他讓我先回來,不知道他怎么樣了?”她邊說邊看向門外,眼里的擔憂十分明顯。 李南風也是頭一次看她失態,也想不到她這輩子竟然能看到她李夫人失態,不管且按下這層,說道:“皇上又不是不了解前因后果,怎么還會罰得這么嚴?奪爵便奪爵,咱們也不稀罕,這送去尼庵又是唱的哪出?” 這不成心要活活拆散她和李存睿么?以皇帝人品,不應該??! 李夫人心里紛亂如麻,不想接她的話。 這會兒家丁匆匆進來:“太太!不好了,老爺辭官了,正在衙門辦交接!” 李夫人忽來一陣眩暈:“他為什么要辭官?!是不是他跟皇上說什么了?!” “不知道哇!小的也是剛收到消息,就來稟太太了!” “趕緊再去探探!” 李南風打發人走,又趕緊扶著李夫人坐下。 雖說早就料到結局恐不順利,但也沒想到會走到李存睿辭官的地步。李存睿為這么點事辭官?而且皇帝居然還答應了? 前世李存睿過世后葬禮上,皇帝悲傷的模樣還歷歷在目,這世不過就出了這么點事,他就翻臉不認人了? 這不應該??! 況且這節骨眼兒上也并不是“卸磨殺驢”的時候,他到底想干嘛?干嘛要跟自己過不去? 但這會兒也來不及多想,李存睿既去了衙門交接,那么接下來消息必然會傳開,不定有多少人會來登門呢! 第291章 朝廷水深 果然不出李南風所料,也就小半日工夫,當今備受皇帝信任、同時為建立大寧立下汗馬功勞的太師卸下職權辭了官,這消息幾乎把整個京城都快給震顫抖起來。 關鍵是李存睿還沒藏著掖著,衙門里交接的時候大大方方跟諸同僚道了別,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 雖然還是太師,但有職權和沒職權是不同的。 上晌各家各府還在觀望著永王府一家進宮這檔子事,胡太妃被賜死的消息剛剛炸開成煙花,立馬太師又來了這么一出——當今天下誰不知道皇帝與太師靖王曾經肝膽相照,皇帝對二人也視作股肱? 突然之間這么樣,這是君臣生嫌隙了?還是皇帝終于要對削減功臣勢力了? 宮里宮外自然已經揣測重重,自然也有些人按捺不住那顆躁動的心。 李家自然受到的震動最大,李存睿自吏部交接完回到府里,當下就把李清揚李濟善以及聞訊后早已趕來等他的李斯予兄弟召到正堂,把來龍去脈交代了個明明白白。 “辭官是我自己的決定,不跟阿敏相關,也非皇上不容于我,我們李家一向教育子弟知是非,有擔當,摯哥兒母親出這事,我也有責任。 “倘若我多關心她些,也不至于讓她單打獨斗對付胡氏和太皇太后,因此你們不要胡思亂想,此后還是好好當差?!?/br> 大伙方知這背后竟還有這么一層,回過神來之后的李濟善就道:“那高家竟然如此卑劣,欺負一個小姑娘,我不怪二嫂,換成是我,我自然也是要為孩子們的娘出這個頭的!” 李斯予等人點頭:“如今看來,京城這些世家望族都不太平,只有我們李家尚且沒有內斗,這是祖宗們有遠見,也讓我等有福?!?/br> 李清揚卻凝眉:“辭官事小,只是永王府進宮這么一鬧,前后這案情怕是捂不住了?!?/br> 誰說不是呢? 當日下晌胡氏被賜死,且褫奪一切封號并且草席裹尸葬入亂葬崗的消息就傳出來。 接而又是永王降等為永郡王,怡郡王奪去爵位貶為庶民并一府圈禁二十年,以及錦陽郡主圈禁十年的旨意統統下發。 太皇太后自在胡氏話下氣怒攻心,栽倒之后就一直都未蘇醒。 這么一看,李夫人直接奪爵倒顯得突兀起來…… 但接下來的事情又令所有人恍然。 大理寺既然經辦了織造局的案子,梳理出來了李夫人在當中伸手的痕跡,自然案情始末也流傳了出來—— 鬧到開國才三年就對宗室近親下手的地步,這種事情是沒有辦法瞞騙的,各家各府基本上都在議論風向。 議論李家只手遮天在朝中翻云覆雨的人便多不勝數了,更唾沫橫飛地斥責李家活該。 李夫人報完了仇心里的確舒爽,但連累到了李存睿卻很是難過:“怎么這么傻?你這么值得嗎? “皇上肯定就是氣頭上要治治我,又不是要殺我,這爵位不要就不要,不要我還是太師夫人呢,這又有什么呢?” “你我夫妻,本該同心同德。不管皇上是真心還是假意,只要是罰你,我得讓你知道,我都在呢。再說了,這朝廷里的事水深著呢,你別cao心?!?/br> 李存睿氣定神閑地安撫她。 李夫人簡直已經不知道該說什么。 不過原先她倒沒料到胡宗元那案子會因為永王府而捅出來,如今街頭巷尾的議論,也是出乎想象的。 靖王在天罡營坐鎮,下衙后聽到這消息,當即罵了句娘而后快馬穿街到了李家! “老李你搞什么名堂?!怎么能說辭官就辭官呢?眼下朝廷才剛起步,沒有你李存睿怎么行?你趕緊給我進宮跟皇上說去!” “躁什么?我如今是光拿俸祿不干活的太師,未蒙宣召可不得隨意入宮?!?/br> 李存睿淡定地沏了杯茶給他。 靖王都快被他給氣死了!“你辭了官,那手頭一大堆的事情誰來干?你怎能如此不負責任!” “沒了我朝堂還是那個朝堂,再說這是皇上該cao心的事,我哪那么大能耐?!?/br> 靖王簡直無語:“你就不管你那些正在實施的法案了?吏部用人的事你不管了?咱們可是花那么多年時間幫著建立的大寧,你說放下就放下?你真有那么狠得下心?” “男人大丈夫,做了選擇就不后悔?!?/br> 靖王見他油鹽不進,一跺腳一扭頭,又跨馬直奔宮中。 到了乾清宮問了皇帝,皇帝拿著本書,不咸不淡道:“太師為國效力多年,辭官養身朕也不能不準?!?/br> 靖王一口氣橫在喉嚨口,要不是在場的禮部尚書梁賜拼命給他打眼色,他差點都要鬧了! 等到出宮之后梁賜才說道:“王爺何必這么大火氣?” 靖王眼里血絲都瞪出來了:“當年我和老李陪著皇上上刀山下火海,才有了今日這新朝廷,縱然我們功勞是沒皇上大,可他又怎么能這么翻臉不認人呢? “特別是老李,他一個文弱書生,也跟著刀槍箭雨的過來,累出了一身病,如今倒好,他說辭就真讓人給辭了,也不留留!” 梁賜是當初替靖王去讓李存睿答應讓晏家三子登門求學的說客,也是李摯在衙門的上司,他聞言攏手笑起來:“王爺與太師情如兄弟,讓人欽佩。不過,皇上若是要過河拆橋,打擊李家,根本就用不著等到如今提這個事?!?/br> 靖王聽不懂他賣什么關子,想問個究竟,他卻已經上了轎。 這一日李家如何熱鬧就不必多說了,朝中李存睿的門生們,以及宋國公英國公榮國公并往來頗多文官,皆相繼登門詢問。 李存睿一概來者吃茶,要勸說的皆打斷了話頭,眾人也不知道出了何事,見其云淡風輕不像是受了不公,也只好先回去。 晏衡是跟著他老子一道下的衙,自然也就是跟在他老子后頭到的李家。 李南風學堂里跟他見的面,但也沒有什么特別好說的,這是李存睿的決定,她不可能比他的腦子還想得遠。 但是朝堂上很快有戲看,這是一定的了。 第292章 您疑心嗎? 李家人似乎對李存睿的決定都很淡定。 李濟善他們叔侄幾個在朝上按步就班,上朝上衙,沒受一點影響的樣子。 當然肯定會有人不斷接近他們來打探些內幕,但他們就是直言李存睿是引咎辭官,讓人沒有話說。 皇帝有皇帝的立場,一則歷朝歷代以孝治天下,李夫人要聲討太皇太后不要緊,不當著皇帝的面,也許皇帝不會追究—— 這從胡宗元死后這么久他都沒提就看得出來,他畢竟是一國之君,李夫人如此指責他的祖母,他若不問罪幾句,君威何在? 當然,這都是虛的。 根據李夫人回來后的說法,皇帝要罰她的并非是她聲討太后,而是胡宗元一案。 律法乃護國之本,李夫人就算再事出有因,她也觸碰了朝廷法律,不可能在指使蘇溢暗中對胡宗元推波助瀾入坑,再又以次充好暗中截下那船官綢之后還不受懲罰。 關起門來怎么打臉都不要緊,可是動到朝綱,而且弄得大理寺都上折子的地步,這一刻她就已經不是皇帝的堂妹,而是朝廷命婦。 也當然,這是皇帝的立場,不是她李南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