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官別開槍![快穿]_分節閱讀_143
書迷正在閱讀:托假胸的手微微顫抖、救命,搶來的機緣有毒、彩虹色暗戀 完結+番外、山海貓咖 完結+番外、成神的一百種方式[快穿]、雷文作者自救指南[系統]、鮫妖[重生] 完結+番外、影帝養了只小滾滾 完結+番外、今天經紀人也很善良、我的特異功能是烏鴉嘴
“那好?!碧蟛粍勇暽?,內心飛快盤算著。 李元胤既然敢捉左丞相,代表他可能真的掌握了一部分左丞亂政的證據。李元胤畢竟是天子,這確鑿的證據要是明擺出來,無論是朝里或者民間,風向都鐵定一邊倒,長久而言不利于太后掌政。 倒是現在,李元胤尚未公開給左丞按上確實的罪名,卻又深夜遣人捉捕朝臣,若是趁機倒打一耙,反而有機會讓李元胤坐實昏庸無道的名聲。 宮里的侍衛有大半聽她調遣,她大可以趁此機會軟禁李元胤,再找機會讓左丞聯合其他朝臣上書罷黜,名正言順換另一個聽話的傀儡坐上皇位。 羽林衛在宮城之外,遠水難救近火,李元胤若要調動,起碼也需要半個時辰的時間,何況皇帝寢宮內外的侍衛都被買通了,要阻攔皇帝發出的調令,可說是輕而易舉。 短短數息間,太后已擬好計策,果斷做出了決定。 “著人調派宮中侍衛至皇帝寢宮,嚴加看守,一只蚊子也不能給我放出去?!?/br> ... ☆、我的長官是腹黑心機少年天子12 李元胤在寢殿中閉目假寐。 一連半個月下來, 他假借染病未愈,在深宮中閉門不出,時日久了也實在是悶得慌,可是既然要裝病, 就得裝得徹底一點。這段時間來, 他連床都沒有下過幾次。 寢宮之外隱隱傳來輪值的更夜聲。但是若凝神細聽, 似乎又有一絲不尋常的擾嚷夾雜在其中。 李元胤從床榻之上坐起身,只見殿外兩位宮女快步匆忙奔了進來,在床榻之前低頭跪下。 “啟秉皇上,殿外……殿外來了大批的侍衛, 不知是何因由?,F在那些侍衛都在殿門之外候著呢……” 出聲呈秉的宮女禮數還算周全,但語調中有一絲顯而易見的慌亂??梢娋瓦B她們也嗅出了不同尋常的氣氛。 宮中侍衛深夜群集在寢殿之外, 要是運氣好就只是她們虛驚一場,運氣不好,就是撞上了一場宮變啊。 “寢殿侍衛何在?” 李元胤聽了她們的話,皺起眉頭, 神色卻并不慌亂,似乎對這種情況早有料想。 他披著單薄的里衣下了床,揚手示意宮人替他更衣。 “回皇上的話,寢殿侍衛們都在廊檐之下,聽候圣上號令?!睂m女一面戰戰兢兢回話, 一面替李元胤束好玉帶,戴上冠冕。 若是宮中出現刺客或是來歷不明的闖入者,侍衛肯定不會干等著拖到皇帝發號施令才行動。但此刻包圍寢殿的同樣是輪值侍衛, 與負責護衛寢殿的衛兵同為袍澤,也難怪這些衛兵一時不知該如何處置,只能靜聽號令。 李元胤略一思索,開口點了幾個名字,俱是寢殿侍衛的頭領。 “讓他們幾個帶著人進來,其余的一律候在外邊,不許妄動?!?/br> 自己身邊的護衛,哪些是身家清白的,哪些是太后安插的人手,他早就心中有數。被他點入殿中的都是忠心耿耿的衛士,余下那些人一早被太后買通,他可不想讓這些人靠近自己身邊,又生出什么事端。 領了命的侍衛魚貫而入,安靜地候在寢殿之前。 李元胤向他們掃了一眼,粗估不過百十人,而寢宮之外,團團圍著的有數千人。 這么多人聚集在殿外,意思不言而喻。太后這是狗急跳墻,竟然起了逼宮的心思。 更鼓三通響,距離天亮還有兩個時辰。 兩個時辰之內,若這事不能完,宮內生變的消息傳出去,只怕兵戈之禍便在所難免。李元胤親近的幾位將領,與左丞一系掌握的兵權,真要動起干戈,勝負落在誰家還未可知。 只不過無論是誰,都不愿意事情擴大到這種地步,就連太后也不例外。對理虧的太后一方而言,鬧大了并沒有好處,速戰速勝才是高招。 “太后有令,圣上近日龍體遇恙,太后著臣等恭送圣上至寧和宮好生休養,不得貽誤?!?/br> 李元胤換好袍服沒有多久,便聽見殿外傳來侍衛統領大聲呼喝。 寧和宮是李元胤親生母親還是妃子的時候住的寢宮,李元胤的母妃過世之后,先帝不愿意再讓其他嬪妃入住寧和宮,那處地方自此就空了下來,到如今與冷宮無異。 以李元胤的身份,想去哪里養病根本不需要太后做主,何況還是去那么冷僻無人聞問的地方。太后的言下之意很明顯了,養病是個委婉的說法,實際上這道命令的意思,就是要將李元胤強押進寧和宮內軟禁起來。 在宮女的倉皇尖叫聲中,殿門被破開了,披甲配劍的侍衛如流水般涌入,放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 李元胤身邊的近衛及時反應,圍成一個扇形,將他護在中間,雙方你看我我看你,只等一聲令下便一觸即發。 “都給我退下?!崩钤防溲弁J入寢殿內的衛兵,沉聲道,“誰敢再上前一步,就是抗旨?!?/br> 皇帝開了金口,讓大半站在他對面的侍衛都起了畏怯之意。 畢竟逼宮犯上的罪名,他們真的擔待不起。這些人說穿了,也不過奉命行事,無奈之下被當成宮廷爭斗的一顆棋子罷了。 現在收手還不算太遲。 幾名闖在前頭的侍衛,下意識向后退了幾步。 “誰敢給我后退,就是忤逆太后的懿旨!”衛隊統領見狀,怒聲喝道,“太后有令,違逆者斬,罪加三族。有功者論功行賞,擢官三級?!?/br> 威逼加上利誘之下,原本開始松散的陣線又重新穩固起來。幾個膽子大的甚至直接拔出了劍,與護在李員胤身前的侍衛們白刃相向。 眼下太后勢大,皇帝身邊只有區區百十人,要是臨時倒戈,不只勝算小,日后還有可能會被太后追究。倒不如破釜沉舟干一票大的,說不定高官厚祿就在眼前了呢。 數千人的包圍圈又縮小了一些,寢殿內外被圍得水泄不通,即使李元胤想從偏門逃離現場,也不可能辦到。 在統領的鼓吹之下,拔出了劍的侍衛向前兩步,舉劍劈斬,被李元胤的護衛給擋下。 劍刃交擊的清脆聲響在殿中回蕩,久久不絕。 那聲音像一道號角吹響,象徵著行動,讓許多侍衛都失去了理智,盲目地向前突進。什么欺君罔上、逼宮謀反的罪名,全都被他們拋在腦后,眼前只剩即將到手的榮華富貴。 場面一失控,就再難以逆轉了。鮮血濺在光滑的青石板磚上,昔日曾為手足同袍的侍衛相互廝殺,李元胤身前的近衛一個接一個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