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節
按照田中義一的法案,日本政府需要為此支付高達9億日元的巨額擴軍軍費,而后續需要維持這支巨大規模的軍事力量,需要倒出來的經費只會更多。 作為一個冷靜派的政客,原敬首相自然不可能答應了田中義一的擴軍法案。不僅是因為一旦他點了頭簽了字,日本政府將為此再一次背上沉重的財政負擔,還有一方面的但是就是對陸軍野心的警惕。 擴軍容易裁軍難,當年日俄戰爭之后,面對日本空前強大的陸軍軍事力量,當時尚且在位的明治天皇也是用去了自己最后的幾年全部精力,才完成了裁軍。在此過程中,他的一位首相被刺殺,多位偏袒裁軍的心腹陸軍將領遭遇暗殺,若不是有海軍站在他那邊,而且明治天皇也在軍中跟國內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是根本完不成那裁軍的。 原敬作為日本首相,自然知道一些旁人不曉得的事情。日俄戰爭之后,在明治天皇的親自坐鎮之下,陸軍尚且因為裁軍的緣故,出現了十三次大小程度不一的兵變。原敬自認沒有明治天皇的勇武跟威望,他很清楚一旦陸軍擴張之后,整個日本政府,甚至整個國家,都可能永遠被這個巨獸所綁架,沒人能夠駕馭這個腦袋里只有對外瘋狂擴張欲望的怪獸。 可是,原敬現在怕了。當窗外那一聲聲的怒吼傳來之時,他開始怕了。 仇恨是時間上最恐怖的武器,只怕在一些有心人的煽動下,這個國家重新又走向了一個極端。 這個國家自明治維新以來所積壓的矛盾跟弊端,全都被遺留到了大正天皇主政的時期。自從明治天皇去世之后,以前遺留的矛盾不時被激發,尤其是日俄戰爭給這個國家帶來的沉重災難,更是令日本國民過上了多年的苦日子。 在一些日本百姓看來,政府的無能導致了他們的苦難。而如今才不過剛過上了幾天的好日子,中日之間的矛盾便頻繁爆發。加上14年的山東之戰日本兩個師團慘遭毀滅的記憶跟恥辱還沒有被淡忘。如今中國又偷襲了日本占領的遼東半島、朝鮮跟臺灣,哪怕那些地方是他們從中國手中搶過來的,這么多年下來,他們也早將其看成了自己的東西了。 在這種屈辱的刺激下,當陸相田中義一怒吼著站出來,措辭強硬的要擴軍備戰時,很多國民都將他看成了帝國的希望跟決心。他們也渴望陸軍能在像甲午戰爭跟日俄戰爭時一樣為帝國的國運而戰,若是能在本次戰役順利吞并整個滿蒙,并將已經開始復蘇的中國重新打壓至沉睡中,帝國未來無疑將更加強大! 從明治開國以來,他們接受的都是這樣的教育,滿蒙地區就是日本的未來,是日本的生命線,而壓服中國,就是日本成為一個永遠的強國的基礎! 這就是現在日本的民心,也是他們舉國若狂的基礎。田中義一深深的明白這一點,他野心勃勃的利用這一點,通過cao控國民的意志,不斷向原敬首相逼宮,迫使他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讓步,以完成他夢寐以求的爭霸大陸,一舉奠定帝國未來半個世紀的國運。 田中義一冷笑著看向原敬首相,眼中的冷漠跟嘲笑深深刺痛了他。 是的,這位民選首相也僅在獲得首相之位的最初一段時間得到過尊重,更多的時間里,等待他的只有不信任、謾罵、指責跟攻擊。 在這個野心家橫行、元老當道、財閥覬覦政權的國家里,誕生了他這么一位民主派的政客,不知道應該說是悲哀還是高興。 以前原敬是感覺到高興的,他寄希望于身體力行,滴水穿石遲早改變帝國的現在。 可惜現在看來他是錯了,是的,完全錯了。 因為他的陸相大人此時正居高臨下的看著他,從他身上傳來的危險感覺告訴原敬,就算他不答應,這位如今權勢滔天的陸相,也會強行借著民意推動陸軍擴張。 “支那人給了我們最好的借口,最初的失敗算不了什么,我們在開局只是輸給了支那人的卑鄙而已。帝國的勇士們有決心也有能力在戰場上面取得勝利,如今我大日本帝國與支那的矛盾愈發不可調和,隨著支那的重新崛起我帝國只有高舉屠刀重新將它鎮壓,才能保證帝國的長治久安。滿蒙留給無能的支那人完全是糟蹋了上天的恩賜,既然支那人給了我們最好的借口,那么這一次就算是我們全部吞并了滿蒙,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指責我們什么。在歐洲協約國跟同盟國已經打得精疲力盡,露國也因為革命失去了對東北亞的影響力。這是最好的時代啊,首相閣下!” 原敬首相目光無神的看著他的陸相,他已經明白現在國家憤怒到了什么地步。中國人的偷襲徹底點燃了這個國家對中國積壓的憤怒,戰事將一切都引燃了。英法美在拒絕了日本援引協約國協議將中國列為協約國全體成員國的敵人之后,他們在東京的大使館就已經被民眾和浪人們包圍了。人們在朝使館投擲著磚瓦石塊,高叫著白鬼之類的污辱性名詞。 外相奉他的命令和中國嘗試性、交涉,消息走露之后險些被刺身亡。憤怒的國民威脅他只要和支那人屈辱性的打交道,就會對他進行天誅。在下午御前會議正召開時,外相接到自己的家中被人扔擲了多枚燃燒瓶引起大火之后,無奈只能向他提出辭呈。 對于協約國嘗試的居中調停中日戰爭的言論,日本各大報紙以冷嘲熱諷回答。 已經都已經不可控制了,原敬很清楚自己還沒有簽署調兵協議。但是陸軍卻已經擅自開始集結,大量的軍事物資在繞開了他的首相府,直接經由陸相控制的軍部下達的命令跟批條,被調往各處港口碼頭集結。這一切都已經逼到了他的頭上,只要他點頭和陸軍一起行動,他就還是首相。如果他選擇阻撓,那么自己將被狂熱的陸軍毫不猶豫的拋棄。 日本陸軍到底是一只什么樣的怪獸啊,盡管在競選首相之前,他就已經認識到了陸軍的危險性,并在執政之初便一心希望推行裁軍以掣肘陸軍這頭怪獸,但是現在看來,上天沒有給他留出足夠的時間來。他輸了,而失敗的代價就是要不被這頭怪獸綁架,要不被這頭怪獸撕裂。 “首相閣下,天皇陛下的信任還在耳邊,帝國國民們也在等待你的決定?,F在是帝國最危險的時候,稍微一個準備不好,我們就將失去關東州、失去臺灣甚至失去朝鮮。我們不能低估我們的敵人,單獨以關東、臺灣和朝鮮的軍隊想與支那人交戰,他們將很容易被對手壓倒。但伴隨危險到來的還有機遇,吞并滿蒙再一次打破支那復蘇之夢的機會。我們的陸軍還要加強,不僅如此,整個國家的軍事機器都要動起來,我們要更多的飛機、大炮、槍支彈藥,我們要……勝利!” 田中義一揮舞著他的雙手,這位日本陸相似乎在這一刻就站到了他人生的巔峰。 “陸軍已經做好一切準備支援前線,但是我們還沒做好根治那人全面開戰的準備。這個時候,只需要閣下你站出來,領導整個陸軍,整個帝國前進!我們已經沒有猶豫的時間了!二十萬帝國勇士正在前線與支那人殊死一戰,在支那人更多的軍隊抵達前線之前,我們必須馬上行動起來!閣下,我們真的沒有時間了!到底怎樣的選擇,您必須給出明確的答復!” 對于田中義一不客氣而咄咄逼人的言辭,原敬首相并沒有太過惱怒的表情,只是淡然的反問:“如果我選擇拒絕,你們將會怎樣?” 田中義一斷然的回答:“為了帝國的命運,只有讓一位更具有魄力的人站出來領導這個國家!” 面對田中義一赤果果的威脅,原敬首相露出了無奈的苦笑,看著自己親自任命的野心勃勃的陸相:“陸相既然已經為我做出了選擇了,我還有說話的余地嗎?這份擴軍協議我可以簽署,但是它會帶來的后果,你想到了嗎?那可能是讓帝國再次沉淪十年的沉重包裹??!” “這些不牢閣下費心,帝國已經做好了準備。國民們也愿意,為了未來放棄現在……”聽他終于識相了,田中義一臉上并沒有太多的歡喜,或許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吧。他冷淡的回答了一句,這個權力欲望極重的男人,此時徹底掌握了日本,這頭東亞巨獸! 1919年4月20日夜間,日本政府通過擴軍法案,正式宣布將陸軍擴增至87個師團,以應付對中國的戰爭所需。 東亞最強壯的那頭怪獸怒吼了……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七百三十一章 金州破 這里是蓋州,炮聲連天徹地,從昨天下午一直打到了今天凌晨時分。 在57師近百門火炮的不間斷的炮轟之下,蓋州縣城如今已經幾乎成為了一片廢墟。57師已經阻止了四波步兵沖鋒,準備強攻拿下縣城。奈何日本人第三師團的士兵抵抗太過頑強,18聯隊幾乎是抱著必死的決心死守不退。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小巷、每一座昔日的民居,如今都可能成為了死亡碉堡,劉靜安氣惱的直摔帽子。日本人的抵抗決心原超他的想象,在過去十幾個小時的戰斗之中,他們57師已經在兵力只有他們四分之一的18聯隊的狙擊下,死傷接近兩千人了。 民國軍隊雖然步兵占了優勢,但是日本人在城中修建了不少碉堡,往往一兩挺機槍就能封鎖一條街,壓得數十上百的國防軍戰士沖不過去。重型火炮不便移動,迫擊炮又對日本人的軍事建筑造不成太大的傷害,雙方就這么僵持了下來。 占據天時地利,57師不僅在重武器方面占據上風,甚至在天黑之前的那幾個小時里,還曾經呼喚來陸航的飛機幫助他們摧毀了不少城中的日軍建筑,可饒是如此,他們依舊打成了這個樣子。劉靜安氣惱的將下面臭罵了幾頓的同時,心里也暗自警惕,日本軍人的素質,比起大擴軍快速拉起來的民國國防軍要超出不少。 之前總參提醒下面,根據總參的推測,國防軍正規師跟日本正規甲級師團,在同等裝備的情況下,戰損比例高達3:1時他還有些不服氣,如今以小觀大,只看他們對面18聯隊的表現,就可知道總參提到的所言非虛。日本陸軍,當真是一支不容小窺的強軍! 不過,再強的軍隊,在面對絕對力量的碾壓時,他們也抵擋不了多久。 劉靜安放下望遠鏡,長出了一口氣,指著對面爆炸聲跟槍聲不斷的縣城,對跟在旁邊的參謀長林正堯說道:“從三點鐘我們奪下北城門,在附近幾道巷內建立前進陣地,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四個小時。目前來看,縣衙、西小街兵營、北五巷、東郊馬場這些地方,是日本人抵擋最頑強的地區,約莫還有一千三四百日本殘兵殊死抵擋?!?/br> 林正堯從胸前口袋里掏出一張半舊的牛皮地圖,那是一張前清十幾年前繪制的蓋州縣城地圖,自從日本人控制了蓋州之后,對于中國十分警惕,民國很難安排人手繪制最新版的地圖。 “兩個小時,我們應該能拿下來!”林正堯在地圖上看了一陣,他點了點抵擋決心最頑強的兵營,“這里有三四百多人,有兩座碉堡擋了我們半個小時了。重炮打不到,迫擊炮又拿不下來,日本人修得位置太挑了,戰士們在那被擋了很久。我看這天可以召喚陸航了,調幾隊陸航飛機過來吧,我們的包圍圈已經將蓋州的日本人都困在了這里,有他們的幫助,咱們爭取一鼓作氣給他們來個一鍋端!” “飛機嗎……”劉靜安心情好了不少,“我已經讓人去聯系了,算一算時間,也差不多快到了吧!通知一下前線接觸的戰士后撤休整,讓陸航的弟兄先讓日本嘗嘗母雞下蛋!” 蓋州被拿下是早晚的事情,這是所有人都很清楚的一件事情。作為日本最精銳的師團之一,第三師團下屬駐守蓋州的18聯隊的確擁有短時間內阻擋57師不叫其南下的本事,只是在壓倒性的力量面前,失去了全部補給的18聯隊根本支撐不了多久。還別說與它對壘的57師在重武器跟兵員上都有著絕對的優勢,并且還有陸航的幫助。 開戰48小時內摧毀金州,這個日本第三師團駐守的日本遼東半島第一、第二防線。 這是總參給李濟深的命令,李濟深大筆一揮又給了57師一個命令,開戰24小時內拿下蓋州縣城,這個金州兩大關卡之一。 24小時內要拿下蓋州談何容易,在日本18聯隊的拼死抵抗下,57師死傷慘重。日本人一度在城墻上架起四門八十八毫米日產步兵炮,給攻城的部隊造成了不小的死傷,當他們的步兵試圖張開兩翼迂回包夾蓋州縣城的時候,日本早前建設的其他陣地跟陷阱也開始一一發威,攔阻他們的企圖。 劉靜安其實很清楚,如果不是上面給他們的時間太過緊迫,加入給他們三四天甚至更充足的時間,占據了兵員跟裝備全部優勢的他們,完全可以不用付出那么大的代價就拿下蓋州縣城。 只是如今,這死傷卻不得不為之。 這就是戰爭,殘酷的戰爭! 當視野中,西北方向的天空中又開始出現了密密麻麻的機群時,劉靜安復雜的心情已經完全平靜了下來。 這是戰爭的第二天,自昨天國防軍不宣而戰打了日本人一個措手不及之后,在遼東跟朝鮮等地,他們是完全占了上風的。如今日本人是完全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上面的意思劉靜安很明白,無非就是要在日本人徹底反應過來之前,不惜犧牲也要擴大優勢。 神臣一郎大佐已經有些歇斯底里的樣子了,旅順對他的部隊寄予了厚望,將駐守前線第一線的重任給了他的18師團,就是希望有朝一日,他能成為帝國之利刃,刺入支那人的身上rou里,為帝國吞并滿蒙的計劃立一功。 自從接到命令之后,神臣一郎一絲不茍的在推行著帝國交給他的任務。18聯隊不但在毗鄰中國東北軍區的第一線建立了數百里的陣地,還建立了大量的永久性工事,做的不可謂不好。而是,任他再怎么努力,也沒有想到,在他眼中懦弱無能的支那人,竟然敢出其不意的對遼東日本駐軍發動了偷襲,第一線他撒出去的兩個大隊的守軍,結果在轟炸中不僅大量前線陣地被摧毀、大量輜重、軍火彈藥被炸,還有七八百人因為不備死傷于偷襲之中。 當他得知了前線遭到了支那人偷襲的消息后,大驚失色的他一邊將這一消息反饋到了旅順,一面下令前線嚴防死守。只可惜,他們這個素來以勇武著稱的18聯隊,在對面上百里內,數個國防軍主力師的強攻之下,僅依靠兩個大隊又在失去了陣地之后根本無力抵擋,在吃了幾輪炮擊死傷慘重之后,他果斷的下達了命令,撤回蓋州縣城嚴防死守,等待旅順的支援。 但是現在,蓋州縣城也要守不住了!這個他建設了許久的縣城,在經歷了幾個小時的轟炸又經歷了十幾個小時的炮擊之后,城中的主要建筑損失慘重,以目前的糟糕形勢來看,恐怕他們守不住多久了。 “這些該死的支那人!”神臣一郎臉上已被硝煙熏黑,只是平時素來注重儀表的他,如今卻沒有收拾的意思。 他在擔心,擔心守不住蓋州縣城,給支那人拿了去。 更擔心金州防線全面崩盤,支那人的大軍大舉入侵關東州,擁有悠久傳統跟歷史的第三師團18聯隊在他手上沒落。 幾年前,登陸山東的兩個日本師團遭遇到支那人的毀滅時打擊,幾乎遭遇滅團。這件事情一直被日本陸軍引以為恥,就算是后來又有了擴軍計劃,兩個師團至今也沒有恢復編制,就好像被陸軍高層默契的封殺了一樣。 若是18聯隊在他手上丟了榮譽,神臣一郎知道他恐怕這輩子就完了,國內均不那些大佬們會怎么看他?他自己就羞愧得要切腹了! 但是戰場上面比的就是國力跟鋼鐵意志,人力物力跟準備比起民國都嚴重不足的他們,如何能夠守住這個陣地。 神臣一郎已經不對自己還能守住蓋州抱有期望了,他現在唯一所想的就是堅守更長的時間,因為自己守得更久一些,后面的帝國援軍才有可能趕來,他要為帝國爭取到足夠的反應時間。如果讓支那人的軍隊沖破了金州防線殺到旅順城下,那么他就是日本帝國的永久恥辱跟罪人! 不遠處一聲爆炸聲響起,副官猛地將他撲倒在地上。爆炸聲之后,神臣一郎拍了拍身上非漸飛的泥土,扶著軍刀,眼睛一片通紅的盯著天空之上不知道什么時候突然間冒出來的十幾架不時俯沖下落扔擲下炸彈的支那人飛機咒罵著,督促著手下的軍官們嚴肅督戰,一定不能讓支那人那么快就拿下了蓋州縣城。 他已經做好了玉碎的準備。 對面的支那人編制是57師,交戰一夜他已經知道了對面軍隊的編號。這支部隊神臣一郎并不陌生,畢竟常駐錦州距離遼東半島之間的距離并不遠,一直都是日本情報組織重點關注的目標之一。只是讓他想不到的是,這支成軍僅有幾年,而且不少都是新兵的部隊,什么時候變得這么頑強了? 他知道這幾年支那人的軍隊大小仗打了不少,可是日本國內陸軍素來對民國的鄙夷,讓他們一直瞧不起中國人的戰斗力。山東之敗跟俄國之敗,在日本看來只不過是支那人趕了巧合,雖然國內一直不發明眼人警告需要重視民國的崛起,但是對于這支新軍事力量,包括深沉伊朗在內的不少日本軍人仍是十分瞧不起的! 正在他在自己的出發陣地對著一幫灰頭土臉的軍官大聲咆哮的時候,一個參謀軍官跑步到了他地面前,啪的一個立正敬禮,滿臉掩飾不住的都是喜色,小眼睛里面簡直興奮得精光四射:“報告大佐,接到旅順總部轉來的電報,國內政府已經援軍即將登船來援,總督大人命令我等務必堅守三日,為后面的調兵爭取時間。三日后我部可自由選擇后撤……” “三天!” 神臣一郎嘴唇一陣哆嗦,兩眼更是灰白如死灰色。 一架飛機在他們頭上不停的盤旋著,不久之后一枚炸彈在附近爆炸,神臣一郎苦笑著看著天空,一臉慘白的他口中喃喃,“別說是三天了,今天能不能撐過去還是個問題!為什么只有支那人有飛機,我們的飛機呢……失去了天空,我們腹背受敵,這就算是有城市跟要塞,有什么用呢!18聯隊,完了!” 當遠處越來越多的飛機轟鳴聲傳來時,他緊握著指揮刀的右手已經開始打顫。 兩個小時之后,隨著數十架陸航戰機趕來,在一枚枚自天空降落的催命炸彈威脅下,18聯隊損失慘重之下連連失去陣地,不久后被配合發動攻擊的57師驅趕集中至城中幾處地區。又一個小時之后,蓋州破……18聯隊指揮官神臣一郎自殺,除421名傷員投降外,其余全員戰死。 又兩個小時后,岫巖縣破。金州破,第三師團在面臨數個國防軍主力師的猛攻不敵徹底退出金州,日本于遼東半島之上所構筑的第一第二防線宣布全滅,當日下午五時,熊川至千云山方面破,沖鋒最快的國防軍第75師,已距離瓦房店只有35里,距離大連只有170里,距旅順只有212里。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七百三十二章 新竹血戰1 新竹原為道卡斯族竹塹社的居住地。漢人有系統的開墾始于18世紀初期,1733年以莿竹建城,1756年淡水廳設治竹塹。臺灣巡撫劉銘傳治理臺灣時期改名為新竹,1918年設新竹街,置街役場,并駐扎一個中隊的日軍警戒當地卡斯族跟漢人可能的叛亂。 新竹北半部位于頭前溪、鳳山溪、客雅溪沖積成的新竹平原上,地勢低平。南半部為竹東丘陵的西側延伸,最高峰為五步哭山,海拔187米。西部沿海地區有狹長的海岸平原。開戰之前總參發動在臺灣的情報網,經過了多次的考量之后,最終確定了新竹此地地理位置優越,距離福建又是最近,非常適合國防軍登陸作戰。因此將之定位國防軍登陸臺灣的三大登陸地之一。 午夜時分,喧鬧了一天的戰場終干沉寂下來,除了遠處不時還有爆炸聲跟槍聲傳來之外,整個新竹似乎再也聽不見其它的什么聲音,就連傷員也壓抑住了呻吟聲,在黑暗中靜靜的等待天亮。 這里是新竹平原,原本臺灣島上一個很平庸普通的鄉鎮。但是伴隨著國防軍第17步兵師趁著偷襲艦隊重創了日本海軍駐臺灣的主力戰艦之后成功登陸,如今這里已經成為了臺灣最‘熱鬧’的地方。 新竹嚴格說來并非是最佳的登陸地點,這一點日本人明白、總參明白,李漢也很清楚。此時的新竹還不像半個世紀之后,已經建設成為臺灣島上有數的城市。此時的新竹破落不堪、有著近7萬土著人跟漢人、日本人、朝鮮人在此居住,港口設施極其粗陋,這些都給國防軍的登陸制造了不小的麻煩。 麻煩并不僅僅只有這些,在第17步兵師的師長姜英看來,在新竹登陸最大的麻煩是這里距離臺北實在是太近了。由于新竹到臺北已經通了火車,日本人的軍隊可以隨時直達新竹,這也是為什么日本人戰前僅在新竹駐扎一個中隊的日本兵的原因。 諷刺的是,這一條自新竹至臺北的鐵路,它其實還是中國人自己掏錢修筑完成的。 1874年,日本占領琉球群島后開始武裝侵擾臺灣,隨后西班牙也揚言要從它占領的菲律賓群島進攻臺灣。當時的臺灣隸屬福建管理,清朝政府為了加強臺灣的防務起用洋務派丁日昌為福建巡撫。 1876年,丁日昌到臺灣視察后即上奏朝廷,強調了建筑鐵路的重要性。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兩江總督沈葆楨等重臣也認為臺灣修建鐵路“功用最大”,“無事時運貨便商,有事時調兵通信”;清政府總理衙門也認為在臺灣舉辦鐵路是“經理全臺一大關鍵”。既然朝廷上下看法一致,1877年4月7日清政府決定要丁日昌“審度地勢,妥速籌策”。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臺灣首次單獨設省。首任巡撫為劉銘傳。1887年初,劉銘傳再次以加強防務、開展商務為理由,上奏朝廷請求重建臺灣鐵路并很快獲得批準。 1887年春,劉銘傳正式主持修建臺灣鐵路,選定臨時省城臺北西約8公里的大稻埕作為鐵路樞紐,往東北到基隆,往南經過彰化(計劃中的新省城)直到原先的舊省城臺南府。由于筑路器材主要購自英、德兩國,工程設計也聘用英籍工程師,所以鐵路采用的是英國標準。1887年3月,從大稻埕到基隆段開始建筑,幾個月以后,往南的鐵路也開始修建,臺灣的第一條鐵路終于破土動工了。 1891年秋,臺北基隆段完工;1893年,又完成了臺北至新竹的線路。從基隆到新竹共設車站15處,開辦了直達班車,使用命名為“騰云”、“御風”、“超塵”和“掣電”號4臺機車牽引。 甲午中日戰爭慘敗之后,臺灣落入日本人手中,臺灣鐵路也系數成為了日本殖民者殘酷剝削跟壓迫島上居民的工具,不得不說這是一件十分諷刺的事情。 因為日本人控制了這條鐵路,自臺北到新竹之間本來就不長的距離,如今更是仿佛近在咫尺一般。4月20日中日戰爭打響的第一天中午時分,第17師的先頭登陸部隊——第331團率先抵達新竹,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加上緊急搶灘的危險,在付出了170多人慘死在近海跟沙灘附近的代價,331團終于踏上了闊別數十年祖國遺失領土——寶島臺灣。 隨后便是連番的惡戰,只裝備了少量重武器的331團隨后便跟駐扎新竹的日本軍隊交上了火,惡戰近一個小時之后,隨著后方的主力逐漸趕來才在后續的重型武器抵達之后,擊潰了當地駐軍,不僅在沿海地區建立了穩固的登陸海灘,還將陣地往內陸拓展了三四十里,勉強算是站穩了腳。 雖說打了日本人一個措手不及,但是上天留給331團他們的休整時間并不多,在戰士們還沒習慣從海洋到陸地的轉變之時,一直在提防著中國軍隊的臺北駐軍很快便抵達了新竹,日本人顯然還沒從被偷襲被動開戰的不利中走出來。他們直接調動了一個聯隊的主力,妄圖趁著國防軍登陸軍隊尚未站穩腳時,將他們趕下海去。 惡戰就此開始,日軍曾對九里莊動過兩次大規模的進攻,但均被固守新竹的附近高地的中國軍隊擊退。 作為17步兵師的師長,姜英如今正在331團的團長張棟的陪同下在331團的陣地上巡視著。在海上漂泊了那么久,隨后才剛登陸便是連番惡戰,如今戰士們都十分疲倦,兩人也都是一樣非常疲憊,但是考慮到日軍可能動夜襲,加上331團曾經在戰斗中死傷慘重,姜英還是強打起精神來,前來這里巡視慰問下戰士們,順便提醒大家千萬要小心戒備,以防被日本人偷襲。 “師座,弟兄們雖然已經很累了,但大家都知道我們是為了什么而戰。是為了收復國土,為了把日本人從咱們手里搶走的臺灣島奪回來而戰。大家還能堅持住……” 一隊人在附近陣地上巡視了一陣,盡管他手下的幾個營長幾次開口,想要說話,都被張棟瞪眼給阻止了。 姜英畢竟是目前登陸部隊的最高指揮官,不可能在前線呆多久。在巡視了一圈之后,他保證了立刻勃發一批藥品跟彈藥上來之后,便離開了前線,只剩下張棟等幾個331團的軍官在那里黑著臉大眼瞪小眼。 “團座……” 姜英才剛走遠,下面一營的營長臉上一板,竟然沖著張棟發起了脾氣,“剛才師座來,你為什么不跟他說,咱們331團都被被打殘了,需要補充,弟兄們更需要休息、需要救治養傷?!?/br> “是啊,團座。我們沒有多少重武器,就靠四挺機槍跟三門迫擊炮,一旦日本人又沖過來,我們打起來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