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節
同時,英法美三個協約國國家無法坐視俄國退出歐戰,令德國跟奧匈帝國東線的兩百萬大軍調離前線。 在試探性的幾次跟俄國接觸未果后,三國大為惱怒,轉而支持俄國反革命勢力,徹底撕破了臉反對新生蘇維埃政權。這樣蘇維埃政權就不得不單獨和同盟國進行和談。德、奧兩國因為處境極為不利,因此同意與蘇俄締結和約,以便擺脫國內外的困境。然而,他們故意抬高要價,對新生蘇維埃進行勒索和要挾。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內的“左”傾分子也反對列寧的方針,和談時斷時續。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六百八十章 蘇俄 俄國沒有出過一個偉人,并說過“槍桿子里出政權”這樣的至理。但是俄國這個國家自14世紀便一直積極對我擴張,從一個面積只有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小公國,最終擴張成為擁有兩千五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巨大帝國。 在這數百年的擴張中,‘鐵拳跟武力擴張’的極端思想已經徹底融入這個國家的骨子里。新生蘇維埃政權也不例外,尤其此時俄國正處于內憂外患之中,要維護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建立蘇維埃自己的軍隊迫在眉睫。 于是列寧在1917年10月28日簽署了關于建立工農紅軍的法令。同年11月14日列寧又簽署了關于建立工農海軍的法令。不過在‘工農紅軍’建立之初,軍隊是由志愿者,主要是工人組成的。盡管俄國軍隊是支持布爾什維克黨能夠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奪取全國政權勝利的根本,但新奪取了全國政權的蘇維埃對于曾經背叛了沙皇政權,又隨后背叛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軍隊并不信任。 而這種不信任,也被歷史證明了是正確的。但是,正是因為蘇維埃政權對于軍隊的不公平待遇以及敵視,也為之后的大量軍隊參與內戰并站在蘇維埃政府敵對面埋下了禍根。 隨著美國的參戰,協約國的元氣得到了快速的回復。而與之形成鮮明類比的是,同盟國在西線開始受到英法美意四國聯軍的強力阻擊,部分戰線開始出現不穩。 列寧在奪取了俄國政權,建立起了紅色蘇維埃之后,不但撕毀了沙俄、俄國臨時政府時期跟各國簽訂的一些貸款跟協議,甚至連其同德國建立的口頭盟約也一并冷淡處理,既沒有向之前許諾的,立刻退出歐戰,也沒有倒戈宣布加入同盟國陣容之中。 為了逼迫蘇俄政權做出‘正確’的選擇,同時也是為了盡快將東線的百萬精銳抽調出來,調往西線趁美國大軍尚且未抵達歐戰之前消滅英法兩國的抵抗力量。德國統帥部做出決定,將聯合經過了一年休整,重新恢復戰斗力的奧匈軍隊,在東線向蘇俄發動戰略性進攻。 德國軍隊于10月18日發起了新的進攻,而奧匈帝國在稍晚一些的第二天也向俄國發動強攻。蘇俄政權面臨著致命的危險,‘一號法令’仍在毒害俄國軍隊,奪取了政權之后的工兵代表蘇維埃機構殘酷的迫害軍中有著貴族、資產階級、地主背景的軍官階層,以至于大量的軍官為了不被殺害不是向德國投降便是主動逃離軍隊。 結果,在德軍跟奧匈軍隊進攻的道路上,只遭到零散的赤衛隊和已經瓦解的舊俄殘余部隊的反抗,舊俄的殘余部隊支撐不住打擊,士兵們紛紛向國內后方退卻。同盟國的軍隊一星期內占領的土地超過了整個一戰前三年所占領的土地,其面積相當于德國和奧匈帝國兩國領土之和。 1917年10月21日,列寧宣布祖國處于危險之中,列寧代表人民委員會號召:“把國家的一切人力和財力都用到革命防衛事業,戰斗到最后一滴血,保衛每一寸土地,要就地槍斃敵人的jian細?!辈⒕o急組織了工人隊伍派到前線。 他的心腹斯大林通令沿戰線的各城市炸毀橋梁,運走貴重物資、火車頭和機器,不要給敵人留下任何東西。 隨著同盟國軍隊的強勢進攻,彼得格勒跟莫斯科的安全很快受到了威脅。奪取了全國政權的布爾什維克黨人,就是否停止戰爭進行了激烈的爭吵。 列寧高瞻遠矚,提出不接受倒戈加入同盟國的提案,要求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結束戰爭,使蘇俄盡早退出歐戰泥潭。他在布爾什維克黨黨委會會議上指出,蘇維埃政權如今并沒有控制全國全部地區,在遠離了歐洲領土的中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跟遠東、中亞等廣大地區,都還有著大量忠于沙皇政權跟臨時政府的武裝力量及勢力存在。 他在會議上最后指出,與同盟國和談只是為鞏固蘇維埃政權,恢復國內經濟、解決財政危機、強大紅軍的戰斗力贏得必要的喘息時間。 列寧的建議得到了布爾什維克黨內大多數委員的支持,不支持也不行,因為德國最近的一支軍隊已經距離彼得格勒只有不足四百公里,首都的安全遭到威脅,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內部已經凸顯亂象。 隨著布爾什維克黨做出決議,列寧旋即派出使團同德國進行接觸。經過一番明里暗里的激烈交鋒后,底牌不多的蘇俄卻成功的利用冬天將到來這一底牌,迫使德國同意坐到談判桌上,并承諾將設法說服盟友。 俄國11月就開始進入隆冬季節。河水冰凍,遍地積雪。在冬季進行軍事活動是困難的。正如左派共產主義者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在10月21日中央委員會會議上所說的,“在冬天,發動進攻在技術上是不可能的?!奔词拱l動了進攻也是困難重重的。 11月23日,談判于德國控制的白俄羅斯布列斯特開始,德國提出了把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的局部和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的全部割讓給德國并賠款30億盧布(約折合50億馬克)的苛刻條件,這引起了布爾什維克黨內嚴重的分歧。談判不得不臨時暫停,德國吸取了當年拿破侖遠征俄國的失敗經驗,統帥部認為若在冬天向俄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需要至少兩周的時間用于集結物資。于是德國向蘇俄做出承諾,將給蘇俄兩周的考慮時間。 蘇俄國內因為德國人的要求掀起了一場激烈討論,列寧主張接受德國的條件,簽訂和約,為新生政權爭得喘息機會,季維諾也夫、索柯里尼柯夫、斯大林、阿爾喬姆、斯塔索娃、斯維爾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員支持列寧;布哈林為代表的“左派共產主義者”反對簽訂和約,主張對帝國主義繼續世界大戰,中央委員布勃諾夫、烏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則主張停戰,復員軍隊,但不與德國簽約(即不戰不和),中央委員克列斯廷斯基、捷爾任斯基、越飛支持托洛茨基。 11月29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和地方負責人會議。60人出席的會議上,贊成布哈林主張的32人,贊成托洛茨基主張的16人,贊成列寧主張的僅15人。最終,列寧的主張因處于少數而未能被通過。 12月8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會議,重新表決簽約的問題。托洛茨基的主張以9票對7票的多數通過,列寧的主張仍然沒有被多數黨員所接受。 因為德國未能在兩周內為東線的百萬大軍補給完成物資,于是德國再一次做出讓步,又給蘇俄留下了兩周的討論時間。 12月20日,布列斯特談判恢復。作為外交人民委員(即外交部長)、談判代表團團長,托洛茨基臨行前與列寧約定:如果德國下了最后通牒就讓步簽約。結果德國果然向蘇俄下了最后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寧電報詢問對策,列寧立即復電堅持:接受德國條件,立即簽約。但是托洛茨基沒有接受列寧的建議,而是發表了拒絕簽約的聲明,率團離開布列斯特。 而此時,前線的德軍已經補給完成,于是,德國政府以蘇俄政權毫無和談之誠意,重新向俄國發動大軍進攻。 戰爭迅速迫近蘇俄首都彼得格勒,一時之間首都區震動。蘇維埃政權為了保護自己,開始全力武裝工農紅軍,在彼得格勒的街頭巷尾、工廠、制造廠和機關里,都張貼出號召性的標語,上面這樣寫道:“共產黨員同志,你會使用武器嗎?你受過訓練嗎?你能使用機槍、手榴彈和迫擊炮嗎?共產黨員,你必須隨時準備全副武裝去捍衛社會主義事業?!?/br> 當時,革命司令部設在斯摩爾尼宮,從彼得堡四面八方向斯摩爾尼宮擁來的志愿者,在這里組成了武裝隊伍。 彼得格勒的青年工人也沒有落在參加革命隊伍父兄后面,12月25日,全市青年工人活動分子大會決定:“將各市區的工作減少到最低限度,集中全部精力建立戰斗游擊隊?!北说酶窭涨嗄旯と松鐣髁x聯盟委員會通過決議,凡是能拿起武器的人員,包括女子在內,都應當立即加入戰斗隊伍。告青年宣言中說:“同志們,拿起武器來!要萬眾一心地加入青年戰斗隊,萬眾一心地站在蘇維爾紅旗下來保衛革命!”12月29日,青年工人社會主義聯盟所組織的第一支游擊隊開赴納瓦爾附近的前線。 在斯摩爾尼宮里,挨近列寧房間的司令部,在日日夜夜地進行工作。斯摩爾尼宮收到從各地寄來的關于工人決心去前線支援首都彼得格勒的匯報,許多城市的工人都拿起了武器。第一批蘇俄紅軍隊伍從莫斯科開赴前線。在彼得格勒省、普斯科夫省、諾夫戈羅德省及其他省也建立了紅軍部隊。成百上千的工人、共產黨員、貧農和雇農加入了紅軍和游擊隊。 在彼得格勒組成的紅軍第一軍團到1月中旬底已經有1.5萬人。到1月31日,彼得格勒志愿參加紅軍部隊的約有2.2萬人,報名參軍,決心起來捍衛革命的工人共有數萬人,其中大多數派去進行防御工作。 滿載全副武裝人員的列車向普斯科夫和納爾瓦方向開去。在極短時間內,一支數量雖然不大、卻有堅強毅力和決心的戰斗隊伍組成了。 然而,意志的堅韌并不能夠彌補軍事上的差距,1月14日,德國攻陷了普斯科夫,大軍距離彼得格勒行軍只需要8個小時。 前線軍事上的失敗,令主張對德妥協的列寧十分擔心。他在跟托洛茨基的書信中如此說道:“布爾什維克黨作為擁有世界上最先進思想的政黨,我們的工農政權在馬克思主義的武裝下,必然將成為未來世界的救世主。但,我們需要時間。親愛的伊萬,我覺得我們之間還存在一些關鍵性的分歧,而這些個人之間的分歧,很可能將使我們這個新生政權因此遭遇重創。歐戰是人類自誕生以來最邪惡的戰爭,我們這個國家已經為它流干了血液。這是一場帝國、主義國家跟資本主義國家的邪惡戰爭,協約國是邪惡的,同盟國同樣是邪惡的。我認為我們可以做出妥協,甚至不妨暫時接受德國人的苛刻要求。只有喂飽了一頭怪獸,它才能有力氣去跟另一頭覬覦我們工農政權的怪獸戰斗。我們需要時間!” 列寧不愧是世界級的戰略家,只可惜他那不在乎一城一池,而將目光放在未來的大氣戰略,在國內卻得不到多少支持。為了挽回不利的局面,他下令在全軍代表大會上向復員軍隊代表列出10個問題的表格,要代表們在短時間內向廣泛的部隊征求意見。在10個問題中有:“德軍如發動攻勢,我軍在戰斗力方面能否抵抗???”,“能否有秩序的退卻,能否長期地阻止德國向俄國腹地推進?”“是否應該立刻加緊進行反對德國兼并政策的鼓動工作和主張革命戰爭的鼓動工作?”“如果軍隊能夠舉行表決,那它會贊成接受兼并的(喪失所有被占領地區)條件和對俄國極其苛刻的經濟條件而立刻媾和,還是會贊成盡最大的努力來進行革命戰爭,即贊成抵抗德國人?”等等之類。 而軍隊則普遍對繼續的戰爭抱有不滿跟反對聲,填寫了表哥的6700多位軍人中,有78%的軍人贊成‘接受兼并的(喪失所有被占領地區)條件和對俄國極其苛刻的經濟條件而立刻媾和’。 戰爭發生在俄國,經過了三年戰爭,人民疲憊不堪。列寧旋即再一次召開中央會議,列舉各種數據指出,士兵大多數是來自農村,因而,士兵不愿打仗,也就代表著農民不愿意打仗,而再打下去很可能就像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一樣,被憤怒的人民所推翻。 經過他的積極爭取,中央委員會終于達成了妥協,列寧以一票的微弱勝利擊敗了托洛茨基,支持他跟德國媾和退出歐戰的聲音總算占到了上風。 但是,雖然已經下了和談的決定,蘇俄也不準備立刻就向德國媾和,因為他們這個時候選擇媾和,無疑將領軍事上正處于勝利的同盟國開出完全無法接受的代價。 1月24日,列寧下達了“社會主義祖國在危急中!”、“竭盡一切,保護蘇維埃政權!”的命令,集中全力甚至連一些被復原的軍隊士兵也重新得到了武裝,大量的軍隊源源不斷的向前線集中,盡可能的掣肘跟阻止同盟國軍隊的進攻。而德軍更是蘇維埃重點阻擊的目標。 1月252月7日,兩周的時間內,蘇維埃共集中了14萬軍隊,游擊軍民40余萬人不間斷的sao擾跟阻擊德國的生命線。 德國人占領了距離彼得堡只有8小時的普斯科夫后,就覺得不會遇到任何抵抗就能沖入俄國首都。毫無顧慮前進的德國先頭部隊碰到了從彼得堡趕來的蘇俄紅軍隊伍,在開始的幾次戰斗中,蘇俄紅軍擊退了德軍先頭部隊的進攻,迫使德軍重新回到普斯科夫。蘇俄紅軍在納瓦爾也表現了這種英勇。在10天之內,德軍沒能前進一步,德軍在俄國戰場陷入了持久戰,更糟的是西線的英美也準備進攻德國。 盡管德國是世界上擁有飛機種類最多,同時也是擁有飛機數量最多的國家,但是此時正處于誕生之初的飛機只能用于戰斗和轟炸,未能用于運輸。何況寒冷的天氣增加了發動機的負擔,可以說是俄國特有的高緯度寒冬再一次拯救了這個國家。在戰爭開始時,俄國由于軍事力量薄弱不能保住前線要地。但是隨著德軍陣線的深入,戰線拉長,使德軍的運輸線薄弱,補給運輸更為困難。同時,各地方游擊隊,不斷破壞德軍的運輸線,奪取德軍補給物質,德軍疲于迎戰。 德國統帥部擔心時間拖久了恐成為拿破侖第二,這一切迫使德國人又重新回到了談判桌上。 1918年2月25日蘇維爾代表團與德國簽訂了停戰和約。盡管蘇維埃政權贏得了保護的休養生息的時間,但卻嚴重的損失了民心,雖然從政權跟國家戰略上而言是勝利,但是在俄國民眾跟各階層、各勢力看來,蘇維埃政權是一個名符其實的賣國政權。 隨著《布列斯特和約》簽訂,蘇俄被割去了近100萬平方公里(包括烏克蘭在內)的領土。蘇俄失去了北方建立了革命政府的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失去了被稱為俄國糧倉的烏克蘭和盛產煤的南俄,加劇了蘇俄糧食的短缺和煤的供應不足。割去了大片領土,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居民(4,600萬人),也就是減少了三分之一的兵源。更重要的是失去了這部分居民中的大部分擁護蘇維埃的民心,為后期的國內戰爭埋下了禍根。 在德國方面來說,合約的簽訂大大的鼓舞了軍心、民心,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德國的軍事機器。德國人從蘇俄身上取得糧食和煤,使國內嚴重缺乏的糧食危機得到緩解,也就緩和了國內人民日益不滿的情緒。 根據保守估計,從1918年3月到7月,德奧從烏克蘭就取得的農產品有:52000噸糧食和飼料,34000噸糖,45000萬只蛋,53000匹馬和39,000頭牛。有一半工廠因缺少原料和燃料而停工或半停工的得到從蘇俄掠奪得來的煤和原料使工廠能開工,增加了產量,也就緩解了人民生活必需品供應不足的困難。這些都能起到和緩國內階級矛盾劇化的作用。 即使這樣,德軍依然不斷越出布列斯特和約的界線,繼續侵占俄國領土。4月開始談判,到7月27日在柏林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附加條約》。 條約承認利夫蘭和愛沙尼亞最終脫離俄國,把土耳其占領的巴庫交還俄國,而俄國答應把巴庫石油產量的三分之一提供給德國。德國保證不越過《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約及附加條約》所規定的邊界。德國撤出新分界西南側的占領區。俄承認格魯吉亞獨立,俄國要支付60億盧布的賠款給同盟國,俄國又失去了一大片領土,而且要支付巨額賠款。這個附加條約比布列斯特和約還要更加“屈辱”,進一步加劇了蘇俄國內對無能的蘇維埃政權不滿的聲音。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迫使蘇俄政權簽訂屈辱的和平協議退出歐戰后。同盟國軍隊從東線戰場上騰出手來,一時間數百萬軍隊西進,歐洲西線戰場上,眼看著將迎來一場更加殘酷的戰爭。 而此時,新生的中國在做什么?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六百八十一章 刀 “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讓革命的紅旗插滿全世界!” 李漢帶著笑容看著桌子上擺放的那份來自調查局的秘密報告,“好好好好好!” 他連說出五個好字,讓著急趕來跟他匯報來自俄國國內機密情報的李東來也多少有些驚訝。 “天助我中華,天助我中華!” 俄國九月革命的爆發,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被布爾什維克黨推翻,紅色蘇維埃政權的建立,一切資產收歸國有,打擊、消滅貴族、資產階級及地主階級,最重要的還有拒絕承認俄國被俘了數百億外債的沉重包袱,并趁機收繳了列強在俄一切資產。同時蘇俄還宣布不承認沙皇時期與協約國的盟約,拒絕繼續履行歐戰義務! 種種的種種,都讓這個新生政權在得罪了同盟國的同時,也徹底得罪了協約國集團。 現如今的蘇俄不但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成功的吸引了協約國仇恨。中國遠在歐洲萬里之外,只要這幾年安分下來耐著心思不發展,追趕上歐洲強國只是早晚的事情。 “從目前我們打聽到的一些情報來看,協約國等國對于蘇俄是十分敵視的。甚至連如今跟蘇俄簽訂了停戰協議的同盟國,也對這個政權帶有敵意。蘇俄的那個‘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并不是空喊起來的。第二國際雖然在14年底解散,但是社會主義卻因為歐戰的爆發導致各交戰國國內民生凋零,反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宣傳,各國社會主義團體及革命組織因此愈發壯大?!崩顤|來在兩年前就被李漢要求歐洲分部專門分出一些人手盯緊交戰幾國的國內社會主義者,因此掌握了第一手的數據。 “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蘇俄領導人列寧的口號并不是無的放矢。俄國很狠,一直都在按照自己的口號行事,即讓各國爆發革命!根據柏林跟彼得格勒傳過來的消息,蘇俄似乎勒緊褲腰帶,向德國社會主義者輸送了一批軍火跟財物支援,目前德國不少地方發生了罷工,甚至出現了罷工者跟軍警開槍的一幕。法國社會主義革命黨人也在活動中,因為過去幾年的失敗加上半數土地淪陷,法國社會黨人的活動要比德國更加成功。他們成功的鼓動了一些士兵,現在法國軍隊開始出現小規模的士兵拒絕向德國陣地發動進攻的情況,法國軍隊已經離崩潰不遠了!法國國內最近一直風聲鶴唳,為了給前線的軍隊失敗找借口,聽說他們還處死了一位叫做瑪塔哈麗的脫衣舞女明星。法國軍方指責這個法國有名的交際花涉嫌向德國提供軍事情報。但是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顯示,德國人在15年之后再也沒有動過她這根線?!?/br> “很明顯她是個替死鬼,軍隊推出來為自己的失敗跟無能推卸責任的工具。而法國政府為了轉移公眾的不滿,默許了軍隊整出的這出鬧??!” 聽他提到了‘瑪塔哈麗’,李漢腦袋里頓時想起了之前看到的泰晤士報上的那張行刑照片,臉上笑意更濃。 一場歐戰,因為他重生帶來的蝴蝶效應,這個時代的法國遭遇了比他記憶中更大的損失。在俄羅斯帝國崩潰的同時,法國也已經能聽到毀滅的哀樂聲。 一切的災難都源自17年下半年,霞飛被尼韋爾取代以后,尼韋爾以極快的速度獲得了“吸血鬼”的稱號。尼韋爾上任之后第一件事便是組織了一場大規模的向德國進行的軍事行動,而這一場軍事行動被稱之為‘第一次康布雷戰役’,正是因為這一場戰役令法國軍隊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嘩變。 盡管在這次大規模進攻中法軍使用了一百七十輛本國自行設計的施納德突擊戰車,但無論技術上還是設計上都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以至于這一場戰役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失敗的命運。法國人向德軍陣地進攻從一開始便遭到了德軍炮火的猛烈轟擊,僅戰役第一周,便有11萬法軍士兵倒下,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面的德軍陣地固若金湯。 法國本土本就因為近四分之三的領土被德國人攻陷而物資供應緊張,隨著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的重啟,法國物資及軍需體系遭到了最大程度的挑戰。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是法軍的軍需體系再完善、先進,也沒有辦法在法國沒有物資補給的情況下,滿足軍隊的需求。隨著物資的減少,整個17年里法國士兵們忍受著難以下咽的食物跟糟糕的醫療環境。 當第一次康布雷戰役落下帷幕時,法國士兵們再也無法忍受惡劣的飲食,惡劣的環境,惡劣的將軍,以及象綿羊一樣的被驅趕到德軍的槍口下,毫無意義地被成群屠殺。軍隊的嘩變爆發,法軍的14個軍團內都出現了兵變情況,士兵們拒絕服從命令,他們用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焚燒帳篷,毆打甚至槍殺軍官,大量的士兵開小差,甚至出現了成規模的潰兵潮。 “許多青年步兵游行穿過一個法國城鎮的街道,學著綿羊的樣樣叫聲,表示他們正象成群的羔羊一樣被趕赴屠場?!边@是泰晤士報上進行的報道,沒有過去對法國人的嘲諷,有的只有深深的擔憂。法國士兵們在紐扣上插上鮮花,憤怒地對指揮官們宣布:“我們準備好了保衛戰壕,我們會盡責不讓德軍穿過戰壕。但我們不會再參與那些死傷累累卻一無所獲的進攻?!?/br> 這是對法國軍隊那些愚蠢的將領們遲到的責難。 尼韋爾的愚蠢令他在上任沒幾個月后迅速丟掉了法軍統帥的身份,接替他的貝當元帥立刻下令停止無意義的進攻以安撫法軍士氣。他一邊向政府要求重新恢復對軍隊的優先補給,要求改善士兵的生活環境和待遇,一點一點的恢復了法軍的士氣,但同時法國政府也處決了很多嘩變者。一些帶頭嘩變的士兵被正式執行死刑,更多的士兵未經審判就被處死。對一些嘩變的部隊,采取了隨機抽殺。危及整個法國的嘩變終于慢慢地平息了。 此時,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正處于極度被動的時刻,軍隊和民眾士氣低落,幾十萬協約國的將士在戰場上死亡。由于幾年來的流血、饑餓和失敗已經磨平了法國人民的驕傲。他們不再相信神圣法蘭西帝國仍承蒙上帝的保佑,不再支持戰爭,他們有的只有對德國人的恐懼、憤怒與仇恨,有的只有對政府跟軍隊無能的憤怒與麻木。 歐戰戰場上,因為法軍的動蕩。英國人跟意大利人不得不暫時接替盟友,承擔更大的責任??梢哉f,因為李漢的蝴蝶效應,英國跟意大利在歐戰中的損失也比原歷史上要慘重的多。第一次康布雷戰役落下帷幕后不久,英國人接替了被嘩變跟動蕩所籠罩的法軍,派出了主力16軍與21軍駐扎在康布雷以南,同德軍進行對峙。 第一次康布雷戰役三個月后的12月,當德國東線大舉向蘇俄本土挺進時,英國人看到了機會。 于是,英國人認真的參考了法軍的計劃,進行了一番休整之后,決定繼續從康布雷向德軍發動襲擊,從而重創甚至擊潰康布雷的德軍,以一場勝利提振士氣,而這一計劃被稱之為‘歡笑的圣誕節’。 根據戰役意圖,英國以16軍跟21軍為骨干組建了第3加強集團軍,不經炮火準備,在步兵、航空兵和炮兵的協同下,在長達12公里的正面(斯海爾德河和迪諾爾運河之間)上以戰車突擊突破德第2集團軍的防御,占領康布雷,向瓦朗謝訥發展進攻。 為了實施突破,集團軍編成2個梯隊:第一梯隊包括步兵第3、第4軍(6個步兵師)和戰車第3軍(3個戰車旅,每旅轄3個營,共有476輛戰車),第二梯隊包括騎兵第3軍(3個騎兵師)。有1000多門火炮和約1000架飛機對戰役實施炮火保障和航空兵保障。在突破地境德國第2集團軍有3個步兵師和224門火炮。德軍防御全縱深達9公里,由3道各筑有2至3條戰壕的陣地構成。 12月20日,早晨6時時分,英軍出動了337輛戰車向德軍發起突襲,德軍猝不及防,前哨陣地的部隊被英軍坦克的炮火擊潰。 英軍戰車和步兵的突然沖擊使德軍軍心瓦解。11時30分,英軍占領了德軍第一、第二陣地;16時占領了德軍第三陣地。英軍在全線向縱深推進了8—10公里,只有居民點弗萊斯克耶爾沒有占領,因為英軍戰車在那里遭到了德軍密集炮火的阻攔。進攻的頭一天,英軍實際上已突破德軍防御,同時還俘虜8000多人,繳獲100門火炮和350挺機槍。 不過這一天里,英軍有111輛戰車被德國炮火機會,還有192輛戰車因拋錨跟陷入戰壕中而退出進攻行列。 但由于在組織戰車與步兵協同方面有不少缺點,英軍未能擴大戰果。為此,英軍又將2個騎兵師投入戰斗(11月21日),仍未取得積極效果。德軍又調集幾個新銳師,戰斗轉為持久戰。 戰役維持到了1月13日,德軍對敵方近12個步兵師,1700門火炮和1000多架飛機構成的突出部實施反突擊。 反突擊之前,進行短促的炮火準備。結果德軍收復大部分失地,俘虜約19000人,繳獲716挺機槍,148門火炮和180輛坦克。幾天后,英軍在德軍的反擊下被迫后退。緊接著一場暴風雪阻止了雙方的所有軍事行動。 第二次康布雷戰役結束,此役英、德雙方在這次戰役中各自傷亡了三萬多人,戰線又基本回到了戰役開始前。 兩場康布雷戰役算是17年末、18年初西線規模最大的戰役了,在兩場戰役中,德國人都表現出了強勁的韌性,大有拖垮協約國的氣勢。并且隨著蘇俄與德國協約的簽訂,德國的資源跟物資緊張不但得到了大幅度的緩解,也能騰出更多的資源跟人力用于向西線開戰。 李漢樂觀的想著,就從目前來看,英法德俄等國的損失,已經接近原歷史上一戰中四國的損失規模了。余下的時間里,就要看同盟國能否讓協約國各國尤其是英法美三國流出更多的血。 而中國的任務,就是樂呵呵的站在一邊坐視巨人打架,一邊悄然發展自己的國力。 當然,還有兩個重要任務,那就是竭盡所能的削弱日俄兩個已經跳出歐戰之中的國家。 “蘇俄那邊的局勢如何了?”李漢問道,協約國各國于1917年12月跟18年1月分別在倫敦召開了會議,討論的議題只有兩個,即如何打敗德國跟如何教訓蘇俄。 協約國各國制定了一個龐大的計劃,甚至貪婪的各國在背后已經互通有無,制定了一個瓜分俄國的總計劃。 占領俄國北方地區,是消滅蘇維埃政權和瓜分俄國總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和其他協約國都非常了解北方地區的戰略意義。從這里經過很短的路程就可以進入蘇聯腹地。資本主義國家的大使們從彼得格勒移到沃羅格達以后,就開始組織外國軍隊侵入蘇維埃領土。美國大使弗朗希斯和英國外交代表卡爾特是策劃這一陰謀的首腦。 1918年2月2日,外國武裝干涉者的第一批軍隊在摩爾曼斯克登陸,過了9天,英國“光榮號”巡洋艦和法國“海軍上將奧布號”巡洋艦又在摩爾曼斯克拋錨,隨后英國軍艦和美國“奧林匹亞”巡洋艦也開來了。武裝干涉者的軍隊在整個夏季不斷登陸。 在武裝干涉初期,協約國占領軍在北方只有2.5萬名士兵,裝備有機槍、火炮、坦克、甚至飛機不等。同是,協約國還聯絡了數萬不愿意接受蘇俄政權指揮的前俄軍復國分子,他們公然打出了‘擁護沙皇,打倒蘇維?!拇笃?,向彼得格勒跟莫斯科地區進軍。此時的紅軍主力還在跟德軍在南線對峙,在這一地區只有4000人左右。 干涉之初,外國武裝干涉者進軍速度很快,直到2月21日,基羅維耶夫被任命為北線人民武裝總司令為止。他號召全體蘇維埃人民進行動員,打一場與侵略者之間的正義戰爭,迅速武裝了3萬多人民武裝游擊隊,效仿南線沿途打擊跟破壞干涉軍的后勤線,成功將戰事拖延到蘇俄政權同德國簽訂了停戰協議,接受了德國的苛刻要求為止??梢哉f,協約國無形中為德國干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削弱了蘇俄政權內部的異聲。 蘇聯紅軍與外國武裝干涉者的戰事持續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因為重武器跟指揮軍官的不足,蘇聯紅軍扶持了武裝干涉者數倍的死傷,才在5月到來前,將全部的入侵者或消滅或驅趕出國。 在對德跟干涉軍的戰爭中,蘇俄政權已經認識到,只有三十多萬紅軍,對于守衛一個擁有兩千多萬平方公里龐大領土的國家而言是多么殘酷的一件事情。于是,4月17日,人民委員會通過了在區、縣、州和省設立軍事委員會的法令,各軍事委員會在民間進行宣傳工作,招收自愿入伍者,陸軍和海軍有了確定的官兵員額,各地都進行著軍事訓練。4月28日,蘇俄在各大城市設立了軍事指導員短期訓練所(即政委的前身)。 “根據最先傳回來的報告,協約國對于第一次武裝干涉的失敗并不甘心,他們重新在積蓄力量,并積極聯絡俄國國內的反抗力量??傊?,蘇俄的麻煩來了!”李東來回答,“他們的紅軍力量,完全不足以保衛蘇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