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節
一所綜合類的軍事大學的建設已經迫在眉睫了,這才有了‘國防軍事學院’的誕生。 蔡鍔這位曾經的西南王被任命為國防軍事學院的第一任校長,這個態度隱隱似乎暗示了什么。要知道如今國內雖然都知道陸軍總長是段祺瑞,但是稍微消息靈通的,都明白新總統更信任他的總參謀長——蔣方震,甚至背后將之稱呼為‘真正的陸軍總長’!蔣方震這位國內軍事大家,有心人稍微打聽一下,有關他的事情便很快能掌握不少了。比如他曾經是長江陸軍學院的校長,不但親自為李漢培養的高達上萬的低中高級軍官,更在軍中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蔡鍔若是做了‘國防軍事學院’的校長,以后定然也將在軍中影響力大增,指不定還能進一步的得到強勢的新總統的更一步的信任。 這,在國內各勢力看來,未嘗不是新總統釋放出來的一個緩解信號! 然而,沒有讓國內各界松一口氣,中央即五月高舉‘削藩’之后,復又舉起了另外一把刀,經過了兩個多月的醞釀,新政府在收回了交通銀行跟中國銀行的貨幣發行權一個月后,終于要對統一國內貨幣動手了。6月14日,新總統親自前往國務院,出席內閣各部齊齊參與的貨幣討論會議。 “總統什么時候回來的?事先也沒打聲招呼,不然我就去迎接你們嘛……”端坐在會議桌中央的徐世昌站起身子,望著李漢風塵仆仆的樣子,笑道,“這一路上辛苦了吧?” 眾人回頭,紛紛站立起來打招呼。 兩日前,李漢就國內唯一的延長油礦的機械設備問題,往天津同美國標準石油公司進行了一番磋商,最終敲定了向美國標準石油公司采購兩百五十萬美元的機械,以將如今只能日產1噸石油的延長油礦產量擴增到年產一萬到兩萬噸,以解決國內因航空軍事跟戰車等機械編制的出現而出現供油危機。雖說如今趁著一戰還未打響,國際石油價格十分便宜,早幾個月前中央便先后向皇家殼牌石油跟美國標準石油采購了六千噸的各式石油用于戰事儲備,但一旦真要開戰了實際上根本不夠使用多久。所以,擴增陜西延長縣的油礦產量乃是當前軍隊最需要頭痛的問題之一。 總統笑容滿面:“諸位請坐,我們剛剛坐專列回來,聽說徐國務召開國務會議討論統一貨幣的問題,于是就趕來了,沒有事先通報,還望諸位恕罪哦……” 他雖然面上在笑,但卻沒多少人感覺他在笑。這徐世昌倒是好算計,想趁他不在北京的時候趁機召開國務會議,在會議上盡可能的達成決議,通過了他們的貨幣統一法案,造成既定事實令總統吃一個悶虧??墒撬麛嗳粵]有想到,李漢早在北京布置了眼線。他那邊有了風吹草動之后,他立刻便舍棄了跟美國人的談判,直接快馬加鞭的趕回了北京,反而殺了徐世昌一個措手不及。 “會已經開了兩天,遲遲不能達成統一意見,我正盼望著總統回來主持大局……”徐世昌臉上的笑容分明是苦笑,他本來是想趁李漢不在北京打他一個措手不及的,卻不想在他看來能從中得到實際好處的內閣財政、商務等諸部竟然都只是拖延著會議,就連周學熙都沒有應從的意思。結果他是上了虎背卻下不來了,只能眼看著反應過來回京的新總統趁機來吃好處。 他作勢起身,要把國務的位置讓給李漢,被后者笑著拒絕了,“老國務,這是總理辦公會,您是主角,我聽聽就行啦?!敝t讓一番,徐世昌還是坐在桌子中央,李漢在旁邊找了個位置,左手邊是財政總長胡瑞霖,交通銀行行長梁士詒跟中國銀行行長周自齊都坐在他附近,周學熙起身迎著段祺瑞難看的臉色,將一疊文件遞了過去。屋內諸位分明能聽到他的話,“總統來得匆忙,想必還沒有看過前兩天的會議紀要,全部都在這里……” 胡瑞霖也從夾帶里掏出幾份材料遞給李漢:“這是財政部關于目前國內通行貨幣之情況介紹……” “諸位,會議現在正式開始。原本打算召開國務會議進行會議預備,特意約了內閣諸位部長,希望大家能夠廣開言論多提一些意見。結果由于意見分歧,遲遲不能達成一致,耽擱了日程。今日雖然名為國務會議,實際上應該是財政會議。不過貨幣問題事關我國財政之根本,又有諸位內閣總長跟總統也不辭辛勞親自參加,更讓我感到責任重大,無論如何要實現一個比較理想的結果……先請胡總長介紹一下市面貨幣情況?!?/br>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五百五十八章 銀元 徐世昌如此開口卻也實屬無奈,他還一直在以過去的老眼光看待問題,難免是要吃虧的。 袁世凱尚且在的時候,縱使是全盛時期,北洋集團也不能做到完全摒棄矛盾團結一心,內部還分為文派、武派,袁系、段系、馮系等等數個派系,也因此徐世昌才認為新總統總是實力強勁,幾位親自任命的內閣總長也不見得就與他一心了。由他以內閣總理的身份主持‘統一貨幣法案’很明顯將加強內閣各部的威信,怎么看都是互利的事情。 可惜,他一來算錯了胡瑞霖等跟隨李漢許久的老人對他性子的了解,他這人是最見不得背叛,當初麾下湯化龍便因為私自接觸日本聯絡議會稍微露出了一些二心,結果便遭遇了其長達大半年的軟禁。雷霆手段之下,李漢麾下的老人都對他的性子摸得比較清楚了。知道他該放權的地方舍得放權,但是有些需要他親自點頭的,也絕不能亂碰。貨幣跟財政毫無疑問,是需要他親自點頭主意之一。 周學熙、陸征祥、唐紹儀等幾位都是歷經沉浮的老政客了,最年輕的陸征祥都明白,現在國內這局勢,必須李漢才能收拾,而且自新總統入主中央之后,他這個外交總長也跟著沾光逐漸硬了起來,兩相對比自然更加貼近新總統,不愿意再鬧什么總統總理之爭削弱了自己。唐紹儀這人也是曾經留學海外的歸國者,當初他能跟袁世凱交情莫逆,也是對于強人政治比較推崇的。這兩年自從丟掉了國務總理的位子之后,他也仔細的反思的一段時間,尤其是過去幾年間國內接連不斷的派系戰爭,更是令他真切的感覺到了,短時間內民國國內不具備立刻推行美式三權分立的條件,同李漢有過接觸之后,他便改為支持這位新總統暫時以強勢手段鎮壓中央跟地方的異聲,先把國內的這段亂局理清。 至于周學熙,他其實是最好解釋的一個。周學熙跟徐世昌、盛宣懷走近不假,但盛宣懷因為幾年前的鐵路國有得罪了太多人,雖然得到了過渡內閣跟臨時大總統的支持做了民國臨時副總統,但國內對他的反對之聲一直都沒斷過,也是因此,盛宣懷這幾個月來一直待在他的副總統府內,除了偶爾露面參加一些會議之外,盡可能的消失在國民的視線中,以時間來淡化自己身上的不良名聲。周學熙曾經是袁世凱的心腹,北洋的錢袋子??墒窃绖P死后,打他名下北洋系資產的人可不少,段祺瑞是最眼紅他麾下產業的一個,甚至多次借口周名下的私產乃是老帥當年調集北洋經費發展,要求‘充公’以作為北洋系東山再起的經費。 周為袁世凱經營了近二十年的產業,麾下的私產跟袁世凱從北洋經費中劃出去的資金建立的公產早就分割不開。截止今年,周名下的產業包括‘開灤煤礦’、‘北洋銀元局’、‘官銀號’、‘中國實業銀行’、‘直隸銀行’‘啟新洋灰公司’、華新一二三四號紗廠等,總規??峙虏幌聝|元。這規模別說段祺瑞等老北洋想要趁機瓜分,便是李漢也眼紅的緊。周學熙倒是個聰明人,他知道依靠自己跟徐世昌或盛宣懷都保不住自己,干脆搖身一變投靠了李漢,有這位大總統做背景,他雖然要割rou一番,但總好過被落魄的北洋系完全瓜分掉要好得多。所以,周學熙現在越發的疏遠了段祺瑞等! 正因為這種種,在教育總長嚴復也沉默了之后,提案一直得不到半數的內閣諸部總長支持,徐世昌的‘統一貨幣’提案就這么被拖延了兩日,給李漢留出了反應的機會。 胡瑞霖遞給總統的資料,他早就看過了因此直接看的周學熙交給他的這兩天會議的紀要。感覺到一道視線落在了自己身上,李漢抬起頭,看著胡瑞霖正用眼神詢問他,他微微點了點頭。本來大總統便準備在最近推行‘貨幣統一’方案的,徐世昌既然忍不住先跳出來了,他自然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 得了他的點頭,胡瑞霖終于一改這兩日的拖延態度,從夾帶中拿出一份文件,讀了起來。 “就如各位所了解的那樣,目前我國貨幣市場十分混亂。市面上流通的貨幣高達數百種,其中主要有銀兩、銀元、銅錢、銅元、紙幣、外國貨幣六大類。又因為自前朝道光年后國勢衰退,導致國家公信力的逐年下降,百姓普遍不認官印寶鈔跟紙幣,所以,我國目前的貨幣市場仍是以銀兩跟銀元及銅元、銅錢為主……” 明朝以前這個國家貨幣以金、銅為主,直到自明中葉以后大量的海外白銀進入,國內白銀富足了之后,方才劣幣驅逐良幣,頂替了黃金的銀兩才確立了其與銅錢并立的兩大貨幣地位。至清末民初,這個國家一直都是大額交易用銀,小額用錢,國家稅收、政府開支用銀,而小民日用則用錢。 民國成立之后,其實銀兩已經逐漸的退出了中小額的交易,因為‘袁大頭’跟‘儲備銀元’兩種含銀量十足的本國政府官印銀元誕生,逐漸的鯨吞擠壓了銀兩的市場占有率,使得銀元逐漸成為了貨幣市場的最大頭。 中國自古以來通行制錢、銀兩,原本無銀元。自中西貿易興盛后才有銀元出現。且均為外國銀元。在外國銀行及其紙幣進入我國之前,外國銀元已出現在我國市場之上。銀元最初按其實際重量計價行使,每個銀元合中國銀兩七錢三分,合制錢六、七百文。嘉慶以后逐漸以枚計算,并出現銀元價格高于含銀量之趨勢。也因此,大量的外商便以銀元套購中國白銀出口,每年都能從中獲利高達千萬之巨。不過他們的舉動也令源源不斷的外國銀元流入中國國內,市面上主要有本洋、鷹洋、人洋以及美、日、法各國貿易銀元。 本洋是指西班牙銀元,因‘南京條約’中為洋人制定的賠款貨幣,五口通商以后成為上海等地方一切華洋交易及匯兌行市的計賬單位。只是后來因為本洋停鑄,來源斷絕,占有率才逐漸衰弱。 鷹洋是墨西哥獨立后所鑄銀元,因其幣面有鷹站立于仙人掌之上圖案而得名,在世界各地以中國流用最廣。上海是鷹洋最大量的主要集中流通地,幾乎成為通貨接受地標準。清末外國銀行在上海發行紙幣,必以鷹洋作為兌換儲備。在北方各地,鷹洋作價也往往高于中國銀。1904年墨西哥貨幣改為金本位制以后,來源斷絕,它在中國的占有率才漸漸衰落下去,但據估計,市面上至少流通高達四億枚以上的墨西哥鷹洋,是國內使用最多的銀元。數量遠超‘袁大頭’跟‘儲備銀元’。 人洋即英國貿易銀元,又稱站人洋或杖洋。因幣面有不列顛尼亞女神手持叉杖而得名,這是英國在1895年在遠東發行的一種銀元,主要鑄造于印度,主要用于對華貿易,所以又名英國貿易銀元。此種新幣鑄成之后,在中國境內通行無阻。最初在廣東最為通行年以后,北方各地尤其在東北、天津一帶也頗盛行。在北方的市價往往超過中國龍洋和墨西哥鷹洋。 所謂美、日、法各國貿易銀元是指此三國在對華貿易中專門使用的貨幣。日本銀元也稱龍洋,因幣面有龍紋圖形而得名。開始鑄造于是日本本國流通的本位貨幣,主要流通于南方地福建、江西、湖南等處;日俄戰爭以后,東北也廣為使用,主要來源是1897年日本改行金本位制后原有舊貨幣沒有銷毀而大量輸入地。美國貿易銀元專供對遠東貿易使用,幣面圖形有女神坐象,手持一枝花,只通行于少數通商大埠。法國貿易銀元也稱安南銀元,流通地區較為狹小,僅限于和安南接壤的云南、廣西邊境適用。 ‘袁大頭’自前年北方政府開始印制以來,借助著英鎊貸款的支持,于海外購買了大量的墨西哥及印度產白銀用于印刷,到護國戰爭前共印制達三千一百多萬枚,總值高達4200多萬元;‘儲備銀元’是西部儲備銀行印制的標準銀元,憑藉著西部的良好財政,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共印制了六千七百多萬枚,作價八千多萬元。 一個令人十分尷尬的問題擺在眼前,目前中國市面上流通跟各國銀行中所存儲的高達十到十五億元的銀幣中,算上前朝印制的銀元,本國銀元的占有率尚不及百分之三十,甚至其中有百分之五左右的中國產銀幣為地方各省私自印制的含銀量較低的劣質銀元。 “國內目前所鑄之銀元來看,主要單位有一兩與七錢二分兩種。前者是淵源于銀兩制度,后者是模仿流入的外國銀元,究竟以何者為標準,一直意見紛呈。光緒二十五年軍機處曾電詢各省督撫對于銀元單位的意見,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均電復照舊(維持七錢二分的重量),不必改鑄。光緒三十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卻又極力主張銀元應以一兩為單位……從其時起,一直處于爭論當中,這幾日的國務會議上,也有不同意見?!?/br> 俗一點說,一兩銀幣普遍官定價格遠遠高于銀幣自身的價格,比如南京政府時期發行的兩元銀幣、上海軍政府發行的五元銀幣,廣東發行的三元、五元、十元銀幣等等,這一類的銀幣多是劣幣。無論是北方政府的‘袁大頭’還是‘儲備銀元’都是七錢二分的墨西哥鷹洋仿幣,雖然在市面上價格比之鷹洋稍低一些,但因為質量相差不大,百姓倒也愿意使用。 劣幣跟良幣之間,內閣起了一番爭端。 “在座諸位,何人主一兩?何人主七錢二分?”李漢沉吟片刻略一發問,眾人紛紛表態。李漢的麾下派系基本上都是支持七錢二分,包括嚴復。他們的意見是無論‘袁大頭’還是‘儲備銀元’都經過了市場的考驗。 不過,商務部長周學熙跟交通、中國兩大銀行總裁梁士詒、周自齊卻站在的劣幣一方,贊同發行一兩幣。 李漢眉頭微皺,目光在徐世昌跟段祺瑞身上各停留了一陣,問道:“請交通、中國銀行兩位總裁說說你們的意思吧?!?/br> 梁士詒、周自齊對視了一眼,梁士詒站了出來道,“稟大總統、總理,關于銀元單位討論,自前清以來,我一直參與,期間曾也一度動搖、反復。我認為以前各省所鑄七錢二分重的銀元是仿照墨西哥銀元之重量,專為在各通商口岸抵、制外國銀元之用,本屬權宜之計。如胡總長所言,墨西哥鷹洋在市場上己占優勢,如自鑄銀元仍仿照其重量,加之我國鑄幣品質不如外國,更不能與之對抗。且中國一切賦稅,均以兩厘計算,若改兩為元,實難折算。所以,我主張廢元用兩,抬高銀價作為大宗買賣及稅賦專用,百姓日常需要以銅元跟小額銀元交易……” 李漢不動聲色將他的意思記了下來,又看向周學熙,詢問這位現在勉強算是自己派系的人,問道:“周總長又為什么反對呢?” 周學熙低頭道:“前清大量外債、賠款都是以銀兩計算,商務部的大量采購也是如此,若是變兩為元,勢必引起糾紛,如果因此而造成外交摩擦便得不償失?!?/br> “周總長此言差矣!”胡瑞霖得了李漢的眼神示意,不慌不忙站起來道:“廢兩改元好處多過弊端,第一,外國銀元既然已是我國貨幣之大宗,百姓使用相當嫻熟,要鑄造新幣,不得不順應潮流、體恤民情,重一兩的銀元各省不是沒有鑄造過,因價值嚴重超過本值,結果反而不得百姓喜愛;第二,自辛亥年來無論前任中央發行的國幣(袁大頭),又或者西部儲備銀行發行的‘儲備銀元’,都已經在市面上獲得了一定的占有率跟百姓及商賈們的支持,廢兩改元勢在必行?!?/br> 之所以梁士詒、周自齊跟周學熙三人會加入阻撓‘廢兩改元’的行列中,原因可能有很多。交通銀行跟中國銀行被李漢收繳了貨幣發行權之后勢力大損,現在只能依靠其早前經營的影響力跟勢力發展。而兩大銀行可以被稱之為國內守舊金融業的代理人。之所以極力主張用銀的原因,恰恰是因為經濟利益,是為了貪圖幣值單位的不同所能創造的利益。如同前朝的戶部寶鈔一樣,它本身并不值錢,但是因為政府的公信力跟強制實行,一度行使紙幣的功能,戶部跟各地錢莊、銀行以及地方政府每年至少能夠通過這些被強制定了價格的‘廢紙’,掠奪數以百萬計的財富。儲備銀元跟袁大頭這樣的良幣,對于不掌握貨幣印制權力的兩大銀行而言根本吃不到一點利益,相比之反而不如價格虛高的劣幣能夠獲得更多利益,反正吃虧的是百姓跟中央、政府的公信力,與他們無關。 想明白了這一點,李漢頓時也明白了徐世昌剛才要讓位給他的另一層含義了。他已經發現了總統歸來自己勢必不能主導‘貨幣統一’提案,干脆從中下絆子,坐看新投靠李漢的幾位能夠從中獲得巨大利益者與其發生爭執。 只可惜,他算錯了一步,李漢對于這一點早有了對策了。只見他放下手上的文件,輕聲道:“有關‘廢兩改元’的問題沒必要爭執,一來民國國內各省發行數百種不同規格的銀幣已經令百姓苦不堪言,無論是前任袁總統親自批文印制的七錢二分的規制銀元還是儲備銀行發行的儲備銀元,都是成功的合格銀幣。以此標準為未來的國家貨幣之根本理所影響。除此外,我國在美國發行之鐵路公債總額將達兩億美元,折合四億儲備銀元。于德國國內發行的鐵路公債折合四千七百萬儲備銀元。于英國國內新追加的鐵路公債約折合一億一千零七十一萬儲備銀元。未來鐵路建設公債償還款項也將以儲備銀元作還,廢兩改元勢在必行!諸位所提到的問題,我會隨后安排外交部同洋人協商。關于稅務結算問題,回頭要麻煩財政部胡總張辛苦一些,重新起草、編排法案,將目前所有仍在使用銀兩為單位的稅款改為‘銀元’,恒定七錢二分為標準?!?/br> 他微微頓了頓,“至于地方各省,隨后我會以總統府的名義,頒發第二十一號總統令,督促地方各省停止私印劣質銀元。日后擁有銀元印刷權的國內只有一家‘中央銀行’,其余皆是非法!除此外,政府將在未來一年內折價收購市面上所有的非儲備銀元銀幣,重鑄儲備銀元!” 根本不給其他人反對的意思,他直接搬出了未來高達數億的鐵路公債,都是以儲備銀元的方式進行債務償還。直接廢掉了包括‘袁大頭’在內的所有銀元,真正的罷黜百家制幣、獨尊‘儲備銀元’! 鐵路公債目前在三國內已經先后募集發行完畢,基本上都進入了機械采購的環節。一提到它,連之前醞釀著要從中攪局的段祺瑞、徐世昌都閉上了嘴。因為已經超出了他們能夠攪動的范疇了! 擔任會議記錄的國務秘書杜司馬筆端刷刷刷走動,記錄了當天達成地第一項原則性安排。心里感慨:國務會議吵了兩天都沒有議決,總統一回來就把事情給辦成了。這就是差距!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五百五十九章 本位與紙幣 統一國內貨幣標準,這是每個新政權成立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北洋政府時期,袁世凱曾經野心勃勃的想要一統國內貨幣,弄出的‘袁大頭’若不是遭遇西部儲備銀行的‘儲備銀元’的阻擊,十年……不,五年之后未嘗不能擊敗國內各勢力,成功確立其國幣的地位。 當然,沒有如果!現在的事實是北洋集團已經成為了過去,不過從與日對抗中抽出手來的新總統卻要秉承他的意志,將統一貨幣標準推行下去。 “隨著近兩年來國際市場上金銀貴重金屬的價格不斷波動,很多洋人銀行都是看中了我國一直以來類似早年大洋彼岸‘墨西哥’國的銀本位制度,利用我國金賤銀貴的弊端,每年利用將大量國外廉價的銀運到我國,然后套取高額利潤。保守估計,每年僅因為此,我國將損失財政高達七到八千萬元。所以,只有最終廢除了銀本位制才能確保我國財政的安全。廢兩改元只是第一步……” 總統開了口,財政總長胡瑞霖自然要跟上,他應和道:“財政部也是這個考慮,考慮到白銀在我國數百年來一直以國幣的地位存在,不宜立刻便廢除了,尚需要徐徐圖之。短時間之內,銀元的代替銀兩跟兩制銀幣的存在十分必要。這個時間也許二十年、也是十年不等??紤]到國內本國所鑄造的銀幣之中‘儲備銀元’的質量最高,影響也是最廣,南北各省百姓都愿意接受。財政部擬在國幣條例通過后開始大量印制儲備銀元并逐步將市面上的各種銀幣收回熔化重鑄,但是歷年發行數量甚多,成色、版本、重量皆良莠不齊,如果一律兌換,時間上恐怕有些吃緊,一二年內此項工作不容易完成。財政部擬規定一個過渡時期,允許各地銀行按舊有貨幣之實際價值予以升水或貼水兌換新銀元,兩年或三年后,視情況而進展規定停用期?!?/br> “如此建議甚好……” 之所以要確定儲備銀元的暫時國幣身份,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儲備銀元就如同袁大頭一樣,正面引得是李漢的正面像,這對于他在全國范圍內的威信豎立有很大的幫助。國內既然有‘孫大頭’、‘袁大頭’、黎元、唐元,再有一個‘李元’又何妨? 徐世昌見周學熙等幾人在總統開了口之后,沒有站出身來反駁微微有些失望。便將話題轉移到下一議題:“前兩日國務會議另一議決不下的議題正是大總統之前提到的本位問題。我中國貨幣原無本位之說,只是近20多年來,各大列強均陸續采用金單本位制,我國則是主要用銀的國家,世界銀價持續跌落,我國損失不小。馬關條約中的對日賠款、八國聯軍的庚子賠款皆需折合金幣交付,每次支付賠款時所支付的銀兩一直隨銀價的下跌而增多,而發生所謂鎊虧,并由此而使本位問題的爭論一時熱烈。光緒三十年美國國際匯兌調查委員精琦建議我國實行金匯兌本位制,雖被拒絕,但影響一直存在。方才聽大總統的意思,似乎日后要廢除銀本位,莫非真要實行金本位?” “徐國務莫非有什么不同意見嗎?” “回大總統,我的確有些自己的看法。今天便說出來,榮各位品鑒一下。我是主張銀本位地,原因主要還是考慮白銀在我國的地位問題。大總統之前分析地很透徹。近30年來,世界銀價持續下跌。我國國內銀價遠高于世界各國,結果每年都要遭受大量的鎊虧。但是鄙人以為,金本位制雖甚美善,但我國并不具備實行金本位的條件。第一政府缺乏黃金,我國非是產金大國,黃金多賴進口,弊端如同白銀一樣。第二,百姓手中所持之銀、商賈各界所持之銀、錢莊持銀、洋人銀行屯銀,一旦政府實行金本位,必將導致國內銀價劇跌,不但百姓受害,連商業實業也要受到牽連,洋人恐怕也不會善罷甘休,很可能就此引起動蕩。這,可就不美了……”徐世昌說得并不是沒有道理,總統也跟著點了點頭。 關于本位問題,洞察歷史的李漢對于金本位未來大勢了若指掌。他其實并沒有要確立金本位的意思。因為金本位雖然好,但實行起來難度甚大。正如徐世昌所說的,國內政府儲金不足千萬英鎊,完全不夠支撐一個國家確立金本位的。而且,數百年來的大量白銀流入,中國民間現在包括在華各大銀行,所掌握之白銀乃是一個天文數字,盲目實行金本位造成的國內銀價暴跌,的確會引起一場動蕩。而且隨后不久的一戰中,因為大量的黃金從英法等國流向了美國,導致歐洲列強建立的金本位制度出現了不穩,一戰結束后列強迫于經濟危機雖然沒有明確廢除金本位,實際上其已經名存實亡了。對中國而言確實不用趕這個時髦。況且,在一戰其間作為貴重金屬的金銀價都是暴增著飛漲,中國不產銀但是國內卻擁有大量的余銀,而且多數都是流于民間,等同于無形中便從洋人那里討來了一筆欠款。金銀本位都不重要,學習英美兩國建立信用貨幣或者半金本位半信用貨幣才是最重要的。 “老國務的意見的確在理,不錯,金本位在我國國內暫時實行不開。但是作為世界各國的主流標準,我國日后要逐漸走向富強,還是要學習跟參考列強的成功經驗的?;仡^希望財政部諸位多辛苦一些,回去認真探討下這一方面。暫時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我國仍將實行銀本位,至于金本位,不妨徐徐圖之!” 無非是個先后步驟和階段問題,金銀本位問題上李漢沒有深究的意思,沒必要。 “財政部跟兩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面臨的最棘手問題便是關于前清時節遺留下來地眾多制錢和銅元不知如何處理?今后既然已經確定銀元為主幣,那輔幣又該如何確定與發行?!?/br> 制錢俗稱銅錢,外為圓形,中有方孔以利于穿繩攜帶,應和天圓地方之意……制錢之鑄造,自漢代以來便是政府的專利,民間不得私鑄,有清一朝。有制錢鑄造權之機關在中央為戶部及工部,在地方為各省布政使司。戶部有寶泉局,工部有寶源局,皆因襲明之舊制,惟明代各直省鑄局皆得稱寶泉、寶源,清代則只限于京局。咸豐三年因洪楊(太平天國)起事,財政空虛,各地頗有不遵舊制增設鑄員,創錢充作軍餉。而當時各局又多系鼓鑄大錢,其后因大錢難行于市面,各局亦多相繼停閉,同時因外國銀元暢行各地,制錢的需要量自亦相對減少,同治年間鑄局劇減。及開始鑄造銅元之后。各省都視為獲利的捷徑,除寶泉、寶源二局而外,無局肯制錢。到宣統初年僅剩京師寶泉一局,然亦只是為著維持局員、局匠生活,所以沒有裁撤。 周自齊見梁士詒不愿起來,只好硬著頭皮站起來道:“銀元流行前,制錢每年約鑄200萬串,前朝為搜刮百姓,每每變更制錢分量,鑄造大錢(如當十、當五十等),更有夾雜鐵、鉛等雜質之舉。于是錢銀比愈加跌落,清初一兩白銀可換錢約900文后跌落至1700余文仍難換到。我中國銀行跟梁總裁的交通銀行都是前朝的貨幣發行銀行,因此掌握一些數據?,F全國制錢因為經年累月和自然損耗不少,但據財政部分析,至少還有10億文甚至20億文以上的舊制制錢在流通。不僅一些偏僻省份在用,就連各口岸跟京城、天津、上海、廣東甚至香港都在用。因為都是前朝貨幣,繼續使用不太妥當。但如何收回,財政部深感頭痛……” 銅元同樣為圓形銅錢,其與制錢之最大區別在于邊緣略厚,中央無方孔,出現甚晚,光緒年間始有面世,主要為模仿外國之銅輔幣,袁世凱改制時曾經印制了袁大頭銀元的輔幣,儲備銀元也有銅制輔幣,這兩種銅元輔幣雖然在市面上已流通無阻,漸有代替制錢之趨勢,但因為銀質的較少,一時半會之間不可能普及到全國,因此大多數地區都還在用前朝的制錢跟光緒銅元。而且地方各造幣廠在辛亥年革命之后紛紛設立,有能力的便印些劣質銀元,沒實力的多數還是大鑄銅元,大多數的官定價格都遠超它本身的價值,不但百姓不喜歡用,也擾亂了市場經濟體系。 前朝跟地方各勢力留下的爛攤子,總統也頭痛了,皺眉問道:“這種情況難道就沒有辦法控制么?” “銅錢和銅元是一定要收回的,我國雖然產銅,但數量不大,遠遠不能滿足需要,每年都要花費銀子從國外進口銅料,現在兵工行業大量需銅,兩相爭奪必然不妥。況且,銅錢、銅元濫鑄,已經失信于民,不能不加以重視。我看,不如政府先下一道政令,言到將在未來固定三到五年后廢除前朝制錢跟銅元,然后以儲備銀行券兌換的方式吸收民間流通的制錢。為了加快回收步伐,不妨在回收時略微讓利于民。比如一元儲備銀行券可換1300文銅錢,我們定的兌換標準就以1000文換一元。政府以溢價回收保證了紙幣的信譽,雖然財政上需要承擔一部分的損失,但一來可強化‘儲備銀行券’的紙幣影響力,二來也可換來民眾的支持,諸位以為如何?” 胡瑞霖事先已經跟大總統通了氣,他的心思已經摸得很清楚了。 第五卷 大炮主義 第五百六十章 法幣跟央行 胡瑞霖的話剛落下,會場內頓時便安靜了下來,尤其徐世昌等人眉頭不自覺的便皺了起來,因為他們仔細一想,便發現了這位新總統心腹話里的圈套了。 段祺瑞在會議上第一次開口,詢問道:“總統雖是好心,但恐怕財政上也吃不消。舍棄之前不說,自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至宣統三年間‘大清’、‘交通’兩大銀行共印制銅元不下兩億,算上民間制錢,多且不說而且分散各地,恐怕三五年內無法回收完成。銅元一廢必傷國本,此提案尚需謹慎考慮!” “段總長考慮的是,不過總統一貫以來的執政方針都以穩民跟富民為標準,我財政諸位閣員自然也不能夠給大總統抹黑。昨日徐國務突然要召開國務會議討論國幣問題,因為準備不足我們在會議上很少發表什么意見?;厝ブ笪易晕易隽艘环瑱z討,重新召集財政部諸位閣員,研究了大半夜,就很多問題都已經有了準備。比如剛才我說了穩妥的一方面,其實內中還蘊含著積極成分。既然是溢價回收,每一元可凈得幾分的利潤,各地凡是頭腦靈光必然會嗅出此中機會,我們不用號召,自然會紛紛把各地的銅錢收攏過來兌換,這等于政府不用出面張羅就有人幫我們貫徹回收精神。從另一方面看,也不需要另設很多兌換點,我的意思是只在奉天、京城、天津、青島、武昌、西安、重慶、南昌、杭州九處設立回收點,自有人為了那一部分溢價而送上門來……雖然溢價回收可能要虧損一部分,但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們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大的損失?!?/br> 的確,若是政府能夠通過這么大規模的舊幣換購,不但可以消除前朝的最后一點影響力,能夠快速的將儲備銀行券推上國家信用貨幣的位子上,也能夠回收市面上大量的珍貴銅資源。中國是缺銅大國,銅資源又是工業發展必不可少的戰略資源。從國家的角度上來看,怎么看都是大賺! 總統帶頭點了頭,自然多數閣員都是贊同的,只不過內閣總理徐世昌有些遲疑,“胡總長言之有理,只是我還有一個疑問,若是各地都貪圖此中溢價,在一時間紛紛前來財政豈非難以承受?” 梁士詒、周自齊、周學熙不動聲色的支起了耳朵,徐世昌等人都發現了財政部規劃的回收舊幣法案中的弊端。按照他們對新總統的了解,他向來是謀而后發,怎么可能讓別人占了好處呢。正如胡瑞霖之前所說的,國內至少有價值不下數千萬甚至過億的前朝發行舊幣散亂國內各處,并且如今還被百姓拿來當做貨幣使用。如果僅靠政府一家之力,受限于交通跟國力,很難在三五年內徹底清除了貨幣市場上仍在流通的前朝貨幣的影響力,除非總統府干脆下令立刻廢除前朝貨幣,令全國所有正在流通的前清制錢跟銅元成為非法貨幣。 倘若真這么做,那么國內受到損失最大的,毫無疑問將是百姓跟中央威信力,稍微有點政治頭腦的人,都不會拿自己的未來政治生命去打賭,否則看看盛宣懷吧,一個鐵路國有徹底廢了他的政治生命,就算是之前通過南北和談上位,現在已經輕易不在人前出現,還要往外大量的撒錢捐贈教育、捐贈河南災民等等義舉,盡可能的修補自己早年留下的罵名。這就是民主時代的好處,百姓們的意志能夠上達天聽,若是放在前清時期,就算他弄得天怒人怨,只要不得罪皇親國戚,基本上也最好暫時偃旗息鼓一陣,過兩年后還不是官復原職,甚至還能更上一層! 過渡內閣中既有效忠于新總統的革命派系,也有周學熙、徐世昌等守舊派,他們中便是有人跟新總統走近,依舊不能掩蓋自己大壟斷官商的底子,如果財政部真要實行廢除銅元法案,毫無疑問梁士詒等幾位最少也是手握數百萬資本的大家將能吃到最大的一塊蛋糕。他們本身便是內閣高層,第一時間掌握了這一消息,得到了肯定之后便能回去立刻布置,至少能夠趁機漁利一筆。 也是因此,徐世昌等才會擔心,這會不會是新總統故意弄出來的陷阱,挖好了坑讓他們自己往下面跳。 “不然,銅錢是大宗貨物分量極大。不說各地貨幣十分分散,而且長途販運之運輸費用也是一筆巨大開支。我們財政部討論了大半夜,認為要鼓勵地方諸位鄉紳幫襯收購,加快財政廢除前朝貨幣的動作,自然也要對諸位有所補償。這也是我們所選的九處收購點都是交通便利發達的地方。等將來時機成熟,可在各省都設點兌換以作為政策的深入執行?!?/br> 李漢點了頭,徐世昌等將信將疑下也沒有再繼續表示反對。經過表決,眾人都贊同胡瑞霖的建議,又一項法案就此通過了。 李漢道:“明日我一并發布總統令,公示禁止市面上所有前清時期制錢、銅元流通。一律收兌,收兌標準由財政部根據各地行情擬定,諸位也要多多勞心盯緊,至少要令市面上保持一成左右的溢價,否則價低傷民,非我所愿。至于輔幣我倒有不同地意見,由于輔幣需要經常性流通,磨損極大,紙幣遠不如金屬幣來得耐用,金屬輔幣之發行還是大有用武之地,只是需要在金屬成份上動動腦筋?!?/br> “本來國幣條例擬定中有發行十進位銀輔幣的意見,是不是仍舊如此執行?” “可以換個思路嘛,不一定要在銅、銀上面做文章?!崩顫h笑吟吟地說,“可以用鋁!” 中國乃是缺銅大國,用同這種貴重戰略金屬制作需要大量應用于國家流通貨幣領域里,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之后,已經成為了制約這個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大不利因素。每年為了保證有足夠的銅幣投入市場,政府都需要花錢一大筆錢用于對外采購銅礦,不僅如此,也給洋人留下了機會趁機通過控制上海銅市交易價格,控制中國財政跟貨幣流通。所以很早之前,李漢就考慮效仿后世,用鋁制作輔幣代替銅了。一百年前鋁這種類似用銀又不一樣的華麗金屬剛被化學家們提煉出來,它的價格極其高昂。當初縱橫歐洲的拿破侖大帝大宴群臣的時候,眾人都用銀碗,唯獨他用鋁碗以示尊貴。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展,鋁的價格雖然仍舊不菲,但是已經下降了許多。而且,最最關鍵的是,李漢早就通過跟德國之間的關系,令麾下冶金公司掌握了大規模制造純鋁的技術。并且通過德國政府,向德國杜拉公司購買了‘杜拉鋁’的生產技術轉讓,也掌握了鋁合金的生產技術。這無疑為鋁工業跟制作鋁輔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光是純鋁太過柔軟,惟有配合鋁合金后不僅質輕而且極其堅硬耐磨。用鋁另一個好處是來源單一,容易控制,我國除湖北目前有鋁出產外,別處均無,可以有效防止濫鑄、私鑄。當然,究竟行不行還要請財政部試鑄之后才能下定論?!?/br> 這個時代的因為國內不產鋁,加上國際上也沒有多少產業能夠用到率,使用用途的稀少導致遠東便是日本也只出現了鋁工業萌芽,世界上除了德美兩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年產二十萬噸以上鋁的工業基礎,英法兩國若不是近些年來在無線電上加大了投入,恐怕現在連年產十萬噸鋁的規模都不能達到。國內仍處于鋁貴的時期,尚有些古玩點高價出售鋁制碗具等作為訪友饋贈的工具。對于政府使用這種極其相似于銀的金屬,諸位閣員均是點頭同意,認為可以暫且試試。 剩下的重點難題,自然是儲備銀行券法幣化問題了。紙幣又是當前國內貨幣跟財政領域一個令人棘手卻又不能忽視的問題。甲午戰爭失敗,中國徹底失去了亞洲第一強國的最后一塊遮羞布后,列強也終于放下了對華的最后一點忌憚之心,開始將這個國家當做自己的殖民地來對待,對華經濟侵略不斷加深。它們所開設地銀行都非法發行了大量紙幣。大體上可分為兩類:一類以中國貨幣為單位。其中又分為銀兩票和銀元票兩種。如匯豐銀行發行地1元、5元、10元、50元、100元地銀元票。及5兩、10兩、50兩、100兩地銀兩票;德華銀行和麥加利銀行也發行有銀元票和銀兩栗?;ㄆ煦y行同樣發行了幾種不同面額地銀元票。另一類以外國貨幣為單位。主要有日本于日俄戰爭時期在我國東北發行地軍用票。橫濱正金銀行發行地日本金票。華俄道勝銀行發行地金盧布票等。 戶部銀行成立以后,也曾在各地分行發行銀兩票、銀元票、錢票(即以制錢標明面值)等三種鈔票。銀兩票地面額自l兩至1000兩共二十八種。銀元票分l元、5元、30元三種。錢票有2、3、4、5、10吊等五種。這些紙幣發行后無論銀行及戶部收解款項及各省交納錢糧賦稅均可通用。其中銀元票流通地數額很大,流通地區遍及等地。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戶部銀行改名大清銀行之后。所發行地紙幣種類大體上與戶部銀行所發行地差不多。但因為幣制紊亂,各地銀兩成色、銀元種類都不相同。因此大清銀行總分行所發行地各種銀元票和銀兩票都必須注明某處通用銀元或某行所在地成色以示區別。其兌換辦法一般都是某地分行發行地紙幣只有那一處分行才能兌現,這種局限性制約了本國紙幣的發展。 而且,滿清政權發行紙幣也只是為了掠奪民財,養肥自己罷了。據不完全統計,短短六年里,前清戶部銀行(大清銀行)前后累計發行紙幣超過三億元以上,另一家擁有貨幣發行權的交通銀行也發行了超過一億元以上的紙幣。當然,這兩家銀行所發行的紙幣也是流于表面,至少在國內少有商賈跟百姓認它,多是使用匯豐銀行、比利時銀行、德華銀行等洋人銀行發行的銀兩、銀元票。所以,倒也不需要財政部耗費多少心力去收拾前朝留下的爛攤子。 西部儲備銀行近些年來依靠著李漢的支持跟雄厚的財力,過去兩年間已經發行了高達八千多萬的儲備銀行券。其中市面上流通超過三千萬元,由于信譽昭著、分行廣泛,雖然沒有國家法定紙幣之名卻已經有了其實。 李漢抬起頭來:“方才我看了財政部的資料,雖然繁雜,但大意卻是兩個,第一,各國在我國設立銀行,發行鈔票。擾亂我國金融市場;第二,我國不懂發紙幣究竟如何cao作,各地以為生財之道紛紛濫發……” “總統所言極是,紙幣發行較之銀、銅貨幣發行更為混亂?!敝軐W熙皺著眉頭一一道來:“各外國銀行的紙幣在我國境內流通,不僅使國內幣制更加紊亂,而且嚴重影響了各地的金融物價。例如外鈔勢力最大地港紙,在粵桂幾省市場上一時竟處于主幣的地位,兩廣金融物價、人民生活莫不受其嚴重影響。然各列強久已發鈔,一概停用未免不太現實,況且洋人恐怕也不會甘愿,理應當小心處理?!?/br> “打鐵先需自身硬,欲使百姓拒用外國紙幣,光靠一紙空文無濟于事,反而會引發外交危機?!睖珘蹪摻舆^話茬,“首先我本國紙幣必須爭氣,倘若我國貨幣信譽昭著、兌換方便,百姓必喜用本國之物。這等道理,不僅商品如此,貨幣也是如此?!?/br> “西部儲備銀行發行的‘儲備銀行券’名聲極佳,無論百姓、商賈都認它,不如就以此為我國之紙幣?!绷菏吭r小心建議道,“我聽說西洋各國都只有一種紙幣,法國即是法郎,美國即是美元,英國即是英鎊,只有我國林林總總居然有上百種貨幣,豈非滑天下之大稽?” 他嘴上雖然如此說話,實際心里老大的不甘愿。他是交通銀行的總裁,雖說現在官股被移交到了財政部名下,但他的總裁之銜一日不掉,憑借多年的經營,這交通銀行便等于他的半個私人銀行,貨幣發行權被奪,他心里會甘愿才怪。 李漢道:“諸位的意見和我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貨幣之鑄造、發行權應該掌握在中央之手,任何銀行、地方等不能有所逾越。方才我看財政部的資料,也說大清銀行是代國家發行紙幣。今后,我們要將這個代字去掉,專門成立銀行進行貨幣發行,這方面西部儲備銀行有經驗了。我主張日后西部儲備銀行改名‘中國國家儲備銀行’,主要承擔兩個使命:第一,專屬發行貨幣、債券,根據市場確定指導利率,統籌金融市場;儲備銀行券可暫時作為國家專門發行新貨幣,儲備銀行本身不參與吸收存款、放貸等日常業務。第二塊內容是儲備銀行作為國家銀行負經理國庫,監督各商業銀行、錢莊等金融機構以及募集國內外債之責。內容有二,其一為存款保證金制度,凡是商業銀行吸收存款,必須繳納一部分比例存入儲備銀行,不計息,單純用作對各行存款之保證,將來一旦發生擠兌,尚有國家信用和準備金可以救濟一二。在日常經營中,也可為各商業銀行提供短期拆借和專項借款,利息可略低于市場;其二為再貼現制度,即以國家信用保證各票據地順利流通,防止惡意票據??傊?,日后儲備銀行將不得經營具體業務,專門負責國家貨幣發行跟國庫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