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節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議和 第三百零七章 實業 荊州,隨著一應新購設備已安裝調試完畢,實現了最初級的機械生產。機器面粉廠才一掛牌之后,就完全進入了滿負荷運作狀態。一方面軍政府從流民之中招募了不少不需要支付多少薪酬的低廉勞動力,另一方面,依托江漢平原跟兩湖豐富的糧食產出。經過改裝之后,機器面粉廠可同時生產軍供、軍政府統購所需之土豆面粉、各種雜糧面粉;二來也能生產出小麥面粉,并且面粉廠的機器還有一定的豆油壓榨功能,只不過需要在經過技師的調試改裝,成本也會因此升高了許多,暫時沒人回去做那賠本買賣罷了! 面粉廠的名字暫定為荊州面粉廠,目前的產能經過洋人技師調整之后估計,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一個日夜可生產面粉800包(約80噸)上下。不過考慮到兩湖多種植水稻,小麥卻需要自河南、安徽運來,加上即便是將每月統購的軍屬保障糧算入軍政府平均每日所能消耗掉的面粉之中,一日消耗量也只有60到80包,加上鄂中五府的消耗,也不過剛剛過了250到300包,面粉廠卻是存在著一定的開工不足。 好在之前在選擇跟德國人談條件的時候,李漢已經認真的考察過當地的市場了。以他們的機器來說吧,采用的乃是赫赫有名的歐洲工業巨頭西門子所生產的機器,雖說產能有些不足,不過比起市面上國內面粉公司所采用的英制、日產、美國機器跟法國造,卻要先進不少,生產成本評估要比如今的國內面粉巨頭——中興機械面粉有限公司、茂興還要低廉兩成左右……加上中國古來都有‘民以食為天之說’,歷史上民國實業之始可不就是開始于面粉跟紡織兩大行業……以他的計算,在面粉廠投入生產之后,每日可獲得收益約80兩至120兩左右,約盈利能過兩千兩,已經算是不錯了! 何況這面粉廠雖然沒在跟荊州本地鄉紳、地主的協議之中寫入其可入股之公司名單中,但是他的目光卻沒有這么短淺,區區一個面粉廠還不在他的眼中……北邊京城那邊已經傳來消息了,他派過去的幾人已經盯上了目標一眾,并且摸準了對方的作息規律,就等選準了合適的機會,就要動手拿他……等到那些專業的人才來了之后,他的財政就能輕松了不少,到時候……莫要說一個面粉廠了,只要那些地主、鄉紳們愿意賣地,全送給他們也不是不行。 出于未雨綢繆的打算,在荊州面粉廠投入使用的第二天,他便已經做好了準備,將整個工廠的機器成本略微加了一點水分之后折合成了十四萬兩銀子,折合約一千四百股,全在他手中。就等著荊州的一群聞到腥味的鄉紳、地主上鉤…… 不過比起這日后不需要他再多費神的面粉廠,相比較之,軍政府費了好大的功夫才完成的另外兩大公司才是他今天參觀的重點! 正是火柴跟肥皂! 千萬可別小看了這兩個并不起眼的小東西,在20世紀初的中國卻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遍觀肥皂制造,不要說鄂中一帶沒有類似產業,舉目整個兩湖之內都是第一家?;鸩竦故怯幸患?,正是曾經在京山與他有一面之緣的京山實業家——盲公家中產業,不過他那采用的技術乃是荷蘭上個世紀末的生產技術了,比起洋人來的確落后了不少,李漢也曾經買過兩盒他生產的火柴,經常出現火柴頭受潮,點不起來的情況。最終他才下定決心,由軍政府出面建立一家火柴廠。 火柴俗稱自來火,是太平天國以后才流傳入華的稀罕貨,最初產品全部來自歐洲,又以瑞典居多,甲午戰爭之后,日本輸入的火柴又占據了近乎99%的份額。李漢穿越后第一個感覺生活不習慣的就是用火,要想起火非得耗去老半天的功夫,他帶來的那個打火機已經快要沒氣了,所以,平時若是煙癮犯了,還是要隨身帶上幾盒火柴的! 以國內現在的技術,打火機自然是沒能耐生產出來的。不過,打火機是造不出來的,但火柴便沒有那么高不可攀。軍政府做過調查,進口火柴幾乎都是黃磷火柴,使用起來雖然性能不錯也容易著火,但由于黃磷含有劇毒,誤吞食一二火柴頭便有可能中毒,在各開放商埠每年都有無知國人因此而招致身亡的。除了誤吞食導致毒身亡外,制造過程也極為有毒有害,根據德國技師透露的消息,此時西方各國的火柴工業在采取嚴格防范的措施之下依舊每年都有不少工人因為黃磷引的職業病而死亡。倘若能制造出安全可靠的火柴,豈非是利潤豐厚的買賣? 制造火柴的技術并不復雜,說穿了關鍵就在物料和原料兩種。物料又分木材和紙張,前用來制造梗片,后用于糊盒包裝之用。根據經驗,制梗的木材以白楊木為最佳,椴木、槿木、美楊又次之。而長江流域恰恰是白楊木的產地之一,雖然沒有黃河中下游分布那么廣,但是在各縣城、鄉鎮郊野也都能看到成片的白楊樹林。 于是物料問題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了解決。 原料是火柴制造根本,尤其是火柴頭上面的藥料更是生產的核心技術所在。李漢的化學學得還不錯,上化學課的時候,還模糊記得上化學課時,老師為了激發他們的興趣,找來了簡易火柴的制作方法,在當時的課上,李漢由于cao作的不好,被老師親自指點了兩堂課,因此記憶猶新。不過那份在后世二十一世紀很簡單的方法,在這個年代卻不簡單,因為那個老師選擇的正是后世早就被發明了幾十年的后世安全火柴的配方——說穿了便是氯酸鉀、紅磷、白蠟、牛膠、紅礬的混合物。氯酸鉀和紅磷聽上去嚇人,實際都是煙花爆竹制造的主要原料,老祖宗早就打好了基礎,方便易得,至于白蠟、牛膠等主要用于凝固定型,量并不大。 當然,火柴雖小,制造起來卻很麻煩,整個流程包括制梗、整梗、排版、調藥、烘干、刷邊、涂沙、糊盒、裝盒、打包等工序。除了制梗和糊盒可以在外進行外,其余都需在廠內進行。而整串流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便是把火柴梗夾起來,使火柴頭可以成批量的蘸油、蘸藥,否則一根根cao辦豈不要急死人? 當時日本在排梗時還是采用手工,不但速度慢而且并不整齊,李漢當時在跟德國人談判時,便趁機引進了德國生產的整梗機,能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通常情況下,火柴廠所用的火柴梗都是預先交由家庭作坊制作成型的。由于精力有限,李漢便采納了一個美國技師的建議,用了外包的辦法,將制造軸木和糊火柴盒這種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活放在廠外加工。一般現由火柴廠廠供應梗片和紙張,然后交由家庭帶回去制作,到時候采用計件方式,既清晰又簡便,既自由又輕松,還能帶動當地經濟……因此他稍稍考慮了一下,便接受了建議…… 不過,雖然火柴廠規定了長度和粗細,但家庭作坊畢竟不是精密機器,哪有那么精確,略微有一些誤差在所難免,所以收攏家庭作坊遞交上來的火柴梗后第一步工作便是整梗,就如同一群散布四處的士兵先要排隊報數一般。 整梗過程難免會遇到折斷彎曲、長短不齊的火柴梗,如果像日本人一樣一根根手工挑出來著實太過費事,有了機器以后,不合長度的火柴梗便一律由機器剔除,然后依次整齊地放置在方形木盤里備用,這才便進入了排版。李漢等人前去參觀之時便目睹了整個制造流程。 排版機是一塊很大的鐵板,板上則有無數小孔,孔徑一般不過3個毫米,正好可供一根火柴梗鉆孔穿過,樹立起來便形成火柴梗冒頭的景象,然后便可上藥。上藥時機器先夾住木梗一端蘸上蠟油以助燃燒,然后再蘸上早已調配得當的藥水,用軋板軋過之后使每一根火柴頭都大小均勻。 調藥也有專用的調藥機,各種化學原料經粉碎后,先碾成粉末然后加水、膠混合成均勻的半固狀物,這樣才能方便火柴梗的黏附。整個流程完成之后還需干燥,否則帶著濕氣的火柴頭是起不了火的。日本當時用自然干燥法節省能源,但有利便有弊,整個干燥時間大大拉長,在陰雨天甚至天氣寒冷的日子里都有不少麻煩。李漢則要求德國技師搭建專用的干燥烘房,反正煤有的是,節約時間方便制作才是最緊要的。 干燥過的火柴才能裝盒,這個流程便是純手工cao作了,李漢等人放眼望去,工人排成一排坐在長臺邊,身邊則堆放這一大摞已經干燥完畢的火柴,只見工人們麻利地將火柴排放整齊后放入盒內,不到20秒鐘一盒火柴便“齊裝滿員”。 李漢拿起一包火柴,正面商標是蒼勁有力的“自強”兩字,笑道:“這牌子不錯,誰的主意?” “回大帥的話,是盲公給取的,他說咱們國家積貧積弱已久,希望能從火柴這樣的小節開始做起,自強不息!” “好!火柴事小,自強事大!” 他的副官陳天祥接過遞過來的一盒火柴,打開隨手取出一根火柴,“嚓”地一下,一團火苗便順從地燃起,“不錯,沒了那刺鼻的味道了……” “確實做的不錯,看來我將這火柴廠交給盲公經營卻是對的……你看這伙計們的生產速度,可比咱們軍政府管理的那幾天效率快多了……不錯,不錯……” 李漢也在一旁開口贊道,他為什么會有這種說法卻是有原因的! 說起來這火柴廠他其實花費還不足五千兩,不過這火柴才剛生產出了幾盒,卻已經給他掙下了不少于五萬兩銀子了。你道為何?原來京山的那位同樣經營火柴生產的盲公,在得知軍政府獲得了生產最新式火柴的技術、又能從洋人那里采購到最新的機器之后,便帶人送京山趕來,前日連夜拜訪了他,經過與他的一番詳談之后,李漢爽快的同意了將軍政府組建的火柴廠生產安全火柴加整梗機跟6畝土地作價八萬兩,募800股,由盲公買下了400股,獲得了代為經營權……而在他的影響之下,荊州的幾乎地主、鄉紳買去了200股,出于對清末官商經營的恐懼,軍政府還同一眾簽署了一份合約,保證在火柴廠非遭遇特種情況,只享有股東定期分紅的權力,經營權將由跟火柴打了半輩子交道的盲公家族代為管理…… 所以,這火柴廠如今卻是成為了股份企業了,軍政府如今就只有25%的干股,享有每月分紅的權力! 由于機械的路上搬運十分不便,因此無論軍政府新組建的面粉廠還是火柴廠、肥皂廠都在挨著長江的荊州郊外,附近緊挨著各駐扎著一個連隊的配置兩門60mm口徑速射火炮的跟機槍的士兵駐守,即便是有人眼饞,也根本沒人敢打三個廠子的主意! 離開了火柴廠之后,李漢一行人騎馬很快便到了十幾里外地肥皂廠……遠遠的還未靠近,便聞到了一股淡淡的撲鼻響起,頓時勾得一群人精神一陣。 “真香!” 陳天祥道。 李漢得意的點了點頭,與火柴相比,肥皂廠的出現可就要簡單的多了。 說起來,自美為天朝上國的我國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洗滌類東西的國度了。比如民眾一貫慣用的只有皂角與胰子,這兩樣東西雖然沒有洋人制造的肥皂那樣,卻也有不錯的去污力,雖然還是會殘留一些異樣味道。 國人善用的皂角乃是取自我國特有的一種叫做‘皂角樹’上的果實熬制而成,但是另一種有刺鼻味道的胰子,卻是使用的跟肥皂相同的原理所制造的,只不過洋人一直未將制作肥皂之中的幾個簡單卻又必要的竅門沒有完全傳給國人,才導致至今國內寥寥的幾家能夠生產肥皂的工廠,質量完全跟洋貨沒有可比性! 而這幾個必要的竅門,后世稍微懂一點化學的其實應該都記得比較清楚! 即‘燒堿’跟‘鹽’! 肥皂所用原料主要包括油類和燒堿兩種,油類包括柏油,牛油、棉子油、鯨油、椰子油等數種,除鯨油和椰子油外,國內均能自產,特別是牛油和柏油,幾乎到處都有。鯨油和椰子油便要區別對待了,鯨油價格十分低廉,屬于舶來品中最低檔的廉價貨色,堪稱是牛油的絕好代用品,而椰子油就較貴,當然一分錢一分貨,質量也不錯,更適合做香皂。 燒堿以國內的技術完全無法自己生產,因此倒是只能完全需要進口。好在漢口的禮和洋行跟奧匈帝國的洋行都有存貨,價格雖貴卻還在能夠承受的范圍內,在短期內國產燒堿不能自制的情況下,便成了唯一的選擇。不同的肥皂有不同的原料需求,香皂除了兩大基本原料外,還需要各種香料和顏料,藥皂則需加入石炭酸和紅色顏料,好在各色材料均由德國禮和洋行提供,這家遠東巨無霸般的企業下面有不少的關聯洋行,比如以經營染料起身的謙信洋行……德國佬似乎對他的崛起已經抱有了一定的支持態度,因此他只是稍稍提到了一句,禮和洋行那邊便幫他聯系上了,然后他也舍得出錢購買國內暫時無法生產的各種原材料,也算是方便亦得。 等原料湊攏之后,肥皂廠便開始正式投產。肥皂的生產并不難,麻煩的是各色物料的提純和制型,以鯨油、牛油等為例,中間通?;祀s著泥土、砂石,甚至還有其他的有機物殘留,因此在熬制時需要將其煮熱,然后用網兜將其漂浮物或沉淀物去除,等到大鍋中不再散臭味及沒有明顯的顆粒狀后,提純的工作告一段落。 提純之后便是與燒堿一同熬制,在一個密閉的容器中,混合了燒堿的鯨油在熱的狀態下與之生反應,一般半個小時便能熬制完畢,濃厚的肥皂原水順著管道一滴滴地落到鐵制磨具中,像極了琥珀狀,但卻是濃郁的肥皂味。待得冷卻之后,肥皂便制造完畢,通體散著黃色。而黃色的純度便反應著原料的純度,純度越高,則黃色越明亮,純度越低,則黃色通常會接近黃褐色。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去污效果已經大體一致,遠比土法熬制的番堿要好得多。 香皂、藥皂的制法同樣如此,椰子油價格高,但純度也好,因此cao作反而不難。滾熱的肥皂在流淌過程中需要填入各色香料與顏料,然后再制作成型。一般而言,香皂的形狀總是要比肥皂精致些,體積也要來得小。 隨著一塊塊暗紅色、棕黃色的藥皂、肥皂被生產出來之后,同樣加入了香料,變得五顏六色的香皂被生產了出來…… 不過,自洋人處購買的肥皂價格約為70到80文,而荊州軍政府自產的肥皂由于原料都是從洋行買來的,雖說大量的購買原料價格拉低了不少,但是每一塊肥皂的生產成本依舊高達30文上下……這可是個危險的數字,因為算上了運費、經手費等他代表著軍政府生產出來的次級品需要賣到50文左右才能保證賺到錢……而五十文的價格顯然競爭不過品色更好的洋肥皂,價格也競爭不過北邊賣四十文左右的番皂…… 當然,這個問題難不倒李漢。 他只是命人嚴格把緊了肥皂廠,并嚴令生產的師傅不得外傳之后,拿出了自己的‘秘方’,在熬制最后關頭,在未冷卻的肥皂汁液中撒了些鹽……然后,肥皂的成色便完全的上升了一個等級,成為了只比洋人所制肥皂所差有限、卻光澤更好、甚至隱隱有些透明的肥皂了……正是利用高中化學課最后面的皂化反應……制出了不算合格的‘透明皂’! 經過了這一道成本幾乎為零的工藝之后,肥皂廠所生產出的產品品質頓時上了一個臺階。于是他便命人將肥皂的價格定在了60文、成本低一些的藥皂定在了50文,至于香皂,直接定上了400文的價格,只比中國古來就有的‘肥皂團’貴一百多文而已……反正這香皂暫時的定位為鄉紳、地主比較富裕的階層才能消費起的東西,趁著國內頭一家,不多賺點錢太虧了! 香皂試制成功之后,李漢便派人將第一批產品送了一些給荊州府內的富戶人家,收獲的都是一片嘖嘖贊嘆聲,尤其是各家的夫人、小姐、丫鬟們得到香皂后更是愛不釋手。洗了幾次之后渾身香噴噴的,果然不同反響。這一次不止荊州府,甚至鄂中其他地方的鄉紳、富戶都眼紅了,吵著嚷著希望能夠在軍政府新建的肥皂廠入股……這一次李漢可沒跟他們客氣,直接將加上機器跟第一批原料也不過用去了七八萬兩銀子的肥皂廠估了個六十萬兩的高價,用他的話說,肥皂廠內掌握的是洋人最新的技術,誰要是不信,吶,看成品,可不比洋人的東西差……就要作股六千股……最后,雖然嚇退了一批人,不過還是有不少人眼光不錯的富戶瞧出了這里面的商機,不過幾日的時間,前后便有三十多波人跟他協議了一番,最后這六千股里有兩千多股都給人買了去,足足為軍政府財政又貢獻了二十多萬兩銀子。 連李漢自己都不得不承認,在沒經歷三十多年的國內動蕩之前,清末民初的一陣,其實中國民間還是十分富裕的,只不過中國人歷來推崇財不外露,民間不知道隱藏了多少家產萬貫的富戶人家! 李漢初試身手,置辦的四處實業個個都是拿捏準了時代的命脈,結果在張梅生等嘖嘖稱奇中,為軍政府貢獻了數十萬兩的資金。 十六日下午,離開了肥皂廠才剛回到荊州城中不久,還沒來得及用晚餐的李漢便被他的副官擾到了,只見陳天祥匆匆忙忙拿著一份剛從四川發來的電報與他…… 是何進發來的捷報,原來為了防止偷襲重慶的計劃暴露,船隊這一路來都是晝伏夜出,也斷了跟荊州和應城的聯系。經歷了一番顛簸之后,大部隊終于在十五日上午抵達的重慶地界……經過一天地休整(好多士兵暈船)之后,于十五日晚發動突然襲擊,至十六日已經完全掌握了重慶府…… 第四卷 帝國東升 第360章 相見 只是兩人剛走上臺階一半,守門的人中便分了四人出來攔住她們的去路,居高臨下的喝道:“什么人,站住,不許前進?!?/br> 這種神態口氣,倒象是審問犯人一樣,不要說夏蘊貞,就是黃婉秋也聽得一陣不舒服,若不是夏完淳是她親弟弟,恐怕夏蘊貞會轉身就走,此時只得按耐性子道:“我是夏大人的朋友,煩請通報一聲?!?/br> “朋友?”四人一起向狐疑的眼光打量了一下夏、黃兩人,一名三十余名,全身勻稱,目光如電之人毫不客氣的道:“今天主人沒有空,你們改天再來吧?!?/br> 夏蘊貞不由氣往上涌,還沒有聽說過仆人能替主人決定有沒有空的,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有沒有空,你不去通報怎么知?” “那還請姑娘說出名字?!蹦敲抗馊珉姷哪凶拥?,顯然一下子就看穿了夏蘊貞的真實性別。 夏蘊貞皺了一下眉,她心中對夏完淳不滿,不愿將名字說出來,只是道:“你們通報夏完淳,他自然會知道?!?/br> 男子向后看了看,見到身后幾人搖頭,臉色馬上冷了下來:“不用通知了,不管姑娘有什么事,主人今天都不會有空,姑娘若是有事,改日再來吧?!?/br> 夏蘊貞意識到有點不對勁,若是這些人真是夏府的仆人,只能說主人見與不見,卻不會說主人有沒有空,只是若自己連弟弟家中也進不去的話,實在是太好笑之事,情急之下向里面大喊道:“夏完淳,你給我出來?!?/br> 此時夏府庭院中,夏完淳正陪著一名身穿青衣的中年男子說話,周圍還有七八名將領模樣之人,門口的聲音傳到庭院中已經不大,只是還可以勉強聽清,中年男人臉上閃過一絲疑惑之色,然后戲弄似的道:“怎么,莫非愛卿惹下了什么風流債,被人找上門來了?!?/br> 相隔太完,他又與jiejie分別了一年多,夏完淳一時沒有聽出是夏蘊貞的聲音,心中納悶不已,連忙向中年人道:“稟皇上,微臣前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br> 和夏完淳說話的中年人正是皇帝本人,要想推動減租之令,在全國實行不超過四成的田租,靠朝中那些老舊官員當然不行,關鍵是取得軍隊和那些少壯派官員支持,對于皇帝來說,夏完淳文武全才,又是他心目中不惜生死的英雄人物,正是推動這項命令的最好人選。 果然,對于皇帝的想法夏完淳非常支持,夏家的租稅收到六成,算是開明的士紳之一,夏完淳成為子爵后,他的俸祿已經超過了家中租稅的收入,即使是將租稅調到四成,夏完淳也完全不在意,只是要考慮到全國士紳的反應,即使是王福以穿越者的身份,在公布這項命令之前也不得不小心翼翼。 這數月,皇帝單是到夏完淳家中就有四五次,許多人以為夏完淳只是受寵,對于夏完淳羨慕的要命,卻不知道皇帝到夏家另有目的。 今天剛好皇帝又一次來到夏府,這是皇帝在本月第三次到夏府,門口中的十六人,倒是有十二人是皇帝的隨身侍衛,只有四人是夏府中人,這四人還是夏完淳特意安排的人,防止有同僚或者朋友,部下過來拜訪時會沖撞了皇帝,平時子爵府只有一人看門。 對于侍衛來講,皇帝在里面,自然不會讓別人亂闖,夏府中的四人都是軍士出身,當中并沒有夏家的老家人,從沒有見到夏蘊貞,這才造成了這場誤會。 “愛卿且慢,朕與你同去?!蓖醺偛排c夏完淳等人討論的有點累了,正想放松一下,對于這樣的熱鬧自然不肯錯過。 夏完淳無奈的應道:“是,皇上?!?/br> 楊林也笑了起來:“早聽說夏將軍與妻子伉儷情深,沒想到也有女子找上門來之時,不知是怎樣的女子才讓夏將軍這等英雄人物也深陷其中?!?/br> 楊林一說完,跟在皇帝身邊的幾名將領都忍不住笑起來,這幾人,都是羽林衛中的青年將領,也參與皇帝的計劃之中。 “楊千戶說笑了,除了妻子外,小弟從末有過心儀的女子?!?/br> “夏大人不用辯解了,莫非外面大叫的是尊夫人?”楊林卻不肯放過,其余人也跟著咐和,夏完淳只能無奈的走在前面,權當聽不到。 只是夏完淳剛來到府外就傻了眼,只見府外已是一幅箭撥弩張的情景,兩名年青士子模樣的人手按在長劍上,別外八名侍衛一手持劍,一手持一只短火槍,黑洞洞的槍口直指向兩人。 “且慢動手,這是誤會?!毕耐甏镜睦浜顾⒌囊幌伦泳拖聛?,若是這八名侍衛一旦開槍,那后果他簡直不敢想像。 聽到夏完淳的話,幾名侍衛回頭看了一眼,見皇帝也微微點了點頭,這才收起了火槍,同時將劍也收了起來,只是卻沒有將臺階讓開。 夏蘊貞見狀,也將按在劍柄上的長劍松開,讀書人可以佩劍出行,這是大明太祖時就定下的規矩,這樣做無疑是鼓勵士子能夠文武全才,只是隨著大明越來越文貴武賤,愿意將時間花在劍術上的士子越來越少,即使是有士子佩劍,多半也是裝飾用的花架子。夏蘊貞當然不是如此,只是被八支火槍同時指著,以她之能也不敢稍微動彈。 “哼,夏將軍夏子爵,好大的架子啊?!毕奶N貞此時也不由有一點后怕,她見識過這種火槍的威力,以她的武藝,避過兩三支還有可能,若是八支火槍一起開槍,絕沒有可能同時避過。 夏完淳滿臉都是苦笑,回頭看了看皇帝和幾名同僚一眼,實在不知該如何解釋。楊林等人看清了夏蘊貞的相貌,卻對夏完淳擠眉弄眼,一些人還暗中翹起了大拇指,顯然夏蘊貞的相貌大出他們意料之外,何況門外的姑娘是兩人而不是一人。 “夏愛卿,這位姑娘是誰?”皇帝的聲音有點顫抖的問道,從見到夏蘊貞時,皇帝的腦海就轟的一下響了起來,這個身影正是數年前在刑部大堂廣場之外見到的身影,數年過去,這個身影一點都沒有變,他以為自己一生再也見不到,沒想到竟然又一次見到了,從她對夏完淳不客氣的稱呼來看,顯然和夏完淳關系密切,王福心中不由又有一些苦澀。 夏完淳并沒有意識到皇帝的失態,連忙道:“回皇上,這是家姐,因為家姐還是第一次來到微臣府中,這才引起了一些誤會?!?/br> “jiejie?”夏完淳的回答讓那些看熱鬧的同僚大為失望,這么一個絕佳的八卦機會就沒了,不過,聽到夏完淳后面的話,許多人又馬上感興趣起來,就這么兩個弱質女流在沒有人陪同的情況下第一次到夏完淳家中,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難道她們的夫家就這么放心? 王福卻是不知不覺松了一口氣,只是心中的苦澀卻沒有消減半分,夏完淳都已經娶妻生子,他的jiejie自然也是早已嫁人。 “阿姐,皇上在此,還不快拜見?!毕耐甏镜吐暤牡?。 “民女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被夏完淳提醒,夏蘊貞才不情愿的拱手道,聽到夏完淳叫皇上的聲音,夏蘊貞也大覺意外,早知皇帝在,她寧愿住客棧也不會在今天上門,這并不只是單純對皇帝有惡感,主要是怕自己師妹會有點承受不住。 “免禮吧,既是一場誤會,那就沒事了,爾等都退下?!?/br> “遵旨?!鼻懊鎿趼返陌嗣绦l這才將臺階放開,退到一邊。 王福又看了夏蘊貞一眼,只覺得世事如棋,莫過于此,心中嘆惜了一下,才道:“夏愛卿,既然你姐遠道而來,那愛卿先行安排妥當,朕先到院中,等愛卿過來商議?!闭f完,王福已經轉身離去,楊林等人也連忙跟在后面。 “微臣遵旨?!毕耐甏緫艘宦?,躬身相送,直到皇帝的身影消失這回身向夏蘊貞道:“二姐,你要來何不先捎信說一聲,我也好派人迎接?!?/br> “怎么,你這是埋怨我不該過來,增添了你的麻煩?!毕奶N貞道,她在皇帝轉身過后就連忙查看師妹的狀態,見到師妹神色呆滯,眼眼中仿佛沒有了焦距,心中大急,對于夏完淳自然沒有好話。 “二姐,我不是這個意思,你要來,弟弟當然歡迎,只是……”說到這里,夏完淳靈光一閃,道:“二姐,你莫非又是突然從家中不告而別?!?/br> 被說中了事實,夏蘊貞臉上微微有一點惱羞之意,道:“不關你事,還不前頭帶路,莫非真不愿讓我進去?!?/br> “二姐說哪里話,走,到里面去吧,若是篆兒知道二姐來了,肯定會分外高興,就是勇兒和香兒見到你這個姑姑,肯定也會高興萬分?!?/br> 夏完淳所說的勇兒和香兒,正是夏完淳的一雙兒女,大的才三歲,小的只有一歲。 “這還差不多?!闭f到錢篆和一對侄兒,侄女,夏蘊貞臉上也浮現出一絲笑容,即使是身著男裝,也難掩其風華絕代之色,連守在門外的侍衛也忍不住失神,夏完淳這個jiejie容貌實在是太出色,不明白自己剛才為何會硬要拉住,只能說大概是妒忌心作祟。 進了院中,夏完淳吩咐一名仆人趕快通知自己的妻子后,正要向jiejie告辭去見皇帝,見jiejie幾乎是扶著黃婉秋走路,才發現黃婉秋神色不對,連忙問道:“姐,黃家妹子怎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