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節
耶律淳心頭不禁猛地一跳,臉上頓時寫滿了驚訝和不信,不過時至今日,他已經多少對這些宋人的種種神奇舉止有了一些免疫力,他隨即反應過來,朝著左右眾人一揮手,眾人立刻魚貫出了屋,不一會,屋內就只剩下耶律淳與花榮了。 耶律淳略有些迫不及待的再看向花榮,雖然他很有信心,但事到近前他也不免有些緊張,可這一眼望去,耶律淳卻不由一愣,只見花榮的面色很是古怪,眼中一片閃爍,同時,一股似有似無的殺氣也從花榮身邊散發開來,讓他整個人都產生了以一種莫名的危險感! 耶律淳心頭不禁猛地一跳,他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如今這偌大一個屋里只有自己與花榮二人,花榮先是借故支走了自己的隨從,此刻又是這般樣子,他該不會是想趁機謀害自己吧?他可是已經知道了花榮的本事,若真是那樣,自己可就…… 至于他為什么這么做也很好解釋,如果那鄭臨風拒絕了自己并決定選擇目前仍比自己強大的皇帝一方,那他就極有可能會命令花榮擒獲自己,以此來向皇帝展示“誠意”! 這個想法讓耶律淳的脊背不由有些發涼,他緊張而警惕的看著花榮,然后隨機故作漫不經心的把手放在了座椅的右邊把手上,在那里有一個暗格,里面藏著一把削鐵如泥的匕首,那是他自從下定反遼自立的決心后就準備好的,以用于當最糟糕的情況發生時可以讓自己從容的結束自己的生命,維護自己的尊嚴,但就在這個時候,花榮終于說話了。 “王爺,我們統帥讓我問王爺一句,”花榮說道,“您……想不想當遼國的皇帝?”在說完這句話的同時,那股從花榮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殺氣也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對于耶律淳的反應,花榮很滿意,這也是來自統帥的命令,統帥命他用這種方法來試一試耶律淳當直面死亡的威脅時是否有足夠的勇氣來支撐他選擇繼續戰斗下去并做出正確的選擇,只要剛剛耶律淳表現出了慌亂無措、驚懼失態甚至倉皇而逃等等極度消極的反應,花榮就不用再說出此行的真實目的了,因為統帥并不想將許多寶貴的東西浪費在這樣一個只空有野心卻無實際膽色和智慧的人身上! 這句話也直若晴天霹靂,一下子就將耶律淳驚立當場,簡直比剛剛他突然發覺生命受到威脅時更令他震驚,他無論怎么想也沒想到過那鄭臨風的答復竟是這樣一句話! 不過耶律淳不愧是縱橫大遼官場軍界幾十年的人物,他在短暫的震驚后立刻反應過來,瞇著眼看著花榮似要把他看透,但花榮卻只是坦然而立,面色如常,一點也不像是剛剛才說過一句驚世駭俗話的人,就好像他只是在跟自己閑聊著一句無關緊要的家常話一般。 耶律淳徹底糊涂了,完全拿不定眼前此人的真實目的是什么,他想了想,決定還是謹慎一些,于是他突然淡淡一笑道,“花將軍真會開玩笑,這樣的話日后可不要再亂說,所幸此地并無旁人,若要傳揚出去,只怕……” 花榮搖搖頭嘆了口氣,似乎很是失望,“唉,原來燕王并無此大志,那就是我們統帥誤會王爺了,既然如此,就當末將沒說過剛才那句話吧,請王爺放心,日后末將絕對不會再亂說話!末將告辭了?!?/br> 說罷,花榮朝著耶律淳一施禮,這就要往外走。 耶律淳愣愣的看著花榮,他突然有了一種很強烈的預感,似乎只要花榮走出去,自己就將失去一個極其重要的機會,他咬咬牙,突然喊道,“花將軍請留步!” 花榮停下腳步轉過身來,似笑非笑的看著耶律淳恭敬說道,“王爺還有事?” 一看到花榮這幅表情,耶律淳終于恍然大悟,心中不由暗暗叫苦,很顯然,那鄭臨風已經決定接受自己的條件了,而花榮之所以又要搞出眼前這莫名其妙又看似多余的一出戲,其實就是想用這種方式來向自己證明誰才是接下來即將建立的聯盟關系中的主導者,而在自己沉不住氣的叫住他的那一刻,自己就已經落了下風,日后再想“翻身”只怕就難了…… 耶律淳心中不禁暗暗一嘆,這些京東人如此狡猾,自己跟他們合作究竟是對還是錯呢? “花將軍,”耶律淳嘆了口氣,“請你把你們統帥的答復告訴我?!币桓闭垊e玩了,咱們都打開天窗說亮話吧的樣子。 花榮眼看目的已經達到,也決定不再繼續故弄玄虛,他點點頭道,“王爺,我們統帥決定答應您的條件,但我們統帥想首先確定您的心意,他想知道您究竟想不想當遼國的皇帝?” 耶律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笑問道,“我當與不當有什么區別嗎?” 花榮很肯定的點頭道,“當然有,而且區別還很大!您只有下定決定當皇帝,我們才能確定我們是否可以得到相應的回報,如果您不想當,我們為何支持您,直接去支持耶律延禧不就是了?” 耶律淳大笑一聲,不再猶豫,“好,告訴你們統帥,本王對皇位志在必得!” 花榮也笑了,“好,那我們就放心了,我們統帥決定盡全力支持您!” 耶律淳心中一喜,卻聽花榮接著說道,“不過我們統帥還命我轉告您,他已有妻室,您的那件好意他只能心領了?!?/br> 花榮本以為耶律淳會更高興,畢竟聯姻往往都是出自迫不得已的情況,既然目的已經達到了,能不遠嫁女兒,不犧牲她的幸福乃是每一個為人父母的心愿。 卻不料,耶律淳面色一沉,不容回絕的說道,“不,本王執意要嫁!而且越快越好!” 658,聯姻風波(3) 看著花榮那張似乎永遠都寫著從容與自信的帥氣逼人的臉上竟難得的露出了驚訝的表情,耶律淳心中不覺有些得意,不過這份得意并沒有持續太久便被更加強烈的難過和不舍的感覺給取代了。 說實話,耶律淳當然舍不得把自己的女兒遠嫁千里之外的他方,尤其是要嫁給一個連面都沒見過的漢人,與歷來視作掌上明珠的女兒從此就將天涯相別。甚至此生再難再見一面不說,她一生的幸福也很有可能會葬送在自己的手中! 這是任何一名為人父母者都不會忍心的,自然也包括耶律淳夫婦在內,自從耶律淳做出那個決定之后,耶律淳的王妃就沒有一日不在苦求他,希望他能改變主意,或者干脆找個相貌不錯的侍女將其收為義女再封為公主來代替親生女兒嫁給那個鄭臨風也行,那鄭臨風又怎知道自己娶到的是不是真的公主呢? 但卻都被耶律淳拒絕了,因為耶律淳有自己必須那樣去做的理由! 可以說,如果耶律淳從沒有接觸過天道軍,就算他知道了天道軍擊敗了宋國并占領了宋國的半壁江山的消息,也頂多只會有些驚訝而已,長久以來,他對宋人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天慶元年宋國派閹人童貫使遼時被遼國上上下下恥笑作“南朝乏才如此”的階段,那時,女真人還老老實實的待在東北接受奴役,那時,天下還沒有那么多反賊,那時,大遼還非常的強盛,至少是看起來很是強盛!但這一切都在這幾年中轟然倒塌,也讓他十分偶然的接觸到了神秘的天道軍。 經過這幾年的接觸,尤其是通過目睹那鄭臨風派來遼國的那幾千人所表現出來的戰斗力,此次那鄭臨風的反宋之舉所代表的含義就完全不一樣了,耶律淳很清楚,一個強悍的并不亞于如今金國的可怕勢力已經突然崛起在了南方,他們與金國就像是老天降下的懲罰之錘,一南一北分別奏響了大宋與大遼兩國的喪曲! 耶律淳自認為自己是大遼唯一的希望,他想拯救大遼,但在拯救大遼的路上卻有太多的敵人,無論是耶律延禧還是完顏阿骨打,都不是僅靠自己如今的力量就能夠同時應對的,所以他要找尋一個強大的并且可以信任的盟友! 于是,選來選去,他發現自己只能選擇鄭臨風,當然幸好那鄭臨風也是最佳的一個選擇。而若要與鄭臨風建立牢固的聯盟關系,僅僅靠自己許諾給他的那些承諾顯然是不夠的,因為自己能給的別人同樣也能給,就算鄭臨風現在能答應自己,但也難保日后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外界的某些條件發生了改變,那鄭臨風也極有可能會出于更大的利益著想轉而拋棄自己,甚至轉過頭來對付自己。 所以,耶律淳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古往今來無所不能的“聯姻”之策! 即便國與國以及各方勢力之間的“聯姻”更多的只是作為政治、軍事需求而存在的附加行為,只具有某種象征性的意義,但不可否認“聯姻”在兩方勢力之間的合作中所起到的巨大的黏合作用,尤其是當這種政治聯姻中的犧牲品,也就是遠嫁的那名公主、小姐或者女子非常的聰明,手段也是極為的高超,能夠牢牢的將自己所嫁給的人把握在自己手中時,就會給己方帶來遠遠超過預期的回報! 這種例子在歷史上簡直數不勝數,漢人尤為精通此道,被他們尊為民族女豪杰的王昭君與文成公主在遠嫁他方后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對當時天下局勢所產生的影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耶律采潔是耶律淳的三女兒,也是耶律淳最疼愛的一個女兒,將她視為掌上明珠,她不但長得貌若天仙,也是非常的聰明,素有“才女公主”之稱,這些年不知迷倒了大遼多少王公貴族家的公子,那些人若不是懼怕耶律淳的權勢,不敢貿然高攀,只怕來向耶律淳提親的早就把燕王府的大門都要擠破了。就在去年,遼皇耶律延禧游玩天下路過南京,恰巧就在燕王府見到了耶律采潔,已經見遍天下美色的耶律延禧一見到她竟也是驚為天人,直嘆真乃“禍國之色”,此后竟忍不住向耶律淳求親,但卻被耶律淳想盡辦法回絕了,耶律淳才舍不得把自己的女兒往那個色魔的火坑里推,即便是日后有機會母儀天下也不行。而在此后,耶律延禧每每見到耶律淳,他總不忘打聽一番耶律采潔的情況,念念不忘至如此! 耶律淳這幾年一直在用心尋找著,希望可以給她在大遼找到一名天之驕子般的青年才俊或蓋世英雄,將其納為乘龍快婿,在大遼成就一番才子佳人或英雄美人的絕代佳話,只可惜因為這幾年突然爆發的金賊叛亂,搞得遼國上上下下動蕩不安,這件事才一直耽誤了下來。卻沒想到,時至今日,這反倒成了一個機會。 耶律淳對自己的女兒有絕對的信心,他相信只要耶律采潔嫁過去,以她的美貌和才智,只要那個鄭臨風不是傻子、白癡,就一定會徹底的拜倒在自己女兒的石榴裙下! 那鄭臨風會是傻子或白癡嗎?當然不會,傻子和白癡能建立起這樣一支恐怖的勢力嗎? 所以,只要自己的女兒徹底的迷住了鄭臨風,自己所得到就不僅僅只是一個強大的盟友那樣簡單了,所帶來的好處將是無法預估的! 再退一步講,即便那鄭臨風極有原則,并不會被自己的女兒所左右,卻也最少可以讓自己與他的聯盟關系更加的牢固,也同樣可以為自己帶來巨大的好處! 所以,無論怎樣講,將耶律采潔嫁給那鄭臨風都是耶律淳所有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步! 此刻一聽那鄭臨風居然拒絕了自己的“聯姻”提議,耶律淳不禁有些惱怒,那鄭臨風看似雖接受了自己的條件,準備幫助自己扶持自己,但若從深處講,占便宜的根本不是耶律淳而是鄭臨風,自己看似是得到了鄭臨風提供的各種援助,但這援助卻不是白拿的,那可是要舍身擋在那鄭臨風的身前給他當盾牌換來的!而且還換的極不保險,那鄭臨風在日后隨時都可以毫無顧忌的一腳踹開自己,到時候自己怎么辦? 耶律淳不是傻子,他不可能接受這樣一份毫無保障的聯盟關系。 “請轉告你們統帥,”耶律淳不待花榮說話,強調道,“本王承認很想和你們成為盟友,但咱們現在還缺乏足夠的相互信任,我舍得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就是在表現出我的誠意,但他若連這都要拒絕,真的很讓我懷疑你們的誠意!” 說到這里,耶律淳把自己的兩只手緊緊握在了一起,繼續說道,“我們契丹人以部落起家,最重血脈和家族關系,本王現在正在做的是九死一生的事情,稍有不慎,不但會將自己置于死無葬身之地,更會害得家族灰飛煙滅,所以,本王只能找絕對可以相互信任的人合作,只有你們統帥答應這門親事,讓本王和他成為一家人,本王才能下定決心!否則……” 花榮明白了耶律淳的意思,他皺了皺眉頭,“王爺,請恕我直言,您把這種信任建立在聯姻上,似乎……,隋煬帝楊廣為了皇位可以殺死自己的父親和哥哥,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在先親手殺掉自己的兩個兄弟再逼迫自己的父親退位后才當上的皇帝,親生兄弟、父子之間都無法做到完全的保障,聯姻又怎會……,請您再考慮一下,我們統帥二話不說就答應了您的條件,甚至如此明確的愿意支持您做大遼的皇帝,這難道還不算誠意嗎?” 耶律淳一時有些語結,他當然不能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只能用近乎耍賴的方式說道,“我們契丹人與你們宋人是不一樣的,花將軍不必多說了,本王主意已定,你只需回報給你們統帥就行!如果你們再拒絕,本王除了懷疑你們的誠意,還會懷疑你們是不是看不起本王?難道本王的女兒,堂堂的大遼公主還配不上你們統帥不成?” 花榮無奈的一笑道,“如果王爺執意如此,末將當然會如實的把王爺的意思轉達給我們統帥,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我們統帥絕對沒有看不起王爺您,如果末將沒猜錯的話,我們統帥之所以拒絕您,真的是因為他已經有三位夫人了?!?/br> 耶律淳冷哼一聲,“男人有個三妻四妾又有什么稀罕?他都有三個老婆了還偏差多一個不成?本王和公主不會這么小家子氣,只要能讓本王的公主做正妻,他就算已經有三十個老婆本王也不在乎!” 659,聯姻風波(4) 花榮笑著搖搖頭,想了想說道,“看來王爺有所不知,那就由末將來向您解釋一下吧。我們統帥雖然有三位夫人,但三位夫人和我們統帥的結合都是建立在同患難的基礎上,不是末將故意夸大,末將此生還從沒見過天下有哪對夫妻能像我們統帥和三位夫人那樣恩愛。末將還不妨告訴您一個小故事,當初我們統帥率軍進攻一地,與那里的大小姐,也就是我們的三夫人在打斗中不慎雙雙墜崖,所幸老天保佑,二人都撿回了一條命,此后他們二人也靠著在山下的同甘共苦而互相傾心,但當時我們統帥已有了大夫人與二夫人,統帥為了不讓大夫人與二夫人傷心,寧可狠心斬斷了這份情緣也不納妾,后來還是大夫人與二夫人在得知此事后,不忍統帥與三夫人有情人卻難成眷屬而略施小計才讓統帥最終迎娶了三夫人,此事也在我們天道軍及百姓中傳為佳話。所以我們統帥才會拒絕了您的聯姻提議,否則他若是個好色之徒,一聽可以迎娶堂堂一名公主又怎會拒絕呢?末將有必要提醒您,就算是我們統帥答應了您的條件,公主也只能屈居人下,公主如此尊貴,如此豈不是太受委屈了?” 耶律淳聽了不由一愣,看花榮的樣子,他應該不是在信口開河,難道那鄭臨風真的是如他嘴中所說的好男人?這可是真有點出乎耶律淳的意料,真要這樣的話,自己女兒嫁過去后所面臨的困難勢必會增加許多。不過,耶律淳只是轉念一想就從這件事上看到了一個新的希望,那鄭臨風如果真是個重情重義的好男人,這反倒是件好事,因為只要他能接受自己的女兒,自己女兒就更有希望提高在他心中的分量,自然更有益于自己與他的聯盟。而以自己女兒的容貌與智慧,要獲取他的傾心還不是小菜一碟? 當然,耶律淳從一開始的確是想一步到位,讓那鄭臨風不但答應迎娶自己的女兒,還要將自己的女兒立為正妻,但聽了花榮的話后,耶律淳改變了主意,因為若要強行如此,勢必會引來那鄭臨風,尤其是他的那三個夫人的不滿,這樣自己女兒的處境就不妙了。 罷了罷了,耶律淳決定再讓一次步,不就是個正妻嘛,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只有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笑!在明白并想通了這一切后,耶律淳的心情頓時好了許多,也更加堅定了他要聯姻的想法。不過能爭取的還是要爭取的。 耶律淳想定,對花榮道,“本王主意已定,也不愿強人所難,既然統帥已有夫人,那本王的女兒不做正妻也就罷了,但有一點,本王的女兒要么做妻,要么做媵,但絕不做妾!好了,本王的所有底線就是這些,你只管報告給你們統帥吧?!?/br> 花榮再次有些吃驚的看向耶律淳,怎么也想不明白這位堂堂大遼燕王怎么就下定了決心非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統帥呢? 十日后,花榮的信順利的由信鴿送達,當它交到鄭飛手中的時候,鄭飛正在與已經完成“招降與招工”計劃的朱武、吳用等人商量著接下來的行動,剛談到一半,就有人稟報花將軍來了急信。 鄭飛立刻接過信看了起來,剛剛看罷,他的臉上就是一片驚訝,他也沒想到耶律淳竟會如此執著的要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給自己。 眾人見狀都是奇怪萬分,鄭飛隨即就把信遞給他們讓他們也看看,并簡要的說明了此事的原委。 眾人這才明白原來還有這么一件事,如今眾人既然都回來了,鄭飛便要眾人一起探討一下,究竟應該如何答復耶律淳。 在是否接受耶律淳的結盟一事上,眾人都完全贊同鄭飛的決定,花榮的本事與為人他們都很清楚,花榮若說女真人的戰斗力很強,那女真人就一定是個極難對付的敵人,現如今天道軍的主要任務是盡快打敗宋國,的確還不是在女真人這件事上過度分心的時候,耶律淳既然主動要求為自己擋住女真人南下的步伐,那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僅用一堆吃不了的糧草,快生銹的武器和威力并不大的殘次火器就能換來幾十萬契丹人給自己賣命,這是一件很劃算的買賣。 至于“聯姻”一事,眾人則表現出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魯智深、晁蓋、武松等人希望鄭飛干脆要了那遼國公主,一來送上門的便宜不要白不要,二來那可不是普通人物,那是遼國的公主,遼國從宋國建國以前就在欺負漢人,霸占漢人的土地,如今卻主動連續兩次請求把公主嫁過來,這要傳出去該多有面子! 朱武和吳用等人則不同意這種觀點,這事要傳揚出去或許剛開始會讓人覺得有些解氣,但隨之而來恐怕就是種種非議,遼人畢竟還依舊霸占著燕云十六州,漢人已經夢想光復燕云十六州數百年了,不清不楚的迎娶一名契丹公主做老婆,再被人獲知與契丹人成為了盟友,只怕會盡失民心。如今天道軍正在實施“清君側”的關鍵時刻,據說已經在很多地方產生了作用,不應該節外生枝。 鄭飛想了想,無論是出于情感還是為接下來的行動做考慮,他都依然傾向于朱武和吳用等人的觀點,這個契丹女人絕不能要,要了就是一個把柄,恐得不償失。 卻不料,鄭飛剛剛流露出這個意思,一個人就幾步上前說道,“統帥,此事或可從長計議!” 鄭飛一看,原來是剛剛一直坐在一旁沒有參與討論的公孫勝,心中不由一動,公孫勝雖在平日里不言不語的,卻總能有一語中的的本事,這一點就算是朱武和吳用也常常甘拜下風。頗有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思。 從長計議?鄭飛一愣,趕忙問道,“公孫兄此話怎講?” 公孫勝卻淡淡一笑,說出了讓鄭飛無比驚訝的一句話。 “統帥,您想逐鹿天下嗎?這個天下……可不是只有宋國一地,而是……整整一個天下!” 鄭飛心中猛地一跳…… 660,聯姻風波(5) 鄭飛驚訝的看向公孫勝,仔細一看發現他根本不像是在開玩笑,雖然公孫勝還沒有直接道明他的立場,但他的意思卻已經很清楚了,很顯然,他是支持讓自己接受聯姻的,這就更奇怪了,在剛剛支持自己聯姻的眾人中,多是以武將為主,如魯智深、武松等人,他們就是圖的一個痛快。反對自己聯姻的,又以智將為主,比如朱武、吳用等人,他們也都是在深思熟慮后做出了和自己一樣的選擇。公孫勝智慧超群,是梁山智庫中的重要分子,但他這次卻與那些武將站在了一起,莫不是他有什么連包括自己、朱武、吳用等人加在一起也沒有看出來的高見? 鄭飛雖不信一個公孫勝能勝得過自己與滿堂智囊,但還是認真的問道,“公孫兄的意思是……?” 公孫勝道,“統帥若只想要大宋的天下,那大可拒絕那耶律淳的聯姻。但統帥若還想也將遼國、金國、甚至是夏國、大理國等等整個‘天下’都納入手中,屬下建議還是接受耶律淳的聯姻為妙,甚至,日后若再有這樣的好事,那更得來者不拒才是!” 鄭飛心中一動,對公孫勝點點頭,“公孫兄請繼續說下去?!?/br> 公孫勝繼續道,“我華夏自五帝始,歷經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直至今日,雖然在整個過程之中發生過如五胡亂華那樣的外族侵入中原之事,但總體來說,能在華夏大地當上皇帝并建立一個穩定國家的基本都是漢人?!?/br> “在這個過程中,即便在漢人內部發生過許多巨變,比如秦吞六國,比如劉邦起兵推翻秦朝,比如大唐起兵推翻隋朝,又比如本朝開國皇帝陳橋兵變奪了柴世宗遺孤的江山,這些過程雖然同樣充斥著流血,但結果無一例外的是他們在打敗了本民族內的敵人后建立起了一個又一個統一的并為漢人所接受的國家。而那些企圖攻入華夏大地的外族,就算他們依靠著武力或趁著漢人的內亂能占到一些便宜,有些人甚至還在華夏大地上當過幾天皇帝,但結果都是無一例外的最終被漢人趕走或消滅了?!?/br> “同時,我們漢人在歷史上也曾經攻入過別的民族的地盤,大漢鐵騎橫行四方,大唐也建立過赫赫西域都護府,但咱們最終也同樣被對方趕走了。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一個民族內部無論再怎么打,大家也還都是一個民族的人,宋國,是由漢人建立的,皇帝是漢人,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他們的皇帝也是契丹人,夏國與金國也不例外,他們的皇帝也分別是黨項人和女真人,就像是一個大家庭,家庭成員可以通過爭斗爭奪家庭的家長,無論是誰爭下來了,這個家里的所有成員仍舊是一家人,但當外族入侵時就不一樣了,一家人可以接受一名外人當自己的家長嗎?當然不會,大家一定會齊心協力的趕走外人,哪怕趕走了外人后再繼續頭破血流的彼此斗下去!” “縱觀這幾千年來,咱們漢族與外族雖從未間斷的停止過打打殺殺,但只看最終結果的話,咱們漢人還是待在中原,那些外族還是待在他們的地盤上,其實誰也沒占到對方什么便宜。所以,統帥如果只是想逐鹿中原,那完全無需理會耶律淳的的聯姻,只要統帥您足夠強大,當平定天下之后,天下的所有漢人便會自然而然的臣服在您的面前,接受您成為所有漢人新的‘家長’,并在您的帶領下對抗外族的入侵!” “但如果您并不只志在中原,而是想建立一個足可媲美全盛漢唐時期的龐大帝國,那僅僅靠武力還是不夠的,就算咱們再強大,那些契丹人、黨項人、女真人等等外族也不會認同咱們,咱們的入侵會引起他們拼命的反抗,即便是迫于咱們的武力臣服于咱們了,那也只是暫時的臣服,日后一旦有機會他們還是會反叛的!” 說到這里,公孫勝對鄭飛抱拳正色道,“兵書有云,‘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務先服其心’,統帥,您為了更加順利的戰勝宋國,使出了‘清君側’這一絕世妙策,為的就是攻心為上,讓老百姓都以為咱們與宋國之間的戰爭只是大宋朝廷內部的紛爭,跟他們并沒有多大的關系,必能減少他們來自他們的抵抗。其實,相比內戰,外戰同樣需要攻心,外族也是人,也都長了和咱們一樣的一顆心,咱們只要也能如實施‘清君側’一般讓那些外族人認同咱們,那咱們日后不但在塞外攻城拔寨所遇到的困難會減少許多,也將對戰后讓塞外穩定下來,讓那里也徹底成為咱們的領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席話聽下來,鄭飛真是聽得不住的點頭,看向公孫勝的目光中已是充滿了深深的欽佩,不禁暗嘆自己真是枉知了歷史的興衰,竟還不如一名古人的大局觀,公孫勝的話真是一語中的!內戰既然要攻心,那外戰就不用攻心嗎?契丹人、女真人、黨項人都是人,只要是人就有“心”,只要是“心”,就有能攻克的方法! 鄭飛站起身來,抱拳對公孫勝謙恭的正色道,“聽公孫兄一言,真是茅塞頓開,只是不知要如何對外族也攻其心呢?”一邊說著,鄭飛一邊在心中不停的感嘆老天真是待自己不薄,不但將這些天下一等一的勇將送給了自己,還給了自己一群足智多謀的謀士,有他們在,大事何愁不成?! 公孫勝眼見鄭飛如此,眼中不禁閃過一絲激動之色,從古至今,身為臣子者,誰不消能遇到這樣一位清醒理智、虛懷若谷、嚴于律己、從諫如流的完美君主呢?這一身本領托付于他,值了! 公孫勝將鄭飛重新請回到位上,這才繼續說道,“不瞞統帥與諸位兄弟,這攻心之法其實也已困擾了在下許久,卻始終無從所得,因為外族人畢竟是外族人,俗話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外族人是不會那么容易相信咱們的。但今日聽到耶律淳竟堅持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統帥,屬下心中靈機一動,這才想出了一個辦法,只不過這個辦法只是臨時想出來的,還沒有經過完善,所以……若有不足之處,還請統帥與諸位兄弟見諒?!?/br> 一邊說著,公孫勝臉上還明顯的閃過了一絲的猶豫,就好像他接下來要說的有多么難以開口一樣,目睹此舉,聽著這些話,鄭飛心中不由有些納悶,剛才公孫勝還侃侃而談,說了一大堆連個嗝都沒打一下,怎么現在反倒是支支吾吾起來了,鄭飛也更加好奇起公孫勝究竟是想到了什么特殊的辦法,遂向公孫勝投去了鼓勵的目光。 公孫勝感受到了鄭飛的鼓勵,這才終于說道,“在下的辦法是……,既然外族人很難被族人所接受,那是不是可以用族人去治理族人呢?耶律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統帥,這位契丹公主雖然成了統帥的女人,但卻也不會更改她本是契丹人的事實,對契丹人來說,她依舊是契丹人的公主,而且還是一位為了大遼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幸福遠嫁中原的偉大公主,咱們恰恰就可以利用這一點,統帥您對那位契丹公主越好,契丹人就會越感激您,待到日后,當您準備進攻遼國時,您不如就封那位契丹公主為三軍的主帥,即便只是名義上的,也能讓契丹人對咱們減少很多外族入侵的感覺,而當您擊敗遼國后,您就再封那位契丹公主為遼國女皇,如此一來,對遼國人來說,他們的皇帝仍舊是自己人,還會再想著造反嗎?” 鄭飛聽得心中猛地一跳,與朱武、吳用等人對視一眼,只見眾人眼中都是同時一亮!妙計!這真是妙計! 661,聯姻風波(6) 正在此時,卻突然聽李逵嚷道,“公孫大哥,您這個法子的確不錯,可俺有一點不明白,皇帝不都是男人嗎?契丹人能接受一個女人當皇帝?” 公孫勝還沒開口,吳用已笑著接口回道,“這不是什么問題,咱們漢人不也出過女皇帝武則天?契丹人不會在乎的,一百年前,遼國就出過一個強勢的女人,人們都叫她蕭太后,她雖不是皇帝,卻比皇帝還大,連遼國的皇帝都要聽她的,所以接受一位女皇帝對契丹人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br> 李逵先是點了點頭,卻又繼續問道,“俺還有一件事想不明白,如果讓那位契丹公主做了遼國皇帝,那咱們統帥做什么?” 這次是朱武接口笑道,“很簡單,莫說她只是做了遼國的皇帝,她就算做了全天下的皇帝也仍舊是咱們統帥的老婆,什么事也還是要聽咱們統帥的,說白了,她只是一個象征,一個能讓契丹人接受的象征!” “沒錯,”公孫勝點點頭,“讓她做遼國女皇也只是第一步,只要這一步做到了,抵消了契丹人的抵觸,日后就可以在潛移默化間徹底改變契丹人,讓他們最終接受咱們的統治也只是個時間上的問題。一樣的道理,這個辦法也可以用在黨項人、契丹人、奚人、高麗人、大理人、扶桑人等等所有外族人身上。所以我剛才才說,日后再有這樣送上門的好事,可千萬別拒絕,一口答應下來就行!” 李逵這下終于是徹底聽明白了,禁不住一拍大腿喊道,“我的娘哎,如此一來,咱們統帥不得娶上十個八個老婆才能平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