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節
木牛是有前轅的獨輪車,流馬是沒有前轅的獨推小車,這也是一種關于木牛流馬的主要觀點。但是即使是宋代的記載,也離三國時期有了1000多年,這種觀點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褒河谷口,這里是褒斜棧道的起點,位于漢中市北20公里,1700多年前,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就是從這里起程把糧草運往前線。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古代的棧道非常平緩,并不陡峻。原來古代人開通褒斜棧道是非常聰明的,他們選擇了在秦嶺山中最緩的一條道路,不知不覺就上了山,然后不費勁就下去了。 在這樣的道路上四條腿的機械無論如何也比不上輪子的效率高,所以當時的木牛流馬不太可能是四條腿的行走機械,而四輪車的可能性更小,因為四輪車作為轉向控制是更難的,就是在平地上,四輪車的轉彎都不是很靈便的,所以放到那個特殊的條件下可能性更小。 從棧道情況分析,似乎只有獨輪車才最有可能是歷史上的木牛流馬。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木牛流馬是獨輪車的話,記載中,木牛是一腳四足,這個四足在獨輪車里面怎么體現呢?還有就是一些部件的名稱包括暗藏的機關如何解釋呢? 最近旅澳學者康弘對木牛流馬提出了一種新的解釋。認為:木牛流馬是齒輪組傳動的絞盤索道系統。在云貴川的深山里,同類系統還被使用著。 古籍中記載:“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诵辛?,牛行四步。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br> 根究這種描寫,傳統觀點認為:木牛流馬應為一種木制牛馬狀運輸工具。一天可以走二十里,由于兩千年前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制造出這種水平的運輸工具,所以人們普遍認為這只是一種傳說。 之所以出現這種誤判,是因為對日行二十里的主體是人還是木牛的誤解。將:“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連貫起來理解就可以清楚“日行二十里”的是人推絞盤的人,木牛根本沒有走。 新的研究首先提出質疑:木牛流馬如此好用,它們就應該被大力推廣并流傳。但木牛流馬不僅沒有被大眾普及,就連諸葛亮當時也并不經常的在所有的地方都使用木牛流馬。這說明木牛流馬的使用具有相當的局限性。 分析諸葛亮使用木牛流馬的情況,可以初步斷定這種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地域環境上。 蜀漢位于今四川,道路崎嶇,多為盤山道,在直線距離并不遠的山與山之間走盤山道即遠且難,而架設絞盤和索道無疑是一種快捷便利的好辦法?,F在四川,云南的山區索道還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山民出山,趕集還要靠它。在其它地區絞盤索道不能廣泛使用,因此木牛流馬沒有得到普及。 諸葛亮在出祁山之前,曾南征孟獲,對于廣泛應用于云貴高原的索道應有所聞。按照它們的功能看,木牛流馬應為具有可變速的傘齒輪組或蝸桿、渦輪傳動的絞盤和索道。絞盤需穩固。故而制成牛形,以示其堅。索道上的掛斗需輕便快捷,故而制成馬型,以示其捷。也有可能木牛為重型運輸機械,既絞盤加索道,流馬為輕型運輸機械,既單純的索道。 此類結構只適于交通不便的山區,不適合于平原地區運輸,所以不能普遍推廣。 《三國演義》上的木牛流馬一直是一個迷,也讓無數人為之癡迷。當時的生產條件簡單,遠不及現代,但是“木牛流馬”的構造看起來簡單易行,也符合當時的情況。如果當時把“木牛流馬”寫的神乎其神,也許我們很早就會把它當成神話的東西而棄之不顧了,但是就因為書上寫的符合當時的情況,所以我們就不能不懷疑當時可能真的有木牛流馬的問世??墒菚r代的久遠和小說的戲劇性讓我們又有些一籌莫展。 “木牛流馬”如果真的象書中所描述那樣可以不吃不喝還能走,這顯然是不符合現在科學上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因為如果“木牛流馬”要行走,必定會消耗能量,當時肯定沒什么石油、天然氣之類的能源物質,它又不吃不喝,它從那里得到能量? 這是值得考慮的問題。如果要造出象小說里描述的那種木牛流馬來,就必須拋棄現在的“能量守恒”定律。同樣,要造出“木牛流馬”也必定會打破影響我們數代的“能量守恒”定律,必定是一個另世界矚目的事跡。歷史上有無數個迷團需要我們去解決,這可能只是一個虛構的物品,但是在迷團未揭開之前,誰也不能否認它的存在。 木牛流馬制造者是誰? 《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二回中,有諸葛亮制造木牛流馬的描述:忽一日,長史楊儀入告曰:“即今糧米皆在劍閣,人夫牛馬,搬運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運謀多時也。前者所積木料,并西川收買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馬,搬運糧米,甚是便利。牛馬皆不水食,可以晝夜轉運不絕也?!北娊泽@曰:“自古及今,未聞有木牛流馬之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制造,尚未完備。吾今先將造木牛流馬之法,尺寸方圓,長短闊狹,開寫明白,汝等視之?!北姶笙?。 緊接著介紹了制造木牛之法: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于腹?!颗]d十人所食一月之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造流馬之法: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眾將看了一遍,皆拜伏曰:“丞相真神人也!” 司馬懿聽說后,派人去搶了數匹木牛、流馬,并將這些木制的牛馬拆卸開來,描圖畫形加以仿造,不到半月,竟也造出了千余匹,一經使用,也與蜀軍所造效果一樣,奔走進退如活的一般。 于是,魏軍也用它們去陜西搬運糧草,自以為得計,“往來不絕”。豈不知,這恰恰中了諸葛亮之計。 原來,表面上看,魏軍造的木牛流馬與蜀軍所造幾無二致,但在這些牛馬的口舌之內卻有訣竅機關。當諸葛亮發現魏軍開始用他們仿造的木牛流馬搬運糧草時,不由得心中一陣暗喜,便派大將王平帶領1000名士兵以魏軍打扮混入運輸隊,暗中將木牛、流makou中舌頭扭轉,使牛馬便不能行動。 正當魏兵懷疑為怪物時,諸葛亮又派五百名士兵裝扮成神兵,鬼頭獸身,用五彩涂面,一邊燃放煙火,一邊驅牛馬而行。 魏兵目瞪口呆,以為諸葛亮有神鬼相助,也不敢追趕,諸葛亮就這樣輕而易舉地獲得許多糧草。 這么神奇的運輸工具,能夠“人不大勞,牛不飲食”,在當時可算是巧思絕作了,因而有詩贊曰:“劍關險峻驅流馬,斜谷崎嶇駕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輸將安得使人愁?”然而根據現在的能量守恒定律,木牛流馬類似于永動機,這是不符合歷史規律的,所以不少人認為,所謂木牛、流馬純系小說家的杜撰。 古今中外,向來延續通用的生產工具,都是勞動者共同創造的。就連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其中說蔡倫發明造紙,也是為了肯定蔡倫,對發展紙漿技術所做貢獻,而議定的。 對于北宋慶歷年間,平民畢升在雕版印刷普及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也難免會有所置疑,難道除了畢生,就沒有其他人使用石刻的單體字印刷嗎! 眾所周知,古今運輸的工具,獨掄車,兩掄、四掄、三輪車,都沒有具體的發明人。諸葛亮是著名的歷史人物,終生身為軍謀宰相,并沒有創造什么生產工具,也沒有發明軍事武器的經歷。因此要說“木牛流馬”是諸葛孔明發明的,很值得質疑與反思! …… …… 第198章 木牛流馬(下) 對于木牛流馬,鄭嘯早就耳熟能詳,所以當聽到杜剛提到的時候,他脫口而出,沒想到竟然猜對了。 唯恐是自己聽錯了,鄭嘯又重復了一句,“二哥,你聽到的真的是木牛流馬嗎?” 杜剛見鄭嘯神情這么鄭重,他努力回憶了一下,最后很肯定點點頭,“沒錯,老五就是這么說的,肯定是木牛流馬?!?/br> “諸葛村長,二哥,大家,你們在大廳,我去倉庫看看?!甭牰艅偞_認了之后,鄭嘯呼地站起身,朝外奔去,直奔向倉庫的位置,將一大廳的人都晾在了這里。 大廳里的眾人都面面相覷,他們不知道倉庫里的那些破爛為什么有這么強大的誘惑力,竟然把鄭嘯這么引了去。 諸葛舟張嘴喊了鄭嘯幾聲,見他已經跑遠了,不禁笑罵了一句,“這個小子,還是這么風風火火的?!?/br> “大哥,那件事你準備告訴鄭嘯???”杜剛在一旁,探過頭來問諸葛舟。 諸葛舟深吸一口氣,然后點點頭,說道,“當然要告訴他,這場血仇已經積蓄了快一年了,也該是了斷的時候了,再說他托付要找的人就在他們手中,更要告訴他啊?!?/br> “但是,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人的兇殘,他們是有了名的睚眥必報,不擇手段,如果不能斬草除根,恐怕會是個大禍害啊?!?/br> 諸葛舟的眉頭也緊縮,他也知道那伙人不好惹,動不動就滅人滿門,而且狡詐無比,只要有一人逃走,恐怕今后就沒有寧日了。 而且,他們背后的勢力非常龐大,一旦消息走漏了,鄭嘯和龍牙特戰隊必然會遭到對方瘋狂報復的。 秘密山谷不虞被對方找到,但是青塘寨基地對方肯定不會放過,到時候襲擊絕對是一波挨著一波的。 當初,東北軍也曾經派人圍剿過他們,打死了他們好幾個人,結果接下來東北軍在冬陽城的駐軍就遭受到了不斷的襲擊。 打冷槍,下絆子,水井投毒,放火,甚至有人懷揣著炸藥沖擊關東軍在城門口的衛兵,一時間整個冬陽縣城都亂成了一鍋粥。 后來,東北軍實在無法忍受這群亡命之徒的sao擾,派人跟他們談判,賠償了一千塊大洋,這才算是暫時平息了那次動亂。 從那之后,沒有人愿意去惹這群亡命之徒,就算是土匪們聽說了他們,也會選擇退避,盡量避免沖突。 對于拿抱著炸藥跟目標同歸于盡的瘋子,誰也沒有辦法,土匪們雖然兇狠,但他們不是活的不耐煩了,自然更不會去招惹他們的。 一來二往,這伙人在關東山內也出了名,因為他們的兇殘瘋狂,所以人們背后都叫他們“瘋狗”,意思就是不分青轟皂白就亂咬一起的瘋狗。 雖然上次古村讓這幫家伙們禍害了一次,但是諸葛舟考慮到惹了他們的嚴重后果,所以沒敢告訴諸葛宏等古村出去的特戰隊員們,而是準備先跟鄭嘯商議一下,看應該怎么辦。 不過,鄭嘯一回來,就被諸葛君吸引走了,讓他們有點無可奈何了,只能等鄭嘯從倉庫回來再說了。 一路狂奔,鄭嘯來到了倉庫前,他一步跨上了倉庫的大門,然后用力拍響了倉庫的門環。 里面傳來一個憤怒的聲音,“滾,不要來打擾老子?!?/br> 聽到了這個聲音,鄭嘯沒有生氣,反而是會心一笑,這才是五叔諸葛君的性格,在做實驗的時候,誰惹到他也會被他罵個狗血噴頭的。 曾經有一次,他做實驗的時候杜剛打擾了他,結果被這家伙拎著鐵鏟一口氣追著圍繞山谷跑了三四圈,可把他給累壞了。 從那之后,倉庫基本上成了人們的禁地,沒有事誰也不會到這里來打擾這個實驗怪人,免得引火上身。 聽著里面老人的怒吼,鄭嘯輕輕推開門,然后邁步朝里面走去。 剛踏進門口,呼地一聲,一支鉗子就迎面飛來,直奔了鄭嘯的腦門,帶起一股凌厲的寒風。 鄭嘯朝旁邊一閃身,然后伸手抓住了飛來的鉗子,然后開口道,“五叔,是我?!?/br> 本來正要發飆的諸葛君聽到了這個熟悉的聲音,一下子停住了動作,手中抓著一支鐵鏟,慢慢轉過身來,他盯著鄭嘯,慢慢的臉上浮現了狂喜。 “又來了,我倒!”看著諸葛君眼睛中那越來越熾熱的眼神,鄭嘯就覺得自己全身不舒服,不禁扭動了脖子。 在諸葛君眼中,自己就是一本百科全書,需要什么都會拿過來翻一翻,自己這次主動送上門,這不是自討苦吃呢嗎。 嗷一聲怪叫,諸葛君光著腳就奔向了鄭嘯,那不知道多長時間沒修剪過的胡子和頭發搟氈了,隨著他的奔跑而顫動著。 “?!?/br> 在他撲到近前之前,鄭嘯手掌伸出,做出了一個暫停的動作,總算是阻止了五叔想要給他個熊抱的動作,“五叔,聽說你在研究木牛流馬???” 這一句話,頓時轉移了諸葛君的注意力,一提起他正在研究的項目,頓時兩眼放光,拉著鄭嘯朝里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道,“小子,快過來看看,我發現的寶貝?!?/br> 跟隨著五叔諸葛君來到了倉庫深處,一堆零件面前,兩個人停下了腳步。 諸葛君伸手一指那堆材料,大聲說道,“小子,這就是武侯老祖宗留下的木牛流馬零件,這可是無價之寶啊,多少錢都買不到的?!?/br> 鄭嘯蹲下身,開始認真的觀察那堆零件,他發現這堆零件雖然是木材的,但是似乎經過了特殊的炮制,所以不但不會朽壞,反而摸上去有幾分金屬的手感,依然是那么光滑堅硬。 用手指輕輕敲了敲,木材零件發出了叮叮的脆響,就仿佛在敲擊一種金屬似得,手指的感覺也傳來了反震。 “小子,你小心點,別弄壞了?!币慌灾T葛君心疼的提醒道,這也就是鄭嘯,要是換了別人,打死他也不會讓碰的。 自幼他就知道了老祖宗武侯的杰出之作木牛流馬,這讓給他非常自豪,但是卻沒有見到過,現在終于見到了木牛流馬的零件,他自然是視偌珍寶,寶貝的不得了。 鄭嘯蹲在地上,扭過頭看著諸葛君,用疑惑的目光看著他,問道,“你說這是木牛流馬的零件,有什么證據嗎?” 諸葛君神秘的湊到了鄭嘯耳邊,用整個倉庫都能聽清的聲音嚷道,“我偷著告訴你啊,我還發現了制作木牛流馬的竹簡?!?/br> 這個消息讓鄭嘯更加吃驚了。 當吃他看過書,知道,制作木牛流馬的竹簡雖有出土,但是已經缺失不全,所以價值大減。 沒有完整的制作竹簡,后人模仿的木牛流馬就是一些可笑的玩物,跟真正的木牛流馬相去甚遠。 很多古代人發明的東西,現代人因為鬧不明白原理,往往喜歡胡亂解釋,活著就是干脆否定,其實是現代人的技術達不到當時的水平,反而怪到了古人頭上。 這或許是中國人的劣根性之一吧,喜歡自以為是,總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自己的理解才是最正確,最接近事實的。 見鄭嘯一臉不相信的神色,諸葛君轉身跑向倉庫角落,從那里抓起一捆竹簡就奔了回來,遞到了鄭嘯面前,“不信?小子你自己看吧?!?/br> 鄭嘯伸手接過竹簡,結果竹簡入手讓他手臂猛地一沉,他沒想到這看上去不厚的竹簡分量竟然這么重,足有五六十斤的分量。 心中奇怪,他低下頭仔細查看著手中的竹簡,發現這些竹簡使用的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竹子,是一種類似金屬的竹子,質地看上去非常堅硬,邊上打著孔,用一種金屬絲連接著。 上面刻著的字都是篆書,鄭嘯也曾經學習過一些,所以總算是能夠看到大概內容,一看果然是木牛流馬的制作工藝。 掂了掂這沉重的竹簡,鄭嘯思忖著,這可是無價寶啊,不說實用價值,單單考古價值就不得了的。 要知道,這可是從武侯后人的手中傳下來的,真實性毋庸置疑,而這么完整的竹簡,特別是材質又這么特殊的,絕對是精品。 而且,現在鄭嘯他們在關東山內,這里到處都是崇山峻嶺,后勤運輸上比較麻煩,用車輛運送耗時長還數量有限,而且有些道路還沒法同行;而直升機運送的話雖然快捷,但是成本太高了,油料都消耗不起的。 木牛流馬當初設計,本就是為了補充蜀國的大軍后勤力量,而蜀國到處是崇山峻嶺,比關東山這里還要險峻一些,在那里都運行自如的木牛流馬,到這里自然是沒問題的。 鄭嘯越想,心中越高興,沒想到山中的運輸問題就這么解決了,真是天上掉餡餅——求之不得啊。 站在一旁,諸葛君伸出手,在發呆的鄭嘯面前晃了晃,然后問道,“小子,發什么呆啊?!?/br> 鄭嘯這才醒悟過來,他回頭問諸葛君,“五叔,你能夠把這些零件組裝起來嗎?” 諸葛君臉色一黯,然后搖頭嘆息道,“我沒辦法,這些零件本來就不全了,缺少了一些關鍵部件,而且組裝原理我也沒弄清楚呢,所以做不到?!?/br> 聽他這么一說,鄭嘯的好心情一下沒了,但是他想了想,然后說道,“要不我拿回去研究研究,看有什么辦法沒有?!?/br> 諸葛君聞聽大喜過望,他將那卷竹簡一把塞入了鄭嘯手中,然后,然后說道,“這個給你,五叔相信你一定能研究出來的,到時候記得交給五叔怎么做到的啊?!?/br> 對別人,諸葛君或許還不相信,但是對于鄭嘯,他是百分之百信任,有好幾次他遇到困難都是鄭嘯幫他解決的。 這木牛流馬的組裝,他已經研究了三個多月,但是一點頭緒沒有,因為這些零件中最核心的一個部件沒有了,這讓他束手無策。 正在這時候,鄭嘯來了,而且把這任務給攬了過去,他是求之不得,怎么會阻攔呢。 就這樣,兩個人把那些零件裝進幾個大箱子,鄭嘯讓幾名特戰隊員過來把箱子搬走,自己則邀請諸葛君一起去大廳。 但是,諸葛君搖頭拒絕了,他撓了撓都要粘成一塊的頭發,然后嘿嘿一笑,“沒興趣,不去,你小子自己去吧?!?/br> 見諸葛君轉身投入了研究中,鄭嘯沒有勉強他,他知道這里才是五叔諸葛君的天地,大廳那種環境他去了待著也不會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