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這,這是吉布爾的《戰術教程》吧?你也太……” “我這本書,本來就是自燧發槍誕生以來的軍事理論集大成者?!?/br> “那應該以你的名字命名啊?!背ε厕硭?。 “我已經這么做了,叫做《凱子兵法》” 呼喚收藏、紅票、評論,二更要晚點 5 修我戈矛 1月26日修我戈矛 兩千名士兵手執長矛,以連為單位,排出12個四排橫陣。 長矛大約1.8米長,參考了當時燧發槍的長度,裝上矛頭后,和燧發槍帶刺刀差不多?,F在朱雀軍中,根本沒有燧發槍,火銃也只有600來支。楚劍功決定用長矛進行初步的隊列和白刃訓練。 杰肯斯凱演示過法軍和英軍的拼刺術作為參考,按他的說法,這種法軍的拼刺術一往無前,動作簡單,最適合軍事素養不高的民兵。在即將到來的“革命洪流”中,大量的民兵必須迅速掌握一種簡單實用的拼刺方法,但需要高昂的士氣。而英軍的刺刀術以技巧見長,攻勢為先但不失穩重,需要長時間的訓練。 張興培不善槍術,但見聞廣博,樂楚明則是槍術的高手,他們和杰肯斯凱反復探討,終于在前幾日確定了一種簡單實用的拼刺術。這幾日來的晚上,所有千總把總目長和兵目,以及軍部的人,都進行了加練。 “同袍們,相信你們的刺刀?!背φ驹陉犃星懊?,大聲做著訓練動員,“在這個時代,子彈仍舊靠不住,刺刀才是取人性命最穩妥的方法,羅剎人有句話,子彈是笨蛋,刺刀才是好漢。當你們面對敵人,你們沖上去,用刺刀挑破他們的肚皮?!?/br> 此時,隊伍中傳來嗡嗡嗡的聲音。 楚劍功喝道:“有什么事,先喊報告,再大聲說?!?/br> 前排一個大個子兵丁大喊:“報告!” 楚劍功示意他說話。 “楚主事,既是用冷兵器,我是用慣了大刀,便還是想用大刀?!?/br> 楚劍功一笑:“好的,你站出來,和張教頭比試一下?!?/br> 張興培取了一條矛桿,去了矛頭,雙手握住。那大漢單手持刀,擺了個架勢,就虎撲上前。還沒等他揮起刀來,張興培的木桿就刺過來了。那大漢伸手來抓,張興培卻把槍收了回去,再刺,一下子點在他肋下。那大漢疼得丟下刀,用手按住肋骨,蹲了下去 “若是有刺刀,你已經死了?!?/br> “那是因為張教頭武藝好。我們聽說,張教頭最擅長的是斧頭。若是他用斧頭,只怕別人用長矛也占不了便宜?!庇腥瞬环獾恼f。 “不錯,若是刀法好,也可以相抗。但這套刺槍術簡單易學,沒有武功底子的,只要認真,便學得會,不像刀法,一定要名家教授。而且以后發了步槍,你們只有兩只手,難道還有第三只手來拿刀嗎?” 楚劍功讓那大漢歸列。張興培和樂楚明手執長矛,開始一對一的拼刺示范。這兩人都是武藝精熟,刺殺的招數雖然簡單,但干凈有力,軍中識貨的人不少,不時響起彩聲。 遠遠的,曾國藩和江忠源各搬了一把椅子,慢慢觀看著。 曾國藩道:“我聞西法,火器為先,怎么他先教白刃呢。這樣白刃一沖上去,不是叫人一陣槍就打死了嗎?” 江忠源道:“不錯,火槍,火藥包都是西法中的利器。我等日后教練團練,當先授火器之法,以遠攻為優?!?/br> “我又聽說西人陣法精熟,變幻無窮。我們招攬團練,是學不來的。萬萬不可與西人比拼陣勢。日后對陣,當結寨而戰?!?/br> “滌生兄高見。我夜讀《紀效新書》,發覺火器之妙,盡在‘結硬寨,打呆仗’六個字。結寨而戰,正好發揚火器之威?!?/br> “我看這楚劍功,也是個半通不通之輩?!?/br> 他們在這邊講著,士兵們正在按著楚劍功的號子,進行著槍刺訓練的第一步“持槍”。 “上刺刀!” 士兵們虛握空拳,在矛頭上一抹,模擬上刺刀的動作。 “端槍!” 士兵們右手提起長矛,握住矛尾,拇指貼在右胯,左手穩住矛身,左腳前邁,上體微微前傾,中心落在左腳后跟。目光盯著虛擬的敵方。擺出這個姿勢后,特別是全軍2000余人同時擺出這個姿勢后,人人真的感覺自己殺氣騰騰,有持矛一擊的沖動 “前進!” 持矛前進,左腳永遠在前,中心永遠落在左腳上,保持著隨時可以出槍的姿勢。 還有后退、逼近,躍退,持矛左右轉等種種移動步法。士兵們聽著口令,不斷練習,最開始,不時有摔倒的,但十幾日的練習下來,兩千名士兵,排開方陣,按著楚劍功的哨子,進退自如,如同一人。整個朱雀軍,就在這樣的訓練中,形成團隊。 “相信刺刀,首先要相信同袍?!痹诔置七M中,最重要的,就是堅信戰友和自己同步推進,絕不會拋下自己一人。集體的步伐是一種鞭策,形成習慣之后,即使面對大炮,也能做到列隊而進。 楚劍功要求這種精神,雖然他并不打算讓朱雀軍迎著大炮齊步走。 農歷新年前夕,整個朱雀軍以連為單位,進行了方陣之間的步伐對抗。兩個連的士兵,手持矛桿,列方陣針鋒而進,用矛桿互捅,哪一連先敗落,便要受罰。 杰肯斯凱看著滿場齊步推進的士兵,對楚劍功說:“恭喜你,你的軍隊,終于可以開始本世紀的戰術訓練了?!?/br> “出槍時,兩臂向敵要害,猛力推槍,同時以右腳掌的蹬力和腰力,使身體向前,同時左腳向前踢出一大步,在左腳著地時同時刺中敵人,右腳可自然向前滑動……” 張興培大聲的講解,樂楚明作著示范。 “距離較遠的時候,可以使用墊步刺,右腳迅速向左腳跟移動,腳掌著地的同時,左腳向前踢出一大步,迅速猛刺?!?/br> 看著張興培的講解和樂楚明的示范,人人都相信自己練好了可以一招斃敵。士氣的根本,便是建立在自己戰無不勝的信心之上。 “……防刺的要點,不是用矛身擋架,而是用矛尖,也就是刺刀撥開,這樣可以快速反刺。具體的防刺術分為防左刺和防右刺,防下刺?!?/br> “要注意防左側和右側的偷襲,防側刺的要點在于……” “拼刺時,要注意敵軍可能用槍托揮打你們,防止槍托的要領是……” “當敵人從后方襲來,最怕的就是驚慌逃避,轉身反刺的要領是:撞擊劈砍。以兩腳跟為軸,身體右轉,同時雙手向后拉矛桿,也就是槍托并轉頭后看,用槍托撞擊敵人的腹部,身體繼續右轉,左腳向前一步,同時左手拉右手推用矛頭,也就是槍刺砍劈敵人的面部?!?/br> “應用步法一定要靈活,例如,左腳前進也可以是右腳后退……” “招式的欺騙包括,騙左刺右,騙右刺下,騙下刺上……” “要充分利用地形,處于上坡時突刺的優勢在于……,在壕溝中突刺的優勢在于……” “三人的刺刀組最具威力,三人之間的配合是……” 長矛模擬著刺刀,滿場飛舞,對刺,三人小組對刺,連排群戰。 張興培對楚劍功說:“如果現在我們去打綠營,僅憑著這長矛,便可所向披靡?!比娚舷?,都惟楚劍功馬首是瞻。 在刺殺訓練中,慢慢就到了舊歷的年底。一天,曾國藩請楚劍功過去說話:“楚主事,眼看就要除夕了,這朱雀軍中的兄弟,都是湖南的,是不是放上幾天假,讓他們回家一趟?!?/br> “曾大人?!背φf話,曾國藩卻打斷了他;“都說了多少次了,你我年紀相仿,品級又都是在三品之下,就不要‘大人,大人’的這么生分了,不如以兄弟相稱?!?/br> “曾世兄?!背υ囂降慕械?,看到曾國藩面色不豫,趕緊改口:“伯函兄!” “誒,”曾國藩這才爽快的答道,“老弟以為,給兵丁們放上幾天假如何?” “伯函兄,我不瞞你說,若是我這朱雀軍練成了,放上幾天假也可以。但現在軍隊剛剛開始訓練,又是用的新式方法,還沒有成型,一放假,有可能回家一松懈,軍心就散了,以后還要花上時間收心,春節前的就白練了?!?/br> “也有道理?!?/br> “若不是伯函兄提醒,我都忘了除夕這檔子事了,春節不放假,恐怕有損士氣,不如花些銀兩,置辦些酒rou。除夕、初一兩天晚上全軍一起喝酒吃rou?!?/br> “還加上十五,不如給些錢附近農家,讓他們做些元宵?!?/br> “大哥想得甚是周到?!?/br> “要不要請神?” “請神?請什么神?” “文拜孔子,武拜關公,這大營之中,還是該請關二爺來鎮一鎮。再說,還可以向士卒宣講一番忠義?!?/br> 楚劍功一下子愣住了。對曾國藩而言,軍營中擺上關公像,是件很正常的事情,雖然他本人不一定信。但對楚劍功來說,這涉及到意識形態,涉及到軍隊以后為何而戰的問題。他不由得又想起眼前這位曾國藩的發家史,他的民團便是以“維護名教”作為號召,也因此成為晚清第一支有政治綱領的軍隊,如果把太平天國不算清朝武裝的話。 “大哥,這件事你且讓我考慮考慮?!背ν铺缕饋?。 “哦?”曾國藩卻有些疑惑了,“拜下關公,需要這么慎重嗎?” 在除夕那天早上,朱雀軍兩千多士兵排出方陣,楚劍功一聲哨響,全軍突刺,聲威震天。 “殺!” 第二更,呼喚收藏、紅票、評論 6 除夕 2月4日 畢竟到了除夕了,上午的訓練拖長了一些,午飯后,便不再訓練,江忠源置辦了些紅綢子,在營中掛了起來,又用些紅紙,寫上“吉祥如意”等字句,貼在燈籠上,掛起來。曾國藩還寫了副春聯,掛在大堂門口。 楚劍功下午也挺忙,給士兵們發餉,開營雖然不滿一月,但春節嘛,提前幾天發餉,二兩白銀,一錢也沒有克扣,慣常的“官例”也沒有取。 提前拿到了足額的餉錢,在清朝可是不多見的事情,營中一下子喜氣洋洋。餉錢有保障,證明大家加入朱雀軍這事沒做錯。人人交口稱贊,紛紛表示自己早就看出鈞座不是一般人物,跟著他干,吃不了虧。 晚飯開始前,楚劍功特地宣布, “今天可以喝酒!” 一時歡聲雷動。 “但不許賭錢,抓到賭錢的,一律打軍棍?!?/br> “哎呦?!币黄宋酥?。 “那喝著有什么意思啊?!?/br> “今天請了戲班子來?!?/br> “看戲?什么戲?湖南花鼓戲?有名角么?” “不知道,想想也沒有了,名角肯定去大戶人家賺錢去啊?!?/br> 士兵們說著,解散。 晚上吃飯,以排為單位,圍坐在大鍋邊上,鍋里,是鹽水涮rou,每排還有五壇酒。 楚劍功拿著個酒碗,走在前邊,樂楚明捧著個酒壇子在后面跟著。每到一處,楚劍功就和士兵們喝上一碗。 看到楚劍功把酒碗中的酒一飲而盡,士兵們紛紛夸贊:“鈞座真是個爽快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