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節
“起來,起來。你這是在干什么?”王洵趕緊走上前,雙手拉起淚流滿面的宋武?!拔艺f過不回援了么?原本以為你沉穩,誰知你的性子竟然跟子達一樣急!我已經命令老麥,以大都督之名,請諸侯各帶五百兵卒,十日內到柘折城聚齊了。屆時,大隊兵馬就會向東開拔,你……” “屬下,屬下誤會大都督了!”沒等王洵把話說完,宋武趕緊抽泣著道歉?!皩傧逻€以為,大都督跟子達的交情那么深,他的話,你會言聽計從呢!” “胡說!”王洵笑著拍了宋武一下,“他做事不著調,你也比他強不到哪去!讓我如何放心把統領中軍的任務交個你?” “統領中軍?”宋武吃了一驚,用手抹了把臉,大聲拒絕,“不行,請大都督收回成命。宋某愿意頭前為大軍探路。這個季節,蔥嶺很難翻越。宋某既然向大都督建議回援,就理當走在最前頭!” “你先別急,聽我把話說完!”王洵笑了笑,拒絕了宋武的主動請纓,“信使一道帶過來的,還有幾個月前,朝廷給咱們三人的獎賞。子達升了副都督,你升了兵馬使。所以你們二人,必須擔負起各自的責任來。為軍心和士氣的穩定,咱們手中這萬把人,必須留下一半兒在這里看家。剩下一半兒,和諸侯送來的援軍,則同時開拔,去救援大唐?!?/br> 心中只有個大致的思路,所以王洵說得很亂。宋武在旁邊聽著,也是暈頭漲腦。但唯一一點可以放心的是,大宛都督府,不會像宇文至先前所建議的那樣,按兵不動,坐視京師落入叛軍之手??砂汛笸鸾唤o宇文至,好像也不太妥當。這家伙心狠手辣,睚眥必報。懂得豎威卻不懂得施恩,萬一在王洵走后,把其他諸侯逼到大食人那邊…… “子達,子達不適合留守!”情急之下,宋武也顧不得選擇言語了,直接指出王洵安排的不妥。 “我哪里說要子達留守了?!”王洵再度皺眉,笑著解釋,“留守的事情,我準備交給老黃。他為人謹慎,也熟悉這邊的情況?!?/br> “那都督剛才說,要我和子達各自擔負起各自的責任?”宋武訕訕笑了笑,低聲指出王洵言語上的歧義之處。 “坐下來,咱們兩個慢慢談” 王洵也發現了自己言語中的問題,緩了口氣,將宋武慢慢按在帥案前的胡凳上?!白舆_鬼點子多,我要把他帶在身邊謀劃軍務。我剛才跟子達商議,覺得此刻京師那邊,已經聚集了大批的河西軍和安西軍士卒,缺的不是兵,而是最近兩年見過血,敢于領軍沖陣的低級將領。所以,從柘折城出發之后,我準備帶著子達和子陵,魏風、老朱他們幾人先走一步,由你和老沙兩個,統率著弟兄們慢慢往上趕……” “不行,路上太危險了。不能讓你走最前頭。否則,萬一發生什么不測,宋某無法向弟兄們交代!”聽王洵只帶聊聊幾人便要上路,宋武又跳起來反對。 在白馬堡來的眾兄弟當中,以他的個人背景最深,卻又以他的性子最為淳厚。若是不知根知底,大伙很難相信,就這樣一個從外到內都充滿陽光的人,居然是中書舍人宋昱那個jian賊的弟弟。王洵也正是看中了他的磊落和坦誠,才敢放心大膽地將全軍托付,“你不要再爭,這是軍令。如今整個大宛都督府,以你,子達和我三人職位最高。而在咱們三個人中,我心智最笨,子達性子最急,只有你,既能準確判斷軍情,也不會被情緒左右自己的決定。所以統帥中軍的任務,我只能交托給你。況且封帥被削職后,疏勒那邊也是一片混亂。借著朝廷給我的安西都護府采訪使頭銜,我提前到了,還能狐假虎威,給大軍弄點兒糧草輜重。如果你先到了,卻難免人微言輕,做不成任何事情!” 聽王洵如此分析,宋武便不再堅持要替大軍做開路先鋒。用力站直身體,拱手施禮,“屬下不敢抗命。請大都督放心,只要屬下還有一口氣在,就會把弟兄們,完完整整交還到你的手中。如違此誓,天誅地滅!” “你不用發誓?!蓖蹁χ浦?,“咱們幾個一起從白馬堡走到這里,如果連你和子達都不能相信了,我還相信誰去?” “嗯!”宋武感動地回應了一聲,然后拱手告退。王洵微笑著送他離開,又微笑著目送他筆直的背影消失于傍晚突降的小雪當中。搖了搖頭,目光又慢慢變得黯淡。 背后沒有了封帥,沒有了朝廷。眼下,他能依仗的,也的確是這些曾經同生共死過的弟兄了。如果連弟兄們也不能依仗的話,他這個大都督,繼續做下去還剩什么意義?! 第四章 英魂 (四 上) 第四章 英魂?。ㄋ摹∩希?/br> 第二天,王洵在議事廳聚將,當著信使的面兒,正式作出奉召回援京師的決定。然后宣布自己不在大宛期間,由黃萬山以大都督府長史的身份,總轄各地軍務。麥爾祖德以都督府參軍身份,兼任大宛國宰相,負責一干民政事宜。至于大宛國主俱車鼻施,則應都督府之邀,“帶領”傾國之兵東進,與其他藥剎水諸侯兵馬一道戮力王室。 話音剛落,底下已是一片喧嘩。眾將或者歡呼,或者搖頭,紛紛欲上前提出自己的諫言。王洵將手向下按了按,示意大伙稍安勿躁,然后笑著道:“大唐乃你我之根。王某從沒聽說過,根子死了,枝葉還能繼續存活的道理?此地距長安有幾千里路,我等現在領兵回援都未必來得及,哪有時間再議論來議論去?無關的話今天就不多說了,查缺補漏,也等本都督把事情都安排完了不遲!” 聞聽此言,眾將知道大都督回師的主意已定,無論同意不同意,都只好抱拳領命?!⊥蹁c點頭,將黃萬山叫到近前,鄭重吩咐,“本來王某想帶著你一起走,但這塊膏腴之地是弟兄們費盡千辛萬苦打下來的,隨隨便便丟了,王某實在是不甘心。所以只好辛苦你老兄一下,替我等看好這個家。待中原的叛亂平息,咱們再以此為落腳點,進而圖謀整個西域!” “大都督盡管放心。只要黃某人在,這里就肯定飄著咱們的旗號!”黃萬山素來沉穩,知道王洵是把整個后路都交給了自己,拱了拱手,大聲回應。 “即便咱們的旗號不得不向東移動,我也希望你還在?!蓖蹁瓝u了搖頭,笑著矯正黃萬山話里的“疏漏”,“凡事多與老麥商量,以最大程度保住弟兄們和這里的唐人為主。人比地重要,只要有人在,其他什么都有機會再奪回來!” “諾!末將記住了!”黃萬山愕然看了王洵一眼,再度深深俯首。 王洵上前拉起他,用力拍了下他的肩膀。然后轉過頭,點手招過沙千里和宇文至,鄭重吩咐,“這里交給黃將軍,出征前的相關準備,則要由你們兩個擔負。我想此刻潼關城下,缺的是敢于沖陣的猛士,而不是只會搖旗吶喊的雜兵。所以,此番回援的弟兄不在數量多,而在身手矯健,膽子大,敢上陣跟敵軍拼命。你們兩個去把弟兄們召集起來,從中挑選身強力壯,弓馬精熟者出陣。凡年齡超過三十五歲,且在本地有家有業者,無論胡漢,一律留下來守家。年齡未超三十五歲,家中有妻兒老小確實需要看顧者,只要本人提出留守,也可以不隨大軍出征。所有挑選出來的士卒,皆一人給他們準備兩匹坐騎,每伙士卒,再配備兩匹駱駝,幫忙運送隨身行李?!?/br> “諾!”沙千里和宇文至大步出列,躬身領命。 王洵點點頭,抓起第三支令箭,交給了宋武,“宋將軍,你帶著阿里依,馬寶玉兩個負責籌劃大軍沿途開銷。不但要把咱們自己的弟兄計算在內,藥剎水沿岸一眾諸侯,我也已經命令他們各自出兵五百。人家大老遠跑來了,咱們不能讓人家連干糧都自己準備!” 宋武和阿里依二人也躬身領命,然后快步下去執行任務。王洵又抓起第四、第五、第六支令箭,分別交給方子陵、魏風、朱五一等人,讓他們負責做與回援相關的輔助準備。待把任務都交代的差不多了,才側過頭,笑著向信使請教,“欽差大人,您看這樣安排是否合適?” “合,合適!再合適不過了!大都督真是運,運籌帷幄,決,決勝。千,千里?!迸峦蹁瓪⑷藴缈?,信使昨夜嚇得一宿都沒敢入睡。此刻見塵埃落定,強睜著通紅的眼睛,大拍馬屁。 “王某這身本事,都是封帥所教。弟兄們之所以勇于在陣前拼命,也跟封帥平素的諄諄教誨脫不開干系。希望大人回京師復命之時,還是把在這里看到的事情,原原本本匯報給上頭知曉!”王洵客氣地拱了拱手,笑著提出一個要求。 “那,那是自然,自然!”在人家的地盤上,信使哪敢說半個不字。一邊拱手還禮,一邊信誓旦旦地保證,“大,大都督盡管,盡管放心。下官,下官回到京師之后,即便拼著這身袍服不要,也會替大都督把話帶到。其實,朝廷上下,誰都知道封帥是被冤枉的??蔁o奈有那么幾個小人作祟......” “浮云蔽日,還能堅持得了幾時?”王洵撇了撇嘴,笑容看起來有些陰冷。信使被嚇了一跳,本能地退開半步,連聲附和,“那是,那是。先前周將軍,周將軍也曾經說過,回到京師之后,會和弟兄們聯名上書,替封,封帥辯冤。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際,總,總不能因為小人的幾句讒言,便,便寒了猛,猛將之心!” “朝廷能清楚此點最好。否則,王某可不愿做第二個封帥?!蓖蹁c點頭,咬著牙補充。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此番回援的主力,將有一半兒是他招降的馬賊,另外一半兒則是安西軍老兵。前者眼里只有他這個大都督,士氣不會受到朝廷對封常清處置的影響。而后者,心中卻把封常清看得如自家長輩一般。倘若封帥真的有個三長兩短,即便他王洵愿意繼續替朝廷賣命,恐怕這支隊伍,也要不戰自潰了! 本著未雨綢繆之計,王洵刻意把話說得聲色俱厲。那欽差哪敢反駁,只是一味地點頭唯唯而已。知道此人頂多也就能起到個學舌鸚鵡的作用,王洵也不再跟他弄什么繁文縟節。轉回頭來,繼續給麾下的將佐布置任務。該去張貼榜文安民的去張貼榜文,該負責巡視各地的去巡視各地,一切都如計劃了多時般,布置得井井有條。 告示乍一貼出,柘折、俱戰提兩座城市中的百姓們立刻亂成了一鍋粥。有的立刻收拾行李,變賣家產,準備逃回中原或者到城外的牧場躲災。有的則本著持重的態度,四處探聽消息,聯絡親朋,以便做出最佳選擇。鬧哄哄折騰了兩天,卻發現城中官府市集在照常運轉,負責民政的官員繼續升堂問案,負責治安的兵卒也照舊扛著兵器列隊上街。就連跟大都督府恨不得穿一條褲子的程記分號,也是照舊開門營業,沒有半點準備卷起鋪蓋走人跡象。 著什么急,天塌下還有大個子頂著呢!抱著一絲僥幸之心,百姓們繼續猶豫觀望。旋即驚詫地發現,準備追隨大都督出征的兵馬只有區區數千,還及不上去年跟大食人開仗的規模。而那些在城中娶了老婆買了宅子的兵卒,好像也沒接到出征命令。種種情況,都表明大都督府只準備象征性地回中原去應付一下差事,真正的主力,還是留在了大宛這邊! “原來唐人那邊沒亂到哪里去,否則,鐵錘王還會只帶兒這點兒人手?”有人心思轉得快,旋即從大都督府的應對措施上,得出了“正確”結論。 “估計是為了給上頭一個交代吧。這么老遠,等他們趕回去,仗早打完了!”有人則通過大宛跟長安之間的距離,推斷出王洵的“真實”意圖。 還有聰明者,則暗自慶幸自己沒有著急跟大食人那邊重新建立聯絡?!拌F錘王既然敢把中原發生叛亂的消息公之于眾,肯定是為了給艾凱拉木設個套子鉆。待艾凱拉木那蠢貨像去年般一頭扎進陷阱里去,說不定鐵錘王就帶著人馬從他背后冒出來了!” 林林總總,在希望猶存的時候,人們在潛意識里,總會把事情往對自己有利一面想。大都督府控制藥剎水這幾年來,行的是唐律,對治下百姓不像大食人那么嚴苛。鐵錘王本人也是個見過世面的,不像俱車鼻施當年那樣刮地三尺。再加上唐人宗教方面的包容,無論你信的是哪路神明,拜火教也好,天方教也罷,只要不干擾政務,不違背律法,不試圖謀反,就盡管放心念你的經,差役們絕不會找借口上門.......。種種措施,使得當地百姓在沒有其他選擇情況下,也更愿意做一個享受現實的唐人,而不是尋求什么死后的信仰天國。 昔日無意間執行的惠民政策,在危急關頭悄悄地顯示出了其威力。當民間的sao動漸漸平息下來,藥剎水沿岸的各路諸侯,幾經權衡之后,也按王洵在信上的要求,各自帶著五百精銳前來匯合了。對于這些兵馬,王洵只是想拿來“鞏固”對諸侯們的控制,并沒指望真的用他們打仗。約略檢點了一番,便將他們交給了宋武統一調派。 東西兩個曹國的國主跟王洵關系密切,審時度勢,帶頭主動要求回中原勤王。一些去年從王洵手里得到大筆好處的國主、城主們,也紛紛上前請纓。眾目睽睽之下,阿悉蘭達等跟大都督府關系一般的諸侯,也只好隨著大流,要求為大唐效力。王洵先是笑著聽他們把話說完,然后擺擺手,朗聲道:“諸位的盛情,王某一定會上奏給陛下知曉。但這番回援京師,充其量是走個過場。讓陛下知道我等的忠心而已。切莫說未必能趕上與敵軍的決戰,即便僥幸趕上了,幾十萬人的戰斗,咱們這點人,還能起到什么作用?充其量是幫忙敲敲戰鼓,收容一下俘虜而已!所以各位還是不要去了,把出頭見世面的機會,留給自家子侄。畢竟,待諸位老去之后,國事還要他們來支撐!” “那倒也是!”聽王洵說得輕松,諸侯們紛紛出言附和。其中某些心思轉的飛快的,便更確信此番回援,不過是為了向大唐皇帝表達忠心,撈好處。其實只到中原去轉一圈便會折返,根本不可能打什么仗! 也不怪諸侯們把事情想得簡單。兩年來,王洵等人威震西域,令諸侯們對安西軍的戰斗力佩服得五體投地。捎帶著對整個大唐國的軍力,也錯誤地高估了幾倍!而安祿山的轄地距離藥剎水又過于遙遠,諸侯們有一大半兒先前根本沒聽說過這個人,幾個約略有點印象的,對其了解也不過是大唐某鎮節度使而已。級別好似跟王洵這個大宛都督差不多,武藝和打仗的本事么,想必也不可能再超過鐵錘王本人去! 聯想到王洵此番帶領十數國兵馬萬里勤王,定能討得大唐皇帝陛下的歡心。待其從中原回轉,職別想必又要再升上數級。而他現在才二十出頭光景,已經身兼大宛都督和安西軍采訪使,照這個勢頭升下去,三五年內,徹底取代封常清,成為安西大都督,整個西域的實際掌控者也不無可能。 對于這種前程遠大,為人又甚是大方的好上司,諸侯們當然要抓緊一切機會巴結。當即,東西兩曹國主便響應號召,命令各自的嫡長子,曹康和曹厚兄弟,代父到大都督帳下效力。請求王洵一定對他們哥倆嚴加要求,多多教誨,以便二人日后能更好地為大唐盡忠。 其他諸侯也不甘落后,紛紛把自家王位第一繼承人推出來,追隨王洵去中原鍍金。個別沒將王位繼承人帶在身邊的,則紛紛以來時過于匆忙為借口,請求王大都督晚幾日帶大軍開拔,給自家子侄一個到中原增長閱歷的機會。 此舉正中王洵的下懷,他臉上卻故意裝出一副為難的模樣,猶豫了片刻,皺著眉頭回應,“大軍出征,哪有隨便改期的道理?!本都督找高人算過,三日后便是黃道吉日,倘若錯過,就要再等兩個月才能出發。不行,不行,既然錯過了,就等下一次機會吧。此次,請恕王某不能為他們幾人開方便之門!” “大都督通融通融!” “大都督再幫忙想想辦法,我等著輩子都念您的情!” “天可憐見。我等一輩子都沒去中原轉轉,好不容易晚輩們有了機會,卻要生生錯過。天可憐見,大都督可憐見!” 眾諸侯雖然在大食人的強迫下,表面上信過一段天方教。暗地里的信仰卻是五花八門,各拜各的神仙??蔁o論信的是哪路神明,對于卜卦之辭,都是敬畏得很。不敢再求王洵改期,只求他念在往日大伙做事恭謹的份上,再給想想辦法。 盛情難卻,王洵只好做出妥協。想了又想,才低聲說道:“出發日期,無論如何是不能再改的。但念在你等一片赤誠的份上,本都督可以放慢行軍速度,給他們一個追趕隊伍的機會。但話說好了,后趕上來的的人,每個最多帶二十名親衛。再多了,本都督可沒那么多糧草供應!” “我們自帶干糧,自帶干糧!”諸侯們喜出望外,連聲答應。心中同時暗笑,你王大都督哪里是沒有充足糧草,分明是怕我們的人去得太多了,顯得扎眼。不小心得到了中原皇帝的垂青,搶了你的風頭!放心,我會好好叮囑兒子,不讓他跟你爭頭功!但如果中原皇帝非要賞賜他個一官半職,也是他自己有福,可不是我等事先沒教導好他! 第四章 英魂 (四 下) 第四章 英魂?。ㄋ摹∠拢?/br> 三日后,王洵果然率領大軍按期開拔。黃萬山和麥爾祖德帶領留守一眾官吏,尾隨送出十里,在城外喝過踐行酒,奏過了出征樂,才依依不舍地跟大伙惜別。 時令已經是三月中下旬,天氣明顯開始回暖,平素能吹透幾層皮襖的北風,也變得綿軟無力,懶洋洋的帶上春天的味道。這種天氣,正是跑馬放歌的大好時機。松開韁繩,輕輕磕打一下馬鐙,已經在馬廄里憋了一個冬天,差不多憋犄角來的坐騎肯定會一口氣躥出百八十里。把積攢下來的精力消耗殆盡方才罷休。 只是王洵卻不肯坐騎放開了撒歡。在全體將士都有兩匹戰馬輪換代步,并且另有駱駝運送隨身行李的情況下下,第一天居然只走了不到五十里便停了下來,完全不顧身邊欽差大人焦急的臉色。 第二天,大軍又是過了辰時才慢吞吞開拔,二十里一小歇,三十里一大歇,勉勉強強走了八十里,還不到下午未時,就又開始安營扎寨。 藥剎水已經開始解凍,河岸邊的青草剛剛冒出綠芽,柳樹和楊樹的枝條上,也生出了嫩黃色的葉子。幾窩野鴨受到驚嚇,逃一般跳入河水中,飛快游向對岸。一群北歸的燕子卻不知憂慮,嘰嘰喳喳掠過軍營上空,帶著幾分好奇。 有士兵閑不住,跟自家主將請了假,騎著戰馬出營去尋找野味。有部族武士則脫光了鎧甲,在營地中央拉開架勢,摔跤角力,玩得不亦樂乎。喧囂聲、喝彩聲直達中軍帳,王洵聽了,也懶得命人出面干預。 “這架勢哪里是去當救兵啊,分明是出去踏青!”傍晚時分,木鹿州監國王子鮑爾伯,佉沙洲王子史摩克兩個抱著酒壇子坐聚在一起,搖頭苦笑。 “還不是為了等那幾個不著調的家伙?!” 東曹國王子曹安仁、西曹國王子曹開濟也閑的發慌,湊上前,撇著嘴地抱怨?!捌鋵嵈蠖级礁静挥眠@般照顧他們。那些家伙,聽說有好處時,肯定腿跑得比兔子都快。我敢打賭,咱們就是按全速行軍,不等走到拔漢那,那些家伙也肯定追上來了!” “那是!都是些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也就咱們大都督仁厚,愿意給他們一個機會。換了別人,估計早一巴掌扇回去了!”鮑爾伯完全同意曹氏兄弟的看法,笑嘻嘻地附和。 跟著鐵錘王,肯定沒虧吃!這是幾個王子兩年來的切身體會。木鹿、佉沙、東曹、西曹四國在藥剎水沿岸眾國當中,實力原本都排不上號??删褪且驗楸цF錘王的大腿抱得緊,領土年年擴張,兵馬年年翻倍。如今非但已經可以與拔漢那、白水這些強鄰一論短長,并且隱隱有了后來居上之勢。 作為王位的第一繼承人,曹安仁等當然知道飲水思源??扇绻皝肀цF錘王粗腿的人太多了,分到自家頭上的好處,難免就會薄掉一些。因此,幾個人巴不得那些沒能及時加入隊伍的各國王子,永遠也別趕上來。永遠沒機會,取代自家在鐵錘王心中的位置。 倒是白水王子賀魯索索,原本就不太得王洵賞識,所以這回也沒指望著能收獲太多。聽鮑爾伯、曹安仁等說得熱鬧,笑嘻嘻湊上前,低聲反駁:“你們哥幾個這么說就太沒見識了!大都督這么安排,其中自有他的道理!咱們只管跟著聽招呼好了,少給他老人家添亂。反正,每次論功行賞,rou都少不了咱們的!” “也對。大都督的安排,豈是咱們能隨便猜得到的?我估計,他這回執意要把十六國的王子都帶齊了,是準備給中原皇帝一個驚喜。說不定中原皇帝一高興,就直接封了大都督做大宛王。省得大伙頭上還供著俱車鼻施那家伙,整天半死不活地看著惡心人!” 佉沙洲王子史摩克現早就對王洵佩服得五體投地,無論對方做了什么,他都能分析出一堆道理來! “那倒也是!”鮑爾伯等人紛紛笑著點頭?!笆鶉踝油瑫r前來效命,多大的動靜??!別看咱們麾下的兵馬數量,光聽國數,還真能給中原皇帝長不少威風!大唐有句話叫做什么來著,什么臭魚爛蝦的……?” “濫竽充數。不是河里的魚,是吹的竽,別光想著吃!” “對,濫竽充數。不過咱們也能不完全算濫竽充數,咱們多少也能捧個人場是不?況且鐵錘王他老人家的師父已經領著安西軍趕過去了,咱們想上戰場,也得有那個機會??!” “那倒真的可惜了。否則,跟在鐵錘王身后,還愁沒戰功立么?” “聽你這么一說,我還真覺得有點兒不甘心!你說咱們在藥剎水兩岸,早已經找不到對手了。這回如果在中原,再接連打幾個勝仗,日后跟人提起來…….!” “去你的,也不照照鏡子。是鐵錘王,王大哥在藥剎水兩岸沒對手。跟你有什么關系?!” “怎么沒關系呢?怎么沒關系呢?!去年那兩場大戰,哪回不是我負責打掃的戰場?!” “你也就這點兒本事!” 幾個王子說說笑笑,心中早就把前去中原勤王的事情,當做了一場愜意的遠游。甚至連歸來時為家人捎帶什么稀罕東西,尋機會娶個中原美女做妃子的事情都計劃好了,根本不去想大唐國內如今面臨著怎樣的危局。 王洵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大宛距離中原路途遙遠,所有消息傳過來,都會耽擱數月到半年不等。他主動將中原發生叛亂,自己要揮師勤王的消息散發出去,又裝出一幅不慌不忙的模樣,便是為了給當地人造成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叛亂不過是疥癬之癢,隨時都可能被撲滅。而他本人亦隨時都可能掉頭向西,繼續前幾年對大食人的攻勢。 如此,待蔥嶺上冰雪融盡,絲綢之路重開之后,再有什么關于中原叛亂的流言蜚語傳過來,可信度便會打很多折扣。只要黃萬山和麥爾祖德兩人遇事不亂,沉穩應對,各路諸侯和手下敗將艾凱拉木在得到確切情報之前,絕對不敢輕舉妄動。 以王洵的閱歷和能力,眼下可以做的事情,也只有這些了。他本來便不是什么人中龍鳳,見識有限,心中的溝壑亦有限。至于什么雄心壯志,什么王圖霸業,更是跟他半點關系也搭不上。當初到封常清帳下效力,是為了躲災。翻越蔥嶺,聯絡藥剎水各國,也是為了逃避邊令誠等人的陷害,從絕路中尋找一條生路。至于后來的橫掃藥剎水,威震鐵門關,則完全是看到機會,順勢而為,根本沒有一點兒是事先做出的長遠謀劃。 當聽聞中原叛亂,長安危急,封常清被削職為民的消息后,王洵原本就不太清晰的人生目標,便再一次模糊了起來。將士們拼死打下來的地盤,他舍不得丟。家人和朋友所面臨的危險,他亦不能坐視不理。至于到底有沒有可能兩全其美,既保住了大宛,又保護自己的家人遠離叛軍的傷害,他根本不知道!換句話說,他現在只是見招拆招,盡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根本無力,也無心求什么長遠。 好在他本人最近運氣不錯,一直沒遇到什么像樣的敵手。藥剎水沿岸一眾諸侯懼于大唐國的國力和鐵錘王本人的威名,不敢做非分之想。大食人的東征軍主帥艾凱拉木又是個只顧保全自家職位的庸才,心思大部分都放在其國內的派系爭斗上,沒勇氣,也沒精力圖謀洗雪前恥。所以王洵帶領著隊伍慢吞吞前進,慢吞吞過了拔漢那、安集延。一直來到蔥嶺腳下,也沒被局外人瞧出任何破綻來! 看看各國王子都已經趕到,王洵便當眾宣布,鑒于蔥嶺上的積雪未完全化盡,路途兇險。自己要帶領少部分精銳,身先士卒。做為一軍主帥,這種舍己為人的行為,當然令弟兄們感動。于是,在大都督的感召之下,宇文至、沙千里、方子陵、馬寶玉等一干將領都紛紛主動請纓替大軍開道。王洵推辭再三,做足了盛情難卻的戲碼,才不得不從中選了一部分人與自己同行,卻把宋武留了下來,由魏風、朱五一兩個輔佐,帶領大軍和各位王子緩緩跟上。 應麥爾祖德之請,小拙和小麥兩姐妹也換了親兵裝束隨軍出征。聽王洵準備拋下自己,臨別前,少不得四下又是一番糾纏。誰料這回王洵卻板起了臉,先是將姐妹二人一頓呵斥,隨即,又叫來宋武,當著姐妹兩個的面兒,給他下了一道將令,如果姐妹二人膽敢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即可軍法懲處,不必考慮任何后果。 “那,那你自己可得小心!”小拙和小麥兩姐妹不敢再惹王洵發火,只好噙著淚,向他告別。 “我又不是第一遭翻越此山!”王洵笑著點點頭,豪氣瞬間寫了滿臉。 第四章 英魂 (五 上) 第四章 英魂?。ㄎ濉∩希?/br> 在兩個女人面前說得輕松,真正走起來,卻是舉步維艱。 半山腰的積雪已經開始融化,山頂的上卻依舊白茫茫一片。冰塊夾在雪水里,轟隆隆直沖而下,將本來就不怎么齊整的山路沖得七零八落。人和馬稍不留神,便會一腳踏空,落入山路外側的萬丈深淵,連塊尸骨都無法找見。 好在王洵和宇文至等人已經不是當年那匹伙毛頭小子。經歷了這幾年的歷練,他們無論再心智還是在體力方面,都比先前有了本質上的飛躍。相互扶持著,一步步慢慢行進,在付出了二十幾匹駿馬的代價之后,終于從蔥嶺的東側又鉆了出來。 平原之上,已經是春歸大地。放眼眼望去,四野一片翠綠。王洵等人卻沒心思觀賞這未受塵世熏染的春光,只顧著快馬加鞭往疏勒趕。不一日,來到赤水河畔,眼見著疏勒鎮已經遙遙在望了,卻又緩緩地帶住了馬韁繩。 “怎么了!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么?”沙千里心思細,發覺王洵行止有些失常,湊上前,低聲詢問。 “有!”王洵雙眉緊鎖,臉上陰云密布。早在剛出蔥嶺不遠處,他心里便涌上了一股很別扭的感覺。如今,這種別扭的感覺已經越來越強烈,強烈到他的手本能地就想去摸腰間的刀柄?!拔矣浀米叩臅r候,這河道兩邊,都是上好的農田來著。怎么眼見著就要過了芒種,地里卻沒見幾個人影?” “是么?你不是把這里跟大宛弄混了吧?!鄙城Ю锏挠洃浝?,對疏勒的印象已經模糊,四下看了看,遲疑著反問?!爱斈晡以诟邘涽庀滦ЯΦ臅r候,也差不多是這個樣子。城里住的都是兵士和商販,城外則是一片荒蕪?!?/br> “二哥記的沒錯!”宇文至也感覺到周圍的景色與自己的記憶之間出現了差異,策馬上前,低聲補充,“當年為了爭河岸邊的好地,還有人鬧到封帥面前去過。如今怎么都不當寶貝了!早知道這樣,不如劃歸到咱們兄弟名下!即便從中原雇人來種,好歹也能打出點糧食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