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三國]_分節閱讀_158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之農家如畫、放開我的兔尾巴/小兔子乖乖、掀開棺材蓋后我開始捉鬼掙錢、校草竹馬的圈套、女主全都性轉了[快穿]、一個人的長情、干了這碗恒河水[穿越印度]、往你懷里跑[快穿]、你制杖嗎?不!我販劍![快穿]、在一起 完結+番外
紀衡這么問的時候果斷被曹旭鄙視了:“那不一樣的,軍隊也分臨時招募訓練的,和常備的部隊啊,常備部隊可以算是正式的部隊,如果不是有官府下令的話,是不參加勞動生產的,多數只負責每日cao練而已,這樣的部隊戰斗力很高,但養起來代價也很大,你算算兩萬人啥都不干,只是吃的每日要吃多少?而且這還占據了一地本身的勞動力,因此兩萬這個數字算很大了,且這是按照你說的,算的都是可以派出去的部隊,真的把青州的所有常備兵力算起來的話,大概有三萬到三萬五千人左右?!?/br> “而除了這個,還是有預備部隊的,這個人數就多一點,從青州來講,大概有五萬到六萬人,這些人就是平時種地生產,農閑時分批輪流訓練,而且因為是輪流訓練,從個人算起的話一年的正式訓練時間加起來在三到五個月左右,這是用來在戰時迅速補充軍隊損失的?!?/br> 紀衡聽著點點頭,覺得這么算也對,打仗肯定有損失,有損失就要有補充,而把一個農民訓練成正式的士卒,至少需要三個月的轉變時間,如果戰爭時期還需要臨時補充的話,這就太困難了一點,會嚴重影響部隊的戰斗力。 預備部隊就是這么用的,他們或許不那么精銳,但是他們滿足部隊對于一個士卒的所有基本要求,且經過一定的訓練,也掌握了戰場的基本技能,這樣的人補充進去,再稍加磨合一下,并不會對部隊造成太大影響。 見紀衡懂了,曹旭又繼續說道:“還有一種就是戰斗力最差的臨時部隊了,這個一般是在有緊急需求的時候臨時招募來的,人員良莠不齊,且基本都是完全沒有經過訓練的農民,這種部隊經常是臨時訓練一下然后拉上戰場,根本不能形成很高的戰斗力,他們不僅本身的戰斗能力和服從性差,就算是意志力也十分薄弱,打個比方來說,我正式訓練的士卒可以在承受五成的損失之后繼續戰斗,且不影響他們的戰斗力發揮,預備部隊可以承受四成,那么這些臨時招募的士卒至多兩成到三成的損失,就會使他們軍心動搖,戰斗力大打折扣?!?/br> 而且,如果將常備軍的戰斗力比作十的話,預備部隊可以達到七或者八,臨時招募的可能就只有五甚至不足五了。 不過紀衡在聽完了曹旭的一長串科普之后倒是明白了一件事情,就是目前的青州如果真的想拉部隊的話,十幾萬人還是能有的。 而且他覺得自己大概也能明白為什么討伐董卓的時候董卓會顯得那么厲害了,董卓的涼州軍本身戰斗力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原各大勢力,因為遠離邊境戰爭,作戰的對象只有‘除了數量不長腦子和戰斗力’的黃巾,這要是能練出精兵才有鬼。 再加上當時很多郡守級別的人物根本拉不出幾萬的兵馬來,畢竟一個郡的常備兵力幾千人就足夠了,于是大部分都是到了一地臨時招募士卒,這戰斗力就更差一些。 如果算上董卓手下還有從涼州帶來的一眾猛將,以及被他忽悠過去的呂布的話,這戰斗力的差距真的挺大的。 曹cao在三天之后的會議上提出了要擴充軍隊的話,大家當然都是贊成的,不管怎么說,此時董卓已經氣勢洶洶的擺在那里,曹cao如果實力不夠的話,以后恐怕就只能在威脅下依附董卓了。 大家是瞧不上董卓的。 伴隨著這幾天陸陸續續又傳回來的消息,董卓在洛陽的所作所為更多的曝光在大家面前,幾乎人人都要說董卓野蠻殘暴了。 不僅僅是青州如此,其實大漢各地都收到了這樣的消息,聰明點的就已經逐漸明白過來,這天下恐怕是要變了。 不管是在什么朝代,皇帝連續出事都不是個好兆頭。 靈帝死后,他意屬的繼承人劉協被否決,何進與何太后cao控著讓劉辯當上了皇帝,可劉辯這個皇帝也沒能當很久,甚至不到半年,他就被董卓殺死,連帶著何太后與何進一家也都死了,董卓廢掉了劉辯立了劉協當皇帝。 然后將這個皇帝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所謂大漢皇室,已經沒有多少威嚴可講了,這一系列的變故明明白白的告訴所有人,只要有足夠的實力和野心,皇帝也不過是可以隨意廢立的棋子而已。 當然,董卓也不是一個勁的只會殘暴強權,他還是知道自己只是個武夫,沒辦法治理國家,真正治理國家還是要依靠士人的。 所以他開始想要收買這些人,他給黨人們恢復爵位,蔭封他們的子孫,又大量提拔官員,然而董卓做的這些全都是白費。 只憑他縱容士卒在洛陽燒殺搶掠這一點,就足夠愛惜名聲的士人遠離他了,最后董卓除了一些墻頭草,真正算得上有名望的,比如楊彪這一類人,壓根都不搭理他。 雖然他們無法推翻董卓,卻也不愿意自己為他所用,官職是領了,事情卻一件也不愿意為董卓做。 董卓大怒,洛陽自然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到了年底的時候,各處都已經傳遍了董卓殘暴的名聲,且董卓因為無法拉攏于是就決定用威嚇的方法來讓人不敢反對他,朝堂上但凡是與他作對的人多數會被殺死。 當然,既然說是威嚇當然不僅僅是殺了了事,董卓一定是要讓所有人都看著他是怎么殺掉那些人的,手段極盡殘忍,砍手砍腳都不算最嚴重的,他更喜歡一點一點的折磨,將抓來的人當著公卿官員的面間斷舌頭挖去眼睛,一點一點的砍掉四肢,破開胸腹,最后斬下頭顱。 如果這僅僅是一個開始的話,董卓后期甚至開始將反對者集中在一起,同時處決多人,并要求其他人必須觀看,不許回避。 公卿貴族尚且如此,就更別提洛陽的百姓了,董卓的種種行徑甚至超越了一般人所能想象的極限。 曹旭看完報告就給翻到一邊去了,然后直接對紀衡說:“你不要看這些?!?/br> “是很可怕的東西?” 曹旭點頭:“很嚇人的,你不要看?!?/br> 董卓的行徑,就算是曹旭這樣砍人腦袋都不手軟的人看了都難以忍受何況是紀衡呢? 曹旭殺人只是單純在做殺人這件事情而已,董卓卻將殺戮變成折磨,甚至從中獲取樂趣,這就太可怕了。 紀衡倒是不信:“我當年跟著你,死人不知道見了多少,斷手斷腳的見過,腦袋裂開的見過,腸子都流出來的也見過,這還能嚇到我?” 紀衡覺得到了這個時代之后他的承受能力簡直突破天際了。 在現代的時候,他也就是個殺魚的水平,殺雞都不敢自己上,但到了這個時代,他已經可以站在戰場堆疊的尸體之間,并且把那些慘狀都視若無物了。 這是多么大的進步??! 然而對于紀衡的話,曹旭依舊搖頭:“我看了都害怕,你還是別看了?!?/br> 紀衡眨眨眼:“你說真的還是假的?” “真的?!?/br> 紀衡見她表情真的不好,頓時也就沒了去看的心思,這種殘忍的事情,還是別看了吧。 他想了想說:“我給你燉點湯喝,別想太多了?!?/br> 曹旭卻搖頭:“不要rou湯,我覺得我好久都不想看見葷腥了?!?/br> 能讓曹旭吃不下rou,紀衡覺得董卓大概真的是做了非??膳碌氖虑?。 陳宮卻在看到這樣的消息之后對曹cao說道:“恐怕要有戰事了?!?/br> 董卓行徑如此,無論是否與他有利益糾葛的人恐怕都不能容忍他了。 大漢確實衰微,但卻還沒到能夠任由董卓為所欲為的時候。 果然,就在這一年的十一月,紀衡正想著曹旭生日的事情呢,這算著是曹旭二十歲的生日,他原本想好好辦的。 可曹cao卻一道調令,讓曹旭調集軍隊去了。 紀衡知道,該準備打仗了。 同月,濟北相鮑信首先開始招募軍隊,緊接著袁紹出逃,董卓本想殺他,但顧慮到袁家的聲勢,于是勉強封他做渤海太守,袁紹緊接著在渤海招募士卒,舉起反董旗幟。 月底,逃往南陽的袁術也同樣招募起了自己的士卒。 與此同時,曹cao給袁紹去信,兩人稍加交流之后,曹cao也舉旗反董。 渤海與青州相連,兩地靠在一起,倒是方便了袁紹和曹cao這對老朋友。 袁紹此時算是冀州牧韓馥的屬下,但韓馥本人怯懦畏縮,并不敢與董卓相抗,他原本見袁紹起兵,唯恐袁紹給他引來災禍,因此想要壓制袁紹,卻沒想到袁紹聯系上了曹cao,如今曹cao這個青州刺史也起兵,并且擺明車馬是跟袁紹站一邊了。 韓馥為此憂慮不已,他對左右說道:“如今董卓勢大,袁紹卻也得到了那青州曹cao的支持,不可同日而語,卻不知我該如何?是支持董卓還是支持袁紹?” 他這話問出來,左右之人盡皆憤怒,當即有人說道:“起兵是為了國家大義,這時候還說什么董卓什么袁紹!” 這個冀州牧實在是膽小又短視! 韓馥被下屬一句話糊在臉上,卻又不敢反駁什么,人家說出那句質問之后他就知道自己說錯話了,顯得他是個小人一般,此時滿臉愧色,最后只好強撐著說道:“那、那就給袁本初去信,就說我支持他了?!?/br> 周圍的人齊齊想給自家上司翻個白眼,心說這韓馥真是沒救了。 最后東郡太守橋瑁假托三公的一封盡數董卓罪惡,請天下諸侯聯合興兵討伐董卓的書信徹底點燃了戰火。 緊接著在十二月里豫州刺史孔伷,河內太守王匡,長沙太守孫堅等等,大漢各地紛紛起兵反董。 曹cao在這個時候向所有反董勢力提出倡議,他建議以袁紹為聯軍盟主,帶領大家一起討伐董卓。 這個提議讓韓馥的臉上發燒,雖然覺得憤怒丟臉,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現在雖然是袁紹的頂頭上司,但論出身論名望,他一個都比不上袁紹,袁紹是袁氏公子,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不計其數,袁紹本人也有不少門生,向來擁有賢德的名聲,大家對他都是服氣的。 因此不管韓馥心中多么惱怒,但是他一句反對的話也不能說,只能私下里生氣。 “那曹cao和袁紹據說洛陽時就是好友,如今他當然支持袁紹,他們倒是情誼深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