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偏執的糖、殺妹證道男主是我徒弟、墜樓人(父女兄妹短篇合集)、這個小賊姓蘇、鳶心如初、千金歸來、仵作驚華、郎君,入甕否
沈初黛坐在椅子上,余光悄悄瞧了眼里頭的身影一眼,只是珠簾遮擋地太過牢實,根本看不清什么。 她還從未見過皇帝長什么樣子,每次見都是低著頭,要么便只能看到背影,也不知曉新帝長什么樣子。 似乎是察覺到了她的想法,一只如細瓷般白的指尖輕撩起珠簾。 皇帝長得出奇的俊逸,雖是病懨懨的模樣,就如山水畫一般,眸中霧氣連綿,沉得宛若深潭。 眉目間陰郁冷戾卻融洽著天家威嚴,雍容清貴得讓人不敢直視。 沈初黛沒想到他會突然出來,吃了一驚忙是垂下首:“臣女失禮?!?/br> 又是一陣細碎咳嗽襲來,可這次似乎夾雜著清淺的笑意。 止住后,皇帝沒頭沒腦地來了一句:“賞賜喜歡嗎?” 沈初黛愣了下,這些日子唯一的賞賜便是救下小世子之后的賞賜,可那賞賜是賞給哥哥地,問她喜歡做什么。 不過那賞賜里確實有女子的物品,皇上應是指這個吧。 她便道:“回皇上的話,臣女喜歡?!?/br> “你救了朕,可有什么想要的?” 沈初黛回道:“救皇上本就是臣女該做的,臣女不該要賞賜?!?/br> 皇帝輕輕旋了下手中的玉石扳指。 他開口:“若是朕一定要賞你呢?!?/br> 沈初黛猶豫了下:“若是皇上一定要賞臣女,便賞饒過魏家滿門的性命吧?!?/br> 倒不是她圣母心發作,而是她知魏思梧是無辜的,恐怕就連她自己都不知曉自己為何手中多了一柄匕首。 魏思梧與她們一般,不過也是作者手中的炮灰,注定是幫男女主上位的工具人而已。 想想便覺得可悲。 皇帝有些意外,他原以為沈初黛會選擇出宮。 他一早便讓人收集了有關她的資料,聽說她在邊境的時候女扮男裝混跡軍營,雖是忠國公之女卻不自持身份,軍功都是自己一刀一刀拼出來的。 十五歲后方才被父親帶回京城,之后便鮮少出現在世人視線中。 收到忠國公折子的那刻起,他便知曉沈初黛并不愿留于宮中,是他太渴望她的明媚鮮活,自私地想要將她攥緊在手中,故而毫不猶豫地將折子給打了回去。 可她卻從未怨過,甚至于不求回報地救了他。 他一出生便被欽天監的一道卦打入無邊黑暗。 那道卦說他兇煞命格克盡親人,注定無法活到十七歲,縱使僥幸存活也會沉溺于無限痛苦中。 眾人皆知今日是選秀大典,可沒人知曉今日也是他真正的壽辰之日。 他本該活不過今日,是她破了這詛咒。 同他一般被身份桎梏著,注定要帶上面具枷鎖生活的。 這紫禁城沒必要再多一個了。 他沉默了片刻:“朕會給你想要的?!?/br> 你的自由。 第13章 第十三回 皇帝實現了他的承諾,魏家得以免除一死,然而流放的命運卻是逃脫不了,流放的地點同邱祿一般,皆是清苦的嶺南。 因著采選出了紛亂,選后大典延期一個月,這段時間被留下牌子的小主們住在儲秀宮跟著教養嬤嬤們學習宮廷禮儀。 其中最數拔尖的便是穆宜萱與沈初黛。 與穆宜萱從小生長在宮中所不同,沈初黛是兩年前才回的京,每個禮儀動作都能盡善盡美婉轉自然,實在不易。 兩位小主雖是都被教養嬤嬤殷切地贊嘆,可穆宜萱明顯能察覺到嬤嬤們在夸贊沈初黛時更真心些。 就連在她身邊獻殷勤的秀女也少了一部分,跑去了沈初黛身邊。 小姐妹們的提議就像一顆落入土壤中的種子一般,在她心里發芽壯大,終究是沖破了那層障礙,穆宜萱答應了這個提議。 剛用完晚膳沒多久,秀女梁媛突然找上了沈初黛,聲稱自己丟了母親遺留下的玉佩,似乎是掉在了白日里學習禮儀的寶華殿。 夜里頭黑,她不敢一個人獨去,便想請沈初黛陪她一道去。 梁媛原本也是圍在穆宜萱身邊眾多秀女的一個,不過自從救駕事件后,她便跑來了沈初黛身邊,小心翼翼地接近討好。 沈初黛對于她,倒是不反感,隨手披上大氅又拿了燈籠便想同她一道去。 剛踏出門,沈初黛步履又停下,轉過頭去瞧她:“寶華殿實在有些大,不如叫上嬤嬤與宮女們一道幫著找吧?!?/br> 梁媛害怕地搖了搖頭:“沈jiejie,此時出儲秀宮本就不合禮數,我可不敢叫嬤嬤她們知曉?!?/br> 她出自小門小戶,又是家中庶女,平日里謹小慎微,對嬤嬤宮女們都極是客氣,小心翼翼。 這般反應倒也算正常,沈初黛卻隱隱覺得她的害怕里還有藏著別的東西。 她開口道:“既然晚上出宮不合禮數,不如明天我們起早些,提前一個時辰起身去找吧?!?/br> 梁媛有些緊張地攥緊了指尖,臉色也白了白:“沈jiejie,這玉佩是我娘留給我的唯一念想,我要是不去找,想必這一整晚我都沒法安睡了。沈jiejie求求你了,就幫我一回吧?!?/br> 沈初黛眸光在她臉上兜轉,直到把她看到背后沁出汗來,這才輕輕一笑,提著燈籠走在前面:“走吧?!?/br> 夜里的紫禁城褪去了白日的喧囂,紅墻綠瓦上掛著一只只瑩瑩焦黃的燈籠,混合著冷白的月光,悠悠地灑在青石道路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