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攻略人生_分節閱讀_142
書迷正在閱讀:全紅樓都在圍觀賈赦鬧上進、[綜武俠]目標:富甲天下!、向淵之火 完結+番外、這是你的綠帽[快穿]、在黑暗中、默寵、[紅樓]老太太的別樣生活、[花樣]宋氏公子、天君追妻火葬場、鬼見我都覺得刺激
紀連城……玉璽…… 誰不知道紀連城乃是錦衣衛指揮使,皇帝心腹?尤其還有傳國玉璽,何等重要的東西,若林寧不是皇子,徒元海如何會將他們給了林寧? 不,若只是普通皇子也無可能。君不見,徒明洲,徒明延同樣為皇子,但可曾有這等資格?皇上這是想要傳位于他嗎? 場中眾人不論是皇上一黨還是叛軍一黨,看向林寧的眼神都變了。突然冒出來的皇子,竟是儲君人選? “不……不!不可能!哪里來的野種也配做儲君!這個天下是我的,是我的!” 天下,江山,皇位,乃是徒明澤最看重的東西。突然被林寧這么連續性的暴擊,每一擊都還正中要害,徒明澤怎能不瘋狂? 徒元海定了定神,算是明白了林寧這一步步設局的用意。別人或許會以為林寧身后有兵馬,可他卻是知道不可能的。他留給林寧的錦衣衛不少,卻也不多,足夠保他平安,卻遠不夠與徒明澤的虎賁衛決戰。 然而,孫子兵法有言: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勝為上,兵勝為下。 林寧這是用的攻心之計。 徒元海向前一步,大聲道:“朕今日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昭告天下,林言暄乃婉妃所出,朕之第五子?!?/br> 婉妃?莫婉茹! 當年徒元海和莫婉茹的那樁風流韻事,鬧得宮里差點宮變,徒元海甚至想為其廢后,奈何楊家勢大,這才被迫妥協??蛇@出事許多人是知道的。婉妃之子,如此一想,也是難怪了。 徒明澤暴跳如雷,“我不管!我不管你是誰,是哪門子的皇子,都無法阻止我。今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大哥莫不是聾了,聽不到方才的鼓聲嗎?這里已經被包圍了,大哥若是此時收手,父皇顧念父子血脈之情,或許還可放大哥一條活路。大哥,這天下到底是父皇的,父皇給你,才是你的。父皇不給,你不能搶。你是想做亂臣賊子,謀權篡位,為史官詬病,載入史冊,遺臭萬年嗎?” 林寧嘴角含笑,明明是關乎生死的話,他卻說得彷如與人談論風花雪月一樣輕松雅致,與徒明澤的血脈噴張,氣息浮躁形成鮮明對比。 有眼睛的自然都看出他的從容,而在此等場合若說為何還能做到如此從容的,除非他身后確實有千軍萬馬支持,認定了勝券在握。 “虛張聲勢!”徒明澤大罵,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卻奈何握劍的手一直在抖,內心比方才的鼓聲還要震蕩,林寧越是鎮定,他便越是猶疑,他開始質疑自己的判斷。正如他不知道林寧怎么會是皇子一樣,他不確定徒元海是否還有什么他不知道的秘密力量,就好比徒元海也未曾算到他還能策反了禁軍十二衛中的四衛。 徒明澤咬牙,不行,拖得時間越長對他們越是不利。這般下去,即便他勉力維持住自己,也維持不住軍心了。 “來人!”徒明澤大喝,一聲令下,殺字剛動了個嘴型還未曾吐出來,便見林寧一揮手,方才因為林寧出現才逐漸消退了些的鼓聲再次響起,將他的號令淹沒了下去。 徒明澤待要再度開口,只聽四周隨著鼓點開始奏起高歌。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這首歌,大魏的軍人并不陌生。楊生曾在軍中宣揚過這首歌,這首歌也一直作為軍中出戰前的必唱曲目。 然而此時對著一群叛軍高唱精忠報國,更顯諷刺,也更讓叛軍生了幾分“四面楚歌”之感。尤其,這聲音從四面八方而來,聲音之洪亮,竟似是有數萬人之巨。這等聲勢,叛軍如何還能閉著眼睛騙自己說,乃是林寧“虛張聲勢”? 叛軍開始你望我,我望你,步履躊躇,開始慢慢往彼此靠攏,手持兵器也不再堅定。 林寧再度揚手,聲音頓停。與方才的乍起一樣,倏忽乍歇。竟未有一絲尾音。何等的整齊劃一??芍@不但是一只人數巨大的兵馬,還是一只軍律嚴格的兵馬! “虎賁衛乃是出自楊侯爺之手,楊侯爺一生精忠報國,奈何今日爾等卻做了這等亂臣賊子!你們之中,可有當年隨楊侯爺征戰西北之人,可曾經歷過那場大戰!楊侯爺為何寫下這首歌,你們可還記得!” 不過是一個死人,林寧并不在意給他在史書上再添上輝煌的一筆,左右如今楊家人跟隨了大皇子,做出這等篡位之舉,楊生便是功績再大,也無法蔭庇子孫。他毫不吝嗇給予死人如此高的尊榮! 果然,這話或許在之前說并不見得有什么效果,可在林寧一步步將他們已經逼入死局之后,效果顯著。 “你們都是我大魏的好男兒,也曾保家衛國,為大魏,為百姓,為皇上,拋頭顱,灑熱血!大魏永遠記得你們的功績!”林寧面向徒元海,躬身奏請,“父皇,兒臣想,這些人中或許不少都只是受人蠱惑,不知兒臣可否為他們討一個恩典!” 徒元海嘴角上揚,聞弦音而知雅意,言道:“好!降者不殺!” 林寧眼睛里透出閃亮的笑意,果真上道,沒想到他們這對不太像父子的父子,竟還有這等默契。 林寧高聲重復徒元海的話:“降者不殺!” “降者不殺!” “降者不殺!” 一聲接著一聲,從四面八方而來,久久不息。 一人再也熬不住,啪地丟了武器,跪下來,“皇上開恩!” 很多事情差的永遠都只是這第一個人。有人開了這個頭,叛軍們一個個自然跟著來,紛紛卸下了兵器,朝徒元海跪拜呼喊。 “皇上開恩!” 聲音此起彼伏。 徒明澤卻是要瘋了,提劍就朝徒元海沖去,奈何局勢已定,他一人一劍,還沒走到臺前,便已被徒元海身邊的護衛拿下。 一場宮變就此劃下帷幕。 第112章 林哥哥13 建元二十六年,是風聲鶴唳的一年。京城百姓永遠都不會忘記。 這一年出了件大事。大皇子逼宮慘敗,在獄中自盡而亡。二三兩位皇子因為追隨大皇子落得個圈禁終身的下場。楊家因涉謀反之事,被抄了家,想當年,赫赫揚揚的定遠侯府一朝之間成了人人敬而遠之之地。 皇上仁慈,念在楊侯爺生前的功績,只斬了楊家子嗣,未曾滅九族。還特意留了一位年方八歲的庶子,好讓楊侯爺能有一脈香火傳世。楊府后院女子,皇上也特意命人修建廟宇庵堂安置。 再有其他涉事的大臣,主要人物大多抄家滅族。邊緣人物,有官職的擼了官職,三代不錄用。無官職有爵位的擼了爵位,罰沒銀兩。賈家便是此間之一。不過好歹闔家性命是保全了。府邸也還在,只是牌匾落下,諸多上賜之物都收了回去。 寧榮街一時間門庭蕭條。 四皇子徒明洲因在此番大戰中受了些罪,陛下憐惜,重新冊封回郡王,封號“安”。自是告誡讓他就此安分之意。六皇子徒明延雖年僅十二,卻表現出難得的英勇,封和郡王。 哦,對了,最后不得不說最讓人引為傳奇的五皇子。 宮變之時,五皇子徒明暄前來護駕,陛下在文武百官面前,承認他皇室貴胄的身份。宮變之后,特意開宗廟讓其認祖歸宗。此后,一道圣旨,因他護駕有功,封其為太子。 建元三十年,徒元海駕崩,太子繼位。次年,改元號永寧。 ******** 金鑾殿。 “請皇上三思!” “千金之子尚且坐不垂堂,況乎陛下乃是九五之尊,身系天下蒼生。扶桑一介蠻夷小國,何德何能讓我大魏天子御駕親征?望皇上三思而后行!” “請皇上三思!” 堂下一片跪拜勸阻之聲,林寧不為所動,“朕心意已決,不必再勸?!?/br> 為首的陳閣老,也是皇后生父,正經的國丈。他張著嘴,還待再說,卻被林寧抬手打斷,“就這樣吧。眾卿若無其他事,今日朝會便到此為止。退朝!” 林寧面上未有異樣,心里卻捏了把汗。他這位岳父什么都好,學識才能樣樣不缺,就是有些迂,尤其是對于某些他認定的事情,簡直能煩死你。就比如他要親征扶桑這件事。 林寧一聲感嘆,不知不覺已走到了御花園。只見幼子徒長慶正一手拿著木劍滿世界的“追殺”太監,一手拿著擴音器大喊:“妖怪,哪里跑!” 林寧噗嗤一聲,失笑出來。沒想到,當年他用來對付徒明澤,在宮變中立下大功的道具如今卻已成了小兒的玩具。 想著那年的情形,他心中本以有了一計,以他的身份,一旦暴露,是對徒明澤最大的威脅。所以,他和紀連城商議了一出苦rou計。紀連城抓捕他,假以投降,將他獻給徒明澤,取得徒明澤的信任,近得徒明澤身邊。 彼時,他們的兵力不足以抵抗徒明澤的大軍,但俗話說得好,擒賊先擒王。以紀連城的能力,只需能近得徒明澤身邊,便可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擒住徒明澤。到得那時,有徒明澤這個人質在手,叛軍必然會亂。叛軍一亂,就是他們的機會。 然而這個計策雖然可以一試,卻也有極大的風險。就在這時,藏在林寧神識中靜默了十多年的系統突然出現了。林寧欣喜之下,瞬間開啟了b計劃。向系統購買了錄音機和擴音器,佯裝是他早年從海外大不列顛國的商人處購買來的,入京后先去了趟林府,利用林府做了障眼法,將這兩*寶拿出來唱了一出空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