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劍三]武安天下_分節閱讀_222
可以說這件事情做起來有難度,但卻不是做不到。 而如果連這種事情都搞不定,蔡澤還當個什么秦國丞相?趁早退位讓賢算了。 只是想到這里范雎不由的就去看蘇云卿,他能理解昭襄王的心態是因為他也老了,也有過自己死前能不能為家族留下更多的榮耀為子孫留下更多的資本的顧慮,那么蘇云卿呢? 范雎十分意外蘇云卿居然能夠在幾句話之間就摸準了昭襄王的心態,然后引導昭襄王去滅周。 蘇云卿迎著范雎的視線一笑,她當然理解昭襄王,甚至在座的所有人之中她恐怕是最理解昭襄王此時心情的那個人。 她當年得知自己只剩下幾年時間的時候是什么心情?那種急切的想要南下的心情蘇云卿是非常了解的。 因此當昭襄王今天不容置疑的提出要攻打魏國,甚至連范雎都遭到斥責的時候,蘇云卿大概也就理解昭襄王的想法了。 事實上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先打魏國轉臉再打韓國的策略是很好的,只要秦國滅了魏國,韓國那么點地方就被包圍在秦國的內部了,就韓王那慫貨再加上韓國那賣萌的戰斗力,說是不戰而降也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照著這個計劃來,秦國滅韓國和魏國的時間加起來也不會很長,因為實際上就只有一個滅魏國的時間而已。 但誰都知道現實沒有這么美好,只要秦國和魏國來一場滅國之戰,其他各國立刻就會合縱以保魏國。 當然啦,打魏國很花費力氣,滅東周就簡單多了,可偏偏這種隨便點個將領都能做的事情被昭襄王派給了李牧去做。 蘇云卿一愣,隨即明白昭襄王這不是看重東周君的戰斗力,他看重的是周王室的九鼎。 如果說是為了九鼎,那么別說是李牧了,就算是昭襄王親自去都不為過。 此時的昭襄王正一再要求李牧必須把九鼎完好無損的帶回來,李牧性格縝密穩重又不失靈活應變,由他來做這件事自然是最合適的。 等李牧應下這事,昭襄王開開心心的就宣布散會了。 此時昭襄王的腦袋里什么魏國什么韓國統統都不重要了,他滿腦子的九鼎長得什么樣,他得到九鼎之后要怎么安置之類的問題,根本就再也顧不上其他了。 蘇云卿嘆了口氣:“我倒是突然有些慶幸了,我不屬于這里?!?/br> 因為清楚的知道自己不屬于這里,因為清楚的明白早晚都要離開,因此便不會過分的沉溺于權力財富之中,因為這些注定都是留不住,也是遲早要放下的。 而這個這個年代土生土長的人自然做不到這一點,蘇云卿為昭襄王的狂熱莫名的感受到了一種可悲的心情,但她知道,她不該覺得昭襄王可悲,甚至昭襄王這樣很正常,在這個年代普天之下有誰能夠拒絕九鼎的誘惑? 平心而論,昭襄王做的已經足夠好了,至少在相對于他這個等級,取得了他這樣成就的國君之中,昭襄王已經非常優秀了,哪怕是到了這種時候,他至少也保留了理智的底線。 你不能再要求更高了,人無完人不是么? 當你高標準嚴要求,以完美嚴苛的眼光去打量別人,要求別人如何如何的時候,其實你自己已經失去了評價別人的資格。 為什么不在這種時候評判一下你自己行為呢? 蘇云卿向來覺得那些要求別人該如何如何的局外人特別的可笑,你站在局外兩嘴皮子一動說別人該如何如何不該如何如何,哪里有了什么問題無論大小都一定要拎出來鞭撻一番,這種嘴臉不是分外的可笑嗎? 易地而處,你別說做的和人家一樣,甚至很有可能還不如呢。 至少蘇云卿得承認,如果她沒有穿越的優勢,如果她是這個時代土生土長的人,如果她站在昭襄王現在的位置上,恐怕她做出的事情遠遠不如昭襄王。 只是蘇云卿理解昭襄王不代表其他人也都理解。 至少事后李牧轉臉就問蘇云卿:“將軍之前為何不讓我說話?” 蘇云卿搖搖頭:“將軍是聰明人,有些事情不必我多說,我只能說,日后能順著大王的地方便盡量順著點吧?!?/br> 李牧沉默了一會兒,終究是一拱手:“多謝提點?!?/br> 他不是真的笨蛋,會開口問蘇云卿也只是想要知道是不是這背后有什么只有秦王室內部才知道的奇怪原因罷了,蘇云卿不說,但至少可以探探口風吧? 可現在蘇云卿既然說出了這種話,那么李牧自然不會繼續追問了。 等李牧離開之后,子楚卻好奇的問道:“母親知道大王為什么會發脾氣?” 之前昭襄王那樣子嚇得他和太子坐在一起根本不敢講話,太子是不知道講什么,子楚是真的不敢開口。 就連范雎都被罵了??!這種事子楚還怎么敢開口? 子楚很清楚,雖然他說起來是秦國的公子,是得到昭襄王看重的孫子,但實際上要論起面子地位來,他一樣都比不過范雎。 現在范雎都因為幾句話被罵了,子楚自然是縮著不敢說話了。 可不敢說話也想知道原因啊…… 蘇云卿看他一眼:“我進宮的時候少,平日里都是你陪在大王身邊處理公務,這種事你來問我?” 子楚一愣,他想了想試探著問道:“從去年冬日開始大王的身體便時好時不好,現在雖然看起來還算硬朗,可精神卻遠不如之前了,晚上批公文根本撐不住,是不是因為這個……” 蘇云卿微微點頭:“所以大王不是想要責罵誰,他只是著急了?!?/br> 昭襄王想要在死前做盡量多的事情。 一方面是因為昭襄王自己的野心,另外一方面,恐怕也是他實在不放心太子治國,昭襄王要滅魏國不是沒有道理的。 固然韓國是原因之一,但留著魏國對秦國始終是一個威脅。 昭襄王還活著的時候各國都不敢亂動,但等他死了呢?太子無能,昭襄王完全不認為太子能夠治理好這個國家。 就算是有蘇云卿和子楚在他也不放心。 這是很正常的,一旦太子做秦王,那么他對于子楚來說就既是君又是父,子楚根本不好違背太子的意思,蘇云卿倒是膽子大呢,可一旦打仗蘇云卿也撐不住。 沒有人比昭襄王更清楚了,戰爭不僅僅是前線的事情,后方甚至更加重要,如果太子給蘇云卿當豬隊友拖后腿,蘇云卿就算再怎么機智也撐不住啊。 不得不說,此時的昭襄王要cao心的事情太多了,雖然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蘇云卿覺得很多都是瞎cao心,可就像之前說的那樣,這并不是對昭襄王的指責。 蘇云卿理解那種感覺,因此才更覺得昭襄王此時不容易。 她當年還能跟賈詡說,或者說至少賈詡自己猜到了,多個人分擔的話總會好受一點,再加上蘇云卿自己也知道那并不是真正的死亡,因此心情還要輕松一點。 昭襄王卻不同,所有的壓力他都只能自己承擔,他不能對任何人說感覺到自己身體逐漸不好了,可能撐不住幾年,甚至也不可能有任何一個大致猜到內情的人敢去和昭襄王說我理解你之類的話。 ……找死呢這是! 昭襄王的壓力大,但他并不需要人分擔,也沒有人能夠分擔。 蘇云卿回去的時候正看見華陽夫人教導小小的嬴政說話走路,嬴政目前三歲半,相對于其他孩子來說他看起來顯得特別穩重老成,發育似乎也更好一點,至少目前來說自己單獨走路已經不成問題了,說話也是老早之前就會了,但小孩子總有些好或者不好的地方,華陽夫人此時正耐心的教導嬴政。 不過說實話,蘇云卿覺得這場景挺不忍直視的。 ……男神一臉嚴肅的跟著華陽夫人說純正的陜西方言什么的_(:зゝ∠)_ 系統你做這個世界的時候為啥不普及一下普通話??! 【……至少我給你提供了普通話翻譯系統和各國的語言系統,有意見?】 “……沒?!?/br>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挺讓人崩潰的,比如說這年代沒有普通話,于是各國的所謂官話其實就是方言_(:зゝ∠)_ 哦,不過這年代不叫方言,比如山東話放這年代就叫齊國話,比如東北話放現在就叫燕國話,再比如韓國魏國的河南話之類的…… “噫,原來我放在這個年代還是個精通六國外語的人才嗎?” 【……】 你夠了??! 不過各種方言聽著確實不習慣,尤其是議事的時候聽著滿耳朵的陜西方言什么的,蘇云卿總覺得半點都不嚴肅了,最后還是良心的系統提供了普通話自動翻譯才算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