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
蔡穎一邊拉住一個,“誰也不許走! 今天我和小豆兒終于有自己的家了,大家一定陪我慶祝!” 說著就帶頭向剪刀胡同口的火鍋店走去。 趙新月就說: “我不愛吃羊rou,不如大家去吃鹵煮火燒吧?!?/br> 涮火鍋一盤rou就要兩元錢,而鹵煮火燒就很便宜,大家都想給蔡穎省錢,魯盼兒也一樣,“早聽說鹵煮火燒是北京知名小吃,我還沒嘗過呢?!?/br> “正好絨布胡同那邊新開了家鹵煮火燒,我們就去那家吃吧?!?/br> 趙新月拉著蔡穎轉向絨布胡同,大家都笑著跟了過去。 五毛錢一大碗的鹵煮火燒,里面有面餅、炸豆腐、豬肺、豬腸,煮得香濃軟爛,再撒了香菜末,淋點兒麻油,大冬天里每人都吃出了汗。 雖然便宜,可也真好吃! 飯后,看大家各自回家,蔡穎跟著魯盼兒回去,因為搬家,她把小豆兒托給豐收和豐美帶著,要接女兒回去。 魯盼兒便悄悄塞給蔡穎五十元錢,“搬家總有一些花銷,你先用著?!?/br> “不用,我自己還剩點兒錢,而且我爸媽和大哥、二哥也給我湊了五十元?!?/br> 蔡穎堅決推了回來,“我和小豆兒不用買糧食,花銷有限。 除了織毛衣,我還有掙錢的辦法呢?!?/br> 織毛衣的活兒多半都在年前,那兩三個月是蔡穎掙錢的主要時間。 過了春節,幾乎就沒有人再織毛衣了,她就拆棉線手套。 變壓器廠、毛巾廠這些國營企業都會給工人們發勞保用品,其中有一項就是棉線手套。 工人們在勞動時省著些用,一年能節約出幾副。 若是一家人都在國營企業工作,余出來的手套就很不少了——將這些手套拆開織成毛衣毛褲,雖然不大好看,但經濟實用。 許多家也都是這樣做的。 不過拆手套,把線頭接起來,最后再織成毛活兒特別費時間,總會有人懶得做,于是蔡穎就接了過來。 當然,穿這種綿線毛衣毛褲的人家都不富裕,所以手工費極低,忙上四五天,也不過一兩塊錢。 魯盼兒從不做這樣的活兒,她現在也很少織毛衣,覺得純粹用手工做事太慢,“不如你跟我學裁縫吧,用機器干活兒又輕松又快,掙錢也多?!?/br> “我知道你們都在幫我,尤其是你,教我學織毛衣,又給我介紹毛活兒?!?/br> 蔡穎就說: “不過,我還是不學了?!?/br> “不是我不想聽你的,而是學不會,真怕像吳強他媽那樣把一塊好好的布裁成碎布。 就算我能勉強學會做衣服,也不能像你一眼就看出那些新式樣的衣服是怎么做的,然后就做出一樣的來——真的,我沒你那么聰明,我只會做些簡單的活兒?!?/br> “織毛衣就很適合我,我不怕辛苦,一點一點地用心織,現在找我織毛活兒的人越來越多了?!?/br> “年前兩三個月我掙了差不多二百塊錢,其余的時候每個月也能有十塊八塊的,足夠我和小豆兒用的了?!?/br> “現在我們買了房子,有吃有住,我特別滿足了?!?/br> “別擔心我,魯盼兒,我和小豆兒過得挺好的?!?/br> 仔細想想,蔡穎說的并不錯,她確實更適合織毛衣,而且,一年能掙三百元錢,已經與國營企業的普通工人相差不多,娘倆兒又有紅旗九隊郵來的口糧,過日子還是足夠的,如今又買了房子,魯盼兒便笑,“那我就放心了?!?/br> “自從你到北京來,我覺得我比過去順利多了?!?/br> “與我哪有什么關系? 那是因為你自己努力?!?/br> “不對,從你把房產局的活兒讓給我之后,一切就好了起來?!?/br> 走在一旁的楊瑾笑著指著周圍,“你們注意到了嗎? 北京變化非???,到處都在迅速發展?!?/br> “七八年初我回來上學的時候,北京與我離開時并沒有太多的變化,甚至還破敗了一些。 但是才兩年時間,現在到處都在蓋房子;新飯店,新商店多了起來;學校也開設了新學科;我們系申請了許多新科研課題……” 魯盼兒就笑,“無怪我一直覺得北京的機會多,果然就是多呀?!?/br> “所以連我也能掙到錢了?!?/br> 蔡穎開心地說: “希望這機會一直多下去,生活也就更容易了?!?/br> 不只他們身在北京感覺到了,就是別的地方的人也感覺到了。 突然有一天,小郭背著一個大包來了,“聽說北京文物局開了收購點兒,請了老師傅收貨,一眼就能看出真假東西,給的價也不低,我就來試試?!?/br> 都是老熟人,楊瑾和魯盼兒最后離襄平縣時還去找過小郭,拜托他幫忙照看豐收豐美,此時熱情地接過他的大包,“拿這么多東西怎么不先寫信? 我們可以去車站接你?!?/br> “小心點兒,這里面都是瓷器?!?/br> 小郭輕輕地將大包放在地上才說: “我是臨時起意才來的,沒來得及寫信”楊瑾見他一臉疲憊,“先歇一會兒吧?!?/br> “先看看我帶來的東西,”小郭雖然累,卻不肯歇著,彎腰打開大包,解開包在外面的一張舊毯子,然后一層又是一層,“我弄了一件兒大青花瓷罐,偏有人說不值什么,我不服氣,就上了火車直奔北京來了,又想著你也能幫我看看?!?/br> “先前在襄平縣的時候閑著很喜歡看,這兩年一直在上學,接觸倒少了——不過北京我還是很熟的,一打聽就能找到文物局的收購點兒?!?/br> 楊瑾說著接一過件件的瓷器,“這個小碗是民國的,這個盤子應該是乾隆年間官窯的…… 嗯,這個罐子,是有點怪,我也說不大好,一會兒我們查查書吧?!?/br> 魯盼兒端了茶進來,就見兩人正把一個腌菜壇子大小的瓷罐顛來倒去地瞧著,知道他們已經沉迷了進去,趕緊出門買rou,回來做了一桌子菜,再招呼兩人,“小郭坐了一夜火車,一定餓了,趕緊吃飯吧?!?/br> 楊瑾就隨口答: “小郭,你先吃,我再看看這個罐子,有些奇怪呢?!?/br> 魯盼兒就笑,“來客人了,你這樣多不禮貌?!?/br> “沒關系的,讓楊瑾看吧,這東西是挺奇怪的,我這次來最主要的也是因為它?!?/br> 小郭說著坐到桌旁拿起筷子,“你們家的飯菜一向好吃——我今早在火車上只吃兩個燒餅,正餓了呢!” 說著不客氣地埋頭大吃起來。 第170章 二十塊錢 楊瑾和小郭帶著大包袱去文物局的收購點兒, 到了晚飯時分才回來, 卻將來時的大包又拿了回來。 打開包袱, 正是他們剛才一直在看的罐子,還有兩三樣小東西。 魯盼兒便問: “怎么? 文物局不收?” “這幾樣是民國的,文物局不收, 倒是沒賠多少錢。 可這個罐子真是讓我裁了!” 小郭頓足嘆息,“足足花了二十塊錢! 結果他們說是假的, 恨得我差點兒就在那里砸了! 二十塊錢呀!” 魯盼兒仔細看看, “這個云龍紋蓋罐還挺好看的呢?!?/br> “你知道這是云龍紋蓋罐? 還滿懂行的?!?/br> “我哪里懂什么, 不過聽他說的多了,記住了些——這罐子幸虧沒砸,砸了太可惜了?!?/br> “他也不讓我砸, 就連民國的不許, 都帶了回來?!?/br> 小郭指著楊瑾。 “好端端的器物,就算不值錢,為什么非要損壞了, 民國的也是老一輩傳來的——不過, 這個罐子我總覺得不假,留下來再查查資料?!?/br> 楊瑾愛惜地將罐子放在桌上, 對魯盼兒說: “我的錢花光了,你拿二十元給小郭?!?/br> 小郭連連擺手, “算了, 文物局的人都說是假的了, 怎么能要你二十塊錢!” 魯盼兒趕緊拿了錢, “既然我們要留下,錢還是要給的?!?/br> 硬是塞了過去。 小郭接了錢,笑嘻嘻地看著魯盼兒問: “二十塊錢呢,你不生氣呀?” 普通腌咸菜的陶罐,幾毛錢就能買了,這種細瓷的,也不過一兩元錢。 不過魯盼兒確實不生氣,“楊瑾就是喜歡這些東西,就隨他吧,”她又指了指屋子笑,“你看我們家,除了幾個大活人,差不多都是文物?!?/br> 許多東西小郭都認得,“這個青銅鼎,有人給十八元錢,他怎么不也賣;還有這個瓶兒,我也知道,他花十塊錢買的……” 然后他又告訴魯盼兒,“今天楊瑾買了二十幾枚古錢,還花了十六塊錢買了一對兒玉呢?!?/br> 那邊楊瑾安置好大瓷罐,便從口袋里拿出兩塊刻了許多花紋的玉環,只是玉環并不完整,中間缺了一個小口,“這個就是玉玦,古代的人用來表示決斷的意思……” 魯盼兒就想了起來,“鴻門宴的時候,范增就用玉玦向項羽示意趕緊殺掉劉邦的吧?” “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br> 楊瑾舉起手中的玉玦,“就是這樣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