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公主為帝_分節閱讀_119
今年年初,諸王一同進京面圣,便恰好趕上了這場祭天大典。 但這些親王郡王們全都沒有想到,皇帝會突然在這場祭天大典上宣布禪位。而且那位手握重權的皇后,似乎對皇帝頗為不滿。大唐皇宮里最尖銳的矛盾,忽然被赤_裸裸地攤開在了世人面前。 他們跪在高宗榻前面面相覷,然后聽見武后淡淡地說道:“此事重大,需得提請宗正寺和中書門再議,才是上上之策。陛下乏了,還是先歇一歇罷?!?/br> 高宗氣得捶了一下軟榻,斥道:“朕要加封,難道還要天后親口允諾不成?” 武后道一聲不敢,又環顧四周,朗聲說道:“但圣人總不該專橫獨斷?!?/br> 高宗被她一番話噎住,許久都說不出話來。 這場祭天大典到此處,便再也沒有什么下文。諸位宰相被皇帝要禪位的消息弄得手忙腳亂,諸位親王郡王私下商議之后,預備在長安城中再停留一段時日,等候皇帝的下文。高宗被武后氣到了,一連十余日都將自己關在寢宮里,不想要見她,也不想要見太子和宰相。 整個長安城都陷入了一種僵持的氛圍里,誰也不敢去打破,也不知該如何去打破。 但那一日的事情,卻在長安城里大肆傳揚,街頭巷尾里處處都能聽見竊竊私語的聲音。嗅覺靈敏一些的,便早早地趁著時局尚未明朗,擇一處地方站隊;但大部分的官員們,卻都在裝聾作啞。 太平回到長安城的那一瞬,便感覺到了這種近乎死寂的靜謐。 她沒有回大明宮,也沒有回公主府,甚至沒有去見任何一個人。這回她貿然從洛陽回到長安,完全就是一件秘密的事情,不到緊要的關頭,她不會現身出來見任何一個人。 所以,她隨身的那一處荒原和閣樓,就變成了最好的容身之地。 這種僵局,在武后生辰的那一日,被徹底打碎了。 武后生辰是在仲春,桃花滿枝頭的時節。在那一日,長安城中能叫得上名字的夫人命婦們,全都聚集到了大明宮,一是為武后祝壽,二是為自己的夫君或是子侄探聽消息。在那一場生辰宴上,一位來自吐蕃的大論(宰相),贈送了武后一幅江山社稷圖。 這幅圖上詳細地描繪了大唐的山川地貌,雖然并不十分精確,但它卻是一幅江山社稷圖。 在場所有人都齊刷刷地變了臉色,比太平生辰的那一日還要惴惴不安。無論武后收不收這幅江山社稷圖,這幅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罪過,她、吐蕃人,或許還有在場的所有人,都逃脫不了這樁罪過。 送禮的吐蕃使者語不驚人死不休:“這一幅圖用了特殊的筆墨來繪制,可以長久地保存下去。天后可以將它傳給您的女兒、您的侄子、您的……世世代代地傳遞下去?!?/br>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 那位吐蕃使者立刻就被送去了刑部大獄,武后賞玩過那幅圖之后,便命人將它收了起來。 她這樣一來,平靜水面下洶涌的暗流,霎時間就變成了驚濤駭浪。 大明宮再次變得死一般沉寂,即便是一國皇后的生辰宴,也依舊靜謐得聽不見半點聲音。太平從頭到尾地將事情看在了眼里,略加思忖之后,便悄悄地追著那位吐蕃使者去了。 ☆、第83章 變故乍起 ——她抗旨回到長安,本就是為了初試鋒芒。 ——眼下既然有一個這樣好的機會,那她就該好好地用上一用,免得浪費了。 太平沒有等大明宮的僵持氣氛被打破,也沒有等武后使用她一貫的霹靂手段來鎮壓流言。她一路跟隨著金吾衛來到大理寺,看見那位吐蕃使者對著大理寺卿,用不甚熟練的漢話說道:“你們知道,這回吐蕃來了多少人么?” 他神神秘秘地伸出兩根手指,在大理寺卿面前晃了一晃:“兩個?!?/br> 大理寺卿沉著臉色,手中捏著一枚方印,似乎隨時都能砸到那位使者腦袋上去。 吐蕃使者笑著說道:“我們派到長安來的兩個人,一個負責給大唐皇后送禮,一個負責給大唐公主送禮。雖然這次很不巧,你們的公主去了洛陽,但我相信,你們公主總會回到長安來的?!?/br> 大理寺卿臉色愈發陰沉:“你們的大論和大將軍,一個在來長安的路上,一個就在長安城里,而且很快就會被金吾衛帶到這里來。你口口聲聲說這里只有兩個吐蕃人,是在否認他們的存在么?” “否認?……唔,當然不會。大論和大將軍,都是我們最為敬重的人?!蓖罗拐呗园葱乜?,稍稍欠了一下身,“大論和大將軍都繼承了上一任大論——也就是他們的父親——的智慧,對付你們大唐人很有一套。難道你們一直沒有發現,噶爾大論明面上說是要到長安來,但他一直都‘在路上’么?至于欽陵大將軍,他什么時候怕過你們唐人?你們大唐最最厲害的三位將軍,不都是欽陵將軍的手下敗將么?” 吐蕃使者伸出了兩根手指,在大理寺卿面前輕輕勾了勾,“所以,我們總共只派出了兩個人,來長安城里送死。其中一個就是我?!?/br> 大理寺卿臉色陰沉如墨:“這里是長安!” 吐蕃使者略一欠身,嗤嗤笑道:“是啊,我這里是長安,所以我也沒打算活著回去。但是在死去之前,總是要做一點事情的。欽陵將軍說,他生平最為忌憚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他的父親祿東贊,另一個就是你們大唐的太平公主。所以這一回,他完完全全是為了太平公主來的?!?/br> 大理寺卿緊緊捏著那方印信,向左右書記官遞了個眼神。 吐蕃使者渾然未覺,依然自顧自地說道:“就連你們西域那位赫赫有名的戰神,欽陵將軍也不曾懼怕過——因為裴行儉一定會比他先死,但他卻一定會比太平公主先死。太平公主坐鎮西域一日,他便一日感覺不到安寧。所以這回他便親自來到長安,了結公主的性命?!?/br> “但是大唐公主的性命,又哪里能夠這樣輕易了結呢?……” “恰好你們大唐喜歡輕視公主,而你們大唐的皇后,又是一個比文成公主更厲害的女人……” 吐蕃使者幽幽地嘆了一口氣,耳鼻中同時溢出一些黑血來,用吐蕃話說了一些什么,又改用長安話說道:“可惜前年吐蕃向大唐求親,她沒有嫁給我們的贊普,否則如今的吐蕃一定更強大……” “你這番說辭,真是同你們的欽陵大將軍一模一樣?!?/br> 明凈的陽光微微蕩漾出一些水紋,緊接著從水紋中走出來一位宮裝女子,云鬢金釵,面容姣好,一雙鳳眼幽幽冷冷,目光直刺人心。 她淡淡地一眼掃來,眼中隱有譏諷之意:“十年之前,吐蕃掠我邊境十八州,廢我安西四鎮,可曾給過文成公主半點顏面?可曾想到過松贊干布贊普與我阿耶是姻親?我大唐凡天下十道,唯有隴右劍南二道年年增兵,又是為了什么?” 她緩步走上前來,望著吐蕃使者驟然緊縮的瞳孔,輕聲笑道:“你在這里服毒自盡,是為了給欽陵將軍一個出兵的借口么?還真算得上是死得其所?!?/br> 吐蕃使者艱難地說了一個“你”字,隨后栽倒在地上,已然死去。 大理寺卿望著眼前的異狀,呆呆地有些說不出話來。 許久之后,他才站起身來,有些震驚地喚了一聲公主。 他知道眼前之人就是太平公主,也知道眼前這場變故實在是…… 但是太平公主,眼下不是應該在洛陽督造行宮么?怎么會忽然出現在這里? 宮裝女子回過身來,低低唔了一聲,指著那位已然氣絕的吐蕃使者說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他既然敢這樣做,定然是要在長安城中掀起一陣腥風血雨,或是要引發兩國開戰?!?/br> 她沉吟片刻,眉尖微微擰起:“欽陵既然敢這樣做,必然是提前做好了一些準備。薛訥和安西都護府都在忙著對付突厥人,隴右、劍南二道,委實有些空虛……” 大理寺卿沖旁邊的書記官遞了一個眼神,又上前兩步,朝太平長揖到地:“公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