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公主為帝_分節閱讀_118
她用了“記得”,而不是“夢見”。 薛紹似乎沒有留意到這個細微的差別,微微搖頭說道:“我從未夢見過這些。那個夢境的初始,便是我被金吾衛帶出府門,然后……然后就被送到了洛陽?!痹偃缓蟊闶撬惶帥Q身死,太平嫁作他人婦,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變了個人。 他想起那個夢境的末尾,太平兵變,然后被新皇鴆殺,死得干干脆脆,不留半點痕跡。 如果他被下獄身死是真的,如果太平身懷六甲卻遠在長安是真的,如果那時她身邊還有年幼的孩子……那么依照太平的性子,她真的,很有可能,會報復。 ——報復這個世界。 他定一定神,輕吻著太平的額角,低聲說道:“我想四處去看一看?!?/br> 想要看一看洛陽城,看看它是否真的與夢中的洛陽相同;也想要仔細地想一想,他為什么會做這個夢,這個夢究竟昭示著什么,又將會帶來一些什么。 太平輕輕點頭,說了聲好。 薛紹牽過一匹馬,吩咐衛兵們守好府門之后,便沿著長長的街道,朝洛陽城的深處走去。他有爵位在身上,又配著金魚袋,所以就算面孔陌生一些、口音陌生一些,也沒有人過來為難。 太平望著薛紹的背影,不知不覺地垂下了目光。 薛紹的這個夢境,早在長安城時,便過了。她知道那是他們的前世,卻不想要對薛紹明說。一是因為薛紹不會相信,二是因為,她想要將前世徹徹底底地拋棄干凈。 但眼下,事情似乎有些超出她的掌控了。 她遙遙望著薛紹和他的馬,直到再也看不見時,才轉過身回府。 這處府邸極大,與她在長安城中的公主府不相上下,可以看出來,洛陽城中的官員是費了一番心思的。太平在府中轉了半圈,便看見了不下千株的牡丹花。這些牡丹花還未開放,顫顫巍巍地挺著芽苞,等到春暖時,定會開得極為漂亮。 她停了一停,想要找個仆人來問話,忽然聽見外間有人來報,說是她的部曲到了。 太平在來到洛陽之前,便已經從封地里調來了一些部曲,讓他們每隔幾日,便從長安城傳遞一些消息到洛陽。無論大小,都不能斷了她對長安城的掌控。 這回她剛到洛陽,長安城的消息便跟著來了。 她暫且擱下府中的那些牡丹花,走到府邸外頭,去見她的部曲。 部曲們帶來了一些消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武后果然擇了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時辰,替代太子祭祀蒼天。雖然在祭天之前,朝中的反對聲不絕于耳,但都被武后給壓下去了。再加上這些日子高宗渾渾噩噩,幾乎不大理會朝事,所以武后在朝中幾可算是說一不二。 但部曲們還說,圣人預備在祭天的日子里,宣布禪位給太子。 ☆、第82章 祭天之末 這個消息無異于暗夜中的一道驚雷,將太平整個人都震了三震。 她沉吟片刻,指著一位部曲說道:“你速回到長安,按照我先前吩咐過你們的話,將田產、鋪面、金銀器皿一并折算成現銀,然后將留守在長安城中的丫鬟仆役婢女全部遣散。若是有不愿意走的,便送往我最初的封地去。切莫有片刻的耽擱?!?/br> 部曲猶猶豫豫地應了聲是。 太平凌厲地一眼掃去,冷聲說道:“我是在給你們留一條退路。祭天之后,你們便再也不能像這樣清閑且散逸了。若是想要以性命博取身家的,大可以直接告訴我,我絕不阻攔?!?/br> 那位部曲神色一凜,諾諾地應了聲是,即刻便騎上快馬去了。 太平望著余下的部曲,語氣漸漸變得和緩了一些:“你們分散在洛陽城中,制造一種我仍然留在洛陽督造行宮的假象。若是駙馬問起,你們能拖一日便算一日?!?/br> 一位部曲驚道:“莫非公主要……要抗旨回長安?”天后明詔公主前往洛陽督造行宮,如今行宮未成,公主卻貿然返回長安,這、這是抗旨! 太平逐一掃視著自己的部曲,緩緩點了點頭。 她望著面面相覷且一臉震驚的部曲們,又微微笑道:“你們莫要擔心。若是真的出了事情,也斷然牽連不到你們頭上——畢竟你們身在洛陽,‘什么也不知道’?!?/br> 而最容易被牽連在其中的,反倒是薛紹。 太平想到薛紹,又想到長安城中的暗流洶涌,眼神漸漸變得有些晦暗。她指著兩位最年長也最忠心的部曲說道:“你們隨我來,我有些話,想要單獨吩咐你們?!?/br> 那兩位部曲齊齊應了聲是,然后被太平帶到了一處僻靜的內室里。 太平從袖中取出一封圣旨、一張信箋,分別遞到那兩位部曲手里,垂眸說道:“這封圣旨,是我出嫁之前,特意將阿耶阿娘討要過來的,上頭寫著無論我犯了什么過錯,都罪不及夫、子。這封……是和離書,我給薛紹的和離書?!?/br> “和離書”三字,太平說得有些艱難。 她定一定神,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才輕聲說道:“若是我半個月內都沒有消息傳過來,你們就將這封和離書帶給薛紹;若是我在長安城中出了事,你們就將這封圣旨帶給薛紹,然后將和離書帶給阿娘;若是我……” 太平閉了一下眼睛,長長的眼睫垂落下來,如同蝶翼一般輕輕翕動。 “……真的做到了,那就讓薛紹自己選,要不要拿這封和離書?!?/br> 兩位部曲分別接過圣旨和信箋,齊齊應了聲是。 他們兩人都是太平從小拉攏和調·教的,是所有人當中對她最最忠心的兩位,可以說是公主府中最能夠保守秘密的死士。最重要的是,他們對薛紹也很是崇敬。東西放在他們手中,再合適不過了。 太平抬頭望了一眼外間的天色,喃喃地自語道:“但愿能在變天之前,趕回到長安?!?/br> 眼下距離太平來到洛陽,只有短短的半個多時辰,誰都想不到她會忽然離開。太平帶了兩個人,輕騎簡從地來到城門口,說自己要去郊外散一散心。城門口的戍衛不疑有他,立刻將她放了出去。 薛紹帶過來親衛都被她留在洛陽城里,一個都沒有帶出來。 就連薛紹自己,也未曾想到太平會忽然離去,沒有絲毫的準備。 太平早年經常來往于長安與洛陽之間,對兩座都城之間道路,可以說是駕輕就熟。她沒有走最寬敞的官道,而是揀了一條最便捷的小道,又用了最矯健的駿馬,一路趕回到長安。當她腳程再快,也沒有武后的日子快。等她回到長安城時,祭天大典已經結束了。 ——或者說,祭天大典被耽擱了。 她從源源不斷的信報當中得知,在祭天大典上,武后帶著太子和諸位宰相,遙遙地向蒼天祝酒、念誦禱文,長安內外一片祥和。但在祭天的中途,一直歪在軟榻上觀看的高宗忽然宣布:他要禪位。 皇帝一語激其千層浪,整個祭天大典像是被掐住了脖子一樣,戛然而止。 宰相們神情激動地請圣人三思,太子手足無措地站在旁邊,半個字都說不出來。武后先是震驚,又隱隱有些震怒,皺著眉頭來到高宗榻前,靜靜地看著他,許久都沒有說話。 高宗一不做二不休,一口氣給在場的十多位親王郡王,全部都提爵加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