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被秋姑娘點名的幾位當家人俱是一身冷汗,本來還在湊熱鬧,想跟在虞老夫人背后分一杯羹,沒想到秋姑娘如此神通廣大,竟連他們密謀的事都知道了,現在引火燒身時才想到求饒。 那幾位當家人眼見喪失了這么一條鋪滿黃金的商路,還被王府女主人記恨上,到時候王爺回來估計也免不了被吹枕邊風,瞬間便出了一身冷汗。 旁的夫人們爽快的便當場叫人回家把管家與大掌柜叫來商量后續的事,這些必然會獲得鐘萸的部分讓利,而謹慎的夫人們也從中分了一杯羹,俱是心滿意足。 只有虞老夫人賠了夫人又折兵,渾渾噩噩地被扶了回去,鐘萸看她一臉平靜,眼里卻倏然閃過一絲猙獰,和她從前見到的那些人一樣。 這是個瘋子。 鐘萸對著品書耳語了幾句,她便立刻跟了上去。 果然,剛到大門口虞老夫人便一把推開侍女的手,誓要撞死在王府門前,幸虧品書叫去的護衛攔得及時,要不然秋姑娘逼死虞老太君的事定會被御史們大作文章,影響王爺在京城的布置。 虞老夫人一計不成又要再生一計,直到品書在她耳邊告訴她虞家老大在外頭包養了一個歌姬,兩人整日里房門都不出,再不回去處理恐怕會釀成大禍。 哦豁,要是被爆出來,可能不到第二天,虞家老二、堂堂一個紹州長史的帽子就要被擼了。 再說,若老夫人去世,上頭不肯奪情,虞家在外為官的直系子弟們都要回家丁憂,現在時局如此動蕩,若是退了下來還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官復原職。 虞老夫人被她這么設身處地一勸,腦子才清醒了下來。 鐘萸與秋姑娘也放下了提著的那口氣,不過對虞家的關注自然還是最高級別。 翌日的游園會則更像招商會,鐘萸拋出了一個個極具吸引力的項目,吸引著這些有錢有閑的貴婦人前來投資,大家各自打著小算盤,兩天時間下來倒也賓主盡歡。 當然也有幾個沒眼色的本想搞事,一看虞家的下場便萎了,連夜該計劃誓要奪得最多的利益。 可惜呀,天下沒有不漏風的墻。 這個春節是她穿書后過的第一個大型節日,不過因為國喪的原因不能有宴飲娛樂,于是大家都只是在自己家里熱鬧了一番。 元宵節一過,鐘萸的項目部就建了起來。手頭的項目包括新港口建造招標、造船廠、貨艙招標、茶葉瓷器的產品生產、包裝等等。幾乎全是向外發展的,最大程度控制戰爭對其的影響。 其間楚見辭也給她提了不少建議,給她推薦了好幾個特別好用的人手,要不然就憑她,再有好點子也是天馬行空落不到實處。 齊老雖然看不慣她不好好編書,整日里只知道鉆營,但還是給她寫信請了好幾個懷才不遇的學生來幫她。 當然是,咳咳,借口編書把人忽悠過來的,不過鐘萸還真給他把人全都留住了,還讓他們樂在其中,這讓老頭有些詫異。 其實也沒什么秘訣,只是稍稍拔高了一些這項工作的意義罷遼,誰叫讀書人理想主義者居多呢。 鐘萸先是讓沈夕帶頭領他們去流民安置區做春節慰問,然后再引導他們回憶自己一路上所見到的流民是什么樣子,她敢打包票,二者絕對是天差地別。 這些流民說自己現在雖然只是過了一個冬天,但他們已經完全能靠技術養活自己一家人。 這些書生們本來不信,但鐘萸給他們算了一筆賬。 憑這些流民們從技校學到的手藝進王爺的工廠流水線,按一戶人家兩個壯勞力計算,每個月的最低收入都有半兩銀子,遠超過他們一家消費的數目,所以常常還能有結余。 不過他們學到了技術,如果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那也不行,所以必須要大力發展生產,以提供更多的崗位給無辜遭受戰爭迫害的流民們,還他們一條生路。 某個書生問:“為何不開墾更多的田地交給他們耕種呢?” 鐘萸道:“耕地不夠啊。如果為了安頓流民,反而強行占用本地百姓們的耕地,害得大家全都吃不飽穿不暖。即便御史們不說什么,難道王爺與我們就能安心?” 那個書生慚愧地低下頭:“夏某受教了?!?/br> 沈夕替她擺擺手,引著眾人問道:“沒事沒事,咱們再去工廠轉轉?”這一看,可不就被忽悠進來了嗎? 反正如今為官無望,不如抓住手里僅有的機會,既能改善因他求學致貧的家庭條件,還能為流民們做些實事。 而且齊老給他們壓下最后一根稻草:等人到齊了,開始編纂百科全書時一定會給他們留出位置。 北邊的戰爭以山西王揭發太子多條罪證為始。其中包括太子圈禁皇帝、設計謀殺北定王等等大罪;太子也不甘示弱,直接將北定王一把推出,讓他指認是山西王與西南王聯手謀害他,為的便是他的封地——秦地。 保持中立的秦王一時之間搶手得像唐僧rou,人人都覺得得到弟弟(哥哥)的支持,自己就有辦法壓過另一邊的勢力。 可憐的王爺不得不開始修煉走鋼絲的技巧。 作者有話要說: 碼完了!快樂躺平ing 第四十四章 于是乎, 整個春節秦王和楚見辭都在忙著和兄弟們上演宮心計。不過據秋姑娘所說,秦王與楚見辭在京城和葉老將軍見了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