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節
書迷正在閱讀:備用戀人[娛樂圈GL]、良宵難得、霍先生,你是我的言不由衷、此仇不報非教主、總裁說他想復婚 番外完結、秀靨(重生)、終身囚禁、收到校草情書后,我把自己掰彎了、我家愛豆的馬甲又掉了、娛樂圈女魔頭失憶了
四爺嘴角抿緊,眼里帶笑;胤祥和胤禎都是眉眼帶笑,面頰鼓起差點兒噴笑出來;只有四福晉的表情最正常,看著兒子的目光,和往常一樣。 還是皇上穩得住,自己坐下來,輕輕咳嗽一聲清清嗓子,示意他們也都坐下來,然后面對乖孫孫滿滿好奇、期待的目光,緩緩開口。 “弘晙啊” “弘晙在啊,瑪法?!?/br> 一個小圓桌,皇上端坐上首,四爺和四福晉右手邊,胤祥和胤禎左手邊,弘晙恰好坐在瑪法的對面。 弘晙阿哥滿心滿心的期待,眨巴大眼睛,眼巴巴地看著瑪法的嘴巴,萬分希望瑪法將歷朝歷代傳說中的寶藏故事娓娓道來。 親瑪法一噎。 “弘晙早上練拳,很好?!?nbsp;皇上琢磨語言,裝作很平常的樣子,慢悠悠地問道:“弘晙告訴我們,練拳的時候,都想了什么?” 弘晙……大眼睛瞪大。 可是他練拳的時候什么也沒想,但是他練完拳的時候,“想”了很多,都是不能和瑪法、阿瑪、額涅說的“小秘密”。 眾人眼見小孩兒驚訝心虛的目光,一頓早膳放回肚子里的心又提到嗓子眼。 皇上一向“威嚴有范兒”的聲音里也透著一股小心翼翼,盡可能地緩和語氣,不嚇到小孩兒的思緒。 “不管弘晙想什么,弘晙只管說來,瑪法保證沒有人笑話弘晙?!?/br> 弘晙……好不為難。 皇上說得“保證”,弘晙阿哥當然心動,可弘晙阿哥聰明。 弘晙阿哥知道,大人在“審問”小孩子的時候,都是說“只管說來……保證不打、不罵”等等,然后小孩子當真一說出來,就會迎來家里人的“吹胡子瞪眼”,甚至還會招呼一頓“竹板炒屁股rou”。 想到“竹板炒屁股rou”,弘晙阿哥頓時“坐立不安”,大眼睛緊緊地盯著瑪法的眼睛,試圖發現瑪法的“保證”里,有多少哄騙他的成分。 親瑪法心里一動,趕緊再加保證,“瑪法和弘晙保證,真的?!?/br> 弘晙還是不大相信,瑪法沒問他有關于夏牡丹的事情,很奇怪,還問他想了什么? 環視一圈兒,除了親額涅,阿瑪、十三叔、十四叔都是眼神兒暗藏“兇光”,弘晙阿哥直覺就是大人都要和他算“總賬”? 弘晙阿哥作勢就要跑。 皇上一愣,和四兒子、十三兒子、十四兒子對視一眼,都是擔心不已,小家伙到底是悟道悟出來什么不能說的? “弘晙不怕,不管是什么,瑪法都不怪弘晙?,敺ㄒ谎跃哦?,金口玉言一出駟馬難追?!被噬系恼Z氣愈加的在“溫柔”。 好像是真的? 可弘晙還是猶豫,大眼睛在瑪法和阿瑪身上轉悠。 據說阿瑪的那盆白茉莉是他自己辛苦養育出來的,弘晙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的小弟之一小白貓讓阿瑪給剃了毛,他一定生氣地哇哇哇大哭。 父子四個都是不明白,更為擔心,好在四福晉瞧著兒子的樣子,突然想起來自己“提醒”兒子的事情,知道兒子誤會了,趕緊開口。 “弘晙莫怕,和夏牡丹,白茉莉無關?!?/br> 夏牡丹?白茉莉? 父子四個一起看向四福晉,臉皮扭曲。 就是平時,一盆心愛的夏牡丹,皇上也頂多捏捏乖孫孫做為懲罰就算了,更何況這個時候? 四爺也看向自家福晉,怎么能這般哄嚇兒子? 四福晉趕緊低頭做認錯的模樣。 她當時就是模糊感覺到,兒子好像還沒意識到發生什么事兒,又怕說出來嚇到兒子,隨口找個理由。 弘晙不確定地看著瑪法、阿瑪、額涅、十三叔、十四叔,好像真的,無關夏牡丹和白茉莉? 可是,他想的事情,說了,瑪法真的可以答應? 瑪法不讓他喜歡美人兒,阿瑪不同意他吃一顆荔枝,十三叔和十四叔更是不會同意他去打仗……弘晙阿哥在肚子里一樣樣數數,越數越是委屈巴巴,直覺還是不說出來為妙。 氣氛一時更為微妙。 大人們瞧著小孩兒委屈的模樣,都擔心到底是怎么回事;弘晙阿哥正要鼓起勇氣,表示一下他的“乖巧”,沒有去想大吃特吃荔枝,也沒有去想大美人兒,收到來自小系統的信息。 “主人、主人。這樣說?!?/br> 小系統看了半天,可算是看明白了,那個興奮。 “主人,改革啊改革?;噬弦恢痹讵q豫,主人趕緊加碼。完成這個任務,我們就有權限兌換大禮包嗷嗷?!?/br> 大禮包? 想起大禮包里面可能有他最想要的東西,弘晙阿哥立馬精神一震。 幾秒鐘掃完自家小弟送上來的資料,不用皇上再追問,呱呱呱地全說出來。 “瑪法,弘晙突然懂很多大道理?!睕]有撒謊,弘晙阿哥“剛剛”看完小系統送來的信息,確實是懂很多大道理,“瑪法,阿瑪,程朱理學不合適大清國?!?/br> “春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齊鳴,各種文化思想紛紛出現。儒家作為其中之一,和道家、墨家等其他家不一樣的地方是,儒家更側重于‘人性和天性’,‘人性和天道’的關系?!?/br> “孔圣人希望,可以通過教育,將‘仁義禮智’和饑食渴飲的本能一樣,成為‘人心’中本性的一部分,成為人自然而然的行為模式之一……” 弘晙阿哥口齒清晰,流利不打磕絆的一番話,直接將儒家學問的不斷演變過程說出來。 從孟子將“仁義禮智”納入“人心”,偏離“人性”本源,再到宋朝的理學家們說出“仁義禮智”和“天性”、“天道”一致,導致所有人對“人性”的有意識壓抑,使得“人性”和“天道”成為對立面。 對于男子,好像不苦行僧一樣地修行,就不是正經儒家人一樣,可是,全大清國近兩千萬萬人,有幾個真正的“理學家”?因為它違反人性的本源;而對女子的壓制,更沒有道理。 “瑪法,比如弘晙的大jiejie,大姐夫和大jiejie家里不納妾,本為大jiejie的私事,也成為人們的話題,說大jiejie小氣,這不是很‘本末倒置’?明明大jiejie的‘仁義禮智’都沒錯兒,做得很好?!?/br> 親瑪法聽得一愣一愣的。 四爺等人也是聽得一愣一愣的。 就是四福晉也才知道,兒子對于男女方面的認知,原來是這樣……她一直認為,兒子是護著他大jiejie…… 四福晉登時心情復雜,因為兒子居然用“仁義禮智”形容女子的作為。 “瑪法瑪法” 弘晙發現大人們都愣住,麻利地呼喚一聲,大眼睛眼巴巴望著親瑪法,“瑪法,哪個地方不明白,弘晙和瑪法講?!?/br> “弘晙哪個地方不明白,瑪法和弘晙講?!边@句話真心熟悉,皇上表示瞧著小孩兒學大人說話的樣子,使勁克制還是想樂呵。 有的沒的都甩出腦袋,提煉出來乖孫孫的話中之意,“嚴肅”地問道:“弘晙的意思,儒家這兩千年的發展方向,不對?不合適我們大清?” 皇上問出來這句話,自己都不敢相信,才背會《論語》《禮記》的小孩子,居然能對儒家學問有這般認識? 不過,乖孫孫悟道了。 千百年有幾個人有這番機遇? 皇上瞬間表情驕傲、自豪。 就見弘晙阿哥重重點小腦袋,語氣也是“小大人”,“瑪法、阿瑪、額涅、十三叔、十四叔,孟子的學問,理家學問,好,可是不符合人類本身啊。人活著,首先要有各種本能需要?!?/br> 掰著rou乎乎的手指頭挨個數,“吃、穿、住、用、行,這是必須有,沒有來自外在的傷害和威脅,足夠的安全感是其二。弘晙認為,人的肚子吃飽,衣服暖和,安全無憂,通過教育,才有能力去思考交友,家人,道德,去做大事業?!?/br> “理學家的發展方向,是不對的。還沒有西洋的《權利法案》來得正確。人的本性不定,不是天生的本善或者本惡,有人犯罪,應該有律法制裁,而不是道德譴責。而且理學家所說的道德譴責的方法,也是扭曲的?!?/br> 《權利法案》?剎那間屋子里氣氛為之一變,就是四福晉不懂,也知道這個詞兒非常敏感。 然而弘晙阿哥的大眼睛閃亮,里面好像無數光芒閃耀,一時間,好像,還真有幾分“得道高人”的味道。? 四爺眉心緊皺,抬手按按眉心。 他要在大清實行“攤丁入畝”觸動天下讀書人的利益,就已經是千難萬難??墒撬麅鹤拥募軇?,是要從根子上拔除天下男人的利益。 胤祥和胤禎還在發愣,四福晉就算不發愣,這個時候,她作為一名“女子”,也不好開口。 皇上極力克制自己內心的翻江倒海,皇上知道乖孫孫,對單單規定女子的“三綱五?!焙苁遣徽J同,忽視這個方面,問另外一個問題。 “弘晙是認為,強大國家,造福百姓,首先要讓百姓吃飽穿暖,而不是一些‘形而上’的理論?” 弘晙鼓著腮幫子,還是重重點小腦袋,“瑪法,人類有了火,才有熟食,和世間的其他生靈區分開來,到人類有了武器和語言,會制造工具,形成社會形態,才是人類?!?/br> “工具、語言或者思想、大一統社會,缺一不可,共同作為人類進步的本源,只發展或者思想是不對的。我們要有更好的織機,更好的行走工具,不是千百年不變的馬車,要有更好的武器大船,更多的食物養活兩千萬萬,三千萬萬的人……” 咳咳…… 咳咳…… 咳咳…… 咳咳…… 四福晉也想咳嗽一聲。 弘晙……挨個看一圈兒,納悶兒。 小孩兒無知無畏,一句話把千百年來讀書人的那啥驕傲,都給抹沒了,簡直……但是小孩兒說的,確實是目前的大清國最為短缺,最為頭疼的問題。 皇上想起乖孫孫有一次提出來“摩擦力”的數據問題,胤祺和胤禟就來信說匠人們的反應非常好,但是張廷玉等人到現在還是無法接受。 士農工商,歷來都是士人的一套“之乎者也”的學問解釋百家學問,奇門遁甲、陰陽八卦等等。 什么時候,輪到工匠們也有自己的學問? 墨家,已經被打壓下去兩千多年。 心里嘆口氣,皇上卻是笑出來。 “我們弘晙說得對?!被噬险Z氣安撫,“我們要不是經過弘晙的提醒,不出來一趟,也不能真切地認識到,工具的重要性?!?/br> “法蘭西重商,一下子發展起來;英吉利重商,重視武器大船的開發,成為海上霸主,他們都有那個皇家科學院……瑪法回去京城,就安排建造大清國的皇家科學學院?!?/br> 今天自家小孩子的一番話,領悟出來的道理,父子四個,四福晉,都是震撼不已。 本來皇上考慮“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問題,要在廣東實行“地丁合一”試點,但是他現在因為乖孫孫的“悟道大論”,直接同意四兒子提出的“攤丁入畝”廣東試點。 “‘地丁合一’一開始或者對百姓有利,長遠來看,確實是會造成更多的土地兼并問題,影響到百姓和國庫收益……老四有心,就在廣東好好干一陣?!被噬吓闹膬鹤拥募绨?,滿心的嘆息。 “攤丁入畝”對比“地丁合一”,帶給天下讀書人,廣東士族的利益影響,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要好好干,明年汗阿瑪給你在京城慶功?!?/br> 四爺一臉堅定地行禮,“兒臣遵旨,汗阿瑪放心,兒臣定不辱命?!?/br> “嗯?!?/br> 皇上輕輕答應一聲,心情還是不平靜。 延續前朝的文化和規制,順順當當地做一個太平皇帝當然好,可是,他們沒有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