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節
書迷正在閱讀:備用戀人[娛樂圈GL]、良宵難得、霍先生,你是我的言不由衷、此仇不報非教主、總裁說他想復婚 番外完結、秀靨(重生)、終身囚禁、收到校草情書后,我把自己掰彎了、我家愛豆的馬甲又掉了、娛樂圈女魔頭失憶了
“弘晙不要不會打仗,不會打架的小表妹做小弟?!?/br> 親瑪法……直接愣住了。 不光李德全等一干宮人沒忍住笑出聲來,就是皇上也哈哈哈大笑。 他的乖孫孫幺,哈哈哈。 皇上那個樂呵啊。一直到要離開木蘭的時候,還是一想起來就想笑。 太后娘娘等人也是笑個不停。 八福晉和四福晉佯裝發愁地說道:“這可怎么辦喲,我們的弘晙阿哥,將來可能‘不開竅’啊?!?/br> 四福晉也想笑。 “他一個小人兒,還是玩樂的性子?!?/br> “將來啊,‘不開竅’也好,省得多cao心?!?/br> 其他福晉都各有想頭,三福晉突然很有感觸地說道:“四弟妹這個說法對。阿哥們,不需要‘太開竅’?!?/br> 像四爺這樣的多好,府里頭清清靜靜的;他們府上,三爺那么些“紅顏知己”“紅袖添香”,兒子弘晟也隨著他父親,三福晉不管是作為妻子,還是作為母親,婆婆,都是看不慣。 九福晉和十福晉對視一眼,想想她們府上的那些鶯鶯燕燕,說句實話,都不想回京城。 五福晉樂呵,“我們弘晙是好孩子,將來,也不知道哪家的姑娘有這個運氣?!?/br> 說起“將來”,一個個伯娘嬸娘都無心再傷感,舉起帕子捂嘴笑。 憑皇上對弘晙阿哥的寵愛,年齡又合適的,無非就那幾家里的那幾位小姑娘。 四福晉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也沒想著將來自己選兒媳婦。 “說起來,我家弘時倒是到歲數了,明年大選,估計就是定下來了?!?/br> ………… 頓時冷場。 四福晉自知說錯話,趕緊補上。 “回京以后,我邀請嫂嫂弟妹去圓明園住幾天,可都有空?” “這個注意好?!?/br> “燒烤,喝酒,玩游戲……” “睡到太陽老高再起?!?/br> “什么煩惱都眼不見心不煩?!?/br> ………… 一位位福晉對四福晉的提議都說好,興致勃勃地計劃著怎么過自己的小日子。 反正都活明白了,過了“心懷夢想”的年紀,作為明媒正娶的皇家媳婦兒不用擔心地位不穩,自己該怎么自在怎么自在。 九福音笑瞇瞇地說道:“這該夫妻和樂的,早夫妻和樂了,比如我們的十三弟妹,這次就留在家里照顧十三弟,沒跟來?!?/br> 十福晉對十三弟和十三福晉的感情也是羨慕,“且隨緣分?!?/br> 反正她是不想和十阿哥“爭斗”了,隨他怎么胡天海地地折騰。 八福晉點頭,既然不能夫妻“兩個人”相守,不如各退一步,海闊天空。 四福音面對他們一副“想開”了的架勢,笑笑。 她早就想開了。 在弘暉去世,府里只有弘時一個阿哥,四爺提議讓星德娶大格格的時候,她就想開了。 理智上知道這是四爺顧著烏拉那拉家,顧著她;知道府里應該有繼承人,自己沒兒子,那就最好相處的和睦一些,關系更近一些??墒歉星樯蠠o法接受。 那本是她兒子的位子,她的兒子去世了,他還有其他的兒子。 “我啊,現在就希望弘晙一生順遂安康無憂?!?/br> ………… 四爺不知道自家福晉心里頭有這么多想法,按照他的身份看來,不管是當時,還是有了弘晙的后來,安排星德和大格格的婚事都是“四角俱全”。 就如同四爺此刻捧著他兒子的來信,面對他兒子要求,阿瑪給額涅送禮物,要“浪漫”的禮物,一頭霧水一樣。 他和福晉,還要什么“浪漫”? 但這也是他兒子的要求! 四爺抹一把臉,望著海天交接處火紅壯麗的日落盛景,緩一緩心情,踱步來到甲板上。 林達也在看日落,不過是喝著小酒用著小菜看日落。 看到四爺一副有心事的樣子,機靈地站起來詢問道:“四爺有事兒吩咐?” 四爺一板正經地點頭,“本王常聽說,西洋男子對他們的妻子,有著不同于我們‘畫眉之樂’的浪漫,不知林將軍可有了解?” 林將軍驚呆了。 原來四爺除了寵兒子之外,還是一位不同于一般世俗之人的好丈夫,關心妻子的好丈夫。 林將軍雞血上頭。 “四爺您問對人了。您問其他人,肯定都不知道,我林達保證知道,保證四福晉滿意?!?/br> “世人都說關心妻子是‘耙耳朵’沒男子威風,那都是胡說。大男人耍威風耍到家里,算什么爺們?” 作為一個對妻子又敬又怕的“好男人”林達,堅決不承認他是怕老婆,“‘連畫眉之樂’,那些理學家的文人們也去抨擊。末將還聽說,以前還有御史上書誰誰給妻子畫眉,是‘不正之風’,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四爺想起他兒子對程朱理學的排斥,習慣性地解釋,“御史參奏‘畫眉之樂’一典故,起源于漢時?!?/br> “京兆尹張敞與妻子十分恩愛,每日為其把筆描眉后方才上朝。長安城里皆傳張京兆畫眉技藝嫻熟,其夫人之眉一如黛山連綿,嫵媚之至。 后有好事之人將閑話傳到漢宣帝耳中,一日朝時,漢宣帝當著群臣之面問及此事,張敞從容答道:“閨中之樂,有甚于畫眉者?” 林達,哈哈笑,完全沒有“領悟”到四爺想兒子的心情。 “四爺說得好。畫眉多好,末將就沒發現閨房之中還有比這更有樂趣的事兒,文人就愛犯酸,說人家是‘狎昵之事’,人家身為一個臣子,只要盡忠職守,私下里給自己夫人描眉取樂,又礙著他們什么?” “末將對那些天天‘不務正業’,天天嘰嘰歪歪的文臣,也是討厭得很?!?/br> ………… 四爺只想說,御史參奏‘畫眉之樂’的事兒,和理學家無關。哪知道最喜歡給妻子畫眉的林達大為開懷,當下就將四爺當成人生“知己”,對著四爺大吐口水。 四爺和歷史上的漢宣帝一樣,無言以對。 話說回來,承德回京的前一天下午,收拾好行李的福晉們聚在一起休息,商量回京后的玩樂消遣,當時四福晉的話一出來,其他的福晉都是深為認同。 她們沒有兒女的也就罷了,有兒女的,當然顧著兒女,至于爺們……呵。 九月十八,錦旗飛揚,儀仗威嚴,皇上回京的御駕慢悠悠地行進。 弘晙阿哥這次沒有和他瑪法一輛馬車,弘晙阿哥為了瑪法要求的“八分”,乖巧地跟著張廷玉老師補課。 道路平坦,馬車很穩,老師和學生兩個人一輛馬車,一個教,一個學。 天高氣爽,陽光普照。車窗戶打開,光線很好,張廷玉大人雖然歡喜得來,恨不得將自己腦袋里的知識全趁機教導給弘晙阿哥,可是他顧慮弘晙阿哥的眼睛和性情,不光沒有讓弘晙阿哥看書寫字,還采取了靈活的“因材施教”。 “剛剛學習的《禮記·曲禮》,小四阿哥可會背誦了?試著背一背?!睆埻⒂翊笕藵M懷期待。 弘晙阿哥不負所望,背書聲瑯瑯,充滿希望。 “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爭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一字不錯。 張廷玉大人摸著胡子一臉欣慰,“小四阿哥可還記得,這段話的意思?” 弘晙阿哥小胸脯一挺,“弘晙記得?!?/br> “不要不自我警惕約束,態度要端莊像有所思考的樣子,講話要安詳明確。這樣才能使人信服。 傲慢的心思不可以滋長,欲望不可以放縱,心志不可以自滿,享樂不可以至極……疑惑未知的事,不要亂作證明;已經了解的事,不要據此強辯?!?/br> 張廷玉大人笑得好像一朵花兒,“小四阿哥有沒有不懂的問題,且提問?!?/br> “謝謝老師?!?/br> 弘晙阿哥對于自己不明白的道理,真心請教。 “老師,為何孔圣人要和他的學生說,‘遇有爭訟,不求勝過他人’?這不是笨笨嗎?” 弘晙阿哥的大眼睛亮閃閃的,好像能看到自己的人影兒。張廷玉老師愣怔,隨即重重地咳嗽一聲。 “無關小事,日?,嵤?,無需爭執,更無需爭一個是非明白?!?/br> “比如吃東西,有人喜歡咸口,有人喜歡甜口,個人的喜好,不能說哪個口味不好吃,哪個口味更好。 此為同為聰明之人。如果對方脾氣暴躁,不講道理,更無需爭執,徒浪費唇舌……” 如果是正經的上書房上課,張廷玉大人肯定是不能這樣教導小四阿哥,可是現在不是單獨授課嗎? 為了能讓小四阿哥不那么排斥四書五經,張廷玉老師必須做出不同尋常的舉動。 小四阿哥果然喜歡這樣的方式。 “謝謝老師,弘晙明白了?!?/br> 弘晙阿哥聰明,聰明人只和聰明人講道理,不需要浪費口舌,說不通就直接打服。 弘晙阿哥重重點小腦袋,表示自己聽明白了,接著問下一個問題。 “老師,前面說‘既能積聚財富,又能散發財富,救濟他人’,為何又說‘分派東西,不求多得’?不多得,怎么有可以分散的財富,怎么救濟其他人?” “分派東西,不是按照誰的功勞大,誰分得多嗎?” 老師一時說不出話來。 在一針一線都是私有,君君臣臣的現在,張廷玉大人真的不知道,他該怎么和小四阿哥表達,“恭謙禮讓”的美德? 而且,不管實際cao作中如何,“誰的功勞大,誰分得多”,才是千古不變的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