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節
田岳開始嘗試尋找“提線香”的藏匿地點。 宿子約也按云知意的吩咐,暗中在原州及周邊鋪開了消息網,并親自帶人奔赴千里之外的沅城。 一張針對田黨的網正在織就,但正如霍奉卿的預料,田嶺的反擊也很快來了。 —— 早前霍奉卿就在州牧府府衙外設了“投書箱”,方便原州各地百姓前來投書,鳴些不敢輕易報官的冤屈。 在之前的小半年里,他已通過這投書箱查辦了多起在坊間引發熱議的案子。 消息傳開后,原州各地許多百姓都已知道,“州牧府門口有可以匿名鳴冤的投書箱,有位叫霍奉卿的年輕高官會為大家做主”。 按常理來說,以霍奉卿的官職,不該繞過各地縣丞,直接單獨受理百姓報案。 可他非但直接受理百姓報案,還會在親信下屬們查得個人證物證俱齊之后,才將案子移交治安司和刑律司,活生生將這倆司衙搞成了只會“蓋章結案”的擺設。 這個“投書箱”的存在,既讓霍奉卿得罪了各地縣丞,也打了州丞府刑律司、治安司兩位主官的臉,卻使他在短時間內收獲了大量民意好感。 八月中旬,投書箱里接到一封密告信,信中稱“槐陵縣府眾官集體貪污了州府在去年末撥給槐陵縣的賑災錢糧”。 去年集瀅瘟疫事件,起因就是瀅江泛濫,沿岸多地受災。 不少百姓的房屋損毀、農田遭殃,尋常貧戶家中余糧本就微薄,再被洪水毀一些,就很難撐到次年秋收了。 做官的人都很清楚,百姓沒飯吃是要出大問題的。 當時州牧盛敬侑火速上奏朝廷,到今年初時,京中就撥來一批賑災錢糧。 州丞、州牧兩府主要官員經過旬會合議,州府錢糧署又往里添了些,分派給受災各縣,明令按戶分發給受災百姓,“一戶中每五人可得銀角三枚,米十斗”。 一枚銀角可換銅角百枚,按原州現時物價,十斗米加三百銅角,足夠五個人果腹大半年。只要撐到今年秋收,日子就回歸正常了。 “……知意你敢信嗎?槐陵縣府那幫混賬,居然是按‘每五人一枚銀角、米三斗’去發放,還是讓人分月去領的!” 顧子璇義憤填膺、氣血上涌,捏著拳頭砸向桌面。 與她隔桌對坐的云知意批閱著卷宗,頭也不抬地應道:“嗯,連賑災錢糧都敢私吞,狂悖至極?!?/br> 這案子上輩子是告到云知意這里的。這回卻不知哪里跑偏,竟落到霍奉卿那邊去了。 她比誰都清楚這個案子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不難查。眼下她手頭的事頗多,聽到霍奉卿已接手此案,她正好專心忙自己的。 見她并不驚訝,顧子璇疑惑地撓了撓額角,稍斂狂怒:“不過,有一點我想不通。你說,槐陵那些受災百姓是怎么想的?怎么會忍氣吞聲熬了大半年才來告?” “這有什么想不通的?”云知意暫停了批閱卷宗的動作,抬頭看向她,“他們之前不是忍氣吞聲,而是不知‘一戶中每五人可得三枚銀角及米十斗’?!?/br> 每五人一枚銀角、米三斗,雖少,但總歸是縣府發給他們,而不是讓他們上繳,他們當時對縣府還很感激。 “若真如此,事情不就更奇怪了嗎?”顧子璇倏地瞪大了眼,“難道年初發放賑災錢糧時,槐陵縣府竟沒按規程張榜公示?那幫混蛋總不會傻到篡改了州府下發的相關文書吧?” 官員私自篡改上級府衙下發文書可是重罪,比“大意疏忽,未按規程張榜公示”嚴重多了。 “他們沒必要冒篡改文書的風險,既有心私吞克扣,假裝是粗心大意忘記張榜就可以了?!?/br> 顧子璇疑惑更深了:“發放賑災錢糧不是小事,槐陵縣府在事前連一張榜文都未張貼,當地百姓不會覺得奇怪嗎?” “他們當然不會覺得奇怪,那地方的人就沒有‘大事看榜文’的習慣?!痹浦鉄o奈笑笑。 “你大概忘了,之前為陳琇送行那次,我和她不是提過槐陵的教化問題嗎?如今的槐陵,十個人里能有三個識字的就不錯了。所以,縣府門口的布告欄原本就是個擺設?!?/br> 顧子璇從撓額角改成撓頭:“既然槐陵縣府從不曾張榜公告,當地百姓之前大半年里都不知州府原定每戶賑災錢糧數目,為什么這時候突然又知道了呢?” “當然是有人刻意放出的風聲讓百姓知道?!痹浦忭樧煺f著完,才重新提起筆,卻又愣住了。 既是“刻意”,那就一定有目的。不會是沖著霍奉卿設的什么局吧? “你怎么了?”顧子璇察覺她的異樣,擔憂地歪頭覷她。 云知意回神,搖搖頭:“我大概是忙昏頭,一時想岔了?!?/br> 以霍奉卿的敏銳與謹慎,應該是確定這案子背后沒圈套,才會大張旗鼓地接下。 這案子顯然有助他進一步獲取民意擁戴,若是田嶺設局對他展開反擊,也沒必要白送他這好處。 —— 幾天后,鄴城坊間暗暗傳出一樁傳言—— “州牧府某年輕高官,曾多次以私人身份出入風月場合尋歡”。 雖傳言并未指名道姓,但眼下州牧府最受矚目的年輕高官非霍奉卿莫屬,這話里的指向過于明顯了。 宿子約布在鄴城的眼線也不是吃干飯的,很快就將消息傳到望瀅山云宅。 云知意得報后,擔心這事繼續在坊間擴散會對霍奉卿不利,便趁著去州牧府辦事的間隙,言簡意賅地告知了他。 去怡翠館的事,霍奉卿早就一五一十告訴過云知意。 前段時間,他為了查學政司執典官北堂和,循著北堂和meimei的行跡,不止一次進過怡翠館。 也是在怡翠館的小倌口中得到蛛絲馬跡,最后才出乎意料地查出漕運司張立敏是隱藏很深的田黨。 “又不能對外說明你其實是去查案的,”云知意憂心忡忡道,“雖說《大縉律》并不反對未婚官員出入這類場所,但普通百姓對官員私德總有苛刻期許?!?/br> 霍奉卿疲憊地笑笑,環顧四下無人,便伸出手去,飛快地在她臉上捏了一把?!岸喟胧翘飵X的手筆,不用搭理?!?/br> 這段時間,他一面要忙著為田黨“織網”,一面要忙著調度人手、協調各方查辦槐陵縣府集體貪瀆案,還要應付被“每船必稽”影響了生計而頻頻鬧事的漕幫,并需顧及職責上的常規事務…… 總之,他忙得不可開交,暫時沒精力顧及田嶺的這點小動作。 云知意抿了抿唇,有些起急:“可是,文官相斗,‘攻擊對方私德’是最不入流,卻又最簡便有效的手段?!?/br> 這是沈競維教她的。 當時他還解釋過,這一招看似不高明,其實殺傷力極大。 因為百姓看待官員,是很難“公私兩論”的。 當一個官員被打上“私德有虧、傷風敗俗”的記號,哪怕按律按法此人并無罪責,哪怕此人在任上鞠躬盡瘁、造福一方,這人在百姓心中也不再是個好官。 霍奉卿語氣平靜:“這事我對外無法解釋清楚,說多反倒錯多,又不能去堵所有人的嘴,一靜不如一動。你放心,等到最終拿下田嶺,風向立刻會逆轉?!?/br> 他選了走上這條勾心斗角的路,早就知道自己會面臨什么。 這兩年他有太多做得說不得的“輝煌戰績”,怡翠館這事在其中根本算不上什么事。 田嶺不是善茬,既已對他展開反擊,怡翠館這樁不過是個開胃小菜,真正的潑天罵名,恐怕還在后頭。 兩人在州牧府中庭回廊的拐角處說話,近前并無人窺伺,但也不是全然無憂。 霍奉卿忍住心中的渴望,飛快地抱了云知意一下。長臂虛虛環住她的腰身,稍觸即離。 “雖有‘流言可殺人于無形’之說,但是,旁人怎么說我都不要緊,”他重新站得筆直,稍垂眼簾,與云知意四目相接,“只要你知我信我,我就刀槍不入?!?/br> 云知意微抿紅唇,稍作沉吟后,鄭重點頭。 緊接著,她伸出食指,在自己唇上重重一按,在霍奉卿不解又期待的注視下,將那沾了朱紅口脂的指腹按在他的掌心正中。 我知你心凈,信你行端。此印為憑,望君心安。 —— 那樁留言發酵數日之后又進一步,直接從明面上將霍奉卿推到了風口浪尖—— 當初霍奉卿接觸過的一名“怡翠館”掛牌小倌,看似無心地酒后失言,點名道姓證實“某高官”便是目前代掌州牧印的留府長史霍奉卿。 民意嘩然,風聲如野火燎原般迅速擴散,很快就從鄴城傳到了原州各地。 流言瘋傳近一月后,百姓口中前不久還是“年輕有為、秉公直斷、為民做主的青天霍大人”,就變成“傷風敗俗的yin賊狗官霍奉卿”了。 接著這陣風向,以州丞府右長史符川、刑律司主官周志高、學政執典北堂和為代表的鐵桿田黨們配合無間,對霍奉卿展開了輿論絞殺。 先是符川派人煽動百姓,集結在州丞府門口請愿,要求州丞田嶺稽核霍奉卿在州牧府門口所設的“投書箱”。 那些所謂的請愿百姓中,還混著田黨刻意放進去的漕幫幫眾。 這些日子漕幫正為著碼頭的事到處找茬,眼見霍奉卿已呈墻倒眾人推的頹勢,自不會善罷甘休,索性將請愿攪和成鬧事。 后來田嶺出面,假意安撫勸退了兩次后,便佯裝推脫不過,命周志高領刑律司、會同風紀署,圍繞“投書箱”的問題,對霍奉卿開啟了全面稽查。 在年輕一輩官員中,霍奉卿行事,算是最懂如何收攏民心的。 過去的小半年里,“投書箱”接到的冤屈可謂各種各樣,但他從不碰那些不能立竿見影的密告投書,專挑貪瀆、侵地、鄉紳欺男霸女之類的案子來辦。 因為這些案子更容易使百姓共情共鳴,一結案就能在坊間引發熱議、博取民眾好感的案子來辦。 其實他這么做,在為官之道來說并沒有錯。 畢竟一人難擋千江水,投書箱里接到的案子真假混雜、有理無理皆俱,本就不可能全數接辦。 況且,他并不是直接負責辦案的官員,設“投書箱”的初衷只是想多個消息渠道,順手辦些案子,雖有收攏民心的意圖,卻也實實在在為當時苦主主持了公道。 但百姓看待一個官員好壞,總是 容易被情緒左右,所以官場上有些事從古至今都是做得說不得。 自“出入怡翠館”的消息成為坊間談資后,許多人對霍奉卿已帶了強烈偏見。 如今刑律司再捅出“霍奉卿投機取巧,對投書箱中的密告并非一視同仁,而是目的明確地挑著案子接”的消息,百姓對他的惡感瞬間達到新高峰。 在有心人的煽風點火下,有人對霍奉卿主持查辦“槐陵縣府集體貪腐案”提出了強烈質疑,甚至準備組織千人聯名上書,請州府罷免他的官職。 在短短一個月內,霍奉卿在民意上的風評,就從“風頭無兩的青年才俊”陡轉為“心術不正的投機政客”。 雖然州府眾官都知他的行為并無違法犯禁之處,但還是有人不著痕跡地與他劃清界限,更有一小撮人直接落井下石。 一個才剛剛嶄露頭角、有所作為的年輕官員,遇到這樣大規模的民意唾棄與同僚排擠,但凡心志稍有不堅,必定被煎熬到方寸大亂、錯漏百出。 可霍奉卿一切如常,即便在主持旬會合議時,被人就此事言語圍攻,也依然面不改色,從容地見招拆招。 因為他很清楚,只需等到入冬,各環節準備就緒,他就能還手對田嶺展開絕殺。 到時他會讓田嶺重新學習一下,什么才叫真正的“不擇手段以流言殺人,使之身名俱滅”。 第八十二章 夏末秋初時,望瀅山云宅就成了霍奉卿的一處“消息中轉”地。 因為云知意這里不但有宿子約的人持續送來各方動向,若田岳從自家探到什么蛛絲馬跡,也會設法傳遞給她。 其實誰都知道,這些消息還是要匯總到霍奉卿手中才能發揮真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