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嘖嘖嘖……..” 蘇季頊搖著折扇, 搖了搖頭, “合著到了仆這涇渭學宮,董子說了什么便是什么, 不說什么, 我們皆要隨著董子。董子現下說不論天子之孝,就不論天子之孝;說不論外戚之事,便不許吾等再言。如今董子言道,’ 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 皆絕其道,勿使并進’。豈非是說, 吾等不是儒生,不學儒家, 不談儒術, 便要絕了吾等之道,甚至效仿秦皇, 將吾等挖個坑埋了,還是放把火給燒了?” “若是如此,又與秦皇暴政何異?” 蘇季頊此言一出,臺下立時便有一位涇渭學宮的年輕學子站了起來。這位長相稚嫩, 尚是年輕的學子一臉的義憤填膺,“先生曾說過,真正能夠流傳千古者, 需包容各家學說, 齊頭并進, 百花齊放。是以無百川,何以成其大海;無壘土,何以成其峰巒;無跬步,何以成其千里。一家之言,何以能夠勝得了天下之言?一家之士,何以比得過天下萬千之士?” 又一學子開口,“暴秦何以亡?就是因為秦皇焚書坑儒,早就失了民心。今者董子絕去儒家以外之道統,在焚書坑儒的份上再進了一步。先人之言,就要毀在董子一人之手。董子為了成全自己,將要成為千古罪人!” “董子說孔子乃是圣人,天下人就要認為孔子是圣人了嗎?”學宮的一位甚是儒雅之先生緊接著,“孔子曾向老子學道,老子為孔子之先生,孔子當執弟子禮。當年儒學跟墨家是當世顯學,縱橫家縱橫各國,兵學為諸多諸侯所重,農家更是百姓之依仗。何以董子之記得了儒家,而視其他學問為無物,竟然要絕其道?” 這一位先生剛剛坐下,早就有站著的人接口,“在董子看來,其他道統皆無需存在,需絕之。那么,漢室如今所行的律法,皆是虛無妄言的東西,因為他們皆是法家之說。漢室立國近七十載,以黃老之說治天下,才得了文景之治,得了漢室近百年之國祚,皆是毫無用處,敗壞社稷之物,因為那可是道家之說。早年孫子孫臏以兵家縱橫戰國,韓信英布張良助高祖平定天下,周亞夫將軍三月定七國之亂,皆是僥幸,是無用至極的,因為他們是需要絕其道之兵家?!?/br> “舉凡天下,只有儒家,才配存于世上,才配為世人所知,董子說可是?” 只要不提及能夠危及性命的朝政爭斗,董仲舒自是沒有什么可畏懼的。自從他提出罷黜百家之后,遭遇過的質疑何曾少了,他心中自有溝壑,不慌不忙地說:“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義者,見義不為,無勇也。 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智者,為明萬物陰陽之本,知萬物陰陽之變化。 信者,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此五者,諸君認為,莫非不是天下之至理,應當廣為推崇,成為為人處世,修身治國之準則?” 在場諸人,一時安靜了下來。 董仲舒這番話,實在不能稱之為不對,也沒有什么可以駁斥的地方??鬃铀岢龅倪@些觀念,的確是一個有良知的人,必然要遵守的行為規范。 可是被董仲舒這么說出來,他們總覺得有那么一些不得勁。 “董子所言甚是,仁義禮智信,確是為人之根本。只不過,董子句句言必提孔子,不知孔子若是在世,可能認下董子這個后世傳人?” 蘇季頊可不是尋常會被董仲舒人云亦云,說人是圣人,便是圣人,董仲舒論辯才,只怕再投一次胎,都及不上鬼谷子萬一,他鎮定自若地抬眸看向董仲舒,端起案幾上的茶抿了一口,“孔丘之學問,先是問禮于老子,禮更是成為孔子學說之核心。執弟子禮的孔子,將先生教導之學問,自己所認同并發揚之禮,一朝學到了,便要絕了先生的道統學說??资ト巳羰腔钪?,仆可正要問一問,這就是孔圣人的圣人之禮,圣人之仁,圣人之義嗎?董子如此,孔丘若是在此,會否認下董子這個傳世弟子,當真尚未可知啊?!?/br> 蘇季頊是涇渭學宮的祭酒,學宮的先生是他親自擇定,學宮的學生是他親自制定規矩選取的。在涇渭學宮這里,他說一句話,可不是董仲舒說一句話可以比擬的。此話一出,頓時引起諸多響應。 “此等數典忘祖,欺世盜名,假托孔子,實則無一詞與孔子有關之輩,吾等儒生恥于與其為伍!” “學了先生的東西,自己還用之宣揚于世人,轉過頭說先生的東西沒用。當真是教會了先生,先生就可以扔墻角了啊?!?/br> “誰還敢做這些儒生的先生,就不怕被弟子賣了,到后面還要學弟子的東西,不然不讓人活啊?!?/br> “絕其道啊,豈不是比秦皇之焚書坑儒還要厲害?吾等名家,還有什么書冊可以燒,還有幾人可以殺,早就殺光了啊…….哈哈哈殺光了……..” …….. 此等的非議,董仲舒受過不知多少,早就不在話下,侃侃而談,“《公羊春秋》有云,大一統乃是天地至理,適合古往今來任何朝代之準則,乃是造化之基準。商朝末年,諸侯并起,周文王鳳鳴西岐,周武王伐紂,周統一四方諸侯,才得了周八百年國祚;周朝末年,周天子無力約束諸侯,群雄并起,秦商鞅變法,奮六世之功業,百年之積累,方能夠東出函谷關,統一六國,建立了秦朝,統一文字,度量衡種種,影響至今未曾泯滅。由此可見,大一統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那么學說主張自然也要遵循此種觀念。只有確立儒家為正統思想,其他的思想才不會有機會迷惑平民百姓,漢室的律法跟體統才能深入民心,分裂割據才能消亡,才能使得漢室國祚千秋萬代,延綿不絕也?!?/br> “董子既說孔丘仁義之道,仆倒是有一言不明,想請教于董子,不知可否?”眾人抬眸,只見一個銀紋繡百蝶度花長衫,著紫綃翠紋絞絲裙,梳著秋云髻的清麗女郎不卑不亢,怡然自若地啟唇問道。 ※※※※※※※※※※※※※※※※※※※※ 很好,暴政也河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