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百鬼寵物店、執筆裁音GL、皇后難為(H)、王女攻略紀實GL、今晚月色真美、配角也要刷愛意值 完結+番外、少爺,快上我【簡】、他只是想睡我(H)、再世仙妻 完結+番外、[綜]黑魔王日常
吳宮令臉色慘白。 “不行,我不能再被關禁在深宮,那神仙藥就快沒了……”鄭貴妃一邊喘息,疲累不已。 “娘娘,而今最重要的還不是烏香……娘娘的月信可遲了有一段時日!” 鄭貴妃瞪大眼睛,用盡全力坐起, 兩手握緊了吳宮令的肩膀:“你說什么?我竟然還有幸得孕?哈哈,上天終于開了眼,許是我那孩兒終得輪回,我與他能夠再續母子情份?!快,快傳太醫替我診脈?!?/br> “娘娘!”吳宮令渾身顫抖,卻不得不進忠言:“娘娘醒醒吧,皇上已經多久不曾召娘娘侍寢!若當真是,當真是……這可是大罪??!娘娘不能請太醫診脈,只能……如今怕是不得不聯絡魏國公,求魏國公想法子了!” 永寧宮里一片混亂,貴妃和一幫心腹提心吊膽,但皇城之外,魏國公尚且沒有得知這件驚人的禍殃。 魏國公府里,永嘉公主也正惡心犯嘔。 她不存在太多的顧忌,請了相熟的大夫診脈,得到又有身孕的喜訊,滿面愉悅之情。 消息傳到了世子鄭衡耳里,鄭衡勃然大怒。 但他卻只能耐著性子聽那些恭喜道賀的話,不敢因為頭頂籠罩的綠云大發雷霆。 于是永嘉公主再去了一次秦王府,這回,沒有逃過嬌杏的盯蹤。 角門外,仍是一頂不甚起眼的青布小轎,嬌杏往轎中一探,發覺正是永嘉公主。 一直跟著公主殿下乘坐的小轎,到了一處毫不起眼的民宅,而后,嬌杏就發現了誰等在那里。 這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于是乎嬌杏的盯蹤重點,從新轉回了魏國公府,沒等多久,她便又知聞了一件大事。 鄭貴妃竟然有了身孕,鄭貴妃一直在服食烏香。 嬌杏生前,可不知道烏香是為何物,但死后靈識復蘇,她卻知道了烏香究竟是什么東西。 “我有一世投生為宮人,服侍的是穆宗皇帝,穆宗皇帝便有及食烏香的癖好,烏香雖多為藥用,不過直接吸食卻能令人上癮,欲罷不能,吸食后,人多產生幻覺,穆宗皇帝當年……吸食烏香后性欲便極其高漲興奮,生生能將宮人折磨至死!” 見多識廣的春歸,聽過烏香的名稱,不過當然不知這事物的效用。 “唐朝時的阿芙蓉,可為鎮痛之用?!边@就是春歸的理解。 “但當朝進貢的烏香,比起阿芙蓉可大有不同,穆宗皇帝便是因為過度吸食造成暴亡,而后……” “而后皇室便明令禁止了吸食烏香?!薄f這句話的是蘭庭,此時他也加入了春歸與嬌杏的談話,雖然他并看不見嬌杏,也聽不見嬌杏的話,他是聽見了春歸緊跟著的復述,接上了話題。 嬌杏頷首:“卻如大爺所知,穆宗皇帝后,宮廷便嚴令禁止吸食烏香,雖然仍有外邦進貢,不過僅限醫用?!?/br> “烏香不在市面流通?!碧m庭又道:“因為禁令嚴制,等閑人也不知烏香可以吸食,且對于走私烏香者處以惡極之罪,利益低于風險,也沒人膽敢私下販賣,貴妃所得的烏香出自哪里,摸清這條線索,一切便將終結?!?/br> 這是一條新線索,蘭庭與春歸其實對這條線索已經心存篤斷,不過……為防萬一,他們仍需證實。 第729章 迷癉漸散 魏國公請見弘復帝。 這日私復帝精神著實不濟,因他剛犯了心絞痛,多得服食丹陽子進獻的丹藥才得以緩解,不過也僅只是緩解了痛感,雖貴為一國之君,也逐漸感受到死神步步相逼的威脅,且又再聽聞消息,皇后的病癥也一日更重一日,所有醫官都稱藥石無醫,況怕至多一月,就要撒手人寰了。 他們是夫妻,最終也要相繼下赴黃泉,可人生殘歲,到底怨恨難釋,皇后只怕仍在惱怒所嫁非人,而他,也的確沒有資格求得發妻的諒解??芍S刺的是,生為夫婦,死當同墳,當入幽冥,彼此的亡魂仍然無法陌路。 勞燕紛飛或許不是最遺憾的事,最遺憾的是情義不復卻生生死死都要捆綁。 所以當聽聞魏國公說到貴妃已經神智不清的時候,弘復帝難免更多愧憾:“是我耽擱了她們,妻妻妾妾跟我受了這多年的苦,好容易不再如履薄冰,結果到頭來,任誰都落一身病癥?!?/br> “秀只有貴妃這么一位胞妹,所以明知請求有違禮法,還是希望皇上能夠法外施恩。貴妃患的是心疾,秀擔心長期困禁于深宮,越發會讓貴妃病情加重,所以還望皇上恩準貴妃能在鄭門別苑安養,有內子及諸多家人時時寬慰,說不定還能逐漸康愈?!?/br> 本朝的禮法,后宮妃嬪可沒有大歸榮養的先例,即便生有子嗣被封親王,妃嬪仍然不許出宮得子孫贍養,至多無殉葬之憂,卻只能老死禁廷。 但這回弘復帝恩許了鄭秀的請求。 “我會告知太子,安排貴妃暗下往別苑,這件事到底不能聲張,讓太子睜眼閉眼罷休,畢竟當年,若無你鄭氏一門鼎力相助,也沒有我能克承大統的一日,國法為國法,人情歸人情,貴妃的心疾,也的確有我的過錯,這些年我忙于國政,太過冷落后宮了,貴妃又是個要強的性子,她而今膝下也沒個一男半女……那時我自顧不睱,才導致我和她的孩兒因為小疾夭折,后來又因老三的事,斥罪于她,她之所如此偏激,確然是我不夠體恤?!?/br> 鄭貴妃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被安置在了魏國公府名下的一處別苑。 經診,她的確懷有身孕。 于是這日,魏國公終于喬裝出行,且楚心積慮擺脫了所有明里暗里的眼線,和一人私下碰頭。 但他當然沒能擺脫嬌杏。 還是在此一處毫不起眼的民宅,嬌杏并不陌生,所以她一度認為魏國公要見的人仍是當時那人,但魏國公這回顯然是預先許久趕到,甚至在廊廡底閉目小憩了一陣。 與此同時,蘭庭和春歸也正對丹陽老道發起總攻,也是再次利用了莫問把老道給引來了柴生的居宅,老道當見到蘭庭和春歸兩張面孔時,就一臉的苦色:“我知道我知道我就知道今日出門必無好事,但誰讓我欠了逍遙兄的人情呢,他無兒無女的唯有莫問這么個不成器的徒弟,我要 再不管,莫問小子還得被牽連,我是一時心軟,這下好了,就被你們圍追堵截,可我還是要警告趙都御,老道可不好惹,你們想撬開老道的嘴那是妄想!” “英宗朝時佛道大案,禍及無數信徒,最終連英宗也因被佛教邪徒報復亡于非命,據我了解,丹陽真人最先是佛門之徒,不過卻私信道法,一度為朝廷佛門兩相不容,應當多得逍遙道長私庇才能免于一死,我而今手上有實據,足夠證實丹陽真人為英宗朝是通緝要犯,丹陽真人果然修行有道,陽壽已逾百五十歲仍然身康體健,只可惜當年佛邪余孽,亦有茍活于世者,比如丹陽真人曾經為何氏所救,便是因為佛邪余孽追殺而負重傷九死一生,匿居地又被何氏無意間發覺,這才有了丹陽道長對何氏感恩圖報的因果?!碧m庭直接甩出了殺手锏。 丹陽老道:…… 趙都御果然是趙都御,過去了上百年的事兒,他居然還能察清線索并掌握實據?! “英宗朝時佛邪亂政,行大逆弒君的極惡之罪,一應人犯雖不曾盡數落網卻仍然不得寬赦,如果在下將實據上交朝廷,縱便真人道術高超,想來也難以脫身,便是今日,真人若不為在下及內子釋疑,便休想走出這處居宅?!碧m庭又再威脅。 “老道真是冤死了!”丹陽子一臉的悲痛:“我雖說誤入邪教,可因與逍遙老友交好,早就識穿了邪教的真面目,他們謀逆時老道可早就先跟逍遙兄跑了,從此蓄發再也不是佛門信徒,英宗的死和我可沒半點關聯……” “你也不是什么好人就是了?!贝簹w冷冷道:“你對何氏知恩圖報,資助她及家人并不為過,做何要教她那等奪人性命的針法,你可知道何氏害殺了多少無辜幼/童?何氏手染鮮血,你也是罪魁禍首!” “老道是方外之人,哪有那多閑睱盯著何氏一生平安?我看何氏面相,她該早折之命,再細細替她卜算了,唯有教給她那套針法才有望改變她的命數,她是我的救命恩人,那些孩童卻不是,我哪里顧及得了這多人?說起來都怪你這丫頭,要不是你……老道也著實不明你為何改了命數,竟然還影響到何氏的命數,好端端的又逼得老道出手,總算給何氏爭取了一條生路,到底還是斷送在你這丫頭手里?!?/br> “方外之人?方外之人卻入世興風作浪為虎作倡,丹陽老道你竟還有臉說自己是方外之人?廢話多說無益,我就問你,今日你到底說不說實話,若還嘴硬,我們便將你送朝廷法辦,且看你能有多大本事逃脫律法制裁!” “當我怕你丫頭???”丹陽子翻了一個老大的白眼:“要不是老道因為一時好奇,算測天運,結果遭受天道降譴,一身法術損傷大半,我還怕這朝廷官兵?就算要了弘復帝這九五至尊的性命,也易如反掌?!?/br> 可到底不是損傷大半么?春歸冷哼一聲。 “天道不可違,老道就是抱著一絲 僥幸,想要讓天道歸正,所以才入世……不過,也活該老道倒霉,致命的把柄如今捏在你們兩個乳臭未干的小娃手里,罷了,你們要知道什么,老道告訴你們就是?!钡り栕右彩菬o可奈何。 “道長因何入世?”蘭庭問。 “我在深山洞府好端端在修行,本不欲再過問俗世凡塵之事,一回偶生了興致去仿道友,途中卻遇一位獵戶,真是見了鬼了,這獵戶明明就已經因為抗拒金國朝廷征調,一家都死絕了,結果全家人都再死后復生……老道一時好奇,往山下鎮集一逛,竟發覺不知為何時光又回到了弘復年間?!?/br> 丹陽子對這件奇事也憋得慌了,鼓著腮幫道:“老道越發驚奇,便試著卜算天命……真是追悔莫及,引來了天劫施譴,險些沒被五雷轟頂直接喪命,僥幸保住了性命又發覺百來年的修為毀于一旦,老道怎能甘心?也不知能否挽回應當如何挽回,只能嘗試將天道扳正唄,除了入世哪還有其余辦法?” “老道你曾經經歷過弘復帝治之后?”春歸忙問。 丹陽子再度甩了個白眼:“逍遙兄坐化升天,他雖沒說什么,我卻知道他有莫問這么個不學無術的小徒弟,逍遙兄的恩情我不能報,也唯有照恤莫問幾分,我當年找到莫問的時候,你還是顧才人,不用懷疑,你那時根本就沒有嫁給趙都御,沈夫人認了你當干女兒,把你薦給沈皇后,六皇子秦詢當年娶了董家女為王妃,沈皇后便向圣德太后諫言,讓你成了周王府的才人,為的是離間秦詢和董明珠的夫妻關系。 不過你這丫頭精乖,根本就沒想過做沈皇后的棋子,倒是對圣德太后唯令是從,莫問那小子以為跟著你能享大富大貴,老道怎么勸他都不肯隨老道去深山修行,老道也懶得管他了。 過了些年,再入世時,莫問都已沒了蹤跡,老道掐指一算,才知道他已經喪命。那個時候,不是弘復帝治甚至連尊統帝都已經駕崩,秦姓社稷已然搖搖欲墜,對了趙都御……尊統帝就是你刺殺的,你那時也已經身首異處,不過軒翥堂倒還沒有被盡數誅連,可那時,內憂外患不斷,金兵甚至都已經占領了盛京,稱帝稱皇,秦姓社稷指日將亡,茍延殘喘而已,天下不再有富貴者,臣民皆有亡國奴之患?!?/br> “尊統帝是誰?”蘭庭不去設想那等哀鴻遍野的情境,很冷靜的追問。 “不愧是趙都御,果然言中了禍患的根本?!钡り栕拥溃骸拔矣譀]見過尊統帝,哪知尊統帝是誰?不過事后眼見著天下一片混亂,莫問小道的尸骨埋在何處都無法察清,心里多少愧疚,便打聽了一番,六皇子秦詢立為太子后,卻死于伏殺,對了,聽說是因解救這丫頭的生父……” “你說什么?”春歸拍案而起,一時間心跳都似乎靜止:“救我生父?先父不是已經,早已經……” “你爹應當還話著!不,準確說是那時還活著!” 第730章 追根溯源 丹陽子細述他曾經打聽的事實。 “你爹根本沒死,但那時我也打聽不清楚為何他這多年來才毫無音訊,更不知你爹都經歷遭遇了什么,又是因何突然出現,我更不知為何你爹會落入臨淄王手中,市井傳言是說你收到你爹的親筆信,偷偷赴見,但卻被太子得知,于是太子親自尾隨,應當是想護你周全,哪里知道中了埋伏,你和太子,還有你爹,無一生還?!?/br> 說到這里丹陽子又瞄了蘭庭一眼:“趙都御當時仍是任職都察院首,察明伏殺太子者是臨淄王,故而臨淄王獲斬,且趙都御幾經深究,又察覺臨淄王身后有魏國公煽動,魏國公及十皇子等黨徒亦被一網打盡,儲位于是落在了……” 丹陽子頓了一頓。 與此同時,嬌杏也終于看見了那個與魏國公碰頭的人。 她雖然不算沒有準備,卻仍被震驚得退后一步。 “是秦王?!边@頭蘭庭作出判斷:“秦王最終獲漁翁之利?!?/br> 丹陽子頷首:“不久,弘復帝駕崩,秦王繼位,改年號為尊統,尊統元年,秦王便大開殺戒,先是從皇族宗室下手,殘殺手足,連兩宮太后都相繼病故,當然也只說是病故,誰知道是怎么死的,緊跟著寧國公府、曹國公府等等勛貴無一幸免,唯有你,當時已入內閣,被尊統帝視為近臣,所以軒翥堂有如權傾朝野。 但尊統帝的惡行越更變本加厲,最終連趙都御你也忍無可忍,借近臣之便,刺殺尊統得手,其余朝臣奉一宗室子,也即現任宗正卿之長孫為新君,不過新君已經難以挽回亂局,最終,秦氏社稷亡于金兵鐵蹄,蠻人當道,漢人慘遭屠戮。我不知道為何世事忽然回轉,重返弘復帝治,我更不知道為何世事會發生更移,比如顧才人不再是顧才人,陶夫人也不再是陶夫人?!?/br> 春歸親耳聽聞這些事,只覺掌心一寸寸的冰涼,仿佛就快入侵四肢百骸。 蘭庭卻仍然冷靜:“孫崇葆是什么下場?” “具體之事老道也不知,不過打聽得趙都御正是因為孫崇葆順籐摸瓜,方才察實了臨淄王的罪證,孫崇葆當時據聞已經職任欽天監監正,老道當年可不曾入世,所以孫崇葆一度為弘復帝信重之異士,太子不幸遇伏身亡,孫崇葆卜得社稷國祚存憂,諫言者是,臨淄王才乃天授之命,不過當趙都御收集齊全臨淄王罪證后,孫崇葆卻被滅口。再后來,趙都御究竟是怎么察出魏國公及洛崆罪狀,老道就無從打聽了,市井有許多個版本,據老道看來,無非人云亦云而已,只依稀覺得,應當與溫靜有關?!?/br> “溫靜不是臨淄王黨么?” “不,據市井傳言,溫驍滿門實則效忠的是魏國公?!?/br> 果然。 蘭庭了然。 “姜才人又是怎么回事?”春歸回過神來,問。 “丫頭你怕是說的姜妃吧?”丹陽子攤開兩手:“我可不知這究竟怎么回事,只曉得姜妃觸怒了尊統帝,被尊統帝處死不說,還將姜 妃改姓犬氏,后來甄姜氏為自家堂妹打抱不平,說了一句姜妃可憐而已,結果……真是造孽,據說是被尊統帝處以蕩婦之刑,裸身騎木驢游街示眾,后來甄懷永不忍妻室遭受這般侮辱,殺了甄姜氏后自己也當眾殉情,以死為證妻室無辜,觸怒尊統帝,處姜、甄二姓滿門大不敬之惡罪,為此才……為姜、甄求情的臣公甚多,尊統帝大開殺戒,還牽連了不少無辜百姓,于是叛亂相繼而生……趙都御當時恐怕正是因為這一緣故,才意識到自己無意間助紂為虐,所以才行非常之法,不惜弒君?!?/br> “道長可知這次為了應證黑熊傷人的預兆,發生火災之處是在哪里?”蘭庭問出了目前最關心的問題。 “發生這事時我在深山老林里,后來也不曾打聽這些細節,不過嘛,我倒是能替趙都御卜算出來?!钡り栕訃@了一聲長氣。 說實在他也拿不準讓天道回歸正軌自己的修行是否能夠恢復,就像他其實弄不明白人間歲月為何會突然回流,有時他也在懷疑現在的行為是不是再度逆天而行,所以行事難免有點猶豫和瞻前顧后,盡量不多參與干涉,上回阻止野狼嶺的伏殺是因那也是件偏離正軌的事,六皇子秦詢必須先為一國太子,可他卻卜得秦詢在江南時即遭死劫,而這一死劫,竟然與他密切相干。 想來也是,上一世因為春歸并未嫁入太師府,所以根本不曾干預何氏的命數,春歸不曾與何氏結仇,在江南時就并未被劫,那么秦詢就不會去野狼嶺送死,這場殃難根本不曾發生。 可丹陽子現在是不用再猶豫了。 蘭庭已經察明他的真實身份,且儼然還找到了可以指控他獲罪的人證,英宗朝佛門邪教引發的大案的確讓秦氏皇族膽顫心驚,至今皇族的想法都是寧可錯殺三千不能放過一人,憑丹陽子現今的能力,他不可能逃脫舉國之力的追剿,先不用考慮修行是否恢復,總得以保住自己的性命為重。 總之丹陽子而今只有盡心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