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百鬼寵物店、執筆裁音GL、皇后難為(H)、王女攻略紀實GL、今晚月色真美、配角也要刷愛意值 完結+番外、少爺,快上我【簡】、他只是想睡我(H)、再世仙妻 完結+番外、[綜]黑魔王日常
蘭庭也的確沒有安穩覺睡。 他不是事務官,并不會隨駕皇上、太子祭告宗廟,但即便能留守京城,該如何確實春歸的處境也不能有絲毫冒昧。要證實春歸是否在慈寧宮,不難,縱便自己身為外臣不能隨意請見太后,相信只要知會易夫人和太子妃就可以確實這事,但蘭庭其實幾乎斷定春歸這回被留在宮里并非圣德太后的意愿。 當然也不是其余后妃的手段,梁內臣即便是為利益所動被人籠絡,他也絕對不敢行為假傳太后口令加害外命婦這般罪行彰著的事體,梁內臣只有可能是奉圣令行事,那么這件事的處理就必須更加慎重了,蘭庭直覺到這個時候讓易夫人及太子妃出面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于是這晚上蘭庭經過深思熟慮,終于拿定主意,正好一大早上輾轉反側不能安穩的小沈氏趕忙來了斥鷃園詢問可有她盡力之處,蘭庭見小沈氏確然是真心實意,便也拜托了小沈氏:“那就有勞夫人去一趟沈閣老府上,相請舒世母走一趟慈寧宮請見太后娘娘?!?/br> 畢竟小沈氏是春歸 的婆母,這時候再往慈寧宮請見也太過顯眼,舒娘子卻不一樣,圣德太后對待她一直視如自家晚輩,且沈閣老府上昨日是老夫人和其長媳出席的宮宴,舒娘子并未獲請參加大典,隔日再去拜見太后不至于引起猜疑。 舒娘子下晝才出宮,帶出的不是什么好消息:“娘娘說并未留小顧在慈寧宮,偏今日那梁內臣又隨駕去了祭告宗廟,娘娘也沒法尋他一問究竟,只夫人轉告趙都御,也莫過于擔心,不管這其中有何誤會,皇上行事都不至于那般魯莽,小顧現今應當還是安全的?!?/br> “這么說太后娘娘也認定是皇上扣留了庭哥媳婦在禁宮?”小沈氏大覺心慌意亂。 “要不是奉皇上指令,梁內臣可沒那大膽子假傳太后娘娘的口令?!笔婺镒訃@息一聲:“只娘娘私下里一問,打聽見一個宮人昨日在擷芳園里,親眼目睹了皇上和張娘娘撇開隨從,是去了擷芳湖上的珍瓏妙處,娘娘估摸著這事和張娘娘定有關聯,已經在想辦法套問張娘娘說出實情了,夫人和趙都御還是稍安勿躁,先待娘娘察清楚這件事的開端,才好對癥下藥?!?/br> 小沈氏拉著舒娘子的手感激道:“這回就唯有拜托太后娘娘和娘子了,太師府上下人等,都會牢記娘娘和娘子的恩義?!?/br> “夫人可別說這話?!笔婺镒右才呐男∩蚴系氖只貞溃骸耙皇切☆櫹嘀?,我家女孩兒指不定就進了火坑被毀了終生呢,要論起來恩義來,也是我欠小顧良多,再者講我不過就是跑了趟腿,也幫不了小顧更多了。至于太后娘娘,可是一直青睞小顧心性純正,頭腦又機靈,更何況軒翥堂滿門又都是太子殿下的輔臣?小顧被無端陷害,娘娘哪里會袖手旁觀呢?放心,宮里有娘娘勸諫,皇上再怎樣也不至于輕信饞言妄罪無辜?!?/br> 舒娘子有此自信,陶芳林卻不這樣想,她當然也知道了春歸被弘復帝扣留禁內之事,這個時候只以為jian計已經得逞了,春歸是斷然不會再有活路。 在她的上一世,她也參加過太子冊封大典的宮宴,那時她親眼目睹了太子殿下的風儀,芳心一陣蠢動,又兼那時她與蘭庭已然是反目成仇,雖眼看就將得誥命夫人的頭銜,但自以為她被蘭庭嫌惡的事已經廣為傳揚,命婦官眷無人不知,于是在宮宴上根本沒有人上前討好奉承,簡直大受排斥冷落。 總之當年的陶芳林,內心又是不甘又是悲憤,與宴廳里其樂融融的氣氛格格不入。 所以獨自去閑逛,以期排遣心中的郁愁,就到了擷芳湖上的珍瓏妙處。 那時她也不知道那水榭妙在何處,胡亂擇了一間隔廂坐下來歇腳,怎知忽然聽見了說話聲。 她心里又驚又疑,察看一番,終于發覺說話聲竟然是通過桌子旁半人高的瓷甕傳出。 她摒息寧神一陣聽,又才發覺是弘復帝和圣慈太后在交談。 原來是圣慈太后的本家曹國公府鬧出一件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故。 要說清這事兒,話就得說回數月之前了,秦王還在福建監政 時,秦王妃有戶遠親來了京城欲投靠王府打秋風,偏巧呢又是和曹國公府的一個族中子弟同行,因那時秦王、秦王妃都不在京中,曹國公府又還拿不準秦王會否能夠得儲,本著“萬一”的心態,便收容了那一家人。 那家人是一家四口,家主論輩份該當秦王妃喚聲叔父,膝下有一兒一女,兒子已經考取了秀才,女兒更是生得姿容妍麗,曹國公府也是從寒微起步,這么多年了都沒習慣世家大族那般約束子弟的禮教,于是家中有個兒郎便看中了那女孩兒,曹國公夫婦也默許了孫兒和那女孩私相授受眉目傳情,他們想的是萬一秦王得了儲位,也不是不能聯姻。 怎知秦王竟是第一個敗下陣來,曹國公便心生反悔,再也不提這話。 又怎知他家孫兒竟然早早和那女孩兒生米煮成了熟飯,偷偷行了周公之禮。 那家人怎肯甘休?不過曹國公府一直咬死不承認,那家人見自己沒有證據,也不好把這事往秦王跟前捅,畢竟秦王憾失儲位,這會兒子也沒有實力敢與圣慈太后的本家抗爭。 誰也沒有料到,那女孩兒竟然珠胎暗結,這會兒子已經是大腹便便了,那家人才給曹公府下了最后通牒,說曹國公府若然還是不肯認賬,他們只好告知秦王、王妃,秦王想必也忍不下這口窩囊氣。 曹國公也不肯忍這口窩囊氣,卻怕事情鬧大了會被皇上責處,所以才交待曹國公夫人趁著這回宮宴,趕緊把這事告訴圣慈太后,讓圣慈太后說服皇上寬恕曹國公府一回,逼懾秦王息事寧人。 圣慈太后是眼看大典之后皇上就會攜同太子祭告宗廟,生怕秦王先下手為墻先把這件事聲張,讓曹國公府處于不利,所以才趕忙請皇上去擷芳湖上一談,怎知隔墻有耳,竟被陶芳林無意間窺聽得知。 不過上一世的陶芳林認為這事和她無關,自然不可能聲張開罪圣慈太后。 但這一世,她大覺可以利用珍瓏妙處算計春歸。 這一世陶芳林因為曾經在壽康宮小住一段,也隨了圣慈太后來萬歲山避暑,出于對珍瓏妙處的好奇,她一早就來這里摸清了奇妙之處。 原來先帝不僅是在擷芳湖上構建了這么一處迷宮卦陣,為了用作游戲,還在隔廂里設伏了聽甕,游戲時將宮人分作兩隊,分別從東、西邊門進入,宮人可以通過聽甕偵察“敵方”動靜,判斷路徑避免狹路相逢,又或是短兵相接時占先手伏擊,唯有居中的一間隔廂,作為定向,沒有設置聽甕以為區別。 也就是說在定向的隔廂,聽不見其余隔廂的動靜,但在里頭說話,任一隔廂都能聽見定向隔廂的言語。 陶芳林確定弘復帝和圣慈太后當年不是在定向的隔廂里,因為她后來親眼目睹弘復帝和圣慈太后是經西廊離開,判斷這母子二人,應當是在靠近西廊邊門的某間隔廂密談。 所以她才故意將春歸引去定向隔廂,好讓弘復帝與圣慈太后聽聞那件悚人聽聞的秘辛——太子殿下竟然對臣子之妻心生覷覦之情! 第708章 逼出實情 陶芳林一點不會擔心這件事端會影響太子,因為今日剛剛舉行冊封大典,弘復帝無論如何也不會朝令夕改作出廢儲的決定,且這件事畢竟是她一方之言,連顧氏都不敢承認附和,弘復帝當然也不會輕信太子果然色令智昏,即便是責問太子,太子又怎會承認呢? 可只要皇上心存疑慮,擔憂太子日后會被女色所誤做出為天下人不容之謬錯,就絕對不會放任不理。 最佳的方式就斬草除根,先鏟除顧氏這么個禍患,就不用擔心日后會有禍殃。 弘復帝只要圣意已決,趙蘭庭固然為顧氏求情也無絲毫用處,他總不至于豁出性命與前程為代價搭救顧氏,且即便他有這樣的念頭,在弘復帝看來,天下社稷的份量也遠遠重于一介臣子。 要是太子親自求情,顧氏便會死得更快。 至于太子會否遷怒自己?陶芳林一點也不擔心。 慢說弘復帝與圣慈太后不可能泄露如何得知這件秘辛,即便是泄露,她怎能未卜先知弘復帝和圣慈太后的行蹤?這件事故在旁人眼里,根本不可能為她所設計,就連圣慈太后也絕對不會產生這樣的懷疑。 宮宴當日,是圣慈太后急著要脫身去和弘復帝密商,才開口想要將她支離,她無非是提出想和顧氏多多親近而已,根本就不知圣慈太后擇定和弘復帝見面之地是在珍瓏妙處,所以這件事情在弘復帝和圣慈太后看來便即巧合,圣慈太后又還執念于將她腹中胎兒,日后養于壽康宮中,以期當太子登極擇議立儲時力舉,好壓服圣德太后,既是如此圣慈太后便不會讓她遭至太子的嫌惡。 總之顧春歸只要死于禁苑,除弘復帝和圣慈太后之外,不會有人知道她與這件事情相關。 陶芳林正得意,就聽說了圣德太后“駕臨”壽康宮。 她立時便覺心情又再七上八下了,弘復帝而今還未回鑾,顧氏尚未得處死,難不成是事情已經走漏了風聲引起圣德太后的關注?陶芳林當然不會低估圣德太后的能力,生怕好好的計劃橫生枝節,于是立即也趕去“插足”。 張太后因為被弘復帝再三叮囑,關于珍瓏妙處的事連對陶芳林都沒提過一字兒,雖則她其實也 急得抓心搔肺的恨不能立時盤問個清楚明白,卻也被“茲事體大”四字給震懾住了獵奇好事的心情,被王太后逼了上門,也正忐忑不安,就很樂意陶芳林的“插足”救場了,她也不問王太后的來意,只抓著陶芳林噓寒問暖個不停,殊不知已經顯露出做賊心虛此地無銀的情態來。 “我有要事與四娘商量,陶氏先回避吧?!?/br> 王太后只需一句話,就阻斷了張太后的拖延計劃。 她是著實有點替張太后的頭腦著急了,兩人大半生都耗在禁宮里,且相互間都已然摸透了對方的脾性,張太后還以為用顧左右而言他的緩兵之計就能讓她有備而來徒勞而歸?還有這個陶氏…… 王太后輕輕掃過去一眼:從前看她,雖說心存功利愛慕虛榮,倒也未犯大惡極劣,至少比喬氏看似安份一些,結果一個沒提防,竟然被她鉆了空子?眼下陶氏上趕著裹亂,自然是和春歸莫名觸怒皇上這件事端相關,只不知這么個看上去半點沉不住氣的女人,究竟如何設計出一著殺局? 陶氏又為何要加害春歸,是為了覷覦將來后位鳳座么? 王太后心里已經將陶氏視作一大隱患了。 要說來禁內只要還要三宮六院存在,怕就少不得寵爭權奪,無論誰在帝位之上,誰居六宮之主,都不能保證內苑成為一方凈土,但太子如今還未登極,陶氏卻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染指權位,且針對的還是太子近臣家中女眷,這樣的野心和愚狂就讓王太后無法姑息容忍了。 但這時王太后自然不會顯露出殺氣,看向陶芳林的眼睛里不見丁點冷意。 又當含笑目送陶芳林訕訕離開后,面向張太后仍然不減笑意。 “jiejie就別盯著我笑了,笑得我毛骨悚然?!睆執缶箛肃榈?。 王太后:…… 當真笑出聲兒來:“四娘要不是做了虧心事,怎會連個笑臉都受不???” “我做什么虧心事了!”張太后把脖子一挺:“顧氏又不是我下令留在萬歲山的!” 說完就意識到自己又泄露了“天機”,張太后好不懊惱。 “這么說來,還真是皇上假傳我的口令,將太師府長孫媳朝廷大員的家眷 扣留在禁宮?皇上究竟想要干什么?!今日我要不是聽阿舒問起怎么不見小顧,我竟然都不知道小顧居然被我留在了慈寧宮!” “皇上說了,這事不讓我聲張……” “昨日宮宴上,你遣人將皇上請去擷芳湖上的水榭里頭是為何事?可是又聽信了什么人的挑唆琢磨著謗害小顧?你可知道皇上中興盛世的志愿唯有依靠逕勿等等社稷之臣輔佐詢兒才能實現?都說吃一塹長一智,偏你還這般昏聵糊涂,你都被人利用了多少回了,可曾稍稍長點心智?你不說,我也無法逼你開口,但宮宴之上,橫豎就只有曹國公夫人和陶氏一直在你左右,我只拿她們兩個來詰問,審審她們究竟懷著什么居心!” 王太后說著就沖蕭宮令直接下令:“這就把陶氏先給我逮去慈寧宮!” 張太后頓時慌了手腳:“芳兒如今可還懷著身孕!” “懷著身孕又如何,太子已經有了嫡子,東宮又有其余姬妾,不怕沒人替太子開枝散葉,陶氏要是居心叵測,便是生下庶子來,這母子二人于社稷國祚也是禍患無窮!” “可這件事根本就和芳兒無關??!”張太后著實六神無主,她可是太了解王太后的脾性了,情知自己阻止不了這位的行動,偏偏皇上現在還不在宮里,待皇上回宮……指不定陶氏腹中胎兒已經保不住,她的嫂嫂也會為此白受一場罪過。 就憑弘復帝對王太后的孝敬,當然不會為了區區一個太子姬妾怪罪嫡母,更不要說…… 皇上這回打著嫡母的名義把顧氏扣留在禁宮也確不妥當,王太后因為不知就里大發雷霆也是情理之中。 為了不讓這起事端鬧得越發不能收場,張太后也只好將實情告之。 “話雖是芳兒說出口的,但芳兒可不知道我與皇上會去珍瓏妙處,我打發人去知會皇上到珍瓏妙處一見時,她根本就不在我身邊兒,且她也不可能目睹我與皇上先去那里,故意拉著顧氏跟去,顧氏眼又沒瞎,芳兒既能目睹,顧氏哪會不知情?顧氏要知情,又怎敢犯駕?這起事件就是巧合,皇上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才告囑我連芳兒都瞞著,不需向她求證,jiejie,你要這時聲張……怕是會徹底壞了皇上的計劃?!?/br> 第709章 我非禍水 弘復帝才一回宮,尚且來不及考慮如何處治春歸呢,就被圣德太后請去了慈寧宮,他當然不知自己已經被生母“出賣”,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冷不丁地聽圣德太后問他“意欲何為”時,都沒反應過來嫡母問的究竟是何事由。 “怎么?皇上借我之名,把小顧扣留禁內,難道轉眼就把這件事拋之腦后?還是打算在深宮禁苑讓堂堂二品大員的內眷落得個暴病而終后,才肯告訴我讓我這嫡母來替你背這黑鍋?” 弘復帝臉色一時大變:“阿母怎么知道……” “怎么知道,當日梁孝賢假傳我口令留下小顧時,就被我那妹子聽見了,回去便告訴了阿舒,阿舒已經有些日子沒見小顧,便趁著入宮向我問安的時機打算和她好好敘舊,她一問起,我才知道竟有這么奇異一件事故!我又沒法子詢問皇上為何做此異事,只能去問張娘娘了,張娘娘受不住我的逼問,才說了實情。 我也不瞞著皇上,我可不愿老了老了替你背這口害殺無辜的黑鍋,所以把前因后果都告訴了趙逕勿,要是哪天他媳婦莫名其妙在宮里暴斃了,可別怪錯我?!?/br> 弘復帝被訓得滿面漲紅,連忙起身持禮:“兒子怎敢累及阿母聲譽,便是……真決定了處治顧氏,兒子也會先向逕勿說明?!?/br> “看來皇上還真是聽信了陶氏一面之辭,打算著要用這等莫須有的罪名私下處死官眷!”王太后神情越發凝重。 “阿母,兒子已經自知……雖有丹陽真人的靈丹妙藥續命,怕也支撐不了多久時候,六郎是兒子好不容易才選定的儲君,而這件事……著實也是無從察證,兒子為免萬一,只能先斬斷禍根?!?/br> “詢兒要真是這般德行敗壞之徒,沒了小顧,日后就不會色令智昏了?”王太后也是又氣又急:“皇上,你自來心性仁厚,可如今也要草菅人命嗎?!逕勿與小顧夫妻情深,逕勿又是你認定的國之棟梁新君膀助,你奪人妻室性命,還讓逕勿怎么甘心為你的江山社稷效忠盡力!還是說你為了區區才人的一面之辭,甚至已經決意舍棄良臣志士,為的就是提警太子切勿耽于美色!” “兒子會說服逕勿,以大局為重,舍私情效君國!” 王太后便徹底放棄了說服,擺擺手道:“那么皇上便去說服吧,看看你擇中的良臣志士,會否如此的負心薄幸,眼里只有功利而無情義,舍私情效君國?皇上捫心自問,社稷江山歸屬秦姓,皇上從前是當真不知身邊隱患么?可至今為止,皇后還居后宮之主,長孫尚有郡王爵位,皇上能不能舍下私情斬絕后患!” 并不管弘復帝是去是留,王太后便先拂袖而去了。 “娘娘就真不再勸阻皇上這等不智之行了?”蕭宮令很是著急。 “該勸的我都已經勸了?!蓖跆箝L嘆一聲:“光有我勸阻無用,接下來還得看逕勿和六郎……但愿陶氏是在胡謅吧,六郎這時可千萬不能犯糊涂!” —— 冊封大典之后,太子尚要等擇吉日才會真正遷入慈慶宮,而這天他也是剛一回府,便被龔望神秘兮兮拉去一旁:“逕勿喬裝來見,已經在我住處等待殿下多時了?!?/br> 太子這才知道了兩日之前發生的一件完全不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