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百鬼寵物店、執筆裁音GL、皇后難為(H)、王女攻略紀實GL、今晚月色真美、配角也要刷愛意值 完結+番外、少爺,快上我【簡】、他只是想睡我(H)、再世仙妻 完結+番外、[綜]黑魔王日常
自家仇恨自家報,春歸沒打算借晉國公府的勢 ,所以并不曾對易夫人提過鮑文翰乃她死仇一事,不過這話倒也不假。 鮑文翰雖然曾經也是世族子弟,且而今更為二品大員有望入閣拜相,不過鮑家卻早已經衰微,他算是從貧微起步,成年娶妻時,鮑文翰還遠遠不具如今的聲望,且他論來是趙太師一輩人,所以蘭庭察其姻親,也只知悉鮑夫人出身普通農家,連鮑夫人的姓氏都難以察實了。 “這位鮑夫人,并非長治公的原配?!币追蛉说?。 “可兒并未聽說過鮑公喪偶續弦抑或停妻另娶?!贝簹w才感訝異,心想蘭庭總不至于連這事都沒察出吧? “這位原本是長治公的妾室,先頭那位鮑夫人過世后才被扶正?!币追蛉撕Φ溃骸岸歼^了數十年的事,莫說你這樣的年紀不知道,便連我,也是聽我祖母提過一句才知道這事?!?/br> “難怪鮑夫人看上去如此年輕,應當原本就比鮑公小著不少歲數吧?”春歸問。 “鮑公的原配夫人是農家女,鮑公后來入仕授官,一步步升遷,也不曾嫌棄糟糠,只先帝時……官場上啊就那么回事,互贈美妾乃是司空見慣,鮑公當然也納有妾室,只這位鮑夫人應當是良籍,所以鮑公原配過世后,鮑公才想把她扶正,但慣例而言,官員不可以妾為妻,除非征得妻族認同,鮑公的妻族原就是戶老實巴結的農人,鮑公富貴后一直仍在贍養岳家,所以這事并沒有任何阻礙。 不過將妾室扶正到底有違禮矩,這件事不好做得太過張揚,鮑公便沒有再辦婚宴,再者先頭那位鮑夫人又并不擅長交際,官眷們大多不認得她,所以時間一長,世人竟都以為鮑夫人只有這一位了。 我之所以知道,可巧是因我的祖母是當年鮑公扶正妾室的見證人,我那時才十多點歲數,正學規矩,聽這事覺得詫異,便問祖母以妾為妻于禮不合,祖母為何答應去做見證?!?/br> 易夫人話才說一半兒,就被張太后遣來的宮人打斷了。 是張太后讓春歸過去一趟。 易夫人也不便跟著去,只拍了拍春歸的手示意她提防一些。 張太后的神色有幾分僵冷,春歸幾乎懷疑又是陶芳林說了她的小話,又要挨張太后的殺威棒了呢,卻見張太后深吸一口氣后,憋出幾分笑容來。 “芳兒坐得久了,想去閑逛舒展舒展筋骨,宮人呢和她又話不投機,其余命婦,怕是自己都走不穩路也不指望她們能夠照看妥當芳兒,我唯有將她拜托給小顧你才放心了?!?/br> 這必有陰謀。 不過春歸窺覷著張太后笑臉歸笑臉,卻很有幾分焦灼和不耐的神情,想想還是沒有拒絕。 陶芳林縱然有陰謀,也不可能舍得用她腹中胎兒算計自己,且張太后既然開了口,她若拒絕只好去搬救兵,救兵沒有別個也只能是圣德太后,張太后一貫性情,急躁起來若與王太后當場爭執…… 陶芳林既有心算計,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春歸決定迎戰。 且陶芳林也不會容她猶豫,張太后話音剛落,她就主動向春歸伸出了手:“而今我行動多有不便,煩勞表嫂看顧了?!?/br> —— 而在壽皇殿內,酒宴自然也沒這么快告散,儲君冊封大典普天同慶,京城一連三日免除霄禁,所以百官命婦都得在萬歲山用完晚宴觀賞焰 火后才會真正散席,今日的主角太子殿下可是半刻也不得空閑,他眼瞧著好友王從之為他擋酒所累,眼神這時都已然有些渙散了,偏偏另一個好友趙蘭庭還神清氣爽,太子頓時心生不滿。 知己你要不要如此的出類拔萃??? “竹西,你去把逕勿換過這席來?!碧拥吐晣诟滥麻L史。 李濟回到京城,便獲調職,太子將好友穆竹西調用為東宮屬臣,弘復帝這時當然不會有異議,所以穆竹西便接替了李濟長史的空缺。 他往蘭庭那邊一看,只見蘭庭正和施不群說話,雖說兩個看來神色都還算平靜,不過穆竹西仍然有幾分擔憂。施不群選擇輔佐秦王,而今可謂告負,他們幾個原本是興好相投的知交,若因為權奪之事心生嫌隙豈不可惜?且今日宮宴上,施不群甚至未專程向太子酒賀,恐怕心中難免不甘不服之意,穆竹西想自己雖然而今擔任的是東宮長史之職,但他過去卻未參與過幾位皇子競儲之事,和施不群間并不存在矛盾沖突,便想正好趁這時機,由他規勸施不群一番。 怎知施不群卻也和蘭庭一同起身:“我也應該向太子酒賀了,江南那場‘戰役’,殿下勝得漂亮,皇上認同殿下才干及政見,冊封為儲君,實乃天下幸事?!?/br> 穆竹西這才意識到自己低估了施不群的胸襟。 對于施不群的酒賀,太子表現出了格外的重視,竟也起身稱謝,后又回敬施不群:“廣野視不群,仍為摯交知己?!?/br> 施不群難得的挑眉一笑。 他才剛剛歸座,便被秦王使人相請,太子自然留意見這一情形,微側著身問蘭庭:“逕勿可知我那三皇兄與不群在說何話?是質問不群公然向我酒賀呢?抑或惋惜他自己在福建時不曾聽信不群的良諫,導致早早敗下陣來?” 蘭庭卻并不曾關注秦王那邊的動向,一眼眼的也不知為何往殿門處瞧,不過還是回應道:“秦王殿下既然是第一位主動上前酒賀殿下者,此時又怎會怪責施兄?多得施兄這位副使,才穩定住福建局勢,所以秦王固然失儲,皇上對施兄卻甚是嘉許,不過施兄竟然不愿留念仕途,竟生請辭云游,尋一林泉幽靜處著書的意愿,我方才一番苦勸,施兄才答應再經深思,我想……秦王應當也不愿眼看施兄放棄仕進?!?/br> “三皇兄這是還想著籠絡不群替他效力?!碧用忌抑?,浮現微不可見的冷意。 蘭庭卻道:“皇上離席究竟去了何處?竟未讓高廠公跟隨,似乎……只是帶著梁內臣?” “父皇只道是去醒醒酒,宴廳這邊也需要人照應,所以才將高廠公留下吧?!碧記]有將這件小事放在心上。 弘復帝畢竟被舊疾纏身,這么長時間的酒宴絕無可能一直不離宴廳,且明日弘復帝還要攜同太子告祭宗廟,往返需耽擱兩日時長,那今日就更加不能太受勞累了,太子只道是弘復帝去了清靜之處休憩,那么不必勞師動眾,只讓近身宦官跟去服侍而已。 高得宜雖為弘復帝心腹,但在內臣中也是身居高職,著實也早不用高得宜侍奉皇上的起居了。 不過蘭庭起先卻還留意到,似乎有圣慈太后身邊的宮人尋了高得宜低語幾句,高得宜立時對弘復帝說了什么,不久弘復帝便離席移駕了。 他心里莫名有些不安。 第706章 珍瓏之局 擷芳園里也有波光粼粼一面內湖,距設宴處并不算遠,春歸這時就隨著陶芳林駐足于擷芳湖上。 是湖上。 接堤建有兩條長廊,伸出湖面約有十好幾丈,兩條長廊才在湖面上由一橫建的水榭相聯。 春歸剛才在堤上時,遠遠一望,依稀能見那橫建在湖面上的水榭似乎間隔出好些類似酒肆里雅座的包廂,三面接頂的板壁,唯有面堤這邊未遮嚴實,只建著防范落水的欄柵,而今她站在水榭向東關閉的門前,看了一眼門上的牌匾——珍瓏妙處。 “這水榭可有奇妙處,表嫂應當未曾見識過,正好我也覺得腳乏,咱們就在里頭略作歇腳吧?!碧辗剂终f著就推門而入。 春歸懷疑這個珍瓏妙處便是陶芳林精挑細選來實施陰謀之地,但她也只能應戰。 若不跟著陶芳林,萬一發生意外,橫豎她都逃不過個“失職”的追究,再者她仍然篤信陶芳林不會真正傷害腹中胎兒用作抨擊她的武器,雖則說東宮才人無嗣不至于承擔多大誹壓,不過陶芳林意圖的是母儀天下,那就必需一個子嗣用來和明珠母子抗衡,春歸不認為陶芳林會用她自己的“前途”為賭注用來陷害她這么個小角色。 門被推開,眼前看見的是一個近乎密蔽的甬道。 春歸為防萬一還是推開了右邊一扇廂門,撇了一眼隔廂里的情境,只見仍是看水的一面不建高壁……不對,東西相向的兩面高壁上,其實也設置著應當供人通行的廂門,至于隔廂里的陳設,桌椅而已,不過挨近桌椅的地方放著一個足有半人高的瓷甕,不知是有什么用途。 “這些隔廂,其實不必經甬道進入,妙處就在于隨便擇一隔廂,經廂門就能穿過所有隔廂,直至到水榭的西廊,不過嘛,我試過幾回,都在隔廂里迷了方向,好不容易才轉悠出來,結果仍是只能通過東廊回到堤岸,我那時就想,我是個蠢的,若是換作表嫂必定不會在這珍瓏局里迷了路徑,不過今日我確然腳乏了,沒法子陪表嫂探秘,只能選擇甬道了?!?/br> 陶芳林說著話便循著甬道的指引拐了個彎兒,待春歸跟上時,只見她已經推開了一扇廂門。 這間隔廂比春歸最早前推開觀察那間略小些,向北,可觀一大面湖光山色,且這隔廂也沒有陳設普通桌椅,只擺了一張羅汗床,又并不見半人高的可疑瓷甕。 春歸再一觀察,發覺此間隔廂唯有西壁和南壁才有廂門。 她估摸著這間隔廂應當是此“珍瓏局”的定點,也就是說只要找到這間隔廂,就能定向,有望突破迷局了。 相傳先帝酷愛此類迷宮卦陣,這珍瓏妙處,應當就是出自先帝設計建來玩樂的吧。 陶芳林已經坐在了羅汗床的一邊兒,笑臉沖著春歸:“表嫂也坐會兒子吧,今日真是勞動表嫂陪我閑逛了這么久,原本我也不敢多事,只是太后娘娘怕我飯后不經走動,對胎兒無益,又兼有些話,在我心里憋得久了,總找不到合適時機和表嫂傾訴,所以才借了個由頭硬求著娘娘囑令表嫂相陪?!?/br> 說完陶芳林就看著那片波光山色,幽幽地一聲長嘆。 春歸心里既有提防,便沒有合上向南的廂門,如此但凡有人接近,她總能聽到響動的。 這時也沒有搭腔。 不過陶芳林也不需要春歸搭腔就是了。 “這一處沒有閑人兒,我就直話直講了,太子殿下對表嫂是什么心意,表嫂不會沒有體會吧?” 春歸心中警鐘頓響,冷冷睨著陶芳林:“陶才人這話,似有詆毀殿下之意?” “我是擔心啊……要說來這事,認真不能怪表嫂,我一貫知道表嫂謹守禮矩,且與表哥又確然恩愛和諧,可殿下卻……誰讓表嫂才貌無雙,非我等庸脂俗粉能比,殿下才至于對表嫂,心存相逢恨晚的遺憾?我心里著實憂愁,生怕殿下繼續執迷不悟下去,不惜行為德禮不容的錯事。 表嫂何不好言相勸,告誡殿下打消那等心思?無論是對天下社稷還是對表哥表嫂自身,才能稱上將禍殃扼于萌芽。我也知道表嫂已經有所察覺,所以在吳王宮時便已經疏遠 殿下,可表嫂這么做,還不夠打消殿下的妄執,甚至會更加激發殿下的妄執……我也是實在擔心,再繼續下去……皇上對殿下寄予厚望,殿下卻因妄執做出為世所不容之事……” 春歸已經隱約洞悉了陶芳林的陰謀。 “陶才人妄自指謫儲君品行,實乃罪錯,殿下與外子除君臣之義,尚有知交之誼,怎會行為陶才人口說,為天下臣民不恥之事?我奉圣慈太后囑令,照護才人安全,陶才人既然不是因為體乏必需在此休息,還請才人隨我一同歸去宴廳?!?/br> 春歸以為這隔廂之外,說不定已經站著某個被陶芳林引誘來此掀發滔天大浪的“隔墻耳”,可是別說隔廂之外,她們原路返回,都沒有發覺任何在后尾隨盯蹤的人。 好像陶芳林是真因為心中憂愁,才拉她去珍瓏水榭里“好言相勸”而已。 春歸的心里卻越發不安了。 當回宴廳,又果然不見圣慈太后人影! 不過當圣慈太后再次現身宴廳時,并沒有興師問罪,甚至對待春歸出并無絲毫嫌惡之情。 整場宮宴,直到觀賞完焰火齊放,還是風平浪靜其樂融融。 只是當宴罷,官眷們各自辭宮回府時,卻有一個宦官攔住了春歸的去路。 “圣德太后有令,留顧宜人在慈寧宮小住一段兒,還請顧宜人留步?!?/br> 沈夫人看向那名內監,頗為詫異:“怎么是梁公公代傳太后娘娘口令?” “小人可巧奉圣令,至太后跟前傳話,所以太后便讓小人跑這一趟閑差?!被鹿傩Φ?。 沈夫人也就不作他想了,尚還安慰春歸:“梁公公是在御前當差,除了圣德娘娘和圣上,別人可差遣不動他?!?/br> 言下之意無外是,梁公公不可能受沈皇后抑或貴妃等等后妃差遣,更不可能假傳王太后的指令,行為加害命婦之事了。 小沈氏認為春歸的安全應當無虞。 但春歸卻覺得自己這回是真的險了,再也不用猜疑,她已經篤定了那位“隔墻之耳”。 第707章 陰謀核心 “夫人說是梁內臣代傳的圣德太后口令?” 蘭庭同樣覺得春歸恐怕是深陷險境了。 “是啊,正是梁公公,否則我也不至于這么放心就把春兒留在宮里?!毙∩蚴蟽叭灰驗樘m庭凝重的臉色瞬間忐忑:“不會是……連梁公公也能被居心不軌之人收買吧?要不我這就進宮把春兒帶回來?” “夫人就莫過問這件事端了?!碧m庭到底還是阻止了小沈氏。 小沈氏自己卻難以安心,這晚上三更半夜的突然驚坐而起,差點沒被趙江城給踹下床去。 “這一驚一乍的又抽哪門子瘋?”即便是夫綱不振,趙大人也是有“起床氣”的。 “我還是覺得不能心安啊,早知道我就不讓春兒獨自留在宮里了,我當時若說陪著她,圣德娘娘也不會有異議吧?老爺,庭哥兒今日的神色看著就不妙,莫不是我真闖了禍吧?哎呀我這腦子,當時怎么就答應讓春兒獨個兒留下了呢?老爺快起來,陪我去一趟斥鷃園,咱們可得和蘭庭商量個法子,論是如何……把春兒接回來才能放心?!?/br> 趙江城抱著薄被瞪著眼,好半天終于還是咽下了怒火:“三更半夜的,我們還能直闖禁宮要人?可消停些吧,蘭庭不都說了這事他心里有數,讓我們別添亂了么?梁內臣是什么人?他可是高廠公的義子,皇上的心腹,哪里這么容易就被收買?蘭庭可是為她媳婦請封了,眼瞅著顧氏便得誥命夫人的品階,誰敢在禁宮行加害之事?就別瞎cao心了!我明日可還得隨駕往宗廟行祭告之典,這都什么時辰了,還讓不讓我睡個安穩覺?” 小沈氏無奈的看著趙大人:就是安穩覺睡多了,才弄得這樣一事無成,虧還是個當老子的呢,而今都要看兒子的臉色過活,我為啥這樣憂愁?還不是因為嫁了個丈夫太窩囊。 但望著這回事端是有驚無險吧,否則,全家都怕沒有安穩覺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