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百鬼寵物店、執筆裁音GL、皇后難為(H)、王女攻略紀實GL、今晚月色真美、配角也要刷愛意值 完結+番外、少爺,快上我【簡】、他只是想睡我(H)、再世仙妻 完結+番外、[綜]黑魔王日常
彭夫人因為要消滅庶子,就成為了太師府里最忙碌的女人,管家就不說了,光是二老爺時不時鬧出的風流韻事就夠讓她奔波廢力了。 一個最妒悍的,偏遇著一個最浪蕩的…… 大約不是冤家不聚頭這名言也自有道理吧。 橫豎當這日,彭夫人一見孟新娘,真是千年老妖的修行都攸忽爆破,儼然的獠牙與毒舌齊飛,電閃共雷鳴一色,化身成為一把就要炸膛的火銃,突突的直冒槍藥了。 就在這時,老太太如同一個天真無邪的孩童,還把彭夫人這火銃拿在手上賞玩,并且扣了一下發射的機關…… 孟新娘的手被老太太緊緊拉住,她一抬頭,就看見老太太真誠熱情笑容可掬的一張富態面孔:“多水靈的孩子呀,真是把咱們家多少孩子都比下去了,就只有春兒,和她站一起還不算遜色,老二媳婦,你可真是大福氣的人!” 春歸死死低著頭她是實在無法贊同老太太這番話,好吧,她甚至都不忍心去看彭夫人此時扭曲的臉了。 二老爺壓根不在意彭夫人的情緒,就更不在意春歸這侄兒媳婦了,他認為他接下來說的話名正言順堂而皇之:“母親既不反對,太太便cao持起來吧,雖說只是納妾,不過孟氏畢竟是出自魏國公府,還是國公府如夫人的義妹,咱們總不能怠慢了她,橫豎自從父親過世,咱們服喪數載,家里還沒辦過正式喜宴,不如就趁這時機,請了親朋好友上門熱鬧一場?!?/br> 春歸挑挑眉,呵呵,二老爺納妾的排場這么大,納的這位是貴妾?。。?! 彭夫人終于正式炸膛,趕在老太太點頭前問道:“敢問這孟娘子,在魏國公府究竟是什么身份?要是國公夫人院里的婢女也罷,多少也算是個正經出處,但要是……” 哪知彭夫人話未說話,孟氏便接口道:“妾未有幸服侍夫人,只是魏國公府中歌伎而已?!?/br> 她臉上的笑容一紋未散,承認得相當愉快坦然。 倒把彭夫人弄得一怔,刻薄的神色掛在眉峰怎么也收不回去了:“歌伎?那你也敢肖想為太師府的貴妾?!” “既然夫人介意,那么妾便回去魏國公府就是?!泵闲履锶允且慌蔂N爛的笑容。 然而著急的是二老爺,他把臉色一寒:“我可沒有征求二夫人的意見?!?/br> 彭夫人身體晃了一晃,把一只手掌,緊緊的握成拳頭。 春歸看得清清楚楚,她還在想叔可忍嬸不可忍了?。?! 剎時間對彭夫人產生了稀薄的同情,覺得二老爺的言行簡直是人神共憤。 所以春歸又關注了一眼孟氏,卻見她仍是唇角帶笑,仿佛很喜慶的看著這一切,只是在瞳孔的最深處,才顯示出了一丁點的游離,就是那丁點的游離正好和春歸的刺探相遇,孟氏似乎怔了一怔,再然后竟是沖她頷首一笑,還忽閃了一下眼睛,傳達的意思是你好,你很有趣,一見鐘情,再見可期。 春歸不知道自己的感覺是否正確,但她知道的是彭夫人已經被氣瘋了。 因為她聽見一聲怒吼 “做夢!我決不容許老爺你身邊有此骯臟賤婢!” 第186章 無力抗爭 春歸從躊躇園出來的時候,正看蘭庭往這邊走。 他身邊沒跟著人,獨自撐著把油紙傘從雨里來,因為步伐似乎有些急促,使那身松青大氅的衣角在冷風里翩展,松形鶴骨的儀態引得春歸站在雨里微咪著眼觀賞起來,一時間也不覺得陰針般的寒意追著她直往身上扎了,一時間陰郁的心情也煥然冰釋,一時間甚至覺得今日這場小雨下得也算適時。 連驚訝一下“趙大爺怎么也在這個時辰過來”的問題都沒顧上。 “怎么了?可是又有人惹是生非?”蘭庭見春歸怔怔的模樣,立時便蹙眉頭。 青萍已經識趣的后退幾步,于是蘭庭手中的油紙傘便前伸過來,冷雨里的一方小天地,兩人對立著,女子微仰面頰男子眉眼低垂,后頭的婢女悄悄看著都覺賞心悅目,又連忙不再悄悄看了,仿佛就算只是這悄悄的兩眼,都怕打擾了雨中對視的二人。 “是有些不順暢,不過二嬸的例行挑剔罷了,我如今應付起來也算駕輕就熟,逕勿不用擔心?!贝簹w說到這幾句,才想起來關懷一下蘭庭的來意:“你怎么這時辰過來了,不是說好今日下雨便減省這一趟,讓我代你問候一聲老太太就好么?” 老太太對蘭庭這位長孫也算視若珍寶了,雨雪天氣都會打發仆婦特意過來躊躇園交待,不讓蘭庭早上過去晨省,有回蘭庭堅持過去,倒是累得春歸被老太太埋怨了一通,責她不知勸諫,蘭庭為免再牽連春歸,也就不堅持頂風冒雪的晨省問安了,按理說這個時候不該出現在這兒。 春歸沒待他答話,便猜測道:“莫不是你看我今日比往常耽擱得久,怕我再被刁難,特地趕來救場的?” 蘭庭沒說是也沒說不是,只彎著唇角微微笑了。 春歸的眉眼也彎了起來:“雖說我現今已經不怕被人挑剔刁難,但也領會得逕勿的心意?!?/br> “雨里不宜久站,咱們先回去吧?!逼鋵嵤且蚰切θ萑肽?,像一支風翎從他心尖掃過,實在讓他心里癢癢,但這是在躊躇園外,蘭庭再怎么卓犖不羈都不好舉止輕浮,他倒不怕自己遭受謗論,擔心的是 連累春歸被長輩責怪。 “好啊,早就想回去了?!贝簹w天真純潔的莞爾附和。 蘭庭不由又看了一眼身邊的女子,確定他們急著回去的目的應該不一樣。 “今日是誰刁難你,又是二嬸?”他在路上的時候問。 春歸也沒打算替彭夫人瞞著,就把剛才的爭執簡略一說,著重講的倒是自己的想法:“二嬸有心講逕勿安排和柔去外書房暫住,言下之意便是逕勿已經不把和柔當作尋常婢女看待了,只等著入仕授職就能定下名份來,可我聽逕勿那日說,根本便沒打算納和柔為妾,這話我可就當真相信了,于是立即便糾正了二嬸的說法,省得日后的麻煩?!?/br> “正該如此?!碧m庭表示贊詡:“其實我納不納妾,納誰為妾,二嬸又哪會當真關心,她盯著這件事不放無非是想挑生咱們之間的矛盾,讓你再受祖母的責難罷了,今后無論是祖母還是二嬸,只要提起和柔的事,你一概往我身上推,讓我來應對她們?!?/br> “二嬸的道理,無非也就是長者賜不敢辭罷了,雖說我和逕勿一樣的不以為然,但也必須忌防流俗輿情會謗毀不孝,逕勿還是當心些才好?!贝簹w可沒想著因為保全名聲所以苦勸納妾,只是先提醒蘭庭做好準備。 “什么長者賜,母親過世時我才多大?真正的齠齔之齡,用市井俚語講那就是剛開始換牙的毛頭小子,那時母親就連妾室都給我擇好了?真是笑話?!碧m庭搖了搖頭,語氣更沉了下去:“再說母親也不會管我這些事?!?/br> 春歸正覺蘭庭似乎情緒有變,蘭庭又已經不再多說了:“你放心吧,祖母在這關節,可不會為了這些雞毛蒜皮的事為難勉強我,至于二嬸,我上頭既有父母雙親,她這嬸娘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干預我的私闈中事,就算她想敗壞我的聲名,這一時半會兒的祖母也會攔著?!?/br> 怎么說“一時半會兒攔著”呀?春歸心里又覺得納悶起來,揣摩著蘭庭的字里言間,似乎認為老太太遲早有一天會端出尊長的架子來逼迫他行違心之事,甚至當彭二嬸不利長孫時,她老人家竟然會袖手旁觀? 蘭庭若真這么想, 會不會把家人都看得太冷漠無情了?至少在春歸看來,老太太還是的確疼愛趙大爺這嫡長孫的,千依百順或許存在其他緣故,但總不至于為了那些功利之事,就置血緣親情都不顧了。 春歸有些擔心蘭庭太過壓抑自己,但這時卻不是勸導的好時機,只裝作什么也沒有察覺:“逕勿也放心,二嬸近一段日子恐怕都不會有閑找我麻煩了?!?/br> 就又把二老爺忽然出現且提出為了納妾要廣邀賓朋的事也說了:“其實說來,這還是我第一次見二嬸發這么大的火,在老太太跟前就不提了,即便是對我,二嬸挑剔歸挑剔嚴厲歸嚴厲,都還顧及著她自己的儀范,但今日確是氣怒了?!?/br> “也怪二叔,尋常家滿嘴的仁義道德,見誰都是正人君子的姿態,實則卻存沉湎酒色的毛病,除了蕭姨娘,這些年來他還納了兩個良妾不提,官場上但有上峰同僚相贈侍妾二叔也是來者不拒,美其名曰‘人情往來’。二嬸又沒真被內訓女范給荼毒成塊木頭,這口氣怕是已經憋得久了,今日才忍無可忍?!碧m庭雖是家主,且也知道二叔父好色的惡習,但奈何這世道男子納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官員納妾更是受到了律法的允許,禮俗的鼓勵,當年就算趙太師在世也沒法子阻止兒子納妾,更何況蘭庭。 “二嬸再大的火氣,也沒法子阻止這事,二叔反過來比二嬸火氣還大,當著那位孟娘的面便喝斥二嬸妒悍,就連祖母也只責怪二嬸,依著二叔要納貴妾,說孟娘就算是歌伎,又不比得青樓勾欄的女子,是養在魏國公府里也算身家清白?!?/br> 結果就是彭夫人到底難以抵抗婆母和丈夫的壓力,最終只能妥協,趙二叔竟然還說看著她總算識趣的份上,不再追究妒悍失敬的罪錯。 春歸半分不覺興災樂禍,她同情的不是彭夫人,但同情的是天下所有只能屈服于禮法無力稍作抗爭的女子,這其中甚至包括了孟娘。 不知為何,春歸就是覺得她其實一點都不想當這勞什子貴妾,今日二老爺和彭夫人為她夫妻失和,她卻一直表現得像個局外人。 “你說那孟氏,是魏國公贈與?”春歸忽又聽蘭庭問。 第187章 山雨欲來 春歸這才反應過來這件事和自己居然還有些瓜葛,不對,真沒什么瓜葛,和她結怨的人是榮國公的兒子,魏國公至多是鄭琿澹的族伯,也許根本沒把她這等小人物放在心上,早忘記她姓甚名誰了,若說是她引起魏國公念頭一動,安排個美人進來太師府興風作浪,那絕對是她自作多情了。 所以春歸猜測道:“魏國公為何突然結交二叔?不會和儲位的事有關吧?” 鑒于玉陽真君的提點,春歸這時可算把挽救蒼生的責任牢記心頭了,于是雖說她實在對朝堂大事知之不多,但難免關注,尤其太師府和太孫、十皇子的瓜葛就不說了,那魏國公的meimei可也是宮里的貴妃,就算自己沒有親生兒子,一來膝下記名了秦王,再者和八皇子亦有瓜葛。 真難怪春歸這時反應過來魏國公是何方神圣后,立即便和儲位爭奪拉扯上了因果。 她豎起耳朵仔細聽蘭庭說道:“其實也不突然,魏國公這人,和只知道吃喝玩樂的榮國公大不一樣,說來眼下宮里的鄭貴妃雖然是魏國公的meimei,但魏國公的爵位卻不比得榮國公,靠的是外戚關系所賜,先魏國公也是三朝重臣,先帝時便位高權重,說來今上當時仍居東宮,反而朝不保夕岌岌可危,王皇后為了保住皇長子的儲位,這才想方設法選定了魏國公府的嫡女鄭氏為太子才人?!?/br> 春歸聽明白了,魏國公不像榮國公,靠的是女兒入宮才飛黃騰達,反過來鄭貴妃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看來還是沾了家族的光。 “皇上當年的處境十分艱難,可以說魏國公父子給予了極大的支援,眾多人齊心協力之下才能阻止先帝廢長立幼的決定,所以皇上對于鄭貴妃以及魏國公府也一直恩恤。先魏國公過世,他的嫡長子襲爵,這位魏國公鄭秀和皇上甚至還有知交之誼,且鄭秀也的確是文韜武略才干非凡,皇上倚重他并非皆因私情。如果換作普通的勛貴公侯,公然結交朝臣士人必定會引起皇上的忌防,可魏國公因為從來便喜好交游,且他本身也是自詡風流文才,故而時時召舉文會宴集,遍請名流也是常事?!?/br> 說到這兒蘭庭似乎又斟酌了下,才道:“近年來太孫乖張怪僻的性情變本加厲,在朝在野都有不少言論,主張另擇儲君,但既為近臣又為外戚的鄭秀卻從來沒被卷進這些是非里頭,故而皇上深信他不懷異心?!?/br> “那么魏國公當真不懷異心?”春歸說出口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天真癡呆傻。 蘭庭倒不介意,仍然極富耐性:“在我看來魏國公是個深懷城府的人,尤其這次榮國公府遇事,便是和輝輝你糾葛這件,我起初也只以為魏國公至多不過袖手旁觀,想不到他竟然主動上本請皇上下旨責飭族弟,這未免太積極,鄭秀這人從前是個護短的脾性,這會卻如此擔心會被族人牽連,真讓我不得不多想?!?/br> 春歸連連頷首:人心隔肚皮,且聽來魏國公絕非蚩蠢愚頑,要真想著摻合立儲的事,哪能掛在表面上輕易被人給瞧出來?蘭庭也只能 是在心里猜疑,但對于來自魏國公府的孟娘子要不要小心防范呢?或者為了免除后患,該不該勸服二叔把人送回去,橫豎孟娘子看來也不怎么熱衷太師府的貴妾,說不定人家對歌伎的現狀更加滿意呢。 她這些曲曲繞繞的話還沒想好當不當說,就聽蘭庭說道:“看魏國公的一貫行事,他不會做出贈妾以作耳目這種顯眼的事,且二叔那性情,雖是沉湎美色,卻和多情二字無干,他也不會因為女眷之言而影響經濟仕途,他這回表現如此浮夸看似寵愛孟氏,私情的因素確然有,比重也不會太大,我看二叔的打算,他倒是想主動和魏國公交好的意圖?!?/br> 說話間夫妻兩已經進了斥園,蘭庭直接把春歸拉進了暖閣:“先來我屋里暖暖,其實你也可以進來看書,我這里還收著不少極有意思的閑書,輝輝本身又安靜,便是你在身邊我也不會受到干擾?!?/br> 春歸正覺身上冷,從善如流的便跟著進了暖閣,又親手替蘭庭和自己斟了盞熱茶,見他蹙著眉頭似乎還在考慮什么事,一時半會兒想必也沒法看書寫文章,干脆打算問清楚:“逕勿剛才說二叔是主動想和魏國公交好?” “我這位二叔呀,雖說是個假道學,不過對祖母是真孝順,因祖母的影響,自來便對安陸侯也十分的敬重,將惠妃當作嫡親姐妹一般,所以他也對十皇子飽含期翼,從前便勸說過祖父諫言太孫性情乖僻難當大任,應廢另立儲君?!?/br> 春歸有些明白了:“二叔主動結交魏國公,是想利用他動搖儲位?!?/br> “他和安陸侯府的幾位表叔父比自家兄弟還要往來殷勤,滿京城誰不知二叔擇定的陣營?只有二叔自己認為神鬼莫測,仍在故弄玄虛?!碧m庭也表示無奈,抬手去揉額角:“魏國公雖好交游,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入眼的,從前一直對待二叔的大獻殷勤無非敷衍應酬,這時間卻忽然示以親近,真不知有什么盤算?!?/br> 春歸嘆了口氣,怎么看二老爺都是在與虎謀皮。 蘭庭忽然推開半扇窗,轉身面對著窗外細密的一片寒雨:“山雨欲來風滿樓,朝堂的看似平靜恐怕就要被打破了?!?/br> 春歸也看向窗外,極是贊同的輕輕頷首,就像她也沒看見話不對景,人間早已不是“山雨欲來”似的。 然而內庭的女眷不知朝堂是否已生波瀾,能察覺到的倒是春色早早下降塵世,正是那場寒雨過后,隨著一連數日的放晴,柯枝上先有了綠意,亭臺外的海棠仿佛一夜之間便滿樹綻放,清晨人未醒,先聞鶯雀聲,隨后寒意便漸漸的緩緩的一日比一日消減,仿佛大毛衣裳都可以完全收進箱子里。 到趙二叔的納妾之喜,怫園里的桃花已經開得格外艷麗了。 蘭庭因著春闈在即的緣故合情合理不需應酬待客,只不過去敬了一杯酒而已,春歸雖說已然服喪滿了九月,但還未行小祥祭,故而仍然不能出席喜宴,也可以名正言順的躲在斥園連酒都免了去敬。 只有渠出不知懷抱著什么心態 ,興致勃勃趕去看了一場熱鬧,回來就在春歸耳邊聒躁:“來了不少人,說是親友,況怕有的人連二老爺自己都不認識,都是上趕著想來攀附高門的貨色,自然也有親友的,比如安陸侯的幾個兒子,活像是自己納妾一樣喜慶,有一個竟然先就喝高了,敲著筷子在那里吟詩,二老爺歡喜得滿臉春光,直贊那不知表哥還是表弟的人大有魏晉之風?!?/br> 春歸懶懶靠在榻上,翻過一頁書。 “魏國公這個大媒人自然是貴客,我瞅他并不像已經年過四十的人,乍一眼倒是他那長子更加老相些?!?/br> 春歸懶懶靠在榻上,又翻過一頁書。 “女客也來了不少,圍著新娘瞧了瞧,表面上都在夸贊二夫人真賢惠,暗地里卻都在可憐她,二夫人揣著一肚子火,表面上還得端著,把腰桿挺得筆直,好像是家里多了個貌美如花的妾室真是她的榮幸一般,自此之后她也算名滿京都永垂不朽了,說來二夫人為了這點名聲,也真夠豁得出去,居然把她娘家人也請了來充場面,二夫人那大嫂,當著滿場女客的面拉了孟氏的手一聲一夸‘好人才’,又拉著二夫人的手說‘好福氣’,真詭異,好像納妾的不僅是二老爺,也包括了二夫人?!?/br> 春歸懶懶靠在榻上,仍翻過一頁書。 她才不大驚小怪呢,早就知道如今世風便是如此,女子不論是養在閨閣還是嫁為人婦,評定標準自來都是賢良淑德、節貞自愛此二規條,貞不貞的得看丈夫死后如何表現,不能立時自證,所以婦人要求名,就只能在賢良淑德的規條上動腦筋,論方式的有效性,莫過于主動張羅著給丈夫納妾了。 妾室容貌越美,家世越好,正妻就越能證明自己賢良,可不與有榮焉? 就好像孟姨娘這樣,姿容有目共睹,至于家世,這當然不同于尋常的說法,大抵高門望族的大家閨秀誰也不可能屈為妾室,像孟姨娘這樣,出處是魏國公府,名義上還是某個如夫人認的干meimei,這靠山可比那些小門小戶出身的女子要硬實許多,于是就算“家世”好,于是證實的就是彭夫人果然賢良淑德。 不知道那些男人們怎么想,可女人大多心知肚明,彭夫人無非是打腫臉面充胖子。 “我說你,聽見對頭倒了霉,怎么就沒點歡喜模樣!”喋喋不休的渠出姑娘一番訴說沒有得到旁聽者丁點反應,終于大覺掃興開始發脾氣了。 春歸懶懶靠在榻上,閉目養神起來。 渠出憤然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