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怎么想怎么都不好過。 可他得要多小肚雞腸,才能同她計較一個外臣,何況還是個有功的外臣。 可男人待這種事的肚量,當真沒有比女子大幾分。 “嘶……”付茗頌倒抽一口氣,臉頰叫他捏的生疼。 實在不知又哪里得罪了他,付茗頌警惕的后退了一步,可這舉動,著實礙了他的眼。 聞恕冷笑,“躲朕?” 她搖頭,直接被握著腰拉了過去,灼熱的掌心貼著她的腰窩,像只暖爐似的。 她低下頭,貝齒輕磕住下唇,熟悉的前兆,她最明白不過。 比之皇宮里修葺完好的宮殿,天嵐山上的建筑則簡陋許多,并不隔音。 聞恕一邊低頭吻她的眉眼,一邊用指腹摁住她的嘴角,輕聲囑咐道:“小點聲?!?/br> 她睜眼望著床幔頂端,眼尾一點一點泛紅,咬著唇點了兩下頭,隨即一顆淚珠子滑向耳后。 于是,靜謐的營帳內,難免多了幾聲嬌腔。 “皇、皇上?!?/br> 付茗頌仰起臉,兩只水做的眸子,如含了一灣秋水,兩只手握住男人的一只手腕,阻止他沒有分寸的肆意妄為。 這夜里,終究有幾聲撓人心扉的哭腔飄出窗外,惹的人臉紅心跳。 不知多久,付茗頌軟有氣無力的側臥蜷起。 聞恕從身后抱住她,薄唇溫熱,親了親她的耳朵。 她乖乖配合,不拒不鬧。 付茗頌吸了吸鼻子,但多少也能理解一些。 帝王的心高氣傲,在眾多朝臣面前敗給了薛顯清,想必是極為受挫的。 她也,不是不能諒解。 是以,姑娘十分寬容的抱住他,拍了拍他的背脊,嗓音輕啞,哭腔未消,“不礙事,下次能贏回來?!?/br> 說罷,她眼皮疲累,闔眼沉沉睡去。 聞恕一頓,難得啞然,驀地勾唇失笑,她這個腦子…… 這夜,付茗頌夢了一晚的梅花鹿,成千上百,在后頭追著她跑,可謂壯觀。 — 九月初十,秋獵最后一日。 付茗頌悠悠轉醒,身側的人已然不見。她喚來遮月伺候梳洗。她渾身皆是青紫,遮月不瞎,一瞧便知始末。 她細心道:“娘娘要不要上點藥?” 付茗頌一頓,避開遮月灼灼的目光,側頭去撿床下的衣裳,“不必?!?/br> 昨夜,聞恕早就給她用過了。 他在做這事時是不肯溫柔半分,但事后,尚且還算周到。 咳,她耳根一紅,抿起嘴角。 外頭隱隱傳來歡呼喝彩之聲,她仰頭望去,卻瞧不到營帳另一端。 遮月解惑道:“是武將在比武呢,明日便要回京,倒都活絡起來?!?/br> 付茗頌點下頭,任由遮月一件件衣裳往她身上套。 她側耳聽外頭的聲響,約莫也明白其中的門道。 秋獵一年一回,好容易能在皇帝面前露一手的機會,若有幸,說不準還能得帝王賞識,這些個人精怎能錯過。 思此,付茗頌忽然回過神,偏頭問:“宋大人如何了?太醫今日瞧過了?” 遮月將最后一件短衣腰帶系上,“瞧過了,都瞧過了,說是要靜養,且只能回京再好生調養了?!?/br> 付茗頌腦中又閃過宋長訣將她從馬前推開的一幕,少年疼得額間冒汗,滿臉慘白,依舊咬牙不吭聲的模樣,她只覺得心中愧疚難安。 她食指纏繞著腰間香囊下的流蘇,眉心微蹙:“明日回京,宋大人的轎攆提前備好,挑幾個身強力壯的抬轎,萬萬不可顛簸,路上伺候的人也需多安置幾個,吃的、用的,都得仔細些?!?/br> 說罷,付茗頌抿了抿唇:“若不是救我,他也不會傷的這樣重?!?/br> 此時,另一處的營帳中。 小廝遞上茶水給宋長訣,遲疑的撓了撓頭。 方才李太醫在時,宋大人捂著胸口,咳的面色泛白,怎么李太醫一走,便像沒事人似的? 他忍不住道:“大人,您這傷,究竟是打不打緊?” 說罷,小廝仔仔細細地上下打量他。 只見宋長訣斜睨了他一眼,慢條斯理的起身,“噔”的一聲,將茶盞擱在長木桌上。 那模樣,怎么看也不像是傷重之人。 作者有話要說: 哥哥:你猜 皇上:開始磨刀 【最近很忙+卡文,有時候可能會晚點,如果遲了會寫文案上】 第54章 三日的行程,足以至京。 宋長訣的轎攆尤為明顯,被圍在一隊護衛軍中穩步向前,連顛都未顛一下。 轎子寬敞,長座椅上鋪著層厚厚的羊毛墊,左手邊一張小幾,擺滿果盤。 他隨手拿了顆龍眼握在手心里翻來覆去的把玩,食指勾起布簾的一角,便能看到前方奢華大氣的車輿。 宋長訣垂下眼,嘴角輕輕抿起。 當初他剛打聽到宋宋的消息,便得知她于牢中自盡,彼時宋長訣怎么也不信,費了一番功夫,將伺候她的婢女救下,才不得不信。 他不知道那場大火之后,他的meimei經歷過什么才會落在jian佞手中,過著本不該她過的日子,替他們做事,替他們死。 可他知道,下令將她押入大牢的人,是皇帝。 于聞恕而言,是被欺騙,被背叛,怎么能不恨? 思此,宋長訣眉頭緊緊蹙起,如若他還記得,還能待她好么? 宋長訣抬手捏了捏眉心,疲憊的闔上眼,淺淺睡去,耳邊護衛軍的腳步聲也漸遠,鎧甲與兵器碰撞的聲音消失不見,周圍靜了下來。 不知多久,轎攆停下,落地時略微傾斜,宋長訣緩緩睜開眼。 小廝在外喊道:“大人,到了?!?/br> 宋長訣揉了揉僵硬的臂膀,彎腰下轎,才發覺轎攆直接抬回到宅院外。 而隨行回來的除卻抬轎的宮人外,還多了兩個水靈的宮女。 其中一個紫衣的較年長,垮了一步出來道:“宋大人,奴婢名阿渺,皇上命奴婢們照顧宋大人,直至宋大人傷勢痊愈?!?/br> 宋長訣眉頭一揚,點頭應下。 — 昭陽宮中,付茗頌沐浴過后,渾身打扮得體,便直往永福宮去給沈太后請安。 此行天嵐山大半月,該有的規矩,倒也是省不得。 沈太后聽聞她在天嵐山受了驚,嚇了好大一跳,見她安然無恙于眼前,心下總算是舒出一口氣。 她捏著付茗頌的指尖,上下左右的打量,搖頭道:“瘦了,可得補回來?!?/br> 沈太后寄希望于她能早早懷上龍胎,對她的身子是格外上心,掉了半塊rou都難免念叨。 好在付茗頌耐心十足,沈太后念,她便聽著,也不吭聲,只是望著她笑,乖巧聽話的很。 沈太后說累了,低頭抿了口茶,這才算罷了。 瞧見女子婀娜的身影遠去,沈太后又欣慰又惆悵的嘆息一聲。 當初皇帝不近后宮,她愁,甚至盼著哪怕是能來只勾人的狐貍,只要能為皇家開枝散葉,怎么都行。 如今一切都往她所想的靠攏,是好事。 許姑姑見她神色如此,好似她心中的蛔蟲,一下便道出她心中所想,“太后娘娘可是擔憂蘇姑娘?” 沈太后收回目光,搭著許姑姑的手緩緩起身,“蘇禾那孩子我看著長大,她對皇上有心,哀家能瞧出來,若是從前,哀家巴不得她能進宮,可如今不同了,使不得?!?/br> 許姑姑不吭聲,這年輕一輩兒的情情愛愛,她也是參不透。 怕就怕那蘇姑娘想不開,鉆了牛角尖。 — 果不其然,元祿剛一腳踏進御書房,便被小太監偷摸拉到墻角,小太監吞吞吐吐,支支吾吾,抓耳撓腮的,半響吐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元祿不耐煩道:“怎么,景陽宮著火了?” 太監搖頭,指了指桌角的暗紅盒子:“前幾日蘇姑娘常進宮陪太后娘娘說話,將此物呈上,說是獻于皇上?!?/br> 從前皇上還是太子時,外頭都謠傳蘇姑娘乃將來太子妃,在宮里伺候過幾年的人,應當都知曉此事。 可再后來,皇上大病過后,蘇太傅病逝,蘇姑娘回鄉守孝,緊接著皇上又性子大變…… 難免叫人浮想聯翩,這約莫只有“情傷”二字得以解釋。 小太監雖是如此想,但元祿一直伺候在皇上身側,是知各中順序的。 分明是皇上先性情大變,蘇姑娘再回鄉守孝,但這蘇姑娘的情誼,元祿一個事外人都瞧得分明。 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