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的炮灰男后[穿書]_分節閱讀_153
薛遙心里一咯噔,有種不詳的預感。 浙商收糧? 怪不得原著中,太子的糧食全部都是從杭州收購的,原來江蘇糧行被浙商先一步“洗劫”了。 兩地都是魚米之鄉,多少有點競爭關系,浙江商人照理說,不可能來照顧江蘇商人生意。 收那么多糧萬一賣不完,過期限,可就都是下等米劣等米了。 那浙江商人為什么要來江蘇收糧呢? 薛遙直覺這件事有蹊蹺,但還是淡定地詢問:“貴行如今一共能拿出多少糧食?” 掌柜也不拖泥帶水,直接給薛遙算了一筆賬:“咱們糧倉里的存貨,恰好足夠咱們一年的散售生意,賣給老百姓的市價,公子想必已經打聽過了。如果諸位有需要,我們糧行最多可以提供五萬石糧食——兩成上等米,八成中等米,全部都按五百七十文的價格給你們!只盼諸位爺明年若是還要購糧,務必照顧咱們明方的生意?!?/br> 這話說得是很實在的,糧行的存貨只夠今年的生意,照理說可以實打實按照市價出售。 愿意拿出五萬石糧,按照下等米價賣給他們,確實是很夠意思了。 然而,劉公公卻不領這份情,不陰不陽地冷笑一聲道:“五萬石?你也太小看咱們的生意了!既然貴行拿不出太多糧食,咱們就先去別家看看?!?/br> “先生——”薛遙急忙起身,請劉公公借一步說話。 原著中最后高價收購一百二十萬石糧食,看似很奇怪,可薛遙此刻已經完全明白過來了! 劉公公還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原著中,他肯定是把金陵各家糧行的東家得罪了個遍,心想浙江既然收了那么多糧,不怕買不到。 結果就是越走越窄,最終連累太子被浙江糧商狠狠宰了一頓。 薛遙百感交集,原本還覺得這位采購太監有經驗、有派頭,現在才發現,經驗和派頭,恐怕影響了他的判斷。 目前的狀況,江蘇糧行囤積的糧食,已經被收走一半,當地商人自然不會再低于市場價售賣糧食。 而這家掌柜愿意給出這樣的優惠價格,可以說是虧大了,完全是為了以后的長期生意。 原著中,太子爺收購的糧食價格將近六百七十文一石,而且大半都是下等米。 就是說,太子用中等米的價格,收了一堆下等米。 而這家糧行掌柜,用下等米的價格賣給他們中上等米,實在是夠義氣,只不過存貨有限,份量少了點。 劉公公此刻這么冷嘲熱諷,實在太欠思考。 薛遙把他拉到一邊分析了狀況,表示:“五百七十文,絕對是良心價,這掌柜的咱們得結交,五萬石糧食也一定得買下來?!?/br> 劉公公卻一臉不屑的笑著擺擺手,說:“公子稍安勿躁,別被這些jian商給唬了!咱們這筆生意多大來頭?還怕拿不到良心價?咱家也不是第一次替朝廷收購糧米,一百五十萬石糧食,咱們去備貨充足的糧行拿貨,中等米,頂多五百文,何必領他這點皮毛的情分?” 薛遙知道他是看自己年紀小沒經驗,便耐心勸道:“公公,咱們現在不確定別家有沒有充足的備貨,最好有價格合算的糧食,我們就都收下來,以防萬一?!?/br> 劉公公笑得更彌勒佛似的:“哎呀我說小公子啊,你這也太怕事兒了,皇上福澤萬方,各地豐收,哪里就能短了太子殿下這區區一百五十萬石糧食?您就瞧好罷!” 薛遙簡直想一巴掌呼醒這胖太監,估計原著中就是因為這采購太監盲目自大,害的太子爺最終虧了四十多萬石糧食! 第55章 六皇子很少有機會出宮,金陵城熱鬧的街市,對他來說處處都透著新鮮感。 街市上男女老少的穿著和談話語氣,和京城老百姓很有些差異。 小販的吆喝聲,聽起來也古怪有趣,說什么“甜滴么魂誒”。 太監用京城話給六皇子解釋:小販夸自己的橘子甜得魂兒都丟了。 六皇子被這小販這么不要臉的吹噓逗樂了,就打算去買上幾只橘子,見證一下有多甜。 行人車轎擁堵,喬裝的太監和侍衛怕皇子受驚擾,都圍在周圍,小心翼翼地擋開人群。 然而六皇子卻等不急,從兩個侍從之間穿過去,快步往小販攤位走。 只差三兩步的時候,耳邊忽然聽到一聲老漢的驚呼,六皇子轉頭,看見一輛裝滿麻袋的推車,朝自己撞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