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的炮灰男后[穿書]_分節閱讀_152
稍作思索,薛遙便對六皇子笑道:“殿下頭一次來金陵作客,不如先去酒樓點一出戲,品一品咱秦淮風韻,公事就交給我和劉公公去談?!?/br> 六皇子滿腔抱負,當然沒心思玩樂,可又心念一轉,想到自己年少又毫無經驗,很可能會影響薛遙他們談生意。 他猜到了,薛遙可能只是委婉地勸他不要摻和談生意。 六皇子興奮的心情頓時被澆滅了,但也知道自己確實沒有這方面經驗,可能會耽誤正事。 于是他撓了撓后腦勺,挑眉笑道:“正巧,我也想去酒樓瞧瞧呢,那正事就都交給你了,我偷個懶,先去看場戲,不許告訴大哥噢!” 薛遙敏銳地捕捉到了六皇子臉上從興奮到失落,再到故作欣喜地輕微轉變,心里立即自責起來。 暖寶寶跟小胖崽那個粗神經的家伙,完全不一樣。 這種時候找借口支開六皇子,他肯定能猜到原因,以為薛遙嫌他礙事。 可反悔已經來不及了,薛遙分了一隊喬裝的侍從護衛,陪六皇子去街市玩樂,自己領著有經驗的采購太監,前往“戰場”。 去大糧行之前,一行人先去集市上的小糧鋪試探了市場價。 上等的米,散售價格是九百文一石,中等的六百五十文上下,下等米四百到五百文不等。 還有劣等的陳米蟲米,那價格幾乎是半賣半送。 買中等米十石以上,送一石劣等米,可以用來喂牲口家禽。 太子這趟,要收購一百五十萬石糧食。 薛遙的打算是,用下等米的價格收中等米。 如果實在砍不到這個價格,就按比例混合,收購中等米和下等米。 畢竟受災縣老百姓不太挑大米的質量,餓不死才是最重要的,糧食的份量必須放在第一位。 在船上的時候,薛遙已經打聽到了受災縣的老百姓數量。 演算了幾遍草稿,他打算用五百文的價格,收購中等米。 這樣就足夠受災縣老百姓度過一年半的災年,可以說綽綽有余,比原著中太子收購到的糧食多了整整四十萬石。 帶著這樣的目標,薛遙頭一個拜訪了金陵排行第三的糧行,打算先練練嘴皮子,再去跟最大的糧行談生意。 跟糧行談大生意之前,一般需要當地中介幫忙搭橋。 中介要按照生意份額拿提成,所以會主動站在客商這一邊,提防jian商坑騙外地人。 但太子這筆生意太大,給中間人的提成是一筆巨款。 想著反正采購太監有經驗,就省去了找中介這一步,薛遙自個兒初生牛犢不怕虎,就這么單干了。 帶著一隊人走進糧行,伙計立即滿臉堆笑迎上來。 薛遙剛要開口,一旁經驗老道的劉公公就板著臉吩咐那伙計:“咱家老爺有一筆大生意要跟貴行談,請你們東家出來罷?!?/br> 伙計被劉公公的氣勢壓了一頭,點頭哈腰地回道:“咱東家不在店里,小的給您請掌柜的來!” “嗯——”劉公公面無表情地長長應了聲。 薛遙有些佩服這胖太監的氣勢。 到底是正經干采購的老太監,這派頭,一口京腔,卻半點不顯外來客的局促,頗有反客為主的氣勢。 談生意的時候,該擺的架子還是得擺,謙遜有禮的君子風度,并不適合所有場合。 糧行掌柜很快來到一樓大廳,請眾人落坐。 聽說是京城口音的商人,掌柜就猜到來了筆大生意,否則不會跑這么遠來做買賣。 讓薛遙意外的是,掌柜待客態度雖然禮貌,卻并不特別積極,只是笑容和煦的請他們用茶,聊些糧行的瑣事,等他們自己開口說出生意的事。 薛遙也不耽擱時間,半杯茶下肚,就用地道的金陵口音跟掌柜的說:“我府上接待的是京城來的貴客,要來江浙談一筆大生意?!?/br> 掌柜地笑道:“在下已經看出來了,承蒙諸位爺臺照顧咱們明方糧行的生意,未免耽誤爺臺們的時間,在下就實話實說了?!?/br> “前些時日,浙江來了一批糧商,把咱們蘇州倉的糧食收走大半!看諸位爺臺通身的氣派,要談的生意恐怕比浙商更大,只怕咱們糧行存貨不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