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的炮灰男后[穿書]_分節閱讀_97
內閣在催欽天監,司禮監也在催,急著等撥款的工部,都快等成望夫石了。 這天下朝后,欽天監監正秦照軒越過內閣,直接求見皇帝,說自己日夜觀測天象,發現大兇異象,需傳天命于天子—— 西北方向不宜大肆破土動工,否則恐先有“天石降罪”,上天警示,若執意妄為,或將引發民變。 皇帝開開心心等動工,結果等來這潑冷水。 但他還算沉住氣,沒直接擼袖子跟大臣干架,反而一派淡定的把欽天監其他幾個監副叫過來,尋問是否確有其事。 幾個監副哪里敢潑皇帝冷水?但也不方便當場背叛上司,都唯唯諾諾地表示俢道吉日一直是秦大人親自負責,他們都不清楚具體情況。 一般官員這么違逆圣意,那是要攤上大事當場發落的。 但欽天監官員屬于“半神職官員”,有很多特權,真犯了王法還有一套標準的從輕判處條例,就是怕皇帝不顧上天警示,濫用皇權。 所以皇帝不方便當場翻臉,把內閣主張俢蜀道的次輔董中瑞叫過來,讓他來跟欽天監掐架。 董中瑞一聽說欽天監的官員上疏勸阻俢蜀道,頓時怒發沖冠,一路飛奔趕到養心殿,劈頭蓋臉就罵秦照軒失職! “皇上只讓你挑選吉日,何時問你該不該動工?你這手都伸到咱們內閣里來了,干脆工部尚書的職也讓你兼了,修什么建什么,一切聽你安排!” 董中瑞是個急性子,但他說話辦事都是誠心為皇帝著想,所以皇帝從來不讓他收斂性子。 客觀來講他也并不是個jian臣,俢蜀道一開始就是他的想法,既是為了威懾藩王,也是為了方便蜀地與外界通商。 這件事辦成了既能鞏固皇權,又能造福百姓,一切都是為新政策做準備,自然容不得天象官阻撓。 秦照軒也不著急,看都不看董中瑞一眼,還是面朝皇帝回話:“臣就是在挑選吉日時,觀測星象,無意中測算出這場動工有違天意,就是因為挑不出動工吉日,才來稟報陛下?!?/br> “俢蜀道乃利國利民的大事,何來有違天意之說?我看你是受jian人指使,想從中作梗!”董中瑞毫不客氣地潑臟水,想要拔出這顆眼中釘:“你這豬油蒙了心的東西,是不是私下拿了旁人什么好處!” 秦照軒淡淡一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下官一條小命不足為惜,董大人要便拿去,但我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不會為了保命而知情不報,蒙蔽圣聰。再說這俢蜀道一事,朝中并無反對之人,誰會給我好處,讓我故意阻撓?若大人不信,只需等上些時日,蜀地必有天石降罪之兆,應驗下官的卜算結果?!?/br> “什么天石降罪,危言聳聽,我看你未必是受朝中人指使,而是——”董中瑞目露殺氣,話語間已經在暗示秦照軒勾結蜀地藩王。 皇帝一聽就明白,但他并不發怒,反而和顏悅色地站起身,踱步走到秦照軒跟前,笑道:“愛卿連日觀測天象,著實辛苦,即日起回去調養半月,監正之職,暫由喬松代任?!?/br> 說完,皇帝轉頭看向欽天監監副喬松,冷臉下令道:“你兩日內確定是否如秦監正所言,及時給朕匯報觀測結果?!?/br> 皇帝態度如此明確,喬松自然會否定秦照軒的觀測結果。 秦照軒居心叵測的欺君之罪一旦坐實,不死也免不了一頓廷杖。 大皇子原以為父皇就算不開心,也至少會等著瞧瞧所謂的“天石降罪”是否會應驗,沒想到直接就下手整治秦大人。 這種時候不能站出來保人,大皇子私下安排人手去民間散步“天石降罪”的謠言,至于父皇會不會有所收斂,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作者有話要說: 傻遙遙豎起食指:戳戳戳戳…… 一定能戳通任督二脈的吧? 片刻后,七崽成功被戳得吐奶。 第36章 天石降罪的謠言傳回廟堂,至少需要半個月,再快就不可信了,可皇帝兩天內就要喬松給出觀測占卜結果。 如果秦大人的結論被推翻,圣怒會導致怎樣的后果,誰都無法預測。 朝中不少官員都知道秦大人是大皇子黨,大皇子如果出面求情,那就脫不開干系了。 一眾大皇子黨包括首輔在內,兩天內通過各種秘密渠道遞信,請求大皇子不要出面干涉。 官員們并不清楚秦大人是受大皇子指使,也想不出大皇子忽然反對修蜀道的理由,但如果大皇子出面求情,皇帝的疑心肯定會蔓延到大皇子頭上。 秦照軒本人也并不希望大皇子出面保自己。 大皇子跟他講不修蜀道的理由時,他壓根不能認同。